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桥:饥荒年间的粮食调运

1989-06-04 作者: 刘大桥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饥荒年间的粮食调运

--作者:刘大桥

《南溪县志》(1992年版)在"大事记"的"1960年"里记:

"由于瞎指挥等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全县粮食总产量仅有4363.5万公斤,比上年下降48.7%,是本县解放后粮食产量最低之年。"

在这段话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是,粮食的锐减,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灾害--也就是我们当里和后来一直用来搪塞的"三年自然灾害"--而是取决于"瞎指挥等错误"。方志的这种写史是了不起的。它为我们今天读方志的人,提供了我们对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与"瞎指挥等错误"的"天灾"与"人祸"熟重熟轻的别一种判断。但是,还是这本县志,却对另一些历史讳莫如深。先来看看,在中国历史上无人能绕过的饥荒的历史。在这本县志里,所记饥荒时有发生。以明代起记重灾年份:

--弘治二年(1489)地震三日,次年大旱,"饿莩遍野";

--嘉靖二十五年(1547)六月旱甚,继以瘟疫大作,"县人流亡,死者过半";

--顺治三年(1647)至五年连年大旱大饥,瘟疫流行,"加之虎患,避难者人相食";

--乾隆四十三年(1779)天大旱,次年米贵,人民"饿死者十之二三";

--光绪十年(1885)大旱,次年复旱,米价斗米1400文;

--民国十一年(1922)春荒,斗米价8000文,饥民多以"野营、茶、芭蕉头和观音土(白膳泥)为食";

……

1950-1985年间,众所周知的1959-1961三年间,也算得上是死者无数(国内外学者估算计三年间非正常死亡少者1960万,多者可达3000多万;据笔者我的估算:如果大小县平均每县是1万人,那么全国2000多个县就是2000多万人--我的估算也许是最保守的估算),但是在这本新方志里,我却读不到确切的数字,以及像旧志那样的感性的描述。在"1959年"大事记里,志是这样描述的:

--"造成粮食紧缺,肿病流行,出现不正常死亡。"

死亡多少呢?不清楚;死亡状况呢,也无描述。还好的是--还算是事实求是的是--这志写道"粮食紧缺"。人的大量死亡无非有三:战争、瘟疫、天灾。而天灾又有多种情况。我们已经知道,"三年"死人无数的"天灾"是饥荒饿死的。但是志已明确写道"瞎指挥等错误"的"人祸"而成。那么究竟"人祸"是些什么呢?志写道:

--"高估产、高征购"。

先说"高估产"。"高估产"大约就是浮夸风(关于"浮夸风",另文专述)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时,连从美国回到中国的世界项级控制论专家,也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说,如果充分光合作用的话,一亩地产一万斤是可能的。于是有小孩子站在稻上嘻笑颜开的照片,于是就有了中央高层认为三年不种粮食也够吃的理论。那么是怎样的"高估产"呢?--感谢《南溪县志》留有这一段文字:

--"1960年2月8日-15日,召开1959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县委在会议上提出1960年全县粮食实现4.4亿公斤,生猪发展70万头等高指标。"

那么,这一年即1960年南溪的年末粮食产量是多少呢?结果是大跌眼镜:是这一指标的十分之一。即1960年的粮食总产量仅有4363.5万公斤!但按照笔者我的统计,4363.5万公斤仍然是一个夸大了的数字。就在这本志的第五篇《农业》"粮食"产量表上可以得知,南溪县1960年粮食产量还不足4000万公斤。其中稻谷2127.5万公斤、小麦689万公斤、玉米230万公斤、高粱137万公斤、红苕755.5万公斤(不知这个数算没有算与谷物的折算,据我所知,红苕与谷物的折算比是5:1),共计3939万公斤。那么这个县正常年份的粮食是多少呢?据"南溪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表"载,南溪县粮食年总产量大约是一亿公斤左右。

--1957年总产量是10347.5万公斤;

--1965年总产量是10442.5万公斤。

也就是说在1960年,南溪县的粮食产量比正常年少了整整6000万公斤!6000万公斤对于当时南溪这样一个32万人口的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按1960年的"大事记"4363.5万公斤计,南溪县人每人每天仅有0.36公斤口粮,如果按笔者我的统计,南溪县每人每天只有0.34公斤口粮。如果算上,1960年,南溪当年的生猪仅收购了2208头计,南溪县当时每人每月只有0.16公斤肉。如果按我们的市制计,每人每天的口粮人均只有七两左右,肉则是一月不到三两左右。到了这年头吃"野菜、芭蕉头和观音土(白膳泥)"便不足为奇,这时"饿莩遍野"也不足为奇了。说不准"人相食"的情况也会发生的。已经到了如此饥荒的年头,更叫人难也置信还有,"上面"依然从这个县调出粮食。南溪县是宜宾地区的产粮大县,这是因为其地理位置适农作物生长。该县"位于川南,与江安、长宁宜宾、富顺接壤","以丘陵为主,兼有玉坝与低山,相对高差338米","属长江河谷来热带湿润型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天温度18°C,降水量1076.6毫米,无霜期348天"。可见自然、气候给产粮大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常年从该县调出粮食是这个县对国家的贡献。

于是,这则小文就要说到志上所提的"高征购"了。

在"粮食调入调出统计表"中得知,1957年从该县调出粮食2600.5万公斤,到了已经饿死了许多人的1959年,从该县调出的粮食还高达2921.5万公斤。而到了年总产量低到只有正常年份三分之一多一点的1960年,"上面"还从这个县往外调粮。志每十篇"商业"之第二章"商品购销"里载,1960年,调出493万公斤,调入335.5万公斤,品迭净调出仍有157.5万公斤。也就是说按照"大事记"的4363.5万公斤减去157.5万公斤后,南溪县年粮食实有4206.5万公斤,如果按照笔者的测算,3939万公斤减去后,实有粮食3782.5万公斤。这与平常年份所产粮食相去甚远,更与当年县委号召的高指标4.4亿公斤相去十万八千里!那么,要从这个县往外调粮怎么还会如此进行呢?志书上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但是"高征购"--当然还包括"高指标"--一词就让我们今天读的人多少有些了解了。只要"上面"说要调,哪管得了"下面"百姓的死活--我甚至怀疑在1959年的调出2921.5万公斤粮食中早已是"寅吃卯粮"了--于是, 我们就在志中读到了饥荒的"人祸"。

在南溪志里的"人口"篇里,没有1950年-1958年(该志下限为1985年)的人口一览表,只有一个"南溪县部分年人口一览表"。在这个表中缺"1950-1957"年8年人口,缺"1959-1967"年10人口。1958年该县人绝对数是320035,8年时间,全县人口净增71076人,而在1968年的人口绝对数是359796人,10年间只净增了39761人。也就是说,在1950-1958年间,县年均增8884人,而在"1959-1967"10间,该县年均净增3976人。这样,我们就会从这个数据中得知在1959-1961年间该县"非正常死亡"的数会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遗憾的是在该志的"人口篇"里却没有些年分的记录,而只有下面一段文字:

--"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人口逐年增长。至1958年全县320035人,9年年均递28.3%。1959-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等错误加上自然灾害等影响,农业严重减产,人民生活困难,出现非正常死亡,人口出现负增长。"

对这段话,笔者已不再妄作评论。我只是想说,当粮食锐减已经"饿莩遍野"时,"上面"不是像一些1949年之前的一些个开明君主那样"开仓赈济",而还在那里将已经少得可怜的粮食调出。在写这则小文时,按时下的理念,当时的"上面",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真得感谢这部志书编写"商业"篇"粮油购销"节的"土史官"们,由于有了"粮食调入调出统计表",我知道了这段快要忘了的历史--一段高估产高征购的历史,一段"人祸"大于"天灾"的历史。


转自《共识网》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