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从7岁时的图画本看我的1958

1989-06-04 作者: 朱嘉明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7 岁时的图画本看我的 1958


--作者:朱嘉明

六十岁之后,在开始全面审视自己的同时,愈来愈多地询问:我为什麽会成为“我”?


童年无疑是我成为“我”的重要阶段。对很多人来说,需要通过回忆碎片再现童年的图像。这里难免会夹杂成年人对记忆的选择。我是幸运的,可以依据所保存的当时资料追溯童年。例如, 1958 年,即我上小学的那年,我开始用 32 开的“小白报纸本”画画。我的生日是 11 月份,在 1957 9 月还不足 7 岁,未能进小学,而是拖到 1958 9 1 日入学。所以,我在 1958 年的画, 9 月份之前是未上小学时画的,之后是成为小学生后画的。


23.jpg


这样的本子,我至少画了 20 本,按每本 20 页算,正反 40 页,总是画了几百页。它们用铅笔,也有用碳笔的写生,所画对象包括自己在内的周边人物、家里摆设、自家院子、胡同、老师,还有一些临摹。


24.jpg


自画像,头上是个台灯罩


25.jpg


邻居家小女孩


26.jpg

左:邻居奶奶;右:姐姐同学李淑英的背影


27.jpg

哥哥的几个朋友


28.jpg


左: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袁老师;右:小学体育课贺老师


29.jpg


左:家裡的床头柜;右:哥哥的Ω牌手表


30.jpg


四合院和在院子里修房子的大人


31.jpg


胡同裡面


32.jpg


左:北海白塔;右:北京图书馆正门


33.jpg


左:普希金;中:今(金)日成;右:齐白石


34.jpg


左:屈原;右:张衡


35.jpg


卡萨布兰卡的男主角


36.jpg


打鱼人


37.jpg


滑雪和猫


38.jpg


拔萝卜


39.jpg


台历与日历, 1958 10 29 (Oct. 29, Friday) 1958 5 5 日星期一


面对这些作品,即亲切,又陌生。其中,最触动自己的莫过于每张画都会让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场景中的细节。例如,那张“哥哥的几个朋友”,他们的名字呼之欲出。我的大哥出生于 1935 年,大我 15 岁。他的朋友们都是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他们的穿着,衣服颜色和式样近在眼前;他们父辈的故事,他们和我的对话,萦绕在耳边。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位名叫任纪昌,喜欢穿灰色的、烫得平平整整的咔叽布衣裤,其父是马占山的助手,家住西单一带。他原是山西医学院学生,后来退学,成了待业青年,当时叫“社会青年”,被强迫到山西煤矿做工。他很是喜欢与幼小的我谈话。还有那张“小学一年级袁老师”,画于 1958 9 2 日,即开学第二天的课堂上。我的胆子是够大的。袁老师短发,严肃,穿的是蓝色上衣。她注意到我给她画像,先是容忍,后来批评了我,但是,并没有没收。我心存感激。


事实上,我在 1958 年的几百张铅笔写生和临摹,都是 7 岁的我对世界观察过程的一种有选择的记录。我现在问自己:为什么要画普希金 ? 为什么要画“卡萨布兰卡”的那位主角?我到底是从哪裡临摹来的?我是否知道他们是谁?现在已经不得而知,没有答案。非常有可能的是,我从画报上对他们的形象产生了兴趣,一种孩童的审美冲动。


我要感谢这些画,在那个照相与日常生活、寻常百姓没有关系的时代,我用画面,记录了我生活裡的人和事。设想一下, 7 岁的我,不像现在的城市孩子需要参加各种“学前班”,也没有加入同龄孩子的各种玩耍,而是独立地选择了一种爱好--画画。每天拿着小白本和一支笔,观察、记录。周边的大人可能喜欢这个比较安静的孩子,但是,并非那麽在意。可是,我却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感受我看到的这个世界。画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行为”,而且成为了一种“映像”行为。最不可思议的是,我几乎在每张画上都会写上我的名字和年月日。真不知道,代表名字的自我意识和时间意识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而且我还发现那时的我很爱画桌上的台历或挂着的日历,时间之矢是如此神奇。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我成为“我”的一种特定过程。


1958 年,在当代中国历史上是重要的。对我,也是。


40.jpg


画作作者, 1958 年的朱嘉明


记于 2016 10 12

转自《历史之棱镜》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