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大卫) :回顾昆明名街“长春路”的演变和消失

1989-06-04 作者: 张伟(大卫)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920年代至2010年代, 长春路, 昆明市, 云南


回顾昆明名街 长春路 的演变和消失


--作者:张伟(大卫)


当长春路还是昆明市区一条独立而又正式的街道时,我会有种自豪感,举世闻名的 春城 ,能够有条街道以 命名实乃幸事。盼春是人们的共同期望,正是春去春来,才给了昆明这座老城几多暖意艳色。按我的想法,一条太少了。不幸的是,老城区这唯一的 字号后来被改名换姓了,乃至后几辈人就不知道哪里是长春路?其街名又有什么渊源?


自我父亲民国时期买下了一座位于长春路兴华街小绿水河的院落后,兄长们和我大多便出生和成长在了这里。作为我家门口街子的长春路,自然成了我们从小到大玩耍、上学、上班、逛街、购物、饮食和娱乐等必经必去的地方。


在过去,正值壮年的父亲若遇上兴致好又恰有空暇,就爱带着全家老小挨晚到长春路上的餐馆里去打打 牙祭 夜里顺便去兴华街口斜对面长春路上的 云南大戏院 (后来的 长春剧院 )看上几场戏。年龄尚幼的我往往趁此时,就能听到红光满面的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向小辈们侃起长春路的掌故和轶事。


也许正是从那时起,我对长春路这样一条承载了丰富多彩的老昆明文化的商业美食街便产生了极特殊而又深厚的感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春路的建路史,以及街道上庙观、作坊、商号、会馆、学校、餐馆的兴衰变迁同时也成为了昆明数百年来城市沧海桑田的缩影和见证。


改革开放以前的老长春路,东起北京路上的交三桥,西至正义路,全长约 1.2 公里,车路宽 11 米,水泥路面。据载,长春路早在明代就形成街道。明、清时全路共分成五段;由正义路至象眼街称长春坊,因附近有个 长春观 而得名。长春观遗址大约在今天 长春小学 的范围内,另一说法是在往南过去一点的庆云街上,相传此观原为元梁王府旧址。还有史载认为,清康熙年间重建的文庙便是在长春观原址上建造的;众说纷纭,确凿依据待考。由象眼街口至兴华街口,元代称 树皮坡 因这一段路面西高东低,属于涂杉箐的一片坡地。此一带盛产名贵木材涂杉,从元代起大量砍伐木材,坡上堆满树皮,而得名。清代因街上多药水熟皮及制革销售的作坊和商铺。另一说,皮货由大东门外的金牛街制好后拿来此路段出售,后据谐音称 熟皮坡 ;兴华街口至小花园(旧城大东门原址),称大东门正街;小花园至北京路段,因大东门正名叫咸和门,遂称咸和铺。民国时( 1937 年)整段道路统称 绥靖路 ,取安抚平定之意,别称长春路。解放初期的 1951 年,正式定名为长春路。主要因此路段有 长春观 长春坊 殷春楼(大东门城楼名) ,串起来含长春之意而冠名 长春路


民国时期退街整修的长春路,全长 620 米,总宽 12.6 米,照当时的标准已算宽阔。道路用长方石块铺砌,人行道上全无绿化,铺面房屋多系砖木瓦二楼建筑,极少有三、四层楼的。屋檐下多有雕梁,普遍挑出灯笼柱,临街方向屋檐较长,基本罩住人行道。铺面大小不一,但进深都较宽,铺门均采用活动隔扇门,整齐划一,古色古香。


现位于长春路西段北廊的公安分局, 1927 年在中共云南地下党领导下,曾短暂成为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培训了大批党、团员,结业后分配到昆明及各县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


长春路上岔街小巷众多,主要的有:象眼街、六合巷、如意巷、劝学巷、财盛巷、兴华街、三光巷、东道巷、咸宁巷、龙泉巷、青龙巷等。在象眼街中,有一条短巷就是劝学巷,巷口有一所小学,为昆明县立师范附属小学。象眼街斜对面是 昆华女中 的西院高中部,如意巷里的东院系初中部。


昆华女中的前身是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年)的女子师范学堂,利用长春坊咸宁寺旧址办学,辛亥革命后,先后改称 省立第一女中 昆华女中 。解放后,该校更名为 昆明第一女子中学 。我大姐和我的妻子都曾在此校就读。此校办学条件较好,西院内还有个大礼堂,可满足本校集会或演出,而且东西两院都有操场,这样条件在当时昆明的中学里可谓屈指可数。 1937 年,抗战爆发后,时任校长杨家凤是云南的教育家,从省立第一女中到昆华女中,均由她主持校务。她为女中的发展,呕心沥血,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年底,学校已有高中,初中各 9 个班,学生 1303 人,教职 65 人,并办有附小两所,日机轰炸昆明期间,迁至呈贡县海晏镇,利用寺院,艰苦办学。后又在大渔村附近办了小学,由高中 28 班毕业的李寿贞、戚梅芙等负责教务,对普及农村教育做出了贡献。该校建校已百年有余,培育出不少巾帼精英,可说是桃李满天下。昆女中学生曾很自豪地把 昆明第一女子中学 中的 女子 合起来读成 昆明第一好中学 。在文革期间,该校一分为二,东院为 28 中,西院为 32 中,两校招生实行男女兼收,自此,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往日的风光不在。改革开放后,昆明市又将 28 中恢复为 昆明女子中学 32 中则改办成 昆明第二职业中学


1941 12 18 日,长春路不能忘记的历史:十架日军轰炸机于上午 9 20 分从越南飞入我省, 9 40 分昆明发出紧急警报。敌机在大东门和交三桥一带低空飞行,连红膏药标志都清楚可见,日机对准逃难人群疯狂扫射。由于长春路街道狭窄,大东门城门拥挤不堪,踩死踏伤不少。据称,日本飞机的暴行令人发指。当日交三桥、大东门一带死伤数百人,尸横遍野,随处可见电线上挂着人的内脏和残肢断臂,衣箱什物遍地散落。在这期间,云南曾氏白药精的创始人曾泽生所开的 公生大药房 也迁到长春路 168 号经营。曾泽生是前清举人,精通诗文,酷爱医学。因生于会泽县,故其父给他取名泽生,他和滇军 60 军军长同姓名。是日,他的二儿子携刚结婚半年的妻子从大东门往外跑,到交三桥时,被弹片削去大腿一块肉,等警报解除,由于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三子曾鑫华在武汉大学读书,也被日机轰炸时炸死。据当时的《云南日报》登载 已死尸体,概陈列于交三桥畔田内招领;各炸毙人民携带之箱笼衣物,意均由壮丁、警察汇交警分局及区镇公所招领。


长春路在民国时期以开设饮食、皮货、药材、古玩店为主,其间夹有几家盐行、会馆、戏院等。还先后出现了几家昆明著名的商铺字号,如餐饮业的映江楼、东月楼、镒记合香楼、岳记蒸肉馆。药材业的瑞记大安堂、公生大药房等。


最初,映江楼饭店就坐落在大东门外的盘龙江畔,乃名副其实的 映江 之楼,也是当时老昆明为数不多的地道清真回族餐馆之一。堂口面临江水,食客在品尝牛肉的同时,又可尽情饱览盘龙江上各处往来穿梭的货船和形形色色的渔船以及绮丽秀美的两岸景致。若是登楼寻一处邻窗的位置则更妙,精致菜品的香气与窗外艄公渔夫的歌声相得益彰,即便是滴酒未沾,也让人因这渔歌互答、平淡闲适的生活而醺醺然了。据说,映江楼主人乃是回族,名叫马云城,之所以那时的映江楼如此出名,能在老城中牛菜馆里首屈一指,和这位主人近乎苛刻的治店理念不无关系。听说他选购菜牛相当考究,凡购牛必定要到贵州黄草坝挑选,别地方的牛无论怎样肥壮,均难入其法眼。因为贵州黄草坝的黄牛既壮且嫩,肉质鲜美。他每次从贵州赶回牯子牛,都要在家里用黄豆催膘,膘催足了,方才出栏屠宰,并使伙计抬着头挂红绸的肉牛游街示众,以炫耀牛之肥壮,颇有吸引市民眼球之效。其次,在肉牛的烹煮上他也有秘诀。用一口铜制的大炖锅将几乎整头牛放入,先用武火炖,待汤沸后,改用文火慢煨,将肉煮到恰到好处,嚼起来劲道十足。扒而不烂,紧而不柴,瘦而不腥,肥而不腻,口感舒爽,老少咸宜,至今谈起犹为老昆明食客所称道。抗战时,曾在昆明吃过映江楼牛肉的施蛰存,撰文称赞他跑遍全国若论牛肉口味当数映江楼的最好。


上世纪 50 年代后,映江楼饭店已不再毗邻盘龙江,具体位置在桃源街口东边,堂口面朝长春路。仍以清真菜肴为主,亦承办酒席,外卖些卤牛、羊冷片及小刀鸭等,二楼仍设有雅座。大概因公私合营后经营不善,外加国家物资匮乏,映江楼的菜品质量大不如前。 60 年代末,由于政府整治盘龙江河段,重建溥润桥(俗称大东门桥),映江楼只好又迁到盘龙江西岸,堂口在长春路与珠玑街的转角处。属砖混结构的四、五楼建筑,厅堂更大,两层营业,还可承办各种酒席和婚宴。由于先后迁移的两处位置离盘龙江岸稍远,往日楼影映于江水的景致早已荡然无存了。 90 年代中期,长春路扩建为人民中路,映江楼便彻底远离盘龙江及长春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老昆明食客们茶余饭后的一段美好回忆。近年发现远在顺城新街有家招牌仍用 映江楼 ,字号,但是否为同渊源中传承有序的老字号不得而知。


东月楼,是昆明极具滇味特色的著名餐馆。最早开在大东门月城里,故字号便取了原址位置和寓意,称为 东月 。可能因为在瓮城内不利于发展或有碍军队城防,后来才搬到东门内的长春路南廊报国街斜对面经营。据父亲说,就是我们弟兄后来都很熟悉的 麒麟诊所 那两层别致的老楼。老掌柜姓刘,双目早年失明,所以那时的人都把东月楼戏称为 刘瞎子家 。关于刘瞎子,昆明街坊里流传有许多神奇的传说。譬如,厨师炒菜时,他只要一闻这菜味便知菜炒得好不好。如果炒得不好,他就要勒令厨师重来。他去买火腿则更是一绝。因为他眼睛看不见,就叫人把火腿摔在地上,光听火腿落地声,就能辨别品质好坏,甚至不摸不尝单靠一双耳朵便听得出是新腿还是老腿。这些传说虽未见得是属实,但刘老掌柜对选料的挑剔和对烹饪的苛刻态度倒也可见一斑。东月楼向以菜肴可口、价钱公道、服务周到、善于揣摩顾客的心理与口味而著称。当然,餐馆口碑好坏与否首要的关键是菜肴。东月楼的主厨大师傅,烹饪技艺高超,工作一丝不苟。对任何一道菜,不论从主料到配料,都严格照菜肴标准精心烹制。当真做到了从数量到质量,从色泽到味道,始终如一。东月楼招牌菜之一的 酱汁鸡腿 最初并不限量,怎奈成为名菜后,供不应求,不得已只得定出每客仅售两支的限制办法。此外,具有西餐风味的 番茄猪排 ,既是东月楼大师傅得意佳作,也是对中西餐烹调方法融会贯通后精心创制的上上之品。东月楼顾客盈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则是高人一筹的服务态度。东月楼堂口宽阔,上下堂倌自不在少数,但若论其中翘楚则首推一个绰号 挨一擦二 的伙计。凡是由他接待的顾客只要一落坐,碗筷桌面登时收拾停当,接着就听他连珠炮般地报出数十种菜名,任顾客选择。食客众多的情况下,有时难免上菜耽搁些,客人等得急了,他就来回往厨房去催,顺便不厌其烦地招呼顾客一句: 就来,就来,各位的菜,挨一擦二就端上来了。 他的绰号也就由此得来。倘若遇上生客, 挨一擦二 总会热情地赔笑,如数家珍般地介绍本店特制的脆皮鱼、葱烤鱼、鲜茄肉、红烧肘子 …… 如何拿手,如何好吃,如何实惠;要是碰到老客,他则更为殷勤。嘘寒问暖,逢迎客套,随口就能说出老客们喜欢的菜式和饮食习惯,令老客们倍感亲切。在店务繁杂生意火爆的情况下,他依然记得各桌要过的菜式,即使杯盘狼藉,无法辨认,也能将饭款算得不差分毫。待顾客付帐出店, 挨一擦二 也不忘高声招呼: 各位慢请,明天早请! 也许正是这不经意的问候,也不知为东月楼揽来了多少回头客。据父亲说,东月楼的老掌柜,也就是人们常叫的 刘瞎子 老板。每天开张后,他就坐在楼下,一面监督菜品是否达标和堂倌们是否勤快,一面暗中倾听顾客们对馆子菜肴的议论。如有批评意见,他便会转告厨师加以改进。


刘家的东月楼之所以长期受到顾客青睐和欢迎除了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外,更兼有其店内在精、气、神的相辅相成。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 ,维持生命的动力是 ,而生命的体现就是 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事业) 三宝 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 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 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 精、气、神 三者是事业与人生命存亡的根本。东月楼经营恰恰也暗合了这一自然规律。如果把刘老掌柜深藏不露,诚挚待客的生意经喻为 挨一擦二 勤快麻利,客气殷勤便是维系店铺人气财运的 ,至于说 则是靠大师傅的手段高明的厨艺、品质至上的厨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可见,东月楼的声名远播、历久不衰,也就不是偶然的了。多年以后,东月楼的新掌柜叫刘希圣,虽常在柜台上收款,人却十分精明,生意做得很活套。在这一时期,东月楼又爬上了一个经营的颠峰,并创出了几样叫得响的招牌菜。比如,口味恰似成都龙抄手的大馅饺、选用醇厚汤汁煨煮的鸡丝米线和扒肉饵丝等都因味道鲜美而很受市民追捧。至于解放以后,东月楼为什么突然消亡?在老昆明市民里可谓众说纷纭,大概一方面与公私合营,重新整合后人员良莠不齐且营业上毫无默契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东月楼创制的招牌菜制法一概保密,从不外传的店规不无干系。


我虽未对当时风光气派的东月楼饭馆怀有太深印象,但改成麒麟诊所和长春卫生院后的情景我却是很熟悉的:进门,一楼大厅较宽阔,进深外还有一个小天井。右边是一溜西式围栏木梯,楼上与楼下面积相当,临街木窗玻璃较大,内衬多格矩形圆弧小格,临窗可一览窗外街景及大屋檐内的彩绘雕梁,中西合璧,很是雅致,从中也能依稀找到一点往日残留的繁华影子。


镒记 合香楼 开在长春路中段,也就是东月楼对面,铺面就是后来的土产公司门市部。如论过去云南的滇式月饼,自然要首推 合香楼 最为有名, 吉庆祥 只算后起之秀。老滇式月饼也俗称 四两坨 ,早在清代中后期,昆明 合香楼 就精于制作这种月饼,不仅在本省有名,省外也很驰誉,这种火腿饼据说始创于昆明合香楼。老 合香楼 开创于清咸丰八年( 1858 年)创始人是满族人胡善和他的次子胡增贵。胡氏父子原来都市宫廷御厨师,后朝廷恩赐给云南巡抚衙门做官厨。曾任咸丰年间云南巡抚徐之铭的跟官大厨师,父子红白案厨艺皆精。徐因事被参革职后,胡氏父子离府开设糕饼点,合香楼老店就设在巡抚衙门附近的如安街上,以新法烧制火腿肉馅月饼,取名 火腿四两坨 。初制时不见十分精美,至光绪初年,其子孙加以改进,以上等白面、宣威火腿之金钱肘及鲜净猪油烧制,遂为世所称道,从此名震滇中。民间又有臆想传说,因合香楼老板苛待帮工,帮工制作火腿饼月饼时,就多加火腿、糖、油等配料,想让老板亏本,想不到做出来的月饼大受顾客欢迎,众口认为货真价实,争相购买,没几年功夫就全国闻名,掌柜由此发了大财。据传老板曾请有交情的滇中大员把四两坨送到北京皇宫,慈禧太后吃了大加赞赏,大员乘机请太后亲题 合香楼 的金字招牌,赐给胡掌柜。


据传,合香楼全盛时期,生产的糕饼种类多达一百多种,主要有礼仪类糕饼、供品类糕饼、节日类糕饼三大类。龙凤喜饼属于礼仪类糕饼,最早为宫廷专用,后来逐渐传到民间。合香楼生产的龙凤喜饼,饼色洁白,以洗沙、白糖作馅,外皮疏松,馅心柔软,饼外皮印有龙凤图案,以九个摞在一起,由大到小垒成塔形,以两摞为一组,塔形的外边用彩色剪纸图案围护, 顶端分别置一纸制精美的龙凤以示龙凤呈祥之意,为结婚、下聘、订婚必备之物。月饼是节日类糕饼的主要组成部分。合香楼生产的 硬壳火腿四两坨 ,用上等精瘦宣威火腿和优质白糖、猪油为馅外壳香酥、甜香适当,口感极好又不易破碎,保质期长达 3 5 个月,因而畅销省内外。我家过去在中秋节前,祖母只认定买合香楼的火腿坨可吃。并总爱重复着说: 合香楼的四两坨,我最爱吃,又摆得长,不容易坏。 听说如今老少皆爱吃的 回饼 也是合香楼创制的,相传清末之际,合香楼有一位叫李清祥的师傅,在做面包时,因事前多喝了点酒,把面和酸了。他急中生智,连忙往面里放碱,中和酸性,再添一些生面、白糖,揉成筋性面团,擀成薄片后,压成鱼鳞形小块,并在生胚上各加一红点,再行烘烤。不想烤出之后清香四溢,白里有红,又好看又十分畅销,成了合香楼的又一独家产品。后在此基础上又有改进,多以鲜酵母发酵,加入适量的菜油、奶油、奶粉,生产出来的奶油回饼,色白柔软,甜中带咸,成为昆明糕点中一大特长。抗日战争末期,胡氏大家族解体使如安街老店歇业,子孙们分别在昆明城区里开设了四个厂店,其中的镒记 合香楼 厂店就开在长春路中段。也叫 合香楼镒记 。一分为四的合香楼已无原先雄厚的实力,再加上遇到引进西式糕点生产线的新兴厂家吉庆祥等强家的竞争,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名声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了。 1956 年公私合营,这个长达百年的老字号也遗憾地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


长春路上的 瑞记大安堂 就坐落在合香楼对面,东月楼西侧。此处的大安堂是云南大理人开在省城大药房的分号。在我印象中,该铺面大约三、四开间,进深也宽,跨进门槛,东西两头各摆一条长春凳,供顾客候诊或抓药,东边栏柜桌上方悬着几个装捆扎药包线的球形紫铜线盒高挂在天花板上,内设几个多格抽屉柜上依次摆满装药的古瓷盖罐,拐角常有坐堂中医看病;西头则售卖丸散膏丹等成药。据相关资料说,大安堂的创始人杨尚文,号兴周,大理凤仪人,于 1922 年在昆明的文明街福林堂斜对面开业,前为店铺后为制药坊,颇具大药房规模。经营地道药材,丸散膏丹。由于杨兴周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精神,为人机灵而忠厚,又勤学好问,几经坎坷而百折不饶,逐渐精通药材营销业务,后期又培养出几个儿子当帮手,所以大安堂迅速成为著名的云南药业大户之一。开业之始,大安堂虽已是省城药业中的后起之秀,但其资历与开业于咸丰年间的著名老字号福林堂中药店比仍差了一大截。现两店隔街相望,大有与之唱对台戏之架势。故曾有人议论大安堂是否有些错选了店址。事实证明,最初创办于清宣统二年( 1910 年)先于文明街挂牌经营十多年的大安堂,却能跟福林堂争雄了多年,而未见其居于下风,且先后在昆明和大理开设有六七家分号。


面对强手如林的药业竞争,大安堂何以能欣欣向荣、迅速崛起、做大做强,并在短时间里超越本行的 老字号 ?因素颇多,关键是杨兴周先生自始至终把 信、德、义 这一传统商业信条,作为经商宗旨。他认为:凡经商者,必取信于人,方能发达。对大安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在当时昆明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我家几代人都是大安堂的老顾客,我父亲、哥姐都通医道,但凡家人患病,都拿着自己开的药方到药房抓药。往往祖母或父亲等常叮嘱我们必到 杨大安堂 抓,还不厌其烦地说: 那里药全,货真、价钱公道。 我家一直居住在小绿水河,因此长春路的瑞记大安堂便成了我家最近的定点药店,直到公私合营后都未改变。我至今最深的印象是,店容整洁,服务认真。尽管顾客盈门,栏柜桌上的镇纸条下常压着厚厚一摞处方单,而店员总是一丝不苟地一味药包作一包,要先煎的附片、半夏之类还批上说明文字。遇上端午、中秋等节柜台上还摆放一些雄黄、平胃散、糊药之类的节日常用药,以便赠送市民。杨兴周曾说过,创一招牌比千百万元的资本更为可贵。只有打响亮招牌,才能使生意走上正轨,经营才得以发展壮大。务求药品货真价实,制药配方均采用地道药材,遵法炮制。不论药品贵贱、利润大小都一概售卖。决不以次充好,坑害患者。 金鹿丸 就是大安堂自创的名牌产品。后来因为作为君药(主料)的活鹿,运输、饲养、加工等诸多不便,且成本高,售价贵,难为一般百姓所承受。进而改制为 参茸卫生丸 ,果然顾客争相购买,名噪一时。除外,大安堂推出的一批自制自售的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丸、归脾养心丸、六味地黄丸,还少丹等滋补养身的中成药,以其疗效显著,蜚声全省内外,颇受顾客好评。 1926 年后,大安堂分出了福寿药品号、集生药品、德记、兴记、祺昌药号六家分号,分别由杨福、杨祜、杨祥、杨祐、杨祚和杨祺(祺昌药号)六个儿子经营,这些分号几乎占据了当时昆明的主要街道,更使大安堂名声大振。然而,物极必反,在大安堂影响力空前扩大的同时,由于资金及实力分散,各自为政,让原获利最大的出口业务反而日益减少了,以致大安堂逐渐由盛转衰。上世纪 90 年代,近百年的杨大安堂在长春路唯一留存下的分号也旧城改造中消失了。


长春路南廊的如意巷口斜对面有一家全昆明市最有名的蒸肉馆。因为老板姓岳,大家俗称该饭馆为 老岳家 ,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 岳记蒸肉馆。到公私合营后取名叫 鼎兴饭店 。但老昆明人仍叫惯了老岳家,招牌反而记不住。由于我父亲最爱吃老岳家的蒸肉,就经常把我们弟兄唤到跟前,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皱巴巴的零钱,嘱咐我们下午去买上两碗回来,故对此馆再熟悉不过。老岳家的铺面并不大,只有铺面两间,前后两层,午堂和晚堂都卖饭菜,但晚堂生意特好,因为他家做出的拿手好菜 —— 蒸肉,可说是开创了本地蒸肉的新纪元。因为别具风味,深合市民口味,很快就成为昆明的一道名菜。晚堂稍来迟的顾客,经常要不到蒸肉。因做此菜较费时费力,故一般只在晚堂出售。有时晚间还售清汤羊肉和羊肉煮品。抗战期间,本地人口骤增,蒸肉供不应求,才增加了各类炒菜补充。岳记蒸肉由厚土碗盛切片蒸肉、蒸骨、蒸羊肉、剁蒸等几个品种。土碗蒸肉选用带皮五花肉或前腿肉为原料,切成薄片后,加进盐、糖、酒、酱油,再和拌有花椒、茴香子、八角、草果等五香粉与粗米粉相混拌,拌匀后再让它腌上两个钟头,入味后便可放入装有底料的土碗里,放进大蒸笼里蒸。蒸骨和蒸羊肉的原料分别是猪排骨和羊肉,配料与粉蒸肉基本相同。至于剁蒸,则是用不能切成大肉片的边角碎肉蒸成,蒸时不用碗盛,用荷叶装或直接放入蒸笼里。除此之外,一律以小土碗为售卖单位。每一品种都有顾客赏识和欢迎。下午 4 点以后,距老岳家很远就能闻到十分诱人的蒸肉味。 50 年代初,市民的消费水平普遍很低,购买力有限。老岳家的蒸品不再品种多样,并逐渐降格为一般里面较好的饭馆。进入上世纪 60—70 年代,副食品供应紧张,饭店因政府供给的鲜肉很少,饭馆生意反而红火起来。老岳家的晚堂不仅座无虚席,还围上几层等候的食客,稍来晚些便只能吃上较差的剁蒸了。虽然自公私合营后,老岳家的蒸肉口味已经没有原来地道了,但这个馆子的蒸肉也仍是昆明最有名的。现在回想起来,他家的蒸肉肥瘦适中,蒸排骨瘦而不 ,无论是蒸肉还是蒸骨,都充分显现出 烂、烫、淡 的特点,而淡又淡得无香味俱全,淡得可口。滇菜烹饪贵在淡而味丰。老岳家的蒸肉之所以能在昆明享有盛誉,是和岳家人深知滇人的口味分不开。若论内外环境,岳记蒸肉馆西临一个臭烘烘的大公厕。这本应该是餐馆避之唯恐不及的糟糕位置,但他家诱人的肉香却压倒了讨厌的异味,而且生意还能长期红火。现在的饭店老板大多只会过分追求饭店的门面装璜或地理区位上的优势,反而不太注重提高菜肴的口味和特色,相形之下真是舍本逐末的不智行为。 1993 年左右,岳记蒸肉馆老店在旧城改造中不复存在,着实令人可惜不已。


解放后,从公私合营至改革开放初期,长春路上的经营和面貌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在国家经济处在调整徘徊的时期,两廊商铺之间往往还夹杂少数居民住宅,从改革开放起才逐步全部开设为商铺经营。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改革开放后的 下海淘金热 逐步升温,长春路也悄然打破了数十年一成不变的状态,成了昆明第一批创富者淘到第一桶金的天堂。贩卖服装、冷饮小吃和音像制品的个体户们接踵摩肩,甚至繁荣到将一张张钢丝床和木头桌子摆上了人行道和车道上,曾一度造成了交通阻塞,拥挤不堪。直到 90 年代中期,扩宽长春路后才彻底消除。


在改革开放前,长春路南廊从西头为正义百货商店。上世纪 70 年代末,拆除旧商铺重建新楼,把 字改为 字,现在为新大新商场。原长春路与正义百货商店拐角处有个修理眼镜、水笔、电筒的小铺。往东走,相隔几个铺子是个茶水站、缝纫机修理铺。再过去几步,则好像是个大火炉烤饼店,过几个铺子我记得是北方风味的 中华饭店 ,它以制作出售饺子、锅贴为主。旁边有个寄售行,我记得此商铺进深较大,内代售各种新旧日常用品及一些稀奇古怪的玩物和陈设品。那时手头稍宽裕的人可不时进去挑选点自己喜爱的物件。当时囊中羞涩的我还年轻,几乎无猎奇的能力,只敢经常进入店中饱眼福,长见识而已,这也许或多或少引导我青年时就喜欢上古物收藏。再隔几个铺面是制鞋店至象眼街西口有一两个小铺,旁边就是 长春小学 ,此校大概是元、明时期的 长春观 遗址。后来,长春路的路名以此大有关系。象眼街东口是个八面风(商铺建在面临两街的转角处)的副食品商店,紧邻是服装店、食杂店、毛线编织售卖店,靠鼎兴饭店(老岳家)厕所西边小巷口有个小偏厦(只有一层楼的)铺面,是昆明小有名气的 老邱家炒板栗 店铺。平时还常卖一些炒、焖类的松子、瓜子等时令零食。巷内有个小妇产科医院。东邻有几户民居和小作坊、制衣小店,在东侧有个上几个石阶巷口。其巷内曾有个财神庙,故名财神巷,抗战后期,改名为财盛巷至今。此巷过来几家铺子是个较大的 五金交电商店 ,之后的几个小铺接着一家小副食品商店。其东侧就是 昆明剧院 ,它与兴华街口斜对。昆明剧院早起名为 云南大戏院 50 年代后改名长春剧院,前期以唱京剧为主,后期多唱滇戏、样板戏。文革后,电影、戏剧等兼用。至今场馆仍残存,屋顶上仍大字标明 长春剧院 ,但实际已改成卖服装类商场。隔一两个铺子为小理发室、新华书店、西药店、中药店(杨大安堂),隔巷西临当时较有名的 麒麟诊所


此诊所建于解放初期,于 1952 年先开设在斜对面报国街麒麟巷 3 号。发起组织人员有当时省城名医李继昌及李幼昌、李励、朱光海、丁成恕、陈凤章等中医人员,所主任朱光海,副主任丁曾。 1955 年,随着业务的发展,麒麟巷 3 号已不适应患者的就诊需求,方才购得长春路 106—107 号原东月楼旧址。经适当改装后,于 1956 年把诊所迁入,一楼左边是中医就诊室,右边是中药房和西药房,上二楼的木梯,二楼是木地板,设有西医各科室。 1958 年麒麟诊所更名为 长春门诊部 。文革前后又更名为 长春卫生院 然而至今上点年纪的老昆明人仍习惯称麒麟诊所,同时也念念不忘李继昌(也尊称 李三先生 ,我家中几个亲人患重病都是蒙他治好的。)及李幼昌、朱光海、尹承之、郭汉章、丁曾等老医生的医德、医术和创业功绩。那时的麒麟诊所名医汇集,尹承之先生便是诊所的中医技术骨干之一。尹老医师擅治温病,尤精小儿麻疹、痧痘、惊风、疳积等症。尹老医生对每一位患者诊病认真,用药得宜,请他治病的人遍及市区郊县。 1959 年,从正义门诊部调入的老中医郭汉章医术也相当精良,兼治各科杂症,又擅长妇科。郭老医生是昆明市的一代名医,且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我体弱多病的母亲对他老的医术、医德向来是赞不绝口。另外,诊所内还有专治小儿急慢惊风的林玉凤医生,人们都尊称 林太太 麒麟诊所不但中医水平在昆明出类拔萃,西医实力也很强。创建初期就有留学日本并很有成就的西医明绍武,又有毕业于上海医学院专科学院的丁曾医师,李继昌之子李幼昌医生师承父业也精于西医内科。有段时间,麒麟诊所由于受 四清 文革 的政治风波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大量技术骨干流失,门诊人数剧烈萎缩,业务工作几乎濒于瘫痪。至 1978 年才逐步恢复正常。但此时的长春卫生院已不及 50 60 、年代全盛时期的规模和实力了。 90 年代,由于扩建人民中路长春路段而拆除。


麒麟诊所往东相隔一两间铺子就是市果品公司开的水果店,再就是食品公司开的肉食品供应门市部,与正对面的蔬菜门市部属 60 年代同建的人字顶砖瓦方形铺房。在护国路西口有个油条豆浆店,对街口是橡胶制品店、机制面条店、制衣铺、小教堂及一些土杂店,紧邻市百货公司文化用品店,转角处为 东升相片冲洗社 小巷过去是 三八理发室 。在长春路与青年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过去曾是古城大东门城楼的位置。大东门正名在明代叫 咸化门 ,清代改为 咸和门 ,城门上的城楼名 殷春楼 。该城楼是三重檐歇山式顶,另一座三重檐式城楼是北门望京楼,其它四座城楼都是两重檐。所以看去,大东门城楼尤显高大雄伟,有轩昂巍峨之势。城门外还面有一个 月城 围住城门(月城也称瓮城),月城有半月形城墙,也有呈倒扣 字形的,凹进去的地方就是城门楼凸出的位置。昆明的月城就属这类,月城的一般半径约三十公尺,内空旷的面积大约半个足球场大小。正对城门处及其两侧各开小城门一道,三道门呈品字形,俗称 小城门瓮洞 ,若遇战事期间,可用砖石堵死月城小门。清末民国之交,月城外还有护城河,壕沟位置在金牛街与珠玑街沿线,仅隔 30 多米又是平行并流的盘龙江,瓮城正门外还设有吊桥等作为防守城池的屏障。可以想像,在冷兵器时代,如此雄关天堑的要塞是很难逾越攻破的。 50 年代中期拆除了城墙、城楼,不久,中间建有一个圆形小花园,中有水池,内设几个金鱼形喷泉。 90 年代扩建人民中路时拆除,但这附近地名至今仍叫 小花园 长春路与青年路东口转角处为 70 年代末建的昆明市工艺美术服务部的砖混楼,小副食品商店旁为金牛街,对面是小百货用品店。东连 溥润桥 ,俗称大东门桥。溥润桥是昆明古老桥梁之一,始建于元代,为三孔青石拱桥,元称至正桥。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年)重修,桥两侧装有铁制护栏,形似火链,亦称火链桥,民国末年改为溥润桥。 1968 年整治盘龙江,为提高桥孔泄洪能力,拆除古桥,重建 35 米跨度钢筋混泥土双曲拱桥,造型则借鉴了我国隋代的 赵州桥 。走过桥是 60 年代建的临江里菜市场,东尽头大致有零星的小百货店以及几条小巷和居家,如宏安巷等。在长春路连接北京路的交叉处,称 交三桥 。此地名由来并不是指这里有三座桥相交,是因为过去这里南有太和街(在今北京路南段),北有环城路(在今北京路北段连接环城路),东有小猪场路(在今人民东路上的红阳新村),这三条城外的街道交汇于大东门前盘龙江上溥润桥而得名。


长春路北廊西尽头首家铺子大概是粮食局开的国营大粮油店,过去曾是包括我们家在内的附近居民定点定量购买口粮的地方。相隔几家商铺居民有条上坡的小巷,叫东道巷。巷内清代有 滇东道署 ,故名此巷。民国又将滇东道署改为通海会馆。旁边是退进街面几米的一个大院,里面驻有盘龙区公安分局。紧接着就是几开间刷满红油漆的铺面房,房内是停放公安消防队的救火车库房。东接铺面住户到咸宁巷口,紧邻昆女中的西院门。我记得门侧有家手动车床车作坊专制各种圆木柄、柱类构建。紧邻则是昆明有名的 摩登粑粑店

为什么叫 摩登粑粑 此名称说来还与我国一段辛酸的历史颇有渊源。抗日战争时期,国难当头,作为全国大后方的昆明一时间云集了从沦陷区避乱来的很多学校师生及其家属。正逢多事之秋,政局动荡,物价疯涨,就连教授家都生活窘困清苦。有些勤劳能干的教授夫人为了挣点小钱添补家用,便使出了在西洋学得的手艺做些洋点心卖,也很受市民欢迎。不过制作西洋点心的的成本与价格不菲,并不是穷师生们天天吃得起的。其中几个夫人在凤翥街合伙开了个 凤翥麦饼店 ,根据实际情况土洋结合,做油煎麦饼出售。她们在糅合面时加入少许奶油和蜂蜜、白糖等,擀成稍厚的圆形饼,放猪油在平底锅中把两面煎黄熟透即可。由于麦饼做得美味可口,价钱低廉。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周边校区的民众争相购买,因为制卖煎饼的妇女们气质外貌尽都文雅俊秀,衣着得体,且麦饼的制法也独树一帜,故被老昆明人俗称为 摩登粑粑 。摩登是英语单词 “Modern” ,大致有 时髦、新潮、前卫 的意思。人们买上一个 摩登粑粑 ,边走边吃,倒也很有点外国人吃 热狗 的模样。由于深受人们喜爱,使这种方法制作的饼子与美名流传至今,而原 凤翥麦饼店 的招牌反倒几乎堙没不彰了。不知是什么时候,长春路上也悄然开设了一间摩登粑粑店,与老 凤翥麦饼店 的口味和品质如出一辙。


从摩登粑粑店相隔几家铺子又是一家可口的名店 青岛小吃 。此店内做得最好吃的是肉馅饼、包子,其次是大碗三鲜米线、大肉面条。相连几家铺面居民旁有家废旧物资销售部、印章刻印社,靠近如意巷西口有个邮电所,如意巷口两边各有一家小煮品店;西廊有个特殊大院,如意居委会曾在其内西南角房办公,据说过去是保山会馆。如意巷东口为烤饼店、文化用品店,再隔几家铺子旁是昆明当时较为高档的 上海理发室 ,低收入人群一般不敢光顾。隔壁几个铺房是家铺面宽敞的修鞋店,也制作一些新皮鞋、布鞋。当时人们经济条件普遍较差,雨鞋即使穿得多处通洞漏水都舍不得扔掉。此店除设冷补外,还新创了较先进的热补技术,此法补得相当牢固,但修补价格较贵。相隔几家铺面,是修伞、配钥匙一类的小铺子,附近有家冲压各种证章的小铁业社。小巷隔壁有个制作螺丝、螺栓的作坊。再过几家铺子,东临兴华街口西小八面风商铺。民国时兴华街内设有 路南会馆 ,街口西几家居民旁紧邻小粮油店、酱菜铺,毗邻说不上名的独口小巷。此巷内东侧有一青砖瓦房楼院。院里有钢筋混凝土阳台,院门两边是水磨石的方柱,在当时属于规格较高的西洋式别墅。我少时和伙伴进去玩过,才知此院曾为著名京剧艺术家关肃霜及胞妹关肃娟的故居。出关家别墅,巷东口为土产公司门市部,临近报国街西口是方形铺面房的蔬菜门市以及三轮车、单车修理铺。


报国街南段东侧附近麒麟巷里有个建于元代的奇灵寺,明代朽毁。清康熙五十五年( 1696 年)重建后,清政府京铜局曾设于内。清末寺内曾以生产滇缎闻名,设第四模范小学。民国初期改名麒麟小学,后期改名东升小学。解放后东升小学原为第一区第一中心小学, 1956 年一区改为盘龙区,学校便沿用东升小学校名。我的几个兄长都曾在该校就读。我至今记得,麒麟寺坐北朝南,往南边麒麟巷口是该寺三开间的牌坊式山门,山门正对十多米外还有个大照壁。进山门朝北走有类似北方山、陕两省窑洞式窗棂的三进院落,每院落两旁均有几棵古柏树。三排殿院中间有三个可穿行的瓮洞门甬道,穿过院落是一片较开阔的场院,前殿为单檐歇山顶大殿,后殿是个重檐歇山顶楼阁式的大殿,称 御书楼 ,学校所谓的大礼堂就设在 御书楼 里。一殿一楼尽都雕梁画栋,屋脊吻兽齐俱,翘角飞阁流丹。围墙周边栽有数棵柏树,及粗壮的大桉树。 80 年代初改为盘龙三中,现又定名盘龙一中和昆明第五职业中学共同挂牌。麒麟寺遗址于 1985 年改建中学教学大楼时尽毁。


报国街东口是开间多铺面很长的 长春百货商店 ,此店尽头延伸到一条小巷口,小巷东口又是一个铺面长的 长春副食品商店 。朝东走几个铺面拐角处的八面风铺面经营过多种生意,紧挨老街小巷的是一个较大的修鞋店。靠小花园青年路西口处是大约上世纪 70 年代末建的五至六层的 春城照相馆 ,路对面拐弯处是四、五层砖混结构的 长青旅社 旅社东临珠玑街,街对面为 映江楼饭店 ,东接几家伸出街面做土杂和土产的老商铺到盘龙江边。过溥润桥临桃源街,横穿街是几家经营小食品土杂的小店,相邻有家较大的煮品店及一些小商铺连接到吹箫巷。过巷有几家杂货铺,还有个甜品店及一些商铺接通到北京路西口上。期间夹有几条独口小巷,如朱家巷、孙家巷等。然而,我叙述的所有这些,在本世纪初绝大多数都已不存在。


长春路经过上世纪末彻底改造后, 长春 二字被注销 户口 ,现成为人民路中段的一部分。已变为一条分六车道沥青路面并更繁华的商业街道。它贯穿昆明市东西走向,与同期消失的原昆明著名的文庙横街、武成路,共三条老街合成人民中路。西连人民西路至岷山,东接人民东路达昙华寺。原长春路段内道路南北两廊有巨龙大厦、右弼大厦、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百盛新西南大厦(原西南大厦)、联通大厦、农业银行、太平洋证劵、江南证劵和富滇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光大证劵、昆明第二职业中学、昆明女子中学、云南农村信用社、美亚大厦、明昌花园、艾维名店、广发银行等设施,已成为集商贸、金融、证劵、教育、旅游、饮食、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金色大道。


现在老的长春路段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已被宽敞的快车道及鳞次栉比的高楼所掩盖,后辈人很难从文字记录里找到过去的遗迹。见证了长春路六十年变迁的我,如今仅以此文来寄托我对这条老昆明人都难以忘怀的街道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让年轻的后辈读者们能通过我的记忆回眸老街逝去的背影与流传下来的故事。


民国初年的 长春路 狭窄的状况,过去因大东门正名叫咸和门,遂称咸和铺,也叫 熟皮坡 。民国时( 1937 年)整段道路经拓宽改造后统称 绥靖路 ,取安抚平定之意,别称长春路。解放初期的 1951 年,正式定名为长春路。


这张老照是民国中期( 20 世纪 30 年代)经拓宽后可汽车对头通行的街貌。街前方是大东门城楼,今人民中路与青年路交叉位置,城楼地面撤了曾建过街心环岛花园,故称小花园。


58.jpg

清末,大东门(咸和门)外街景


59.jpg

清末,大东门内街景


60.jpg

大东门城楼上世纪 50 年代撤出后,在此十字交叉路口建成环岛喷泉花园,俗称小花园。 90 年代中期再次拓宽改造道路时撤出小花园。


61.jpg

20 世纪 80 年代长春路中段北廊商铺,挂横幅红布标商店就是长春路上最大,也是最有名的 长春百货商店


62.jpg

80 年代,人气又旺起来的长春路。街心中这样熙熙攘攘的拥挤状况,可想那时长春路上的几条公交线路车是怎么行驶的?


63.jpg

改造后的长春路段状况,也就是今天的人民中路。


64.jpg

拓宽改造后的原长春路小花园十字交叉口处街景。


65.jpg

20 世纪 40 年代,武成路西端的小西门(今龟背立交桥位置)外景


66.jpg

20 世纪 40 年代,武成路西端的小西门外(原大观街)街景彩照


67.jpg

20 世纪 40 年代,俯瞰武成路风貌


68.jpg

20 世纪 80 年代,武成路三一圣堂段街景


69.jpg

20 世纪 90 年代,武成路人行道上近景走着一对 “80 的亲密小伙伴。


70.jpg

20 世纪 90 年代,武成路上行驶的 2 路公交车。



转自《彩龙社区》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