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平: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片”辨正

1989-06-04 作者: 朱安平 原文 #民间文本 的其它文章
分类:

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片”辨正

--作者:朱安平

为庆祝1959年新中国建立10周年,电影界曾形成一个声势浩大、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的“献礼片”创作热潮,在经过了建国以来曲折起伏的发展历程之后,以大面积艺术丰收“神奇”攀上空前发展高峰。笔者在追溯这业已成为历史一页的过程中,发现对其由来、数据、片目等论述颇为混乱,存在说法不一、互为矛盾,甚至张冠李戴、牵强附会的现象。这种状况不仅见诸于已有的各种著述,就连本应彰显权威的专业史志也不例外。为还原真相以正视听,不致再以讹传讹,特在查证相关档案、报刊等记载基础上,予以辨正如下:

之一:“献礼片”由来及任务、计划

1959年的电影“献礼片”创作,是中央为迎接新中国建立10周年直接组织的经济、文化领域重点献礼项目之一,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亲自向文化部布置。直接领受这一任务的时任文化部主管电影工作的副部长夏衍,曾有具体说明:“中央书记处开过一次会,邓小平同志谈过明年国庆10周年是办喜事,但这不是用宴会、游园等方式办喜事,而是要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介绍。毛主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积累了许多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经验。现在,我们要通过电影艺术的形式,把这些经验介绍给全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介绍这些经验可以用写文章、办展览会等等方法,也要通过文艺形式。”“党中央要我们拍7部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影片,作为向国庆献礼。这些献礼的影片,要在全世界已和我们建交的国家以及一切可能放映的国家去放映。我们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当然,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研究后,认为有信心完成或超额完成。”(1)

文化部对此极为重视迅即进行部署,沿用当时正值大跃进之中盛行的“放卫星”做法,将其纳入“迎接国庆十周年发射艺术‘卫星’”之列。就在1958年10月10至27日于河南郑州召开全国文化行政会议,总结文化工作“大跃进”经验,讨论拟定1959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文化事业的方针和规划,正式提出“大放文化艺术‘卫星’,迎接国庆十周年”的同时,专门召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片厂以及几个地方厂,讨论新闻纪录片及科教片放“卫星”的问题。11月1日至7日,又召集上海电影制片公司、长春、八一、北京、广州、西安等制片厂(辽宁、内蒙、青海三厂列席),讨论了故事片放“卫星”的问题。(2)对这两次有关电影放“卫星”会议“讨论的重要情况”,《大众电影》及时作出专题报道,配发的“编者按”称:“党中央已经提出要求电影方面明年至少生产出7部无论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色艺术片”,报道提及两次会议“确定了全国各省、市共发射电影‘卫星’58部,其中包括艺术片25部,大型纪录片3部,短纪录片15部,科学教育片10部,美术片5部,以保证完成党中央要求的任务。”(3)文化部党组最后认定并报呈中央为:“大卫星”至少7部,各省、市、自治区共发射“卫星”59部,包括艺术片25部、大型纪录片4部、短纪录片15部、科教片10部、美术片5部,并要求苦战9个月,次年2月要把重点“卫星”初步排队,6月底以前绝大部分“卫星”都放出来,9月至10月间在北京举行全国文化艺术展览月和电影月,庆祝国庆十周年。(4)

一些论著对上述的相关记述存在讹错,最为突出的是中央要求“拍7部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献礼影片,变成了“周恩来、邓小平建议电影界在1959年国庆10周年时提供10部优秀影片作为献礼”;(5)“电影领导人依然头脑发热,在会上错误地提出‘大放卫星’的口号并且层层加码,将中央提出的7部献礼片任务增加到25部艺术片,另有纪录片、科教片和美术片23部,共58部。”(6)(7)

之二:“献礼片”展映经过

因中央对“大跃进”中的一些过火做法有所察觉,着手对浮夸风、共产风等偏差进行纠正,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精神产品不能放‘卫星’”,(8)并对献礼片的创作生产予以高度关注和有力指导,文化部暨电影局尤其是直接分管、主抓此项工作的夏衍、陈荒煤,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献礼片生产和质量提高,在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实际完成的献礼片大大超过原定“七部”指标,其成果如期于庆祝建国十周年之际,以举行“电影月”形式集中展出,大致经历如下阶段:

1、预告

最先对外披露“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献礼,文化部将在全国城市和工矿农村举行一次规模巨大的‘国产新片展览月’”,是同为1959年第18期的《文艺报》、《大众电影》及第10期《电影艺术》分别刊载的夏衍、陈荒煤以及署名本刊评论员的文章。当期三刊面世于1959年9月底及10月初,可谓与“展览月”同步,按照出版周期需提前发稿,而且所涉及的献礼片数目及片名亦与后来实际映出有出入,显属所做“预告”尚系有关方面最初的确定。

夏衍一文题为《电影艺术的丰收》,虽未涉及“展览月”部数及片目,只笼统说“放映的各种样式的新片(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等)将近30部”,但陈荒煤的《百花齐放,继续大跃进》和《电影艺术》本刊评论员的《向电影艺术的高峰前进》两文,则有具体陈述,部数大体一致,个别片目略有变化:

艺术片均为16部:陈文提及:《林则徐》、《风暴》、《青春之歌》、《万水千山》、《风从东方来》、《花逢春雨》、《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林家铺子》、《回民支队》、《绿洲凯歌》、《春满人间》、《音乐家聂耳》、《好孩子》、《宝莲灯》、《冰上姊妹》。《电影艺术》评论员文中所列片名,除将长影的《花逢春雨》(原名《娘子军,后改名《笑逐颜开》--引者)换成《五朵金花》,其余完全一样。

纪录片4部:陈文提及《第十个春天》、《英雄战胜北大荒》等,《电影艺术》评论员文中还列有《绿色的原野》、《锁住黄龙》。

科教片3部:陈文提及《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等,《电影艺术》评论员文中还列有《中国猿人》、《让大地园林化》。

美术片4部:陈文提及《小鲤鱼跳龙门》、《渔童》、《雕龙记》等,《电影艺术》评论员文中还列有《萝卜回来了》。

与以上三文同属“预告”性质的,还有文化部于1959年9月9日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局及上海、北京市电影局发出的电报,通知“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国庆,从9月下旬起,将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国产新片展览”,要求做好放映设备检修、放映人员学习教育、提高放映质量、保证良好影院秩序等准备工作,并说明“对国产新片展览的具体安排,另文通知。”(9)

2、发布

同年9月12日,文化部正式向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化局(厅)、电影局等发出《关于举办“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通知》,(10)称“关于国产新片国庆献礼问题,已经中央批准,以文化部名义举办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均不举行开幕式),自9月25日起至10月24日为期一月,在全国城市展出35毫米彩色故事新片17部,美术、科教、长短纪录片8部”,“参加展出的影片节目题材样式相当丰富多彩,并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水平”。

通知提出,“由于拷贝数量的限制和十月份以后发行节目的妥善安排”,将参加展出的17部35毫米故事片分为三类:

第一类:普遍展出,4部。

《林则徐》、《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风暴》。

第二类:预映展出,7部。

《林家铺子》、《青春之歌》、《万水千山》、《花逢春雨》、《好孩子》、《回民支队》、《宝莲灯》。

第三类:轮流展出,6部。通知内文称属此类影片“6部”,但附件“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展出影片拷贝供应计划表”,仅列有5部,即:

《绿洲凯歌》、《冰上两姊妹》(即《冰上姐妹》--引者注)、《春满人间》、《聂耳》、《五朵金花》。

通知还提出,“其余展出的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及宽银幕影片均可作普遍发行”。

宽银幕影片为:

《风从东方来》、《老兵新传》。

纪录、科教、美术片为:

《雕龙记》(美术片集)、《英雄战胜北大荒》、《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中国猿人》、《让大地园林化》、《第十个春天》、《绿色的原野》、《锁住黄龙》(短片数部)。

依此通知所列,以上“经中央审查批准作为‘国庆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展出的影片”,故事片35毫米和宽银幕累计17部,纪录、科教、美术片(不分所含“美术片集”和“短片数部”具体片名)累计8部,总计为25部。

从9月17日起,有关“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报道相继公开见诸于报章。《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分别刊发自采消息,映期、部数、片目等“口径”均源自文化部上述通知,或称“展览月期间,在二十七个城市上映的影片计有大型故事片十余部,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十余部,全部是彩色片”;(11)或称“展览月期间,在27城市上映的影片有:故事片14部,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10多部,全部是彩色片”,“北京在举行国产影片展览月的同时,比外地多放映3部国产优秀新片。即天马厂拍摄的“春满人间”,影片描写医务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奇迹抢救严重烫伤钢铁工人的故事,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聂耳”,影片描写了革命音乐家聂耳的成长和革命音乐活动。还有长影拍摄的反映少数民族幸福生活的《五朵金花》。”(12)《人民日报》还于9月19日刊出了文化部主办“1949—1959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广告,内有通知所列17部故事片和8部纪录、科教、美术片片名。

3、开展

9月25日即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开始的当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同时刊载新华社播发的题为《国产新片展览月今天开始》的专讯,称“这次一共展出新片三十五部,其中有故事片十七部、长短纪录片七部、长短科学教育片七部、美术片四部。”其中举例提及的故事片有《林则徐》、《风暴》、《万水千山》、《青春之歌》、《聂耳》、《回民支队》、《林家铺子》、《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绿洲凯歌》、《冰上姊妹》《春满人间》、《好孩子》、《五朵金花》《宝莲灯》、《风从东方来》,纪录片《第十个春天》、《英雄战胜北大荒》、《绿色的原野》、《锁住黄龙》,科教片《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中国猿人》、《出上运河》、《小麦大面积丰收》,美术片《小鲤鱼跳龙门》。(12)

同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还分别刊发了夏衍的文章《向电影艺术的高峰迈进》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贺新片展览月》评论,分别称“参加这次展览的有彩色故事片十七部,彩色大型纪录片三部,短纪录片四部,彩色美术片四部,彩色科学教育片七部”,“展出的影片包括17部彩色故事片、7部长短纪录片、4部美术片(合成一个美术片集锦)和7部科学教育片。”

以上表述虽然有异,但片种、部数及构成、片名却一致,与此前的文化部正式通知相同,区别在于将“美术片集”和“短片数部”分别计算,因而总数由原先的25部变为35部。

4、变动

9月29日,文化部发出《关于国产新片展览月全国各大城市预映展出影片拷贝轮转路线表希责成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电文,称“关于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映出计划,本部曾以[59]文电夏字第941号文通知各地。其中35毫米各大城市轮流预映展出预映展出故事片“绿洲凯歌”、“冰上姊妹”、“春满人间”、“聂耳”、“五朵金花”及决定增加的“海鹰”、“钢铁世家”等几部影片的全国拷贝轮转路线表,已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制定,并经本部核准,现随文附发,希各地责成有关部门严格执行。”(13)

此则电文表明“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映出影片有所变动,如其所谓“增加”了《海鹰》、《钢铁世家》两片,实际于此同时,原先预先参映的影片中亦已减少了一部,即长影所拍的《花逢春雨》。在9月23日《北京日报》第6版、24日《人民日报》第12版刊登的文化部主办“1949-1959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广告中,该片就已悄然消失,展出的故事片变为16部。9月25日展览月开始当日新华社播发的专讯中,提及的17部展映故事片中亦唯独缺失该片。至于此片何以被撤下,一直未有任何说明。

而增加的《钢铁世家》,早在《文汇报》、《解放日报》于9月20日、21日连续以上海市电影局名义刊登主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广告中就已出现。《文汇报》于20日同时刊发的相关消息中,也介绍了该片。这样上海一开始展映的故事片就为18部,即除文化部统一推出的17部外,又先行增映了《钢铁世家》。而且《文汇报》、《解放日报》两报21日刊出的广告首部增加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字样,意味获得文化部同意。在文化部所发《关于举办“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通知》即[59]文电夏字第941号文中,确也有“各省、市(区)如有新出品影片,要在十月份映出向党献礼,经省、市(区)党委及文化主管部门审定后,可在10月15日以后以制片厂名义献礼,在本省、市、区范围内映出”规定。

5、确认

对于以上变动,文化部又以在《人民日报》发布“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广告方式予以公开确认。此则广告刊于该报10月9日第8版,是文化部就献礼片展映在最具影响力的党中央机关报连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刊登整体广告,不仅篇幅最为巨大,占了将近半个整版,而且排列精心考究,按片种、厂别归类,每片均详尽标注主创人员名单,堪称参加“展览月”献礼片之“大起底”、“全亮相”:

彩色故事片18部

上影8部:《春满人间》(天马厂)、《聂耳》(海燕厂)、《钢铁世家》(天马厂)、《好孩子》(海燕厂)、《老兵新传》(海燕厂)、《宝莲灯》(天马厂)、《绿洲凯歌》(海燕厂、乌鲁木齐厂)、《林则徐》(海燕厂)

北影3部:《青春之歌》、《林家铺子》、《风暴》

八一、北影联合摄制1部:《万水千山》

八一2部:《海鹰》、《回民支队》

长影4部:《五朵金花》、《冰上姐妹》、《风从东方来》、《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大型彩色纪录片3部

新影1部:《第十个春天》

八一2部:《英雄战胜北大荒》、《绿色的原野》

短纪录片4部

均为新影:《锁住黄龙》、《红日照山村》、《远征沙漠》、《泥人张》

大型彩色科教片2部

莫斯科科学普及、八一联合摄制1部:《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

上海科教:《中国猿人》

短科教片5部

上海科教3部:《山上运河》、《小麦大面积丰收》、《改造自然》

八一2部:《让大地园林化》、《水力采煤》

美术片4部

均为上海美影:《雕龙记》、《小鲤鱼跳龙门》、《萝卜回来了》、《渔童》

此则广告具有主办单位对“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确认性质,不仅印证了《钢铁世家》、《海鹰》两片的增映及《花逢春雨》的撤下,还统一了部分片名,如《冰上两姊妹》、《冰上姊妹》定名为《冰上姐妹》,《聂耳》取代曾用名《音乐家聂耳》。后来有关“展览月”的总结、评价等,凡所提及展映影片数目、种类,以及具体片名,均完全与之一致,即共展出36部影片,其中故事片18部、纪录片7部、科教片7部、美术片4部。

6、结束

“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于当年10月24日如期圆满结束,10月26日文化部曾举行记者招待会,由副部长夏衍、电影局代理局长陈荒煤、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蔡楚生和中国电影发行公司负责人介绍了新片展览月情况。《文汇报》及时作出报道,援引所述情况称:“在为期一月的展出中,全国许多城乡先后放映了25部优秀彩色故事片和长短新闻、科教纪录影片。这些影片受到广大观众的极大欢迎和赞扬。据初步估计,放映场次计10万场,观众达1.2亿人次。”(14)这里的“25部”,是沿用文化部最初有关展映月通知即[59]文电夏字第941号文所指称“25部”,还是因拷贝数量和发行类别限制各地实际映出节目统计得出,文中未作说明。随后出版的《电影艺术》以《万紫千红,美不胜收--亿万观众盛赞新片展览月影片》为题,综述各地报刊对“展览月”的反应,亦引述了这一“25部”说法。(15)但在提及展映的故事片时,《文汇报》的同一报道中称“这次展出的18部故事片都是彩色的”,人民日报稍后刊出的此次记者招待会报道中,亦称“这次展出的十八部国庆献礼故事片,全部是彩色片。”(16)

范围更大、规格更高的庆贺活动,是文化部、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于11月2日晚在京隆重举行的庆贺“新片展览月”成功的招待联欢会。据称此次庆祝会是周恩来总理特意建议的,(17)而且亲自参加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肯定讲话,指出:“这次国庆献礼影片,二十四天内就有观众一亿二千万人次,每天平均有五百万人次的观众,比读《人民日报》的还多,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事情”,称赞“电影艺术事业也是整个大跃进中的一朵开得最灿烂的鲜花”。(18)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在讲话中指出:“今年国庆献礼片的生产,电影工作者很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现在摆在观众面前的十八部献礼片真正打响了。”(19)

在“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举行期间与结束之后,报刊有大量宣传评介。其中最有代表与权威的,当推《文艺报》1959年21期刊出的陈默《欢呼电影艺术的重大成就--“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故事片述评》,《大众电影》1960年第1期的专稿《庆丰收迎新年--蔡楚生同志对本刊记者谈话》,《电影艺术》1960年第1期以本刊记者署名的专论《电影艺术的大跃进大丰收--为“国产新片展览月”成就欢呼》,前者如题目所示侧重参展故事片评论,后两文则相当全面总结,其中对展览月影片部数的记述明确而且一致:共展出故事片18部、纪录片7部、科教片7部、美术片4部。论及“展览月”所映出的故事片片目,蔡楚生对《大众电影》记者谈话作为举例涉及10部,《文艺报》、《电影艺术》所载两文均是逐片论及悉数披露,三者完全一样,分别是:《林则徐》、《风暴》、《万水千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春满人间》、《钢铁世家》、《回民支队》、《绿洲凯歌》、《老兵新传》、《青春之歌》、《好孩子》、《海鹰》、《风从东方来》、《聂耳》、《宝莲灯》、《林家铺子》、《冰上姐妹》、《五朵金花》。

之三:“献礼片”论述问题

显然,论及“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应以实际参展映出的情况为准,尤其是具体部数和片目的记述必须准确。此后出版的各种论著,恰恰在这方面出现极大混乱及谬误。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类型:

一是部数普遍不确。

较早由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名义发表、列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史料的《三十五年中国电影》一文,就这样记述:“到1959年10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的新片展览月中,全国放映了优秀故事片18部,纪录片7部,科教片和美术片4部”,(20)此处有关故事片、纪录片的数据是对的,但“科教片和美术片4部”有误,不是两个片种合计4部,而是分别为7部、4部。稍后出版的《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则称“‘新片展览月’,展出了……15部故事影片”。(21)到了《当代中国电影》中,记述为:“为了全面检阅新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四日,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一举展出35部优秀影片。其中故事片17部,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各7部,美术片4部;除3部短片外,其他全部是彩色片。”(22)其问题在于“故事片17部”,比实际展出少计1部,但又未具体列出17部片名,不知具体少了哪一部,相应“一举展出35部优秀影片”,也比实际映出少了1部。大约此书系陈荒煤主编,且列入相当国史性质的《当代中国丛书》系列,有甚高权威性,此说一开即为后面几乎所有论及“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者所沿用,直至近年出版的“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丛书以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等,皆曰“一举展映35部优秀影片”或“共展出影片三十五部”,而故事片亦多称“十七部”,个别称“十八部”。

数目记述谬误的还有:将本属美术片的《雕龙记》列入故事片,展览月的“各种题材的故事片”变为“19部”(23)、“28部”,(24)甚至“30余部”;(25)原本映出科教片是7部,成了“4部”、(26)(27)“6部”;(28)纪录片、科教片各为7部,却合为7部;(29)美术片由4部变为5部等,(30)甚至被略去了。(31)

二是片目错乱甚多。

最为集中的是将《好孩子》误为《红孩子》,虽然它们片名近似,而且都是儿童题材,但表现的却是不同时期的少年儿童生活,前者是上影(海燕厂)专为献礼组织创作拍摄的彩色片,后者则是长影1958年4月即摄制完成并于当年7月起已在全国上映过的黑白片。长影亦曾一直自称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展映的,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五朵金花》、《风从东方来》4部影片,并无《红孩子》。(32)据目前所见,率先将《好孩子》误为《红孩子》的,是以国家广电总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播署名的《不断探索、创新的50年--关于新中国电影的回顾与思考》一文,(33)此后所有论著凡提及“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展映片目皆如此,直至载入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主编的《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以至长影自己亦在该书中将旧片《红孩子》当成“参加展出”的“新片”。(34)

类似“张冠李戴”的,还有将出品厂混淆的,如长影所拍的入选献礼片《五朵金花》,算到了上影名下。(35)

再就是对“献礼片”擅加“变更”,如称“文化部决定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除映出《林则徐》等献礼影片外,还增映海燕厂摄制的《老兵新传》、《今天我休息》、《万紫千红总是春》和天马厂的《宝莲灯》、《星星之火》等”(36)(37),并煞有介事地说用《万紫千红总是春》“把本来定下由汤晓丹导演工业题材的彩色片《钢铁世家》替换下来”,“当时围绕究竟是上《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是轻喜剧风格的《今天我休息》,在上影厂领导班子中意见不一,争论不休。”(38)更有直接就将《今天我休息》列入“展览月”之内。(39)、(40)如前所述,在整个“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期间,除“增映”《钢铁世家》、《海鹰》两片,别无其他任何影片,《老兵新传》、《宝莲灯》本来就在入选参展献礼片之列。《万紫千红总是春》只是海燕厂准备作为献礼的影片,《今天我休息》则是海燕厂为完成当年生产任务在年底前赶拍的一般影片,在展映月举行之时,它们正分别处于在拍与筹划之中。《星星之火》则是文化部提供“展映月”期间各地同时排映的“中、外、港片”之一,明确“不属于参加新片展览”之类。(41)

又如称“长影厂的另外一部献礼片《笑逐颜开》,由于是特定时代的热门产物,同时还以喜剧样式出现,用彩色胶片拍摄,同样挤掉了人们交口称赞的黑白片《战火中的青春》,令人意外地入选了献礼片。”(42)事实是《笑逐颜开》即《花逢春雨》确系长影拟作为献礼片推出,并曾出现在最初预告的16部展映名单之中,但“新片展览月”正式举办时已无此片,不存在“挤掉”《战火中的青春》,此时该片还在拍摄之中,直到当年12月29日才完成。

此外,还有当年常规生产、并未作为“献礼”的影片,如《沙漠追匪记》、(43)《永不消逝的电波》,(44)《战上海》,(45)以及正在筹拍之中的《红旗谱》,(46)亦被罗列到“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之中。

之四:“献礼片”界定及范围

由中央要求拿出7部有较高思想和艺术水平彩色故事影片而引发的电影界“献礼”,随着“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举办,在推向高潮的同时亦步入圆满结束。正如文化部《关于举办“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的通知》指出:“关于国产新片国庆献礼问题,已经中央批准,以文化部名义举办国庆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所映皆系“经中央审查批准作为‘国庆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展出的影片”。此前陈荒煤在发布举办“新片展览月”的专文中亦明确说:“在这欢欣鼓舞、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全体电影工作者为了庆祝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获得辉煌成就,把两年来制作的在政治、艺术上达到较高水平的一部分影片,在国庆前后举行‘国产新片展览月’中映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47)夏衍在“展览月”开映当日于《人民日报》发表的专文,亦称“这是全国电影工作者向国庆的献礼”,(48)蔡楚生在关于“新片展览月”的总结性谈话中说:“为了庆祝伟大的国庆十周年,电影工作者摄制了大量的优秀影片作为献礼。在全国各地放映了18部故事片,7部纪录片,7部科教片,4部美术片。18部故事片全是彩色的,其中有三部还是彩色宽银幕立体声影片。”(49)

上述说法表明,“献礼片”与“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是一致的,入选“展览月”堪称名副其实的“献礼片”。如所展映的“十八部”故事片,不仅属于“两年来制作的在政治、艺术上达到较高水平的一部分影片”,具有“全是彩色”特质,而且是“经中央审查批准”的。从这个特定意义而言,所谓“献礼片”实际专指经中央审查批准作为“国庆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展出的影片。

有论者将“献礼片”与“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对立起来,如称“由于当时我国已经与苏联‘老大哥’的外交关系日渐产生裂痕,故此,本已确定并拟重点推出的第一部中苏合拍(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的彩色宽银幕上下集故事影片《风从东方来》,则有意进行了删节,并从献礼片中悄悄撤下,而放到‘建国10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之列”,(50)此说不仅不能成立,而且也不符实际。其时中苏关系并未公开“产生裂痕”,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还是新中国成立十年大庆庆典的首席贵宾。无论是“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最初预告的16部故事片,还是后来实际展出的18部故事片,《风从东方来》都一直居于其中,而且是“展览月”宣传、发行中唯一受到极高礼遇的献礼片。开展次日即由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中苏友好协会总会三家,为之举行首映招待会,各界人士一千二百余人出席观看影片,会后有关领导宴请专程前来参加的苏联文化部副部长和苏联电影团成员。10月7日苏联电影代表团离京返国前夕,文化部又专门举行授奖仪式,授予《风从东方来》苏方参与人员以“优秀工作者”奖状和奖章。(51)直到1964年5月,中苏关系公开恶化,该片才作为“涉及苏联的国产影片”之一,经文化部复审作“撤销发行”处理,(52)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它作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展出“献礼片”的资格及事实。

应当指出的是,因为“献礼片”任务从布署到完成,历经了自上而下、“层层加码”过程,周恩来为“纠偏”又曾有过“能早赶出来更好,赶不出年内完成也算献礼”的指示,(53)影片生产周期、审查环节等诸多因素,确有一些影片准备列为“献礼”但没有完成,以及虽已拍出却并未参加展映。如北影原定拍摄7部献礼片,后来实际完成5部,即《林家铺子》、《风暴》、《青春之歌》、《万水千山》(与八一厂合拍)、《水上春秋》,参加“新片展览月”映出的是前4部。(54)又据张瑞芳回忆:“1959年,我的‘国庆献礼’是参加拍摄《聂耳》和《万紫千红总是春》两部电影”,(55)但“展览月”映出的也只是前面一部,后者倒是与《笑逐颜开》(即《花逢春雨》)一起入选于次年文化部、全国妇联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50周年而举办的三八节电影周。时任上影海燕厂副厂长徐桑楚回忆称:“这年全国一共生产了22部献礼片,上海三个厂有七八部之多,占三分之一多一点。”(56)所述“22部献礼片”如果确切,相比18部入选“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的影片,另4部虽同冠以“献礼片”,却是与入选“展览月”映出的“献礼片”有别的,后来它们公映时亦未作类似宣传。由此可见,其范围不能随意缩小或妄加延伸,譬如前所引证的一些论述,硬将本是确属展映的“献礼影片”无端从“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中剥离出来,与并未入选、毫不相干甚至尚未开机的其它影片混为一谈,不仅有悖真实,而且造成混乱。


注释

(1)夏衍《在讨论艺术片放卫星座谈会上的报告》,《中国电影研究资料》中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214、215页。
(2)《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总纲卷,2005年版,第447、448页;文化部《抄发文化部党组关于今后文化工作方针任务的请示报告及关于发射文艺“卫星”、电影“卫星”的请示报告》,[58]文钱秘字第670号,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3)《明年大放电影卫星》,载《大众电影》1958年第22期第7页。
(4)同(2)。
(5)《同一条路,我们曾一起走过--中国电影史》,何群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
(6)《当代中国电影》(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版,第175页。
(7)《老电影往事》,刘澍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8)同(2),第449页。
(9)[59]文电钱字第922号,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10)[59]文电夏字第941号,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11)《向国庆献礼的国产片丰富多彩,二十五日开始在全国各地同时举行展览月》,《人民日报》,1959年9月17日8版。
(12)《电影事业大丰收的鲜明标志,庆祝国庆新片展览月下周开始,二十余部优秀彩色片将同时在二十七个城市演出》,文汇报,1959年9月17日1版。
(13)(59)文电字第1002号,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14)《国产新片展览轰动全国城乡》,《文汇报》,1959年10月27日,第2版。
(15)《电影艺术》,1959年第12期,第5页。
(16)《文化部负责人谈大跃进以来电影工作的成就》,《人民日报》,1959年11月3日第4版。
(17)陈荒煤《永远铭刻在心间的会晤》,见《永恒的纪念》,重庆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154页。
(18)同(15)第1页。
(19)同(15)第2页。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笫3页。
(21)《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刘建勋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22)同(6),第180页。
(23)《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发行放映卷、上,2005年版,第446页;《北京电影录》,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24)《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25)《中国当代文学手册》,武汉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26)《中国电影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6页。
(27)《上海艺术史》(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846页。
(28)同(7),第88页。
(29)《北京电影录》,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5页。
(30)同(24)。
(31)同(27)。
(32)《新中国电影的摇篮》,胡昶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462页;《长春市志.电影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94页。
(33)此文同时收入《新中国电影50年--第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新中国电影50年》(当代电影论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34)《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总纲卷,2005年版,第461页;制片卷,2006年版,第41页。
(35)同(27)。
(36)《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制片卷,2006年版,第168页。
(37)同(24)
(38)同(7)第88页
(39)同(25)。
(40)《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张炯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2页。
(41)同(10)
(42)同(7)第90页。
(43)同(7)第86页、93页。
(44)同(20)
(45)同(40)
(46)《中国电影史纲》,王晓玉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中国电影艺术史》,周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3页。
(47)陈荒煤《百花齐放,继续大跃进》,《大众电影》,1959年第18期。
(48)夏衍《向电影艺术的高峰迈进》,《人民日报》,1959年9月25日第8版。
(49)《庆丰收迎新年--蔡楚生同志对本刊记者谈话》,《大众电影》1960年,第1期。
(50)同(7)第88页。
(51)《中苏合拍电影“风从东方来”放映,文化部等单位为这部影片首映举行招待会》,《人民日报》,1959年9月27日第11版;《电影“风从东方来”苏联工作人员,文化部授给奖状和奖章》,《文汇报》1959年10月9日第3版。
(52)文化部《关于复审处理国产故事片的通知》,[64]文电陈密字第644号,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53)夏衍《1959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全厂职工大会上的讲话》,《夏衍电影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370页。
(54)《北影四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75页。
(55)《岁月有情--张瑞芳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301页。
(56)《踏遍青山人未老--徐桑楚口述自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156页。

转自《炎黄春秋》网站,版权归《炎黄春秋》所有,欲转载请与《炎黄春秋》编辑部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