一个军阀凭什么能登上《时代》封面?

1989-06-04 作者: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一个军阀凭什么能登上《时代》封面?

39.jpg

在有些人印象中,民国军阀全都是鱼肉百姓、争权夺地、卖国求荣的大坏蛋。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历史学者刀尔登曾说“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有八九”。千字君为大家推荐一篇文章,与您一同领略“秀才将军”吴佩孚的传奇人生。

吴佩孚生于一个小杂货店主家庭,其母张氏有娠时,其父吴可成梦见戚继光到家,为表示对英雄的景仰,便以戚继光的字 " 佩玉 " 为此子取名佩孚,字子玉。

吴佩孚 6 岁入私塾,不幸的是,在他 14 岁时,父亲病故,家境顿入贫寒,吴佩孚几近辍学。为筹集上学的银子,吴佩孚虚报年龄为 16 岁--当时征兵不要未成年人,吴只好到山东登州水师营当了学兵。水师营要求学兵每隔 5 天集训 1 天,每月发饷二两四钱白银。吴佩孚自此开始了半兵半读的生活。吴佩孚其间拜登州府名儒李丕春为师。

正是受名儒的熏陶,日后,吴佩孚在大老粗扎堆的北洋军阀里,不但儒雅风度无人能比,更是操守品行无人比肩。

吴常常自比岳飞、关公。日后,他领军南征北战时,填词《满江红·登蓬莱阁》,谱成全军军歌,激励士气。

40.jpg

吴佩孚曾撰写一对联,以表心志:“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犟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抢壁,真个解甲归田。”

终其一生,吴佩孚言行一致,对自己的誓言践行到底。

择一人而终老

北洋权贵人物,袁世凯、曹锟、张作霖个个三妻四妾。吴佩孚自比关公,想做一个道德完善的真君子。他三十开外才娶结发妻子李氏,后,难拗母亲坚持纳妾张佩兰,才顺从。但,吴对两位夫人排得很正。李氏病故后,吴佩孚再未纳妾,与张佩兰相伴一生,从不拈花惹草。

1921 年,德国驻华公使的千金露娜正值妙龄,金发碧眼,千娇百媚,对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无限仰慕,就直接写信向吴佩孚求婚。吴佩孚便在此情书上挥毫批出四个大字 " 老妻尚在! " 。拒绝坚定,绝不拖泥带水。

以老妻拒洋妞,吴佩孚的这等情怀,遍观时下,有几人能比?

41.jpg

吴佩孚与妻子的合葬墓

吴佩孚年轻时就写过: " 率性而节欲,可庶几于圣贤;纵欲而灭性,则近于禽兽。 " 这道理说得简明形象,想当圣贤,就要节制性欲,否则,就是禽兽!一个人一时禁色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吴佩孚做到了。

清廉自律

吴佩孚对贪官污吏向来痛恨,虽农家出身,但一生不置产、不贪污、不索贿、不受贿,廉洁自律、衣食俭朴,难能可贵。 1924 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钱昌照,曾记述与吴佩孚初次见面的情景:吴穿布衣布鞋,白薯屑落了一身,招呼钱一起吃烤白薯,还大谈自己的做人哲学。

1924 年,吴佩孚上了《时代周刊》。“他是中国最能干的军事家。他统治着除满洲之外的整个中国北方和中原……他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天才,还精通文化、科学和文学。他学习很刻苦,近来开始学习英语,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他只给教师一个小时的授课时间:早上 4 30 分到 5 30 分。他还以“说话柔和、手段强硬”而著称……”

吴佩孚失势后,竟无钱粮安身,吴佩孚 1932 10 月离开成都后,到北京衣食住都无着落,张学良赠其一大宅子北京什锦花园,这才算安居下来。

董必武曾说:“吴佩孚虽然也是个军阀,但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关、岳,他失败时不出洋,不居租界;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他统治过几省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军队,他没有私人积蓄,也没有田产,有清廉名。”

公私分明

吴佩孚当权后,前来跑官要官买官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一次他亲下手谕:“天、孚、道、云、龙五世永不叙用”,这 5 个字都是蓬莱吴姓一系,一道手谕将自家亲戚攀附之路全堵死。

同学王兆中前来依附,吴佩孚只给了个上校副官,王兆中并不满足,自夸道:“文武兼资尤富于政治常识,大帅如不信,可令河南省长以优缺委任,必有重大贡献。”吴佩孚阅后批了四个字“豫民何辜”。谁知他并没有理解大帅的幽默,碰壁后还不死心,又想带兵:“愿提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报捷洛阳,释甲归田,以种树自娱。”吴佩孚这次更幽默,批复云:“先种树再说。”

不过,也有“例外”。吴佩孚当兵时是个勤务兵,一日,吴佩孚为巡警营幕僚郭梁丞送一份公文,发现郭错用了一个典故,郭才得知吴佩孚是个秀才,遂与吴佩孚结为把兄弟。郭慧眼识才便拉关系走后门,推荐吴到保定武备学堂做了士官生,吴自此有了事业的起点。吴佩孚饱读四书五经,深知知恩图报。飞黄腾达后,念念不忘知遇之恩。

42.jpg

吴佩孚的棺木停厝七年,抗战后方才入土为安

在洛阳大帅府,除接待曹锟使者外,所有中外宾客吴佩孚一律不亲自迎送,唯独对郭礼遇有加,始终不渝。郭有烟瘾,吴有禁令,但特下手谕:“只许郭公过瘾,不准僚属破戒。”郭偶尔害病,吴衣不解带亲自服侍。后来,郭想衣锦还乡,吴保举郭做山东盐运使,嫌官小,郭闹了脾气,说:“难道我就不够当一任省长吗?”于是,吴又保荐郭做省长。

郭继续“开价”:“我不做省长则已,要做就在山东本省露脸,这才光宗耀祖。”当吴大费周折为其谋到山东省长之位时,郭已沉疴不起,不久即撒手离世。郭死后,吴佩孚亲撰挽联:“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弃下老母孤儿,有我完全负责任;义则为师,情则为友,嗣后军谋邦政,无君谁与共商量。”其为人可见一斑。

吴佩孚的国格

辛亥革命不久,一些议员们居然商议要拆除紫禁城三大殿,在其墟基上另建议会大厦。远在洛阳的吴佩孚听到后拍案大骂:“这群蠢猪!”马上命令部下直接把一封电报拍给大总统、总理、内务总长、财政总长。电文中有:“何忍以数百年之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务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国之瑰宝。无任欣幸,盼祷之至!”很快,各地各报刊载了吴的通电,颂扬吴大帅。吴佩孚的严正呼吁加上全国人民的同声反对,议员们终于放弃了拆除故宫的念头,故宫三大殿躲过了灭顶之灾。有人说,要不是吴大帅,故宫早已灰飞烟灭,北京也就早早丢了魂儿。

43.jpg

吴佩孚与张学良

被奉系打败后的 1925 年,英美等国银行表示,愿意借款给吴佩孚,并且不需要抵押,支持他东山再起,结果被他断然拒绝。此前在洛阳时,苏联要扶植他为中国王,他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之后,苏联才转而扶持有理想无实力的孙中山。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扶植溥仪搞伪满洲国,他立即通电反对。吴曾怒责张学良:“为何不打?”张说:“实力不足,打不过。”吴说:“现在我来了,实力就足了!军人最大的实力,便是一个死字!”

他写诗批评张学良:“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诗中“醇酒妇人”是指当时传言“九一八”前夜,张学良正与电影明星胡蝶跳舞。

1935 年,日本侵略者策动汉奸搞华北自治,请吴佩孚做“华北王”,吴佩孚愤然道:“自治者,自乱也。”理直气壮地加以拒绝。他写了一首诗:“国耻传来空有恨,百战愧无国际功。无泪落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表达了他的惨痛心情。

44.jpg

日军占领华北后软禁吴佩孚及其家人,日本《同盟新闻》鼓吹“吴佩孚支持停战和平”。

1939 年底,吴佩孚吃羊肉饺子时,肉骨头渣子卡在牙缝里,疼痛异常,几天后越来越重,危及生命。家人请德国医生诊断,认为必须住院手术,并让其家人赶快送往东交民巷德国医院。但吴素有“不入租界”的誓言,德国医生只好叹息而去。

家人着急,吴妻欲劝他去德国医院时,吴却先开口到:“你我夫妻一场,我的心意你不能说不了解,倘若你趁我昏迷不醒之际,把我送到东交民巷,那我们就不是夫妻了!”

后请来日本医生来家治疗,手术当日,一刀下去,吴大帅顿时一声惨叫,喉管开裂,血流如注,当晚气绝而亡。终年 66 岁。

45.jpg

吴佩孚的灵堂

吴佩孚死后埋在京西一带,墓地四周有松墙围护,墓前立一石碑,上刻“孚威上将军吴公之墓”,墙外立一块“吴佩孚墓地”指示牌。据说,灵柩下葬时,吴佩孚手下一位叫乔林的师长,剃发出家,在墓旁盖两间小屋做守墓居室,自命守墓人,长年居守。

一位孤独、贫困的老人,固执地默守着故主的一抔黄土,任凭春夏秋冬风云变换,黑发熬成白发,这是一种怎样的传奇!

转自《千字文华》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