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绍铭:过去中学生的课本哪容得下张爱玲?

1989-06-04 作者: 刘绍铭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过去中学生的课本哪容得下张爱玲?

--作者:刘绍铭

刚出版的《印刻文学生活志》以此作标题:“为自己预约一堂美好的文学课:初、高中国文课的文学注目。”丁名庆在“编辑室的报告”给该特辑定位:“国文课堂与文学这两个平行世界既偶尔暧昧地重迭、互通声气,有时又是那样不共戴天地仇视、互斥。”本期的执笔人都是跟文学与国文课堂关系密不可分的“持分者”。他们是中学生、大学生和他们的老师。

我们先听资深教授陈芳明怎么说。他说自己当学生时,国文课一踏入初中,就变成了一种负担。老师是山东人,非常正派,教学也认真。课文中有《出师表》和《祭十二郎文》这类“教化”文章。老师上课时,非常坚持儒家思想,对忠奸之辨,善恶之分,永远泾渭分明。可惜他觉得站在台上的老师仿佛来自另外一个星球,跟他毫无关系。

陈芳明 1947 年出生,十五岁那年因为课文看不下去,常在上课时偷看“禁书”。陈教授念中小学时的台湾正是“汉贼不两立”反共意识正浓的时期。在“教育部”这等机构的“指引”下,教科书的内容除了尽量依从“国策”继续发扬“固有道德”外,实在再没有什么“创意”空间。教科书的编写如果受到公营出版商政治要求的掣肘,那么改由民营的来办怎样?

依中学老师凌性杰所说,民营书商编选出来的教科书对提升文学修养一样无补于事。他说在号称多元、开放的政策下,民间出版的教科书理应呈现百花齐放的气象才对。怪的是,开出来的花竟朵朵似曾相识。原来今天出版商最着眼的不再是什么政治忌讳,而是市场调查的指向。他们希望作品做到“面面俱圆”。选材的考虑包括好不好教?会不会考?范文的长度必须适中,主旨必须正确,最好还有励志作用。

有关国文教科书的内容和传授方式的争论,无休无止。难怪年轻人詹伟雄听得不耐烦了,嚷着《再见国文,再见!》。他说如果他是一位偏远乡村中学的校长,有改动课程的权力,他会取消以“国文”为名的这门课,改为“文学,语言与写作”三个单元。还有,他会取消统一课本、课纲的规定,让每位老师自由选择自己偏爱的文本。

詹同学此计不会得售,因为他宣扬的是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也许不是所有的国民课本都是“文学杀手”。李椒庭是师大附中同学。他说在国文课遇上了张爱玲,深为《天才梦》中的彩句所震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活的欢悦。”这篇张爱玲初试啼声的小品,竟然令这位尚未识愁滋味的小朋友“两只手臂的疙瘩全弹出来,被瞬间加快的心跳震得跳起波浪舞”。看来今天台湾教科书的编写,比陈芳明背着书包上学去的时代已有长足的进步了,不然中学生的课本哪容得下张爱玲?

转自《上海书评》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