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全:你记得《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吗?

1989-06-04 作者: 徐庆全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你记得《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的吗?

--作者:徐庆全

36-1.jpg

1962 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很多大事情发生,但具体到普通民众来说,值得说道说道的是,这一年大约是 1949 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最低的一年。为何?“三年自然灾害”闹的。

1960 年开始的饿,到 1961 年的饥饿--死人的饥饿,老百姓整天发愁的是如何填饱肚子,如何让浮肿的身体消肿,哪有心思“食色”来消耗体力呢?老祖宗孔子都说了,“饱暖思淫欲”。不饱不暖,淫欲也就没有了,“计划生育”根本不用提到国策的地步上来认识,人口自然就下降了。

幸运的是,我倒是在这个年份“饿虎下山”的。小时候常听俺娘说,她生我时双腿浮肿,两眼昏花,说来说去是一个字:“饿”。年少时不更事,不理解。直到 1980 年看到张一弓的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收获》 1980 年第 1 期),才约略地了解俺娘说的那个“饿”字的含义。

故事是这样的:在那三年间,河南的一个叫李家寨的地方,上交粮食数百万斤,“反瞒产”反走十万斤,百姓吃树皮,还要反右倾,以致全村断粮,命悬一线。救人要紧!情急之下,村支书、残废军人李铜钟决定开仓放粮,相信毛主席会原谅农民“借”一口粮食活命。不料,却被以抢劫犯的罪名戴上手铐,倒在法庭上。

36-2.jpg

(三年灾害就是从吃食堂开始引发的)

当年,长辈们说,这是讲的河南信阳的故事,是第一次讲“大跃进”“自然灾害”的真相;并忧虑地说:这样的小说也能发出来,作者没准会被扣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

那年月,思想解放,文学站在“反思”的潮头,小说后来还是获得了 1981 年全国中篇小说奖。看来,长辈的忧虑是多余的。不过,李铜钟的故事倒一直留在脑海。

后来,我读到了阎纲先生的自述《文网.世情.人心》才知道,当年这篇小说的作者还真差点被指控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幕后还真有一场争论。

阎钢,老资格的文艺评论家, 1978 年至 1980 年代在《文艺报》工作,是文坛拨乱反正浪潮中的思想解放者。他读到李铜钟的故事,拍案叫绝,撰 8000 字长文予以推荐。及至 1981 年《文艺报》主持全国中篇小说评奖时,《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被列为获奖名单第一名。但是,作者所在的河南省有关单位坚决反对小说获奖,理由是小说“暴露黑暗面”,并以“加盖公章的方式转送上级有关单位”。指控者怕理由不被重视,还给作者扣上了“文革”“三种人”的帽子。但是,评奖委员会坚决支持小说获奖。

现在看来,张一弓先生的《犯人李铜钟故事》,第一次撕开了“三年自然灾害”历史真相的幕布。当然,这里还用“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是非常不应该的。党史专家和气象学家都研究过这三年前后的自然状况,结论是,这三年的气候与往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异同。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是“人为”的灾害,用当年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说法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此后,人们对那三年历史真相的探求,都像张一弓先生一样,从一个个碎片说起,慢慢展开的。譬如,在文艺界,莫言先生的小说,讲到“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们以煤饼充“饿”;王晓波先生以黑色幽默讲到“知情”和城里人的“饿”相;余华先生讲到人们在狂热中“活着”的辛酸……

而在学界,经历过那个年代不同地域的人的回忆文章,像在集体绘制一幅中国地图一样,慢慢积攒,用一个个地域碎片勾勒出那三年饥饿历史的完整记忆;而到杨继绳利用这些碎片形成一部全景式的历史时,这段历史才算比较完整地展现在国人面前。

由此,《犯人李铜钟故事》的时代背景才不再那样讳莫如深;《犯人李铜钟故事》才会常常被人想起。

转自《八十年代》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