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一桩当街打死军人案,起因是群众相信日本人投毒

1989-06-04 作者: 张鸣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一桩当街打死军人案,起因是群众相信日本人投毒


--作者:张鸣

五四运动,是一场波及社会各界的爱国运动。学生们闹得最欢,但其他各界,也没闲着。北京是当年的首都,运动的发起地,声势浩大,自不必说。其他通商大埠,上海、天津和汉口,也都动静挺大。次一等的城市,杭州和福州,也有出色的表现。

只是,这种爱国运动,运动到了江南,多少有点走形。社会各界人等,最关心的事儿,不是日本人怎么欺负我们中国人,伤害中国的主权,而是担心他们下毒。闹义和团的时候,江南没有什么动静,但义和团时期防洋人下毒的解药,在北京没有再度流行,却在江南有了市场,到处都有人在传,几味中药,卖到脱销。大街小巷,但凡有水源地的地方,就有人在看守瞭望,发现有可疑人等,就会有人上去盘问。在上海的日本人,朝鲜人,只要拎着瓶子出来打酱油,马上就会有人盯着,看他们是不是打算下毒。上海的郊区,还闹出过中国官员被当成下毒的日本人,最后被围殴的事件。幸好,那时的上海人手还不怎么毒,没有打死人。可是,杭州却没这样的幸运,因为所谓的下毒事件,闹出了人命。

当时,杭州跟上海一样,到处盛传日本人收买汉奸,在中国的河流湖泊下毒,要把中国人都毒死。比较起来,杭州人比上海人还紧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疑神疑鬼的,谣言越传越花花。一天,有个闲人在杭州骆驼桥附近的一个池塘钓鱼。钓鱼嘛,自然会有些工具,装鱼饵的口袋,看起来像似有点怪,于是路人就起了疑。一问之下,这个人口音居然还是外地人,还挺不耐烦的。双方就争吵起来,动静越来越大。国人的习惯,但凡有吵架打架的事儿,肯定会有人围观,围观的人,从来不会闲着,肯定要起哄。原本人们心目中,就有奸人下毒的成见,吵来吵去,成见就成了现实的存在。于是,大家一哄而上,把这个闲人打翻在地,还不解气,继续打。

正在这个当口,当地驻军一个排长,身穿便衣,带着手枪路过此地,见众人围殴一个人,眼看要出人命,就出头排解。众人一听,这人是北方口音,嫌疑更大,打!又是一通乱揍。杭州人手太重了,一时之间,俩人竟然都被打死了。而且人们发现后一个人腰间还带着手枪,更加断定就是日本间谍。居然发狠将之剥光了衣服,还割了他的阳具,然后一哄而散。

省会一下子出了两条人命,其中一个还是驻军的排长,浙江督军杨善德闻讯大怒,严令警察厅长夏超立即破案,缉拿凶手。夏超是当地人,多年的地头蛇,行动能力很强,立马把侦探撒出去。但是,这种围殴致死的命案,要想找出谁是主凶,其实挺难的。参加围殴的,当时有百人之多,要说责任,几乎人人有份,又不能都抓了(也抓不全)。警察和侦探,费了好大的劲儿,抓了十一个人。一审问,没有一个认账的。又找不到人证和物证。当年有没有摄像头,确定真凶,没有头绪。要怪,只能怪民众的爱国热情太高,对日本恨得太深。这种爱国氛围一旦形成,弄出事儿来,很是容易。

但是,当年的浙江督军杨善德是北洋军人,小站的老人,他带来的军队骨干,都是北方人。这回有一个无缘无故冤枉被打死了,还被人割了阳具,死状太惨,不找出凶手,无以安抚他的部下。警察惹不起这些兵爷,更惹不起督军,怎么也得找几个替死鬼。

刑讯之下,最终两个人招了。一个是当地的流氓头子,有过好些不轨的前科,沾边,就跑不了。另一个更冤,是个人力车夫,很可能没参与围殴,但事过之后,人家偷牛,他拔桩子,把地上两人的血衣拿去,打算洗了之后自己穿。那时候穷人多,死刑犯的衣服,照样有人扒了穿。但是,这两件血衣,却成了铁打的罪证,洗都洗不干净。于是,这俩人就被枪毙了,其余的人,也都被判了刑。

当然,尽管日本人下毒这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爱国的杭州民众的爱国热忱,却也无可厚非。只是,怀疑人下毒,应该把人扭送警察局,查实后处理。当场就开打,活活把人打死,的确是过了。可是,人,尤其是众人情绪上来之后,哪里能按捺得住呢?更何况,这种情绪戴着爱国的大帽子,更是让人理直气壮,于是理直气壮地就弄出了人命。而督军则错上加错,不严格按法律来,非找出顶罪的不可,于是,四条人命,稀里糊涂地就没了。

至于为什么国人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外国人会在水里下毒,委实是个莫名其妙的事情。我们把这事按在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头上,怀疑洋兵,洋商,传教士,从 1840 年,一直怀疑到 1919 年。此后,还是会这样怀疑下去。然而,真实的下毒事件,一起都没有发生过。但只要有人这样说,都会照例引起人们的极大的恐慌。打死打伤国人,其实不过是恐慌的表现而已。

爱国的愤怒,背后的东西,挺复杂的。

转自《大家》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