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门内一所百年小学校溯源

1989-06-04 作者: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崇文门内一所百年小学校溯源

--作者: ruiren491112

37-1.jpg

上面崇文门门洞的老照片拍摄于 1922 1924 年期间,是美国记者甘博拍摄的,当时他是米市大街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因为, 1925 5 1 日在这个地方建起 4 路无轨电车崇文门总站,从崇文门到东单开往宣武门。照片拍摄方向是从崇文门内由北向南拍摄,是崇文门城楼北面门洞的照片。照片中有二名市政工人正在用清水泼街。下面是甘博拍摄另外一张照片,路东三层小楼就是德新小学。往南是法国汽车行。

37-2.jpg

我们常见的崇文门老照片都是在崇文门外大街拍摄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的照片是崇文门箭楼,后来就剩下单个崇文门城楼了。

明清时期崇文门叫“税门”,户部衙门的税官在此办公,负责收税,一年净敛白银数十万两。崇文门的税官,遂成为户部诸税官中有名的“肥缺”,税官监督是“京师十大美差”之一,该税关前后存在四百余年。

崇文门税官的名声至今名闻遐迩。但绝不是现在一些电视剧主编们形容的那样子,几个干瘦的守城老兵,搬张破桌子,守着城门洞,收过往行人的几个铜板。

崇文门税官监督隶属于户部,至少也是三品大员,他的衙门府掌管上百人,有收钱的,有记账的,有存银子库房,至少也需要是个三、四进的大四合院。据史料记载,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在崇文门税官衙门抢走了几十万两白银。

查《乾隆京城全图》,位于崇文门城楼西侧靠近南城墙有东西排列三进院落大门朝东,是成化寺;位于崇文门城楼东侧靠近南城墙亦有东西排列三进院落大门朝西,未注明用途。

崇文门门洞东侧靠着城墙有一座五间门脸的大房,屋顶铺设琉璃瓦,两侧流水女儿墙头还有 5 个琉璃走兽,显然是三品以上官员衙门大门,大门后边是衙门人员办公的地方,照片中显示 1922 年左右已经封闭大门改为门脸房。根据笔者判断,这所大宅应该就是崇文门税官的衙门。民国以后这里成为崇文门警察厅,门头上有警察厅专用的红色灯泡。

1903 年,在衙门北侧法国人盖的一栋三层小楼,兴办一所外国孩子读书的“德新小学”。二十年代,学校由买下南边平房院落(应该是崇文门税官衙门)至南城墙,盖了几排平房教室。解放后,“德新小学”被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按“敌产”接收,法式三层小洋楼成为军人住宅,南院平房区是“德新小学”校舍,更名为公立北京市东城区南城根小学。

现存的崇文门内大街 63 号法国小洋楼产权隶属于北京军区,挨着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大楼,是原来法国德新小学的建筑,不属于北京时文保单位。这栋三层单体品字形砖楼建筑,顶上附带阁楼,开有一个小小的气窗,外墙在每一层的间隔中打出一层小小的砖饰,显得格外美观。

下面是六十年代末拍摄的崇文门路口的照片,由南向北拍摄。左侧是 1903 年美国人盖的二层美国医院主楼,往北是美国医院的东墙。解放后改为同仁医院,小楼早就被拆,建起同仁医院大楼。照片右侧是“德新小学”漂亮的三层小楼,现在还在。广告牌后面的平房,就是南城根小学。

37-3.jpg

北京市南城根小学

据笔者中学同学李风才回忆,他在南城根小学上学时,校园东墙外是一小片空地,属于南城根,经常有人把死婴抛弃在这里。同样文字可见出生在南城根的孙敬修老先生的回忆文章,证明南城根小学南墙并非靠着南城墙的马道而建。下图是民国时期的崇文门东马道的照片,旁边就是德新小学。

37-4.jpg

笔者在东城根生活了 50 年,根据经验,旧日南城根应该是东西宽不足 6 米的小胡同。 1967 年南城根小学拆掉院内平房,建起一栋四层教学楼,位于崇文门十字路口东北角,红漆校门朝南。

2001 年,东城区整合优秀小学资源,南城根小学更名为东交民巷小学分校,为低年级部。每天到校门口接送小学生的家长超过百人,多为退休老年人。因九十年代中期拆迁,这片地区被拆迁户大多安置在东三环路外松榆里小区,但孩子们的户口并未外迁,为的就是还在在城里上学。每天放学后,有几十名退休老人集体带孩子到马路对面公交汽车北京站西街站,等候乘 29 路公共汽车。

下面是东交民巷分校大门的照片,院内是那栋四层教学楼。

37-5.jpg

家住崇内大街小报房胡同的李风才在博客中写道:我的小学是东城区南城根小学,在校时间为 1957 9 月至 1963 7 月,毕业时是六年级一班,班主任钟老师(女)。 1966 年中学毕业正值文革开始, 1968 年又赶上上山下乡,回城后又面临找工作、结婚育子、搬家拆迁……。

我们小学部分同学最后一次聚会是 1968 年在中山公园与钟老师的合影。过去这么多年了,现在照片上的人已经对不上号了。后排左起从第六位开始依次是:马永惠、寇宝柱、屈立华、栗金生、李凤才、张家祥、常炳生;中间左二为李淑兰;前排左三为钟老师,左六为王平妹。其他人已对不上号了。

37-6.jpg

37-7.jpg

上面照片拍摄于 1963 4 月,南城根小学组织学生颐和园春游时。后排左起:李贵臣、刘志广、常炳生、刘彦、沈金锐、张燕钊;前排左起:李凤才、孙玉良、朱希宁、胡宝才、张家祥。

北京市第一八五中学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沙安先生,小学、初中、高中读书在东城,一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他在博客里写道:

1978 7 月小学毕业于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学校在东城区南八宝胡同,距离崇文门只有一步之遥。那是北京铁路局系统最正规的一所小学校,成立于 1926 年,原名京奉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原址在毛家湾胡同, 1958 年兴建北京火车站搬到了南八宝胡同,原址成为北京火车站东货场的铁轨。南八宝胡同大四合院, 1926 年是京奉铁路职工公寓,解放后是铁道部干部宿舍, 1958 年铁道部干部搬到羊坊店铁道部宿舍,就把这个平房院给了铁一小。

我在铁一小的五年级,上了一年半时间,主要是当时北京市由春季入学改为秋季。我们在小学里和本校六年级(“带帽”初一)的同学一起等了半年。

我们是文革后第一批初一在中学上学的学生,学校的名字叫北京市第一八五中学。有意思的是,这里原来是一所成立于 1903 年的小学校,叫东城区南城根小学。 1967 年的时候,大批在“文革”中被安排在家里“玩”的五、六年级一下子都涌进中学,叫 69 届初二和 70 届初一。北京市当时没有那么多中学校,于是把南城根小学变成新组建的北京市第一八五中学。

我们上学的一八五中学是一栋漂亮的四层楼,是为一八五中学兴建的,原来南城根小学是一栋二层木结构小楼和二排平房。

1966 年“ 8 · 18 ”之后的三个月,毛主席在北京 8 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 1200 万人次,是北京市人口的二倍。这 1200 万人都住哪儿啊?北京市革命委员会首先想到的是中小学校。还动员北京市街道妇女们在学校开办食堂,蒸馒头炖红烧肉招待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们。

1966 9 月,南城根小学住几百名串联进京等毛主席接见的外地学生时,突然一把大火把木结构二层小楼烧毁。

1967 10 月,在南城根小学废墟上盖了一栋四层教学楼,新入学的是 69 70 届新生,始称 185 中学。 69 届新生在中学呆了一年多时间,全都发配到黑龙江边境准备打“苏修”。最终,中苏边境战争没打起来,中国副统帅机毁人亡,中美关系缓解尼克松访华,黑龙江兵团战士们就变成了黑龙江农场的下乡知青。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竟然是一八五中学最后一批中学生。 1979 年时候的中国,中国第二次“婴儿潮”高峰期生育的孩子们该上小学了,于是 1979 9 1 日,北京一八五中学又恢复为小学校。因为修建地铁把北京城墙都拆了,还叫什么南城根啊,早没了。于是就称之为附近有名的东交民巷小学分校,校名一直使用至今。而我的母校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在 2005 年整体移交北京市教育局管理,现在也叫东交民巷小学分校。下面是铁一小变成东交民巷小学分校的大门的照片。

37-8.jpg

1979 9 1 日,我上初二。我们二个班级整体到了北京市第一二六中学,原来学校有四个班级,我们一八五中学初一( 1 )班,就变成了一二六中学初二( 5 )班了。

值得回味的是,位于船板胡同的北京市第一二六中学成立于 1963 年,同时成立的还有北京市第一二七中学,都是突击成立的初中校,以应付中国第一“婴儿潮”而组建。当时北京市教育局规定,初中校一个班级最多 48 名学生,学校规模最多 24 个班级。一二六中学隔壁院里是女十三中学,初高中校,每个年级 4 个班, 1967 年开始男女生兼收,改称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 1872 年的天主教慕贞女中,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女中之一。它与汇文男中、育英男中、贝满女中并称京城四大教会名校。 1952 年更名为北京市女十三中学, 1972 年改名北京市一二五中学至今。

而我校学习一年时间的消失的北京市第一八五中学的前身,是成立于 1903 年的天主教法国德新小学。

在东交民巷成为外国使馆区的百年时间里,崇文门内地区有外国大使馆和外国兵营,最多时期住了 10 万外国人,崇文门内地区则成为外国使馆服务区。同仁医院原名美国医院,北京医院原名德国医院,还有英国伊丽莎白医院和法国妇幼医院。此外还有三座教堂、十几家外国银行、二所中学、二所小学,幼儿园等。

那时候崇文门大街北至西总布胡同西口,外国洋行林立,最早的北京饭店在苏州胡同西口,还有德国饭店、法国饭店、六国饭店。当年的崇文门内地区是“涉外区”,比现在的燕莎“涉外商圈”热闹多了。而且令中国人感到屈辱的是,东交民巷是禁止中国人入内的,直到 1949 2 月北平和平解放。

下面是昨天沙安先生为我复印的有北京市一八五中学公章的二份珍贵的档案文件。一份 1979 年《一八五中学学生情况登记表》相当于初一年级《学生手册》,一份一八五中学的《表扬信》相当于《奖状》。可是这二份《证书》竟然都是油印的,文字也是学校老师用钢板手写的,可以看出当时的北京市一八五中学的办学条件是多么的简陋。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解放后我国一直不重视基础教育的一段历史。特别是在长达十年时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光“革命”了,哪里还有“文化”。

感谢沙安先生提供的二份历史记录档案材料,笔者将把它们收入我即将出版的《百年北京城》一书中,让北京后人了解,千万不要忘记北京教育还有这样一段历史。

37-9.jpg

37-10.jpg

转自《皇城根胡同串子》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