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饥荒时期的过年--我们如此糊弄自己和祖宗

1989-06-04 作者: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三年饥荒时期的过年--我们如此糊弄自己和祖宗

0.jpg

三年困难时期,什么都讲用代用品。吃的用瓜代、菜代,用玉米瓤子、黄豆皮子做的淀粉代,用各种糠、壳来代替。穿的也是代用品。当时用一种叫更生布的做衣服。更生布的线比麻袋线还粗,很不结实。我就背过一个用更生布做的书包。还有用一种叫石棉布的,也有叫玻璃丝的做衣服。我估计和现在生产石棉瓦或者跟制造玻璃的某种原料有关,穿起来闪闪发光。里面不知道有什么原料,人穿上会浑身发痒。买这样的布,不用布票。

那时由于布票少,人们想了各种办法,如用从外国进口的化肥袋子做裤子。所以,才有一个顺口溜,说的是“有个社干部,穿着化纤裤。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做豆腐做过滤包的纱布不用布票,许多人就买豆腐包做夏衣。本人就亲自穿过一个用豆腐包做的背心。那时南方过来大量绑腿,我们这里叫腿绑,就是过去士兵腿上系的。我们那里许多人大量买来,用线缝起来,用颜料染了,做衣服,做裤子。那时生产的许多高价炉果、饼干,有许多就是普通玉米面用油炸的。学生们使用的纸,颜色各种各样;有黑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粉色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字,那叫个“粗”。麻麻癞癞的,那真如庄稼人常说的一句话,“开腚都嫌砬巴”。那纸有的寸八长的草棍、细树棍就在纸里面含着,一写字笔尖都碰得跳起来。有人家有喝茶习惯的,喝不起了,用几粒高粱米煮水喝。有人抽烟,抽不起了。不但烟没有,连卷烟的纸都没有。就用玉米叶子卷干蒿子叶,或卷干苘麻叶子过瘾。总之,人们发挥出各种创造性,来创造各种代用品。

物品奇缺,对阳间的活人可以用各种代用品。过年、过节对祖宗也还是要孝敬的,怎么办呢?。没有办法,不管在阴曹地府的祖宗同意不同意,也只有发挥创造性,采用各种代用品,来糊弄祖宗了。

(1)上坟烧纸,糊弄祖宗。

过去我们那里的习俗,不在清明节扫墓祭祖,都是每年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才给死去的长辈上坟烧纸。意思是过年前要给故去的亲人送点“钱”去,好过年。所以,过去人们对年前上坟烧纸都是很重视的。上坟烧纸看起来简单,也是有一些程序和说道的。一是要买烧纸。买黄色比较粗糙的纸,给先人做纸钱。二是裁纸。那时候没有切开的烧纸,都是大张的。需要把大的黄纸按固定的方式裁成小张。三是“造钱”。我小时用过三种方法:一种是滚刷“印钱”。工具是和现在刷涂料的刷子差不多,在转的轴上刻冥币图案。用毛刷在版面上涂上墨水,然后在纸上滚动,图案就印在黄烧纸上。第二种是敲打“印钱”。工具是用梨木、杏木等硬木做成的一个圆柱形的、底下一头刻有外面两个圈,里面有一个类似“井”字的图形。大人们说这个图叫“硌了钱儿”。圆圈里的“井”两横都不出头,两竖的上下都向外撇。把它立在一叠纸上,用砸靰鞡草的木头锤子敲打上头,边敲打边移动,一次可以砸透好多张纸。这个工具也有人家用金属制成的,那更高级了。图案硌得也更清了,烧纸硌透的张数也更多了。第三种是手工“造钱”。即用毛笔在裁好的纸上方写上“冥府银行流通卷”,中间随意写“币值”。“五万元”、“十万元”随自便。四是叠纸。纸不能就那么平铺着去烧,而是要叠起来。叠的办法是一张纸横下折两折,三等分对叠起来。可同时叠许多张,再一张一张抽出来。

五是烧纸。烧纸前要准备的:一是确定先人“收钱”范围。要在地上用小棍划个圈。据说纸要在圈中烧,烧在圈外先人就收不到了。二是“压纸”。烧纸之前要拿出一张烧纸用土坷拉压在坟顶,据说这是通知先人来给“送钱”了。烧纸时对同一坟地的其它坟也要“压纸”,也要根据关系远近烧点儿纸。还要拿出几张在圈外烧,椐说这是为了打发“外鬼”。烧纸时要不断搅动,使烧纸彻底烧透。迷信的人说,哪张没烧透,到阴间就会成为“残币”,不好花了。家家都要用那几天上坟烧纸,所以那几天,山上到处都是夹着、拎着烧纸的人,到各家祖坟上去烧纸。虽然是血泪没有染成红杜鹃,但那真是“纸灰飞作黑蝴蝶”啊。

三年困难时期,人们都饿着肚子,没有钱买烧纸了,也只有让祖宗委屈了,让祖宗少花一点。有一句歇后语,“上坟烧报纸——糊弄鬼。”那年头,到哪里去找报纸。有的人家,勉强弄几张烧纸,发挥造假功能,用墨水任意夸大“钱”的币值。写上“冥府银行流通卷”,“壹亿元”,“拾亿元”等等字样之后,心安理得。虽然纸烧得少,但“钱”可没少给祖宗送,都是大面额的。有的人家让故去的先人克服一点,共度难关,过年就不给祖宗上坟烧纸了。七队刘二乐子,甚至背一花篓玉米叶子,在各个先人的坟头当纸烧。

(2)不挂家谱挂画,糊弄祖宗。

平常年份除夕那天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小孩子们开始各家走动,看供品,看各家宗谱上祖先的名字。祖先名字多少,传的辈数多少,在小孩子心里可不一样。名字多,辈数多,是很引以为豪的。宗谱挂画都由关里人来卖的,分大、中、小号。质量的好坏,和画的水平、画上的人数多少、纸张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家谱前面要有对联,我记住的几幅是:“信香一柱酬祖德,美酒三杯报宗功。”“敬祖宗年年增盛,孝父母月月平安。”“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事长。”“累世之业文兼武,百代之后孝与忠。”“一派真传克勤克俭,两条正路唯读唯耕。”“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三年困难时期,由于人们饿得没心情了,饿得散了心,或者因为没有什么食品给祖宗上供,有些人家,宗谱就不挂出来了,所以就有了“卷着老祖宗过年”的人家。这样也不用给老祖宗上供了,让祖宗上同宗的别人家去过年。

(3)祭祖供品,糊弄祖宗。

平常年份除夕那天早晨,在天蒙蒙亮时,各家就要吃完早饭。这一是为了“抢财”,二是为了早点挂宗谱,挂配屏,贴春联,准备给祖宗上供的东西。给祖宗上供要有主副食。上供的主食品种一般要有:大的馒头、两边各一碟、摆出形状来。馒头上要有红点。一般办法是将五根筷子捆扎在一起,顶端摆出梅花瓣后,蘸红色颜料,点在馒头上。也有用苘麻的果实,我们叫麻果的,蘸红色颜料,点在馒头上的。那样红点更大、更好看。大米饭两边各一碗,都要满满上尖。一般都是用两碗饭扣成一碗。上供的副食品的数量,富裕的人家有准备十二样的。一般人家最低也要准备八样。要有大块的猪肉,用刀旋切出形状来。其它的菜,根据家庭穷富情况摆放。我记得我妈常做的两个简单的上供菜。一个是用一颗白菜去根,去外面老帮,立着放在碗里,在绿菜叶上摆放几根染上红色的熟粉条,绿叶、红粉很好看。还有一个是将一把干粉条捆成一个形状,用油炸一头,立放在碗里,上面再搭放几根染上红色的粉条。各家上供还要有水果等等,要摆好红筷子,红蜡烛,香炉等,总之对于祭祀祖宗的供品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一是怕犯忌讳,二是反正祖宗也不真吃,过了正月十六,还是儿孙们自己吃了。为什么不做得丰盛一点,好看一点,以显示孝心呢?所以各家准备供品,都要弄到午后一两点钟。

三年困难时期,祖宗也和儿孙一样,都节约一点吧。于是上供的馒头是又黑又小。有的人家的白馒头看着很大,但七裂八瓣。从表面裂缝往里一瞅,里面是黄色的,原来里面是玉米面的,还有里面是谷糠、谷瘪的。上供的大米饭,碗上部露出来的是大米,底下的是高粱米,小米,甚至是糠瘪等。猪肉没有,找个大萝卜,旋刀切成肉形,上面盖点乱七八糟的东西,遮人眼目。蜡烛、筷子都需要红色的,又不好买、又贵。干脆就在白的蜡烛、白筷子上贴一层红纸,反正祖宗也不真用,只是做个样子。

不但糊弄祖宗,连一家之主的灶王爷也照样糊弄。过去人们对灶王爷是非常重视的,不论大小人家,不论穷富人家,要支门过日子,第一位的是得供灶王爷,没有灶王爷就是一家无主。即使是一个光棍自己过日子,也要供奉灶王爷。所以才有“腿肚子贴灶王爷——人走家也搬”的说法。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保护神。有的灶王爷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灶王爷像上大都印有这一年的皇历,特别重要的是要印上这年是“几龙治水”。老百姓好根据“龙多靠,龙少涝”的原理,来判定这年是否风调雨顺,是旱还是涝?好在灶王爷价格不贵,基本上是一个鸡蛋的钱。穷人也可以买得起。各家供灶王爷时还要在两旁贴上对联。如“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红火通三界,青烟透九霄。”用的最多的还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这些都是希望灶王爷能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灶王爷天天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的人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因此,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所以,在灶王爷汇报临走之前,各家先要把灶王爷请下来。灶王爷一般在锅上烟熏火燎,又湿又脏。所以过去有“灶王爷翻跟头——砸锅了”或者“灶王爷扔石头——砸锅了”的歇后语。这时要把灶王爷放在炕上,擦干净了,烙干了。往灶王爷嘴上抹点糖,也是贿赂的意思。希望灶王爷到天上好事多说,坏事隐去。要用秫秸扎马,和灶王爷一起烧化,让灶王爷骑马上天,好走得快些,走得顺利些。到过年那天,把新灶王爷贴上,点上香,摆上供品。最不可少的起码要有两碗大米饭。

三年困难时期,这两碗大米饭可就宝贵了。有许多人家,灶王爷还是要贴的,但供品却省去了。灶王爷像下有一块横板儿,供品就放在板上。那几年过年,许多人家的那块板竟然空起来了,没有供品可供了。

后来到了文化大革命,让各家烧掉灶王爷。我们生产队队各家的灶王爷和老祖宗(家谱挂画)在文革时是被大队干部逼着在马圈烧掉的。后来各家又买了新的家谱挂画,许多人家过年还供老祖宗。但灶王爷却逐渐被淡化了,没人再供了。我看如果说文革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在农村撵走了灶王爷。没有灶王爷,人们居然也能过日子了,这在过去那是不可想象的。

(4)除夕“发纸”糊弄祖宗。

过年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发纸”了。平常年份,大约除夕晚上十一、二点钟就要“发纸”了。“发纸”时家家都要把桌子摆到外面去,桌子上面摆满供品。弄一堆豆秸点着火,烧纸,放爆竹,迎财神,给祖宗上香、祭酒,家家户户煮饺子吃。发纸过后,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这就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了。“发纸”前人们一般都不能睡觉,人多热闹。发纸后,一些人就要睡觉了,就会冷清了许多。小孩子们因为好热闹,总想把“发纸”的时间拖得晚些。有些大人图“发纸”后好睡觉,就想早“发纸”。而一旦有一家鞭炮响起,人们就从各自玩的地方仓皇的跑回家去。于是南北二屯,鞭炮声连成一片了。我们小孩子,知道是谁家先发的纸,就对谁家有意见,有的还会骂上几句。

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没有好心情了,即使过年也为吃的发愁,所以都是草草了事。人们“发纸”的时间提前了。有的人家桌子也不往外摆了。也不提着灯笼迎财神了。鞭炮也少放了。拢火的豆秸也少使了。仪式也精简了。年味也少了许多。

(5)元宵“送灯”糊弄祖宗。

小时候的正月十五晚上,要给死去的先人送灯。据大人们说,死去的亡灵,正月十五晚上要用灯光抓虱子。那时我就有两点怀疑:一是亡灵们为什么白天不抓虱子,偏要在晚上抓呢?二是家里的宗谱还供着祖宗,他们是回家过正月十五呢?还是在坟里抓虱子呢?

平常年份,正月十五吃完晚饭时,大约是下午两点钟左右,各家开始做灯。做灯的数量和新老住户、大小家庭有关。那时候我们家每年要做十几个灯,有的还需要双捻的(夫妻合葬墓用)。正规灯的做法是:和好白面,做成豆油灯的形状。灯的形状是:下面一个底座,中间一个细脖,上面一个灯碗。然后用一小块劈开的麻杆瓣,缠上棉花,插到灯碗里做捻。摆放到锅帘上,放锅里蒸熟,灯就做成了。送灯时,放到坟头,倒进豆油,点着就行了。天刚要黑的时候,送灯的人开始走了。根据坟地远近,有的要找同伴一起去。把做好的灯用小筐装好,带上豆油,麻杆,火柴。那些年雪大,我有时甚至踩着过膝盖的大雪去送灯。雪夜里踩着雪的咯吱咯吱声,愈显得静寂和凄寒。有的年头风大,有的年头赶上下雪,庄稼人叫“不收灯”。民间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之说,即如果当年八月十五阴天了,那年的正月十五就会下雪,不知有没有什么科学道理。风大的时候,要选择背风的一侧,甚至找什么大的东西遮挡一下。防止人走后,灯被风吹灭。雪大的年头,在坟旁的深雪里踩出一个洞窝来,把灯放在深雪里点着即可。送灯往回走时,家家户户,里里外外都点着灯,比平时亮了许多。加上各个坟地的灯,也算一个好看的景致了。

那时一家人家,一年吃不上一斤豆油。正月十五拿出斤八两豆油送灯,也是很奢侈的了。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拿出二斤白面做灯,送到坟地去,也都是咬着牙办的。所以就有人正月十六早晨,到各坟地去捡面灯回来吃。迷信的人怕人们去捡,就说吃那个灯,长油嘴圈。即有的人嘴唇附近总像抹一圈油似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东西。

三年困难时期,人们既没有白面了,也没有豆油了,给祖宗送灯还必须得送。否则祖宗抓不了虱子,挨虱子咬一年,浑身痒得难受怎么办?于是人们充分发挥创造性,各家都有自己的高招。有改用玉米面做的。黄黄的,美其名曰金灯,那意思是比白面做的银灯还贵重。有用玉米瓤子沾上煤油,放到坟头当灯用的。这是很被人们议论和笑话的。有的人家用废药瓶、空墨水瓶做。这很容易做。在瓶盖上钻一个眼,用棉花搓一个捻,放到瓶盖的眼里,瓶里倒进煤油就成了。但当时农村这类瓶什么的都很少,很难找。我们那里大量用的是使土豆做成的煤油灯。我家上坟送的灯,好几年都是我用土豆亲自做的。做法是选略大的土豆,先在土豆上下两面各削一刀,削出来两个平面来,做底部和上部。然后在上面再切下一个圆片做盖。把盖锥一个孔,插进细麻杆瓣缠棉花做成的捻。再用刀把土豆挖空。盖上盖,灯就做好了。到坟旁边把灯放好,倒进煤油,大功告成了。迷信的送灯,由用白面做灯,到改用废瓶、土豆做灯;由用豆油,改用煤油,这是“送灯史”上一次大的革命。祖宗可能有些意见,但人间经济节约的价值太大了。现在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更经济、更省事、亮的时间更长的电池灯了,这会更有利于祖宗把虱子抓得干净了。现在阳间已经没有虱子了,人们已经不用再抓虱子了。阴间大概也已经没有虱子了。总有一天,地下的老祖宗会告诉我们,不需要子孙再送灯了。

现在生活好的人家几乎天天是过年,对年已经没什么可盼的了。那时候一进腊月,天天盼年。每天早晨在被窝里掐着指头算着,盼着,念叨着:什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抠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坐一宿。”那时候过年,大人孩子各家乱串。谁家吃什么饭,谁家供品好,谁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一清二楚的。近些年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了。也是关起门来过年。有外出打工的子女回来了,家人自己围在一起看电视、吃水果、打麻将。对邻居家的事,人们都不像过去那么关心了。各种食品、水果多了,年味却淡了。半个世纪的时间,风俗变化太大了。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吗?


转自《凯迪网》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