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北大中文系77级

1989-06-04 作者: 徐梅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北大中文系 77


--作者:徐梅


20.jpg

在北大读书期间的查建英


1978 年春, 18 岁的北京姑娘查建英推着自行车站在北大南门外,望着校门上 北京大学 ”4 个字愣了愣神儿。


特想掐自己一下。 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天,查建英爽朗地笑出了声儿, 感觉自己前一天还在地里干活呢,怎么第二天就成大学生了,还是北大!


29 岁的杨迎明没有她这么好的心情,锁上家门的时候,他甚至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恼。恢复高考前,他已经在北京市文化局工作两年,成了家,还有了一个女儿。


高考只是试一试,没想到真考上了,通知书下来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生活的惯性一下子被打破了。


身材高大的他拎着简单的行李走进 32 号宿舍楼,发现自己所在的班级绝大多数都是北京人,大家很快熟络起来。


葛兆光一觉醒来,就先听到了走廊里咋咋呼呼的北京话。他坐在床上发了一会呆,定睛看了一眼周遭,谁也不认识。


他是前一天晚上从北京站被学校直接拉到 32 号楼的。一个人从贵州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咣啷咣啷的火车上,老母亲手捧着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的样子总在眼前浮现。


如今,自己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将要改变命运的地方。 但是未来究竟会怎样,在哪里,那时候并不清楚。


高考


他们的入学档案上都写着北京大学中文系 77 级,但分属于 3 个不同专业,查建英是文学专业,杨迎明是新闻专业,葛兆光则是古典文献专业。


1977 年冬,关闭 12 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全国共有 570 万考生参加冬季高考,其中绝大多数考生报考了文科,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这些考生心中的太阳。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是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对于查建英他们这些考生来说,那一年他们的确是在 战斗


查建英在京郊中阿人民友好公社下辛堡村二队插队, 晒得特别黑,完全像村里人一样了 ,农忙的时候,天不亮就起来,在地里一直干到什么都看不见才收工。


胶鞋被镰刀砍破了好几次,机械劳动,人都木了,脚趾头割破了都意识不到。 最累的时候,她连续几个月不来例假。


葛兆光 战斗 在贵州,在一个小县城的供销社当工人,常常下乡跑收购。 1977 年秋天,他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第一反应是 不敢相信 ,直到忙完秋收采购,从乡下回到县城,才得到确认, 真的要恢复高考了!


1960 年代初跟随父母从外贸部下放到贵州, 一家人的生活境况很差。那个年代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憧憬。 恢复高考,像是晦暗人生里照进一道光。


也没敢抱太大希望,我只念完了初中,差得太多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十几岁的查建英只想念自己喜欢的专业, 我就想当作家, 3 个志愿,我都填跟这个职业相关的。 于是她填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葛兆光时年 27 岁,明白人生可能已没有太多机会, 数理化完全补不上来,只能学文科,能上北大中文系当然最好。 结果,北大中文系在贵州只有古典文献专业招生, 没有那么浪漫,不是你想学什么就能学什么。


21.jpg

葛兆光和阴法鲁先生在颐和园。


古典文献专业是干什么的呢?当时葛兆光完全不知道, 就知道肯定是读古书的。


杨迎明进北大,比他们都曲折。


因为当兵时做过文书和宣传干事,他报了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第一批录取结束后,他没收到通知, 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当时婚也结了,孩子也有了,没考上就没考上吧,继续过日子吧。


过了些日子,忽然又来消息,说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要扩招。本来已经平静的生活又激荡起来,有一天,居然真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于是忙着安顿老婆孩子,办理离职手续。


进校之后,他才知晓整个事情的原委。中央各新闻单位 10 年少有新人,首批招生结束后,他们强烈要求学校扩招。


主管当年新闻专业招生工作的秦硅老师今年已经 79 岁高龄,老人回忆说,系里接到张龙翔先生(时任北大副校长、主管当年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新闻专业扩招 40 名学生。


张龙翔思想很开明,特别强调不要太左,不要因为某些学生家长的一些所谓的历史问题,影响正常招生。


查阅考生档案时,秦硅发现有些学生单论分数的话, 第一批就该录取了 ,但是因为 祖父在台湾,父亲是右派 ,或者 家里 文革 中的问题还没弄清 等等原因,档案被搁置一边。


还有的学生档案里竟然放了很多他父亲的东西,我们在最后录取的时候,把这些东西都拿出来了。没必要搞这些。


当年已经 28 岁的女考生刘鸿,孩子已经 5 岁了,虽然分数过线,但是第一批并没有被录取。得知秦硅和赵赜两位老师在崇文门一家小旅馆查看档案,进行第二批录取,她从所在工厂骑车找到赵赜, 她就说,这是她人生最后一次机会了,请老师给她这个机会。


一个女同志, 28 岁的年龄,又有孩子了,这一年不录取她,下一年她参加考试的难度会更大。 就这样,刘鸿成为北大 77 级新闻专业的老大姐。


秦硅老师说,当年北大招生要求年龄在 30 岁以下,据他回忆,新闻专业 70 名学生中没有超龄的。


查建英则记得文学专业年龄最长的叶君远比自己大了 14 岁,考试那年 31 岁,转年入校已经 32 岁了。 我们都特尊敬他,叫他老叶。


22.jpg

上大学时杨迎明已经成家。


求学


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1978 年入校, 1982 年毕业, 77 级学生与整个中国社会共同感受着思想解冻、理想重建的冲击。


刚进校那会儿,教材还没来得及更新, 文革 之前的东西、 文革 期间工农兵学员的东西,交织在一块儿。


教学内容虽未正本清源,北大课堂的自由之风已经恢复。


包括杨迎明在内的年龄较大的学生,老师允许他们端着茶缸子上课, 坐在后面,上课还可以抽烟


头两年,文学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一起上基础课和公共课。 77 级文学专业里有陈建功、黄蓓佳、王小平等一批入校前就小有名气的 业余作者 ,他们不仅是本专业同学心中的榜样,对于新闻专业,乃至古典文献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也是校园明星一级的人物。


葛兆光笑言文学、新闻两个专业的学生当时在校园出尽风头, 文学专业都是作家、诗人,飞扬跋扈,走出来脸都朝天看。新闻专业每个人都整得像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大记者。


而古典文献专业的人被戏称为 出土文物 ,用杨迎明的话说, 很安静, 3 个专业的男生同住一栋楼,他们专业的几个宿舍永远没有声音。


文学专业 49 人,新闻专业洋洋 70 人,葛兆光所在的古典文献专业男生 14 名,女生 5 名,是名副其实的小专业。


这个专业还特别怪, 4 年才招一次生。 上无师兄师姐,下无师弟师妹,古典文献的学生当真成了边缘人群。


1982 年毕业的时候,他们专业 19 人中半数以上考上了研究生,这个消息着实把其他专业的同学 了。


刚刚在复旦大学就任文史研究院院长的葛兆光说,当年北大古典文献专业的本科教育模式极其合理, 可以说是文史哲教育的理想路径。


我们的功课很扎实,文学课跟中文系上,历史课跟历史系上,上哲学课到哲学系去。


古典文献专业课的教授,个个大名鼎鼎。北大古典文献专业创始人之一阴法鲁先生( 2002 年去世)、长于唐宋辽金史研究的邓广铭先生( 1998 年去世)、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的裘锡圭先生、精于古代历史文物鉴定的史树青先生等等,都曾亲自给他们上课。


老师们也憋了 10 年没好好给学生上课了,特别有热情。很多有名的先生甚至常常跑到我们学生宿舍去,两腿往床上一盘,就讲开了。


学生的刻苦和自觉至今为先生们称道。查建英到现在还记得班里有个叫宋红的女生, 有名地用功,天天在楼道里,一直看到半夜。


解冻


图书馆,是比课堂更吸引他们的地方。新闻专业当时属于保密专业,学生得到特许,可以查看一些外刊,甚至被允许到总参三部礼堂观摩当时所谓的 内部影片


文革 时期关闭的外国小说阅览室被打开,允许普通专业学生本室阅览,但不可借出。禁书开禁,人满为患。


查建英和好朋友王小平几乎天天泡在那里, 好多世界名著都是在那里看的 。都是大部头,常常是看到关键时刻就要闭馆,回到宿舍惦记得不行,第二天再去。 我特羡慕王小平阅读速度快,一会儿就看完一本。我慢死了,特着急。


23.jpg

葛兆光的目光不仅订着学问,也盯着外面的世界。


1979 年文学社遍地开花,全国各地大学都兴起办报、办刊的热潮。杨迎明他们新闻专业办了一张《实报》,取新闻报道要 实事求是 之意,出了 5 期,以新闻评论为主。


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从报头到版花全是手写,全班同学的笔迹在上面都可以找到。主笔孙冰川被称为 辣椒主笔 ,国际国内的大事小情没有他和同学们不敢评论的。


杨迎明还参与了北大五四文学社社刊《未名湖》的编辑, 我们新闻系的几个人负责校内新闻和时评部分。


查建英和另外两个文学专业的同学参与了《未名湖》文学部分的编辑。 忙极了当时,我们文学专业有本刊物叫《早晨》,还有一个全国大学生的联合刊物《这一代》,再有就是《未名湖》,我都参与了。


她在《未名湖》编辑部约见了师弟刘震云, 他当时写了一个小说,题目我忘掉了,写农村生活的,写得特别棒。王小平觉得还需要修改,我俩就挺当事儿的把他约过来谈。


多年之后,刘震云还记得两个小师姐煞有介事地指导自己创作的情形。


这期《未名湖》封面全黑, 有意跟当时到处红彤彤的氛围反着来,显得我们在思考。 除了刘震云的处女作,还发表了一篇校外来稿 —— 史铁生的《午餐半小时》。


写的是一个残疾人真实且艰难的生活,好像还发了北岛的《幸福大街 13 号》,写一个疯人院里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为了见北岛和芒克,查建英和王小平大冬天骑自行车进城,去参加 地下诗会 ,冻得眼睛眉毛上都是霜,大半夜再骑回北大。


24.jpg

1981 年北京大学学生竞选。王文澜摄


激情


他们对国家社会、民生时事充满了热情,对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无比自豪。 甭管谁出门,都别着校徽。北大的人戴校徽,其他学校的人也都戴,走在街上,人们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


1981 年, 77 级学生三年级,发生了两件大事,隐藏在内心的激情潜流得以迸发喷涌。


第一件与体育有关-- 1981 3 20 日深夜,广播里传出好消息:中国男子排球队在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的关键一战中,先输两局,后奋起直追,连扳三局,终以 3 2 战胜当时的南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


北大校园一片沸腾,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涌出宿舍楼,人越聚越多,最后大家索性把扫帚点着当火把,跑到现在的中关村一带游行。 当时大家都非常激动,都在喊 祖国万岁 中国万岁 ,忽然有人高喊了一句,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马上大伙就跟着一块儿喊起来,当时那样一句话特别能表达出我们的心情。


喧腾中,大家没有留意是谁第一个喊出这句口号的。没曾想到,这句口号迅速传播开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最强音。


多年之后,在《中国体育报》工作的杨迎明特地为它做了一番调查考证,最后确认首创者是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的刘志达。


同一年,北大举行校内竞选,各系纷纷推举候选人参选海淀区人大代表。 学校里到处都是竞选台子,发传单的,演讲的,热闹极了。 查建英至今难忘学生时代的单纯和热情。


后来


4 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对于 77 级来说,毕业分配压根儿不是一个问题。正规大学教育中断 10 年,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


查建英没有参加分配,大学四年级她就办理了休学手续,许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 北大中文系在当时绝对是一块金字招牌,那么多就业位置供我们选择,留在国内,美好的未来似乎已经看得见了。


25.jpg

大学时代最想当作家,现在查建英觉得职业作家太辛苦了。姜晓明摄


她留学的南卡罗莱纳是美国南方一座小城,黄子平笑她, 你到的可是美国的贵州啊。


1984 年她离开 贵州 ,走进纽约,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


1987 年回国,中篇小说《到美国去!到美国去!》和《丛林下的冰河》问世,被评论界褒奖为开了 1980 年代 留学生文学 的先河。她还为内地、香港、纽约等地多家媒体撰稿,并用英文写作了《 China Pop 》(《中国波普》),被美国不少大学作为中国文化课程教材。 2006 年出版《八十年代访谈录》,首印 1.5 万册一个月内即告售磬。


她在《八十年代访谈录》里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理想和热忱,也检讨了那个时代思想和创作的肤浅粗糙, 当时单纯的不仅是我们,整个社会都是相对天真的。 虽然连北大毕业证都没有拿,但她说,北大的生活没有让她失望,她庆幸自己通过北大站到了更高处, 在北大,补充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机会和理念。当年我们的脑子里还有很多被长年灌输进去的东西,需要很长时间去清洗,北大是一个开始。


有意思的是当年一心想当作家的她,现在觉得做专职作家 太辛苦了 ,她现在的工作是美国一所大学的中国事务代理, 他们来北京开会、研讨,我们负责组织,安排行程。 她笑咪咪地说,这份工作是她挣钱的活计,而因为没有生计的压力,写作也变得更加自由随性。


她的同学毕业之后有的成了专业作家,有的则进入出版社或者大学。梁左写出了经典室内剧《我爱我家》,王小平创作了《刮痧》等影视剧本,陈建功和黄蓓佳先是成为著名作家,后来又走上行政岗位,担任中央或地方作协的领导职务 ……


26.jpg

杨迎明撰写的体育评论曾被外交部点名表扬。姜晓明摄


新闻专业的 70 名学生一早就被中央级新闻单位预订了, 当时除了中央直属的新闻单位,行业媒体和地方媒体没有一个名额。


杨迎明自大学期间便在《中国体育报》评论部实习,得到一致好评。但是这份报纸不属中央直管,没有大学生进人名额,时任社长徐才不得已专门给体委领导写了报告,再由体委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这才特批了一个指标。


那时候没有人愿意去电台、电视台,就觉得到报纸才是真正干事业的地方。 说起这些年媒体行业的变化,杨迎明很有些感慨。 我们这批人进入中国新闻界,最大的影响应该是叙事手法的转变,突破新华体,更多地关注民生民意,让新闻媒体从宣传工具逐渐回归本位。


杨迎明入职后,历任评论部主任、体育报副总编等职务,现在是《中国足球报》总编辑。年轻的时候,他撰写的体育评论曾被外交部点名表扬。后来,他关注中国人的 活法 ,把体育报道的眼光从竞技转到日常生活、群众体育,《早晨,北京的老人们》、《无剪辑录音》、《国人之余暇》等特稿至今读来仍有新意。


他的同学也都成为影响中国传媒界的人物:新华社总编辑何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王庚年、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孙冰川、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张雅斌、中国财经报副总编马向伍、中青在线 CEO 刘学红 ……


27.jpg

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 77 级毕业照。


葛兆光和他的同学,大多数就职教学科研机构。虽然 终日与故纸堆相伴 ,但是作为打上历史标签的 77 级,他们密切关注着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变化, 我们那一代人始终在历史漩涡的中心里打转,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最大的特点是不仅仅关心学院里面的事情,学院外面的事情,你也要有关怀!


他力倡学术通俗化、故事化,力挺学者上电视,号召学术高手们来做这个工作, 我们有些高手还是把自己束之高阁,悬挂在高高的云端,这是不对的。我做思想史研究,特别关心真正传达到民众那里,成为影响和指导生活世界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在学院里的那些东西。


当年不知 古典文献专业 为何物的他,庆幸自己通过北大严格的训练, 找到了一个自己喜爱的研究方向 ,那个时候还看不清楚的未来,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探究中渐渐明朗。


20 年来,他著述甚多--《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两大卷的《中国思想史》、《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等等,论著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并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第一届长江读书奖、第三届与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 2007 3 月,他辞别清华大学,就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



转自《学术星球》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