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皮箱里珍藏的至爱:讲述“至爱之塑”背后的故事

1989-06-04 作者: 一个皮箱里珍藏的至爱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一个皮箱里珍藏的至爱:讲述“至爱之塑”背后的故事

--作者:吴琼

16.jpg

1980 年代,王临乙与王合内欣赏王合内雕塑小稿《欢迎》

11 30 日,“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开幕,呈现着这一对平凡而特殊的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和他们朴实而隽永的艺术创作。前来观展的人,为这对夫妇的至爱所感动。这也源于“至爱之塑”展览团队的倾心准备,一般,展览的准备时间从几个月到一年,而这次,从遗物的清点、作品文献整理直至展览展出,前后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参与人员也多达二三十人,他们说老人家全部托付与美院,这是一份责任,也是通过展览传承美院精神。

开展后,我为此专程采访了一直参与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曹庆晖、王伟老师和策展助理李垚辰老师,听他们讲述“至爱之塑”背后的故事。

17.jpg

“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展览现场

18.jpg

1947 年王临乙、王合内在洋溢胡同家中

2013 年,曹庆晖、王伟、李垚辰开始对王临乙、王合内夫妇捐赠的文献及资料进行整理工作,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打开尘封七年的关于往事的回忆。那是一个皮质的箱子,里面整齐码放着夫妇二人的证件,从出生证、结婚证、在法学习证明、北平艺专工作证到新中国成立后身份证、户口本、工作证、美协会员证、老干部医疗卡……直至两个蓝色的火化证。这大大小小的证件就这样平静地躺在那里,将二位先生从春华到秋实,几十载的跌宕人生娓娓道来。

19.jpg

恋爱中的王临乙与王合内

李垚辰:一切从 9 年前的冬天开始

2006 12 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前往王临乙、王合内先生故居(王府井煤渣胡同 9 号宿舍楼地下室)的仓库进行遗物整理工作,参与者为时任美术馆馆长王晓、工作人员施凤珍、刘丹青、李伟,并由盛扬、陈桂轮老师协助清点。共清点王临乙、王合内本人及收藏作品 263 件,整理手稿、笔记、照片、生平资料等遗物约六箱。作品清点完成后由美术馆归库保管,并制作《王临乙、王合内先生遗作、遗物整理手记》一册。随后的几年,开始对雕塑作品进行分类、编号、摆放。

2013 6 月至 2014 11 月,美院美术馆正式开展王临乙、王合内作品及遗物整理清点工作。首先二位捐赠文献及资料的整理工作。美术馆联合雕塑系王伟、人文学院曹庆晖及学生共同开展此项目,对文献资料进行登记、编号、著录、扫描、拍照。此项工作一做就是一年半,共整理文稿 106 份,相册 60 册,照片 4128 张,速写草图 381 张,证件及生活用品等 171 件,幻灯片 830 件,另有各种散件若干。 2014 10 月至 2015 6 月,美院美术馆典藏部开始全面采集王临乙、王合内雕塑作品信息,进行全面、详细的藏品登记、著录、编号和全方位拍照。共整理王临乙、王合内创作、收藏雕塑作品 276 件。这为“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作了前期充分的准备。

20.jpg

1959 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合影,其中法国留学生有右三、四王临乙、王合内夫妇,右六滑田友,右七刘开渠,左一曾竹韶

21.jpg

1951 年王临乙聘书

22.jpg

1951 年王合内聘书

曹庆晖:“至爱之塑”主题与结构的诞生

展览的题目,一般是艺术家自己很鲜明的艺术主张,或是提炼他过往文章的主题,但是这两位老先生正式出版文章并不多,接受采访的文章又多集中在爱情方面。于是,我们只能从整理、做展览的过程中提炼。

一开始,有很多想法,比如“离不开你”,既表现他俩的一生相濡以沫,又能表现学生对他们的想怀念;也提过“有一种爱叫托付”,老人过世了,将一生所藏托付于美院……思忖多次,一直没有确定。

直到有一次看到常沙娜先生的采访,她讲过王临乙、王合内先生的学生对他们的评价,说这两人是忠贞爱情的伴侣,同时在艺术事业上又是很有追求的伴侣,这些都与爱有关:他们相互爱慕对方,他们爱雕塑事业,他们爱学生,他们爱这个国家。我们做这样的展览也是对他们的爱,“爱”一定要在题目中,这个字用在别人身上有点酸,用在他俩身上却很合适,再联系到专业雕塑,就确定了“爱之塑”。 后来,因为语气节奏的原因,确定了“至爱之塑”。

23.jpg

1939 年,王临乙、王合内随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继续内迁,在昆明大观楼合影

24.jpg

老朋友相聚,左一、二为王临乙、王合内夫妇,右一、二为常书鸿、李承仙夫妇

25.jpg

徐悲鸿辅导王临乙完成的色彩静物

26.jpg

徐悲鸿辅导王临乙完成的色彩静物

接下来,就是展览展陈、版块的问题了。我们也曾想过一人一个厅,但是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定了,觉得不合适。李尧辰先提出来,以时间段来分,建国前和建国后的结点是很清楚的,在中厅放人民英雄纪念碑。如果中间是丰碑,前面更多的是用照片,照片里面有很多人,有他们,也有别人,这个就叫“身影”,后面主要是雕塑作品,那就是“造像”了,于是就定下了“身影、丰碑、造像”的板块:“身影”部分由我负责。建国前,他们作品留的很少,主要是通过文献、照片梳理人生,更需大量美术史叙事的梳理;中厅是由李垚辰负责,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资料也比较系统,也是他个人的代表作品;建国以后他们的作品比较多,王伟老师作为一个雕塑家的判断肯定比我好,就由他负责。

这次挺好的经验是大家的合作,我和王伟负责策展,我有美术史这方面的训练,他又写了关于王临乙先生的毕业论文,这方面他有感觉,关键是他本身就是雕塑家,这个是可以互补。而李垚辰就像我们的管家,所有文献、资料、照片、雕塑作品都是由他来协调执行。

27.jpg

“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展览现场

28.jpg

“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展览现场

29.jpg

“至爱之塑--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展览现场

王伟:学术也是要讲感情的

我的毕业论文是“历史不曾忘记 - 王临乙艺术与教学研究”,在论文开始写作的时候曾请教过曹庆晖老师,当时他有句话我印象深刻,而且是特别有感触,他说“学术也是要讲感情的”。我觉得我对他们是有感情的,这同时也有美院人的责任,同时还有一个愧疚感,现在很多师生都并不知道王临乙,他可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的首任系主任。

在我心目中这是很高的人物,是我们专业的前辈。我知道的时候他们的东西都捐给学校了,我对这批资料有很大的期待,皮箱是最好的,剩下的都是包装纸质箱子,他们二位这一辈子就那么几个箱子,轻轻的。每次开箱整理时我都在,事先并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只有一个清单,很概括。大部分是相册,影集,按照我们常人来讲没有值钱的东西,但对他们而言却是很珍贵。他们二老家里是很朴素的,但是所珍藏的东西是影集,那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他们二老人品也是最好的,几乎采访过的每个老先生谈起他们都流泪。这也是为什么这次展出的东西比一般展览要多的原因,王临乙、王合内两位先生之前没有办过什么展,但我们整理这些资料觉得他们的经历是非常值得展示出来供大家去学习、借鉴的,所以在策划的时候想尽可能、全面的展示。我参加这种策展是第一次,辛苦,感觉做了很多无用功,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我觉得王临乙、王合内先生的这种对中国的爱、对雕塑的爱、对教学的爱、对彼此的爱应该传达给更多的人,这种也应该是美院的精神,应该让现在的老师、学生了解、学习,美院人就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延续这样的传统。

转自《中央美术学院》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