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钢铁先驱--我的大伯父朱起汉

1989-06-04 作者: 朱平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jpg

钢铁先驱

--我的大伯父朱起汉

作者:朱平

提起我们朱家父辈长子朱起汉,应该说是朱家人的自豪骄傲。谁家不喜欢自家有个聪明孝顺的孩子?谈到中国精英,谁家不想自家出一位为民族国家振兴做出贡献的栋梁材?

想了好久,也搜集到了一些历史资料,虽然大伯父仅仅活了33岁就英年早逝,父母生前在世说过一些大伯父的事迹,但是毕竟那只是凤毛麟角,对大伯父知之甚少,好在网上信息准确具体,也能通过大伯父所身处的时代环境及人们对那时的事情做出的盖棺论定的总结中看出一些端倪,同时也能看出当时大伯父所受的教育情况和他所作出的贡献,借助这些资料大家能够从中看到大伯父所处时代环境和所作贡献有一个比较概括的结论交待,这些材料使我欣喜,甚为可惜的是长辈中诸多亲人均已过世,父亲在世也说得不多,所以大伯父的好多故事已无从知道。

但是作为亲人把他生前几件小事和他为人处事的高尚品德写写,我想还是很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同时也让现在生活在幸福生活里面只是醉生梦死麻木愚昧的庸人们看看那个时代尽管混乱,但是也还是有国家民族精英为国分忧为之奋斗的,他们是怎样为国家献身的这些事迹,还是大有必要让后人了解的。

爷爷十八岁就和匡家大女儿匡杏元成亲了。据说匡家也是大户人家,从留下的照片的衣着来看,我的祖母是个大家闺秀:她长得眉清目秀,大气漂亮。黑黑的头发,白白的皮肤,大大的长方脸盘,大大的黑眼眸,大大的手,高高的个子,估计她有1米68,从照片来看,我祖母应算是当时的湘潭美女!她秀外慧中,知书达理,性格温柔,体贴丈夫。

她为朱家育有二子三女,她18岁结婚当年就生了长子朱起汉(1912年),20岁生大女儿朱起蕃,字贡如(1914年),22岁生二女儿朱起凤,字岁除(1916年),25岁生父亲朱起阳,字仲怡(1919年),28岁生三姑朱起业,字清和(1922年),1927年正待产第六个孩子时,父亲那年8岁,三姑5岁,两个孩子在后花园顽皮嬉戏打闹,互相追打,祖母怕他们出了事,急着去追,结果父亲和三姑闯了大祸,祖母一个跟头摔在地下,致使她当时就大出血难产而死。奶奶逝世年仅33岁。我父亲八岁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巧合的是我大伯父也是33岁患病而死,这样的巧合,很耐人寻味。

朱起汉,他是朱家的长子,是十个子女当中学习最为优秀者,他孝敬父母关心家庭姊妹,人品也最值得称赞的。

大伯父是北洋大学毕业,1912年出生,按照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推算,他考取北洋大学那一年应是1930年。

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1952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当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它的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

北洋大学创办者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因此便下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

盛宣怀对新式教育有自己的卓见。他给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的学员定了严格的规则,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学员一定要精钻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另外,他不赞成学员单纯学习外语,认为外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外语,这是他有感于中国缺少高技术人才而提出的要求,事实证明很有道理。

北洋大学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1951年9月,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教部令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1903年2月创立)合并,为合并后的校名一事曾发生重大分歧,经刘锡瑛(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力争,始改称天津大学,校址设天津老城南之七里台。

看到北洋大学办学理念、治学方法和培养目标,我就揭开了大伯父英文写得如印刷体一样的秘密,是北洋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治学严谨态度才造就了我大伯父一大批优秀人才,北洋大学功不可没。现在的中国教育以营利为目的,极端功利主义,一切向钱看,和那时候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狠抓基础塑造良才,有很大的变化和差距,不能不反思一些教育存在的问题,为何现在已经培养出不了这样优秀的人才,风气使然,难道不应该引起人们深刻的反省吗?

大伯父按照年龄推算是1936(?)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工学院冶金系,他的婚姻问题,父亲在自传里是这样写道: “关于我长兄朱起汉之婚姻问题,他有一个未婚妻,叫朱永芝,祖父母和父母就因为是同性不许结合,但是他们感情很好,长兄为了不违背他们的封建头脑,毕竟放弃了他心爱的人,又另找了一个。长辈用封建思想阻碍了并瓦解了哥哥与同姓朱永芝之婚姻,利用同姓同宗之血统关系加以阻挡,实际是同姓不同宗之关系。他对于家庭之祖父母、父亲极力反对并没法阻挠,服从。后来他孝顺父母。”

看到这段婚姻,我想起了巴金的《家》里面的大哥觉新,大伯父和觉新何等相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经地义,毁坏了多少好姻缘,大伯父违心的顺从了父母之命,这婚姻只到他生命的33岁,大约24岁大学毕业结婚,可能有9年,或者更少一点七八年吧,大伯父找了一位姓黄的小姐,她叫黄显祓,从父亲的回忆录来看她的前期为人处世,还是很不错的,她乐于助人,尽管没有爱情,但是夫唱妇随,大伯母毕业于师范学校,做过绘图员、教员、办事员。

1937年7月7日,日本把刺刀插进了北平。很快,我国华东、华北等地落入日寇之手。南京失守!安庆失守!九江失守!紧接着,武汉、广州失守!

原来远离前线的湘赣两省告急!我国近80%的工业直接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炮火的直接威胁之下!

战争进入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抗战的大后方,必须要有一个政治经济中心,凝聚人心,为前线输送战略物资。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也设在重庆。重庆的政治地位,让众多爱国人士和民族资本家八方来投。

重庆,成为国民政府和民族工业新的归宿。

众多内迁企业选择在重庆落地生根。转移过程中,尽管损失惨重,但民族厂矿的主体还是通过水上运输,最终到达大后方并很快恢复了“元气”,为八年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和历史上许多战争一样,抗日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在大后方,需要有一台强大的物资生产“机器”。

重庆成为中国抗战物资生产中心。

当时重庆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强大,绝大多数产品占据了整个大后方的一半以上,重要的工业设备如发电机、发动机、机床、轧钢机、大型纺纱机、炼钢炉等,生产能力更在80%以上,被誉为中国战时“工业之家”的重庆为抗战输送了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有力地支持了抗战的胜利。

素有“工业之母”的钢铁业是一切工业的基础。抗战时期,作为战时我国钢铁工业最大的生产基地,重庆钢铁业为支援抗战立下汗马功劳。

1939年新建的大渡口钢铁厂,这是抗战时期大后方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史料记载,重庆及其附近地区就有大渡口钢铁厂,军政部兵工署第24兵工厂,资源委员会所属的中国制钢公司、陵江炼铁厂,官商合办的中国兴业公司钢铁部,以及民办的资和钢铁公司、人和钢铁冶炼公司、华新电汽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华铸造厂等。据当时统计,战时国统区共有钢铁厂71家,资本41.7亿元,而重庆及附近地区就有36家,资本28.8亿元,分别占50%和69%。当时重庆地区的钢铁产量占到国统区钢铁生产总量的90%左右。钢铁铸成了做工精良的钢枪、威力巨大的火炮,这些武器从大后方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前线。

大伯父毕业后冶炼专业,先是在南方江西一钢铁厂,抗战爆发后,他到四川资和钢铁工厂任冶金总工程师,那时正是抗战时期,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建厂时非常繁忙,经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为了打败日本鬼子的侵略,大炼钢铁,多为国家炼钢,就是对前线将士的支援。

大伯父他是厂里的总工程师,他做着许多知识分子美好的建设祖国“工业救国”的美梦。在民族危难之际,他没有辜负北洋大学的培养,以自己的冶金专长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

他为人正派,秉承了朱家的正直做人无私的家风,他帮助别人后,拒绝收受人家的礼品,他待人以诚,谁有困难都爱解囊相助 对工人极好 对工作极认真。是个善良和蔼的大伯父,可惜我们只能从照片上看到他的长脸和高大的个子。如果大伯父能活到解放以后 他肯定是钢铁界资格最老的技术权威 属于元老级人物。后来工作期间33岁,他考上全国赴美留学第一名,可惜他命不好,得了肾结核,33岁就死了。我猜那肾结核很可能就是大伯父工作太认真,劳累过度,丧失免疫力所致。

看看大伯父和这些历史功绩的关系吧,这里面有大伯父的汗马功劳。

后方冶金工业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抗战时期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后方冶金工业的建立,在我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它是近代旧中国唯一的依靠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在内地建立的冶金工业。这一时期,无论在对四川矿产的调查勘测,或是在钢铁冶炼、轧制,有色金属冶炼,耐火材料的研制代用等方面均有明显成果。更可喜的是,这些成果都出于中国人之手,大多数为国内首创,不少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还达到和超过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如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建造的新式小型炼铁炉,炼钢平炉,中、小型轧钢机,贝色麦炉低温氧化去磷法,废热式炼焦炉,坩埚炼制合金钢,纯铁冶炼及电解铜、锌生产技术,均属这一时期的主要技术成果,在我国近代冶金工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工业企业管理有了较大的进步。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和兵工署,吸收欧美资本主义企业的管理知识和方法,颁布了工厂管理的各种规章,逐步形成了旧中国企业的一套管理法规,使企业机构设备与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统一化。资源委员会对所属工厂则视人数多少、业务繁简分甲、乙、丙、丁四种。兵工署所属各厂则有统一的标准编制与组织系统图;企业内部的管理分为总务、工务、业务、财务四大类管理系统;国民政府主管工业的部门及各工厂的主管,都选派具有专业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注重知识,注重对职员和工人(技术工人)的培训;工厂的管理体制,采用直线和直线职能制两种体制,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保证厂长(经理)集中统一的指挥;产品制造、原材料采供、工厂基本建设等,有较明确的工作流程,体现了各职能机构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纵横联系的管理体系;工厂普遍采用了雇佣劳动管理方式,变包工头制为直接考工制;注重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担负军工生产的工厂还是担负商品生产的民营工厂,都有严格的普通会计与成本会计制度及审计制度,财务监督较严。以上这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封建落后的小手工业的管理方式,使工业管理走上了近代大工业的管理轨道。

3.局部地改变了我国的工业布局,促进了西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抗战前西南各省几乎没有近代工业,抗战以来大批沿海工业内迁,迅速地改变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特别是水陆交通较便利的重庆地区,从冶金到机械、化工、轻纺工业全面发展起来,成为我国西南近代工业中心。后方冶金工业的建设,为进一步发展西南近代工业创立了初步的基础。

4.形成了我国第一代冶金技术队伍。旧中国许多有志之士,抱着工业救国的愿望,远涉重洋就学工业技术。抗战前,他们苦于无用武之地和报效祖国的机会,抗战后,改变了这一状况。后方冶金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虽然规模较小,设备简陋,但却门类齐全,初步形成了从矿山到冶炼,从黑色到有色的具有多项目的工业规模。这些繁杂的生产门类,一一都属从头起步,白手起家,需要众多的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操作工人。在我国老一代的冶金专家、学者的带领下,一批毕业于工业院校的新手成为建设的主力,他们从书本到实践,从生产科研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迅速地成长起来,成为我国冶金战线上较老的主要技术骨干。

5.对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以重庆为中心的后方冶金工业的建立,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全民一致抗日的形势下兴起的,形成了钢、铁、铜、铅、锌等冶金工业门类。从1938~1945年的8年中,共生产生铁412980吨,钢品45264吨,支持了抗日战争时期后方军工生产和工业建设的需要,为兵工制造提供了原料,成为大后方军械工业用原料的重要基地。例如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在1943年至1945年的钢材总量中,有70%专用于制造枪、炮、弹和军械。第二制造所生产的灰口生铁统由兵工署分配给下属第十、第二十、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三十、第四十、第五十等兵工厂翻铸各型迫击炮弹、手榴弹和甲雷等兵工武器。第四制造所生产的钢材,供兵工署下属第一、第二、第十、第十一、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一、第四十、第四十一、第四十四、第五十、第五十三、第八十一等兵工厂制造步枪、轻重机枪、冲锋枪、各型迫击炮(弹)、甲雷、火箭、子弹筒、掷弹筒、手榴弹、信号弹、掷榴弹、群子弹和50—100公斤飞机炸弹等,为支援抗战,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段历史,我是从网上下载的,看后感触颇多,大伯父是活活生生累死的啊!他是为了捍卫祖国的生存权,他是为了民族的尊严不受日本鬼子的凌辱欺侮,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同事在他的坟墓石碑上写有文字:“抗倭未捷身先死,长使同事泪满巾。”

对待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对待家人如春风送暖,雪中送炭,我父亲从航空机械学校逃跑出来,他穿的衣衫褴褛,那一天他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如此狼狈,他陪弟弟去买了一身新衣服,换洗打扮一番,并且让我父亲去他那里,由他出全资供我父亲读书,父亲因为只读到初中,就进入永川高中补习班补习一年多,系统复习了高中课程后,考取中央大学,读了一年退学,又重考武汉大学化学系,前后长达六年的时间,这前五年完全由大伯父工资来资助,后来大伯父病逝,最后一年是我的大伯母供读。

对待长者家里,开资后大伯父也拿出一部分贴补家用,孝道仁义,乐善好施,至为仁义孝悌,实在是朱家的大好人。

我父亲非常珍惜这份兄弟之情,为了回报哥哥的抚育之恩,他把第一个月开资的钱拿出来给大伯母买了一床鸭绒被,还给大伯母买了一块方形手表。还接大伯母到东北来养病,以后一直到1970年我们父母被走五七道路,不开资。每个月都寄给大伯母15元--20元,逢年过节还要多一些。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亲做到了,我想我的大伯父倘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九泉得到一种兄弟情深似海施恩得以回报的精神安慰的。

父亲是2001年8月离世的,他享年83岁,爱家人,爱亲人,是朱家人的秉性,也是大伯父率先垂范的影响,这一点对我们子女后人都有深刻影响。现在写写这些往事,让那些世人看看,朱家人对家对国赤胆忠心,爱家爱国,是好家风,要永远传承下去。

在我记忆里的大伯父,是小学刚上学时从认识他的字开始的。

记忆里是上小学二年级时,期末考试放学后,父亲看过我的数学考试卷纸,得分很低,错误很多,他认真帮助我修改,然后皱紧眉头说:“小平,你现在是小学生了,万事开头难,你一定要从小养成仔细认真做事的好习惯。”说着父亲把我叫到他的卧室,从床底下拉出一只棕色的小皮箱,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三、四十年代的旧照片,还有一个牛皮纸袋,父亲从纸袋里面拿出一沓已经有些泛黄的白纸,那纸已发黄,能感觉出父亲珍藏它已很久了。 2.jpg

父亲对我说:“你来看,这是你大伯父写的工作论文,他叫朱起汉,毕业于当时著名的北洋大学,他是我们朱家子弟学习最最优秀者,你看,他写字做事多么地认真啊!他上的北洋大学,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完全是按照学习成绩顺序来排座位的,各科考试全部是英语试卷,你大伯父回回考第一,所以尽管他一米八八的大个子却总是坐在第一座,后来他工作以后,三十几岁竟然在职考取公费留美第一名,可惜得很,他患了肾结核,当时属于不治之症,三十三岁英年早逝。你大伯父是我们朱家后人学习的榜样啊!你现在上小学了,一开始一定要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一定要认真好好地学习,像你大伯父一样成为朱家优秀人才啊!”

听着父亲的殷切教诲,看着大伯父的笔迹真迹,我望着这尘封已久的泛黄的纸张惊呆了!这是“人”写的吗?这简直就像印刷机器大字机印出来、打出来的一样!我很惊诧那时候的大学生的认真写字的学习态度,看看自己写的字和作业简直是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我那时似乎懂得一点父亲用心良苦,知道父亲是在拿大伯父的字来刺激我的神经,教育我以大伯父为榜样,激励我从小立志成材,让我老老实实少贪玩好好学习功课,说实话,当时我看了确实非常感动,很受教育,我在心目中十分敬佩大伯父他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心中不禁肃然起敬。我敬佩大伯父认真做事的精神。

我清楚得记得当时父亲那期盼我的慈祥目光,我们家自古就是书香门第,大伯父他为我们朱家后人做出了榜样,我那时就立志一定要像大伯父一样,做一个优秀的朱家好后代。为朱家人争气!

父亲算是没有白给我看,这些大伯父认真做事一丝不苟态度的论文,泛黄的旧纸张,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曾经默默刻下过深深的印记。

我那时候贪吃,会经常因为吃好东西跟小弟弟争抢,父亲很生我的气,他大声吼我:“你比你弟弟大七岁啊!你要处处事事都让着弟弟一点,大的要让着小的,你大伯父,也是比我大七岁,他待我真是长兄如父啊!你大伯父就是在我最困难需要帮助时候,给我付大学学费供我上大学。如果没有他的资助,我们家虽然应名是个地主,可是实际上家里早已无力给我拿上大学的学费了,因为家里子女多,孩子们只好各自自谋生路。”

我那时候还小,才上二年级,以至到后来大了,因为不懂事,啥叫“长兄如父”,一直也没有深刻体会到父亲的这种手足之情,我只知道,父母对小弟弟好,有些偏心,所以我丝毫也不明白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和他的感恩之心。

只是到了耳顺之年,看了父亲很多自传写的事情,我才算真正体会明白“长兄如父”的真正含义,大伯父自己成了工程师,他看到家里无力赞助父亲,他就担当起这做“父亲”的责任,他真是把父亲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来对待的。

好多事情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是当局者啊,只是过了几十年,我才真正懂得父亲这句话在那苦难的年头,一个久旱逢甘霖无依无靠的游子对亲生哥哥的一片深情。

对于家庭,大伯父是个孝子贤孙,他一开资就寄给家里,以回报曾祖父母和祖父祖母对他的辛勤培育;对于兄弟姊妹,他是个长兄如父讲究孝悌之道很有家庭责任感的好兄长;对于同事工友,他为人处事正直无私,不收取别人礼物,秉公办事;对于工作事业,父亲这样在自传里写道:“他们一生的事业就是家庭和个人事业,不论在学习和工作时期。哥哥事业心很重,自入社会以来就是一个勤勤恳恳刻苦耐劳的好工作人员,可是在那样一个不景气的时代里终于为万恶的社会所并吞,由于他这样的认真肯干,最后落得早死。”

我的大伯父是个中华好儿郎!祖国有难,挺身而出,奋不顾身,拼死救助,民族脊梁,扛起重任,英年早逝。钢铁先驱,可歌可泣,英魂永在,精神不死!


感谢作者来稿。首发于新浪博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