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理:一九四九年后的江北四楞碑初级小学

1989-06-04 作者: 廖明理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949年后, 江北四楞碑初级小学, 四川, 中小学教育, 重庆


一九四九年后的江北四楞碑初级小学


--作者:廖明理 钢笔画:欧阳桦


江北四楞碑初级小学位于江北城的文昌巷,以前是江北区第八保、第九保国民初级学校,简称 八九保校 ,一九四九年后更名为 江北区四楞碑初级小学 。一九五一年,我满七岁。平时野惯了的我第一次套上牛鼻索,关进圈里进行调教,开始了人生中的首次启蒙教育。


进入圆弧形的校门,右边平台上是一长排小青瓦屋面的平房,共十间。其中一间是少先队活动室,一间是音乐教室。其余八间分别是初小一册到八册的教室。每间教室的屋顶都安有十几匹亮瓦,用来增加室内的采光。


135.jpg


校门左边是三个长方形花台,里面种上了桂花树。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校园里四处弥漫着一股股浓郁的桂花香味。而花台尽头,是一间大办公室,全校老师就在那里集中办公。那也是我们需要站在门口,高喊一声: 报告! ,经老师允许过后,才能进去的 办公重地 。当然,有的时候也有例外,那就是跟到老师屁股后头,一路上勾起个脑壳,到办公室去接受老师训话、罚站、甚至罚打手扳的时候。


上了办公室旁边的几步石梯坎,就是一个比篮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小操场。四周夯筑了一圈一尺多厚、五尺多高的土围墙。紧靠墙边种植了一排桐麻豌树,桐麻豌成熟的时候,可以爬到树上去摘桐麻豌来炸起吃。胆子大的,就从树上爬到围墙上行走,练习飞檐走壁功夫。操场南边是一个小小的升旗台,西南角安放了一副单杠、一副双杠、一副爬杆。操场西边开了一个后门,出去就是荒林街,往上走则是文华街、放生池;往下走可以到高脚土地,这些地方都方便了往来上学的学生。


莫看操场坝儿不大,这可是三百多号学生课间活动的快乐天地。跳绳、打板羽球、爬在地下弹玻璃珠珠、拍画、两只手盘起一条脚腿腿,一只脚在地上蹦蹦跳跳地相互玩 斗鸡


如果你嫌操场坝儿还不好耍,还可以到校门口的石壁那玩点更刺激的 滑梭梭滩 ,那有一处长约 10 米,成 40 度角的石壁,是一处天然的 梭梭滩 。找一个烂撮箕或者木板板,垫在屁股下,从顶顶上一口气梭下来,耳边呼呼风响,那才叫舒服哟!有时没坐稳,摔了个 仰翻叉 ,也不管摔痛没得,又爬上去梭下来。有时耍得忘乎其形,裤儿磨破了,半边屁股露在外头也不晓得。直到上课铃响了,经小伙伴提醒,才发觉遭了!啷格办?回家换裤儿怕是来不及了,只好双手蒙到屁股进教室,逗得一些同学在教室里蒙到嘴巴偷笑!


学校的东北角是一座十分简陋的厕所。粪凼上头搁上几块长木板,人就站在上面解手,说是 方便 其实一点都不方便。木板上常常是湿区区的,很滑。人站多了,木板一闪一闪的,让人提心吊胆。解大手时,就像是在丢炸弹一样,粪水经常溅到衣服上、屁股上。更脑火的是,厕所蹲位太少,经常打拥堂,好不容易挤到一个位置,才屙了半截,上课铃就像催命一样响了!只好草草收场,提起裤儿往教室头跑。来不及上厕所的,只好夹到下节课来解决。所以,一些年纪小的学生,经常当 流尿狗


136.jpg


学校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没有严格的入学年龄要求,也有四、五岁就发蒙读书的。每学期都实行严格的升留级制度,不及格的学科补考,语、算补考还不及格的留级!所以每个班都有一些留级生,有的甚至是 五朝元老 ,十多岁了还和四、五岁的娃儿一起读一册班。学生们对这些 留级生 取了个绰号,叫 降班脑壳


这些留级生站起高耸高耸的,差不多都到老师耳朵了,还在读一册班。莫看这些人读书不行,脾气还不小呢!在班上欺负小同学,经常把小同学打得哭兮兮的。后来班上的小同学喊出了反抗的呼声, 大欺小,饿格蚤。小欺大,不害怕! 下课后,大家更是唱起了自编的儿歌: 降班脑壳,分钱两坨。欺负学生,又歪又恶。爱吃豆芽,不掐脚脚! 把留级生当活宝一样逗起耍。有时候用粉笔在他衣服背后画一个大乌龟;睡午觉的时候,用毛笔在他嘴角两边画一个 八叉胡 ;或者在他裤儿后面贴一条长长的纸尾巴。


最绝的是,由一个同学放哨,给教室门安一个 机关 ,故意斜开一个缝,门上放一些撮箕、扫把,然后看到他进教室开门,撮箕、扫把全落在他脑壳上!大家坐在教室一个二个闷起不开腔,装到不晓得。气得 降班脑壳 癞格宝啃南瓜--无从下手! 经过几次收拾过后,他晓得,众怒难犯。慢慢开始收手了,不再欺负小同学,与大家友好相处了。


137.jpg


每到打霜落雪的冬天,也是考验学生的时候了。办公室里放上烤火盆,老师们烤起了杠炭火。很多学生开始长冻疤,手背肿得像泡粑,手指姆冻得像一根根胡萝卜。个别学生实在冷得遭不住了,开始逃学,躲到铁匠铺里去看铁匠师傅打铁。一边烤火,一边 学手艺


大部分学生打着一双光脚板,两只手揣在袖笼子里头,缩起颈子,一蹦一跳地跑去上学。有的提着一个妈老汉准备的竹灰笼,瓦钵钵头装几坨刚刚从灶孔头拈出来的烰炭。提到学校,放到桌子底下烤火。冻僵的手,在灰笼上烤一下,就暖和些了。


这样课间的活动也增添了一项取暖项目, 挤油渣 。不分男女同学,背贴到墙壁,两边使劲往中间挤。一边挤,还一边喊着号子: 嘿咗!嘿咗! 。中间的 油渣 被挤爆出来了,又参加到两边挤的行列中。每次 没挤出几滴,一个个倒是挤得满头大汗的!


138.jpg


那时候初小的课程设置很简单,只有语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几科。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思想品德课,但对学生的 五爱 教育,也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仍在各科教学中随处体现。


教我们语文的是谢淑容老师。语文课的教材内容,从简单的笔划到认字再来写字。如: 人、牛、羊、刀、口、手 之类,随后再慢慢加入一定的教育内容。比如: 人,一個人,我們是中國人 手,两隻手,人人有两隻手,左手和右手 工人做工,農民種地,解放軍保衞祖國


认字倒好办,谢老师教我们几遍过后,大概都认得到了。然而全班齐读的时候,有的就开始读起 望天书 ,两只手象征性的捧着课本,眼睛却望着屋顶上的亮瓦,摇头晃脑地吼起来。那声音大得好像房盖都要被掀开!


不过最脑火的是写字,那时候没使用铅笔、钢笔,一开始就用毛笔写字。课文中的 等都是繁体字,毛笔写起来一巴饼,小字格里头根本装不下。虽然买的是细狼毫小字笔,但用不了几天,小字笔就变成了 小扫把


写字的时候教室里头才叫热闹哟,有端起墨盘儿去打水的;有水加多了,墨水半天还磨不酽的;还有碰到别个的手倒拐,把正在写的字杵成一个黑坨坨的;更是有用沾了墨水的手去楷鼻子,结果脸被糊成一个花脸巴的。一节课下来,桌子、本子、衣服、脸,没有几处不受伤!


139.jpg


初小低年级的算术课,主要学习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到了小学七册,开始学珠算。教我们珠算的是潘钧老师。上课时潘老师提着一把三尺来长,一尺五宽的毛算盘走进教室,把算盘挂在黑板上。算盘的杆是两根细铁丝,中间绞上猪鬃,算盘珠子穿在上头不会滑下来。


潘老师教完 三盘清 的运算方法过后,在毛算盘上做了拨珠示范,我们就在下面用自己带来的小算盘,一边念口诀: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 ……” ,一边噼哩叭啦地打起来。珠算好难学,又要背啷个多的口诀,几个手指姆又要分工不同地去拨不同的算盘珠子,经常不是多拨一颗就是少拨一颗,到最后还是算不清!


没得学习兴趣后,有的就把算盘当玩具耍,翻过来就成了多个轮子的车车,在桌子上滚过来滚过去。有时滚翻了 ,算盘滑到地下,摔散了架,弄得算盘珠子到处滚,又爬在地上勾起脑壳去找算盘珠子。


140.jpg


体育课除了每节课都要进行的 立正稍息 向左转向右转 外,后半节课就是自由活动。你可以玩跳绳、打板羽球、拍小皮球,也可以把自己带到学校的铁环拿出来,沿到操场的边边滚个够。


图画课,后来又改为美工课,包括图画和劳作两部分内容。上课时老师教我们亲手制作算术草稿板:在一张硬纸壳上,贴上一张彩色纸,上面涂上一层蜡,再找一张经事点的白纸,用猪油涂一遍,油浸浸的,成半透明。再把这张纸用线缝在贴了彩色纸的硬纸壳上。这样可以反复使用的算术草稿板就大功告成了。


使用的时候,用指甲或细棍棍在纸上一划,就会清清楚楚地出现字的痕迹。计算完后,把纸轻轻一揭,字迹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用它来打算术草稿,既方便快捷,又节约纸张,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


学生们最喜欢上唱歌课。教唱歌课的是江哲尧老师。她高高的个儿,烫着卷卷头,爱穿旗袍,有着甜美的嗓音。这位川东师范毕业的高材生,凭着天生丽质和一手好琴,在一百多名应聘者中拔得头筹,成为四楞碑小学的音乐老师。


上唱歌课时,她一边弹风琴,一边教大家唱: 那一天我去上学,路过村边的小河。小河的小桥上,有人在招呼。原来是个老婆婆,要想从桥上过。只是风大浪又高,她过不了河。我急忙跑过去,扶着她过了河。向她说老婆婆您慢慢走啊!我们是少先队员,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年纪虽然小,好的品德不能少。今天我们锻炼好,明天为祖国立功劳!


经江老师的认真排练后,这首表演唱《上学路上》,参加江北区的一次歌咏比赛获奖,后来还到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听着从挂在路边广播喇叭里头传出来的我们的歌声,全校师生着实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


141.jpg


在四楞碑小学读书期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过少先队活动了。


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初期的名字叫 中国少年儿童队 ,一九五三年才改为 中国少年先锋队 。学校有一间少先队活动室。里面陈放着队鼓、队号,旗架上插着少先队的大队旗、中队旗和小队旗。参加少先队的,必须是年满九周岁,品学兼优的学生。先由本人写入队申请书,所有任课老师同意,少先队大队部讨论通过,最后用红榜公布入队队员名单。


每年 · 一儿童节 ,全校举行隆重的入队宣誓仪式。每个新队员,先要自己缝制一套队服:白衬衫、蓝色的西式长裤。白衬衫要扎在裤子里头,裤腰上再栓上一根帆布皮带。入队宣誓那天,老队员穿着干净整洁的队服,带着红领巾,单独排成一列。一声 出旗敬礼! ,顿时鼓号齐鸣。旗手、副旗手持大队旗入场,队员们右手举过头顶行队礼。一些还没入队的学生听到口令,也莫名其妙地跟到别人把手高高举到脑壳上。旁边的同学看到了,赶忙跑过去把他的手拉下来!新队员站成一排,老队员一一对应站在对面。总辅导员刘怡老师把红领巾双手交到老队员手中,由老队员给新队员一一系上红领巾。


刘老师领大家进行入队宣誓后,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这时,全场响起了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谱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 。少先队活动结束前,刘老师还要领着大家呼号: 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下面齐呼: 时刻准备着! 。那一时刻,大家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从此,这条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成了除少先队员以外,任何人(包括妈老汉)都不准摸的神圣物品。


四年的初小启蒙教育结束了,我考上了米亭子小学读高小。毕业典礼那天,王校长与任课老师和我们毕业班的学生一起照了张毕业相。每个学生把毕业证书卷成一个圆筒筒,斜抱在胸前,摄影师傅 咔嚓 一声按下快门,定格了人生中这一历史瞬间。


那一年,四楞碑小学也结束了它的一段历史,合并到米亭子小学,在四楞碑小学的原址上,办起了江北幼儿园。


142.jpg



转自《时光里独立书店》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