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普乐:黄田师范--“大跃进”的畸胎

1989-06-04 作者: 朱普乐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黄田师范--“大跃进”的畸胎

作者:朱普乐

1958年,我们这个二十几万人口的山区小县,猛增高中、师范、工校、农校和初中十多所,黄田师范是其中之一。

黄田师范是一所完全师范,不但有中师部、初师部,还有一年制的短师班和六个月的培训班。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差别很大;有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有三十几岁的大哥哥。黄田村有个理发匠,姓汤,原本是培风中学肄业生,他也来了,读短师班,一年后分配当小学教师,十八块钱一个月。因为无法养家活口,三个月不到又跑回家去,重操旧业,依然理发。二十多年以后的一次工资改革中,“组织上”硬是不承认我们的中专学历,说黄田师范是县里办的,没有经过省里批准,不给我们调工资。我们慌了,大伙凑钱结伴四处奔波,终于在省教育厅中专处查到实据:黄田师范是经过省政府批准的。但只有一个中师班和两个初师班。其他门类则是地方自作主张了。

黄田师范的校址在黄田村,启用培风中学校舍。

培风中学始建于1921年,1950年停办,全称安徽省私立培风初级中学。校舍不小,有三层楼的教室,二层楼的“兰坡图书馆”,还有“侠骨亭”、“天桥”、“碑廊”、“鱼池”,还有不少教室和办公用房以及宿舍。又临时征用了“清河居”一片厅堂楼舍。偌大一份校舍得以重用,应当是件大好事情。

然而,同学们觉得委屈。

一是偏僻。虽说黄田是个大村子,高墙大院,青山秀水,历史上文风甚兴,出过不少名人志士。但如今毕竟冷落了,一个大点的山间村落而已。距县城七十华里,距最近的榔桥镇也有十华里,不通公路。哪怕是落在榔桥,也比这里强呀!同学们如此抱怨。

二是校名。叫什么黄田师范,应当叫泾县师范,把“黄田”两个字去掉。“黄田”谁知道?有了这两个字,跟泾县中学就不能平起平坐了,硬是矮了一大截。这是同学们说的,上面可不这么认为。上面批文是安徽省泾县黄田师范学校,简称黄田师范。谁都不能把“黄田”二字去掉,没办法。

黄田师范的学生真正安心在这里读书的并不多。以我们首届中师班而论,招生数四十五人,入学报到不过四十人。今天溜一个,明天溜一个,及至读完三年,毕业分配的只有二十六人。其中缘由当然很多,饥饿则是主要原因。

1958年下半年,因为“大跃进”所导致的“五风”(浮夸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生产瞎指挥风)祸害累累,其中最惨绝人寰的就是“三年大饥荒”。据近年官方有关解密数字,三年间,全国大约饿死三千七百五十五万多人。其实不止,网上说有五千万,我相信后者。而权力者对此讳莫如深,成为敏感话题,不准国人涉及。一直把“三年大饥荒”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栽赃老天爷,指鹿为马,自欺欺人,以为国人皆弱智。倒是前国家主席刘少奇,这位良知尚存的共产党人,在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此,他得罪了毛泽东,“文化大革命”中竟遭杀身之祸。

此乃后话,不须赘言。然而,黄田师范办学背景“三年大饥荒”,是不能回避的,也无法回避。长期吃不饱,谁还稀罕读书?不少学生也就辍学而去,谋生保命要紧了。

不能安心读书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折腾。

那年月全国都在折腾,小小的黄田师范能不跟着折腾?谁敢怠慢?那是多少颗脑袋都扛不住的。第一学期基本没上课,就是劳动--美其名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的门类很多,如:

一、土法上马,大办钢铁。从很远的地方把据说适于做坩锅的泥土运回来,和泥,揣泥,做成一个个坩锅,晾干备用。砌小高炉。到深山里面砍柴烧炭,运回备用。从五十里外的地方把铁矿石和焦炭挑回来,用铁锤把它们砸碎。碎矿石装进坩锅,码放在炉里,用木炭加焦炭烧。经过很长时间,坩锅里的矿石终于化成水了,倒出来,冷却。于是连忙给公社报喜,给县里报喜,说乘大跃进的东风,师生们敢想敢干,把铁炼出来了。这是什么什么的伟大胜利。其实根本不是铁,一块块蜂窝状,老百姓说是“铁屎”。但偏要说是铁。谁说不是铁,就是对大办钢铁不满,对“大跃进”不满,是要遭批斗的。

二、烧炭。若干男生在老师带领下,到深山里安营扎寨。把胳膊粗的小树砍倒,剔去枝桠,断成二尺多长的段子,码排在窑里,生火,烧。数日后用泥巴封闭窑口,让它在里面焖;再过几日便成了木炭。于是开窑,将木炭取出来,堆成小山一样,浇水,晾干。这是一门技术活,学校请来当地农民师傅,手把手地教。垒窑,装窑,生火,观火,封窑,开窑等等,都必须有师傅在场,关键时候必须由师傅亲自操作。同学们主要是出苦力,砍树,割草,装炭,挑运。烧炭不光是大办钢铁的需要,还为取暖。黄田村的冬天酷冷,不准备一些炭是很难度过的。这种破坏森林穷及子孙的事情,如今是不准干了。但那个年代里,是很普遍的。黄田村素有烧炭习惯。凡会烧炭的人家几乎都要烧,不会烧炭的人家也要请人来烧,或者购买。为的是冬天取暖,春天烘制茶叶。黄田村烧的炭很讲究,质量好,挑到榔桥街上令人称羡。因为这里人烧炭不用一般的杂树,而是青钢栗、株树、榉树。这些树质地紧密,沉甸甸,烧成炭经燃,烈火。掂在手上一敲钢钢响,一篓要顶两篓用。

三、挑运。黄田村离榔桥十华里,不通公路。所有生活生产资料全赖肩挑背扛。课本,教具,桌椅板凳,粮食蔬菜,煤炭,乃至于建校用的砖瓦木料,水泥石灰,大办钢铁的矿石焦炭,无一不在其列。几乎每天都要派人挑运。有时一两个班,有时三四个班,有时倾校而出。一人一副绳索罗筐,黑压压一群,逶迤连绵,煞是壮观。最苦的是“大办钢铁”运矿石。每人一担畚箕,步行到五十里外的巧峰村,将那里的铁矿石挑运回校。铁矿石很重,多了挑不动,少了又觉得难看。为了显示“大办钢铁”的热情,表明自己积极,同学们都要多装一点,往往超过实际能力。然而“远路无轻担”--何况不轻;于是越来越沉,越来越挑不动了。只得将担子里的矿石扔掉一些。后来,学校发觉了,实行进校验秤制,两头过秤。再也玩不成猫腻了。天未亮出门,回到学校多半是月上东山,两头不见天。又累又饿,还不能有半句怨言。

四、割稻。那年月推广双季稻,要在七月份一个月里完成早稻收割和晚稻栽插,农村里很忙,谓之“双抢”。我们便去帮助收割,经常是天不亮下田,回校吃午饭。若是午饭送到田头,那就意谓着不是割半天,而是割一天了。心里暗暗叫苦,脸上却要作一派高兴状。及至第二天,多半是两腿僵硬,上台阶都困难了。也有割晚稻的,十月底。天冷了,又多阴雨,常常弄得一身湿,瑟瑟颤抖。

五、采茶。黄田是茶区。每年四月,莺飞草长,春意盎然。绽了绿的茶树一派生机,抽出长长的新叶,疯长,一天一个样。这当儿,学校放“农忙假”,总在半个月二十天。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听从人民公社指挥,到深山去帮忙采茶。吃住都在山脚下的村子里。天蒙蒙亮上山,天黑了下山,中午也不下山,由炊事班的同学送饭。采茶也是很辛苦的,两天下来,手指肿痛,继而裂出口子。于是用胶布缠起来,继续采摘。正当“清明”、“谷雨”时节,阴雨不断。有时候明明晴空万里,一片乌云徐徐拢来,劈头盖脸就是一场雨。雨不大,却骚扰不停,令人丧气。所以说,这路活并不像《采茶扑蝶》那样的浪漫,并不轻巧。

倘若天气好,阳光明媚,满目葱绿,声声鸟语,确也令人心旷神怡。少男少女在一起,常常产生一种朦胧的情绪,一种朦胧的欲望。好像隔层纸,影影绰绰,似醒似醉。这当儿,常有男女二人“抬”一棵茶树,若即若离。别人是不会介入的。设若有人没在意介入其中,便有人喊话:某某某,你这个灯泡好亮啊!那人马上警觉过来,转身离去。于是那男女二人心里美滋滋地 “抬”到东“抬”到西,不觉得累,也不觉得饿。天色暗下来了,依然不想离去。及至传来齐声呐喊:“老虎来啰--”一惊:同学们快下到山脚边了。

然而,这种美好时光是极少的,更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

更多的时候是疲于完成任务,是竞赛,“放卫星”。

那年月盛行“放卫星”。大办钢铁“放卫星”。粮食生产“放卫星”。采茶也要“放卫星”。而且报纸上总是放个不停,我们自然不能不作响应。

开始,也只是动员,号召,鼓励大家拼命地采。收工时过秤,登记在册,谁采得最多,谁就是“放卫星”。然而不行,最多的也就几十斤,跟报纸上比数量太少,难以启齿。

于是动脑筋想办法,选出几位采茶能手。选一片未开采的茶园。半夜起床,每位选手配一盏雪亮的汽灯,若干人侍候:抬汽灯的,打伞的(以备下雨),背箩筐麻袋的,背茶水干粮的。上山以后,选手开采,其他人各司其职,如众星捧月。渴了,有人递水;饿了,啃几口干粮;要撒尿了,男选手拉开即尿;女选手则要稍作回避:有人把雨伞撑起,搁在坡地上,蹲下了事。选手们如同机器,一刻不停。及至天黑下山,一个个仿佛骨头散了架。

一过秤,数量惊人。然而跟报纸上比还是排不上号。

苦恼。气馁。自叹不如。

六、种菜。种菜是常规劳动。各班都划有一块菜地,一般利用课外时间侍弄。

七、砍柴。柴禾是那年月的主要燃料,学校多半向当地农民收购。但也时不时地安排我们去砍。学生砍柴不懂规矩,上了山便一片糟蹋,该砍的不该砍的通通砍。甚至砍树:带上长长的“条锯”,把树锯倒,几百斤柴禾就到手了,省心。有一次遇上当地农民干涉,把我们的条锯没收了,还反映到公社。几经交涉,才算了事。

写了这么多都是劳动。你一定不解:怎么不写写教学呢?

茫然。不知道从何下笔。简言之:第一学期基本没上课。第二学期以后有些变化:热极一时的“大跃进”好像收敛了一些。我们也开始上课了。然而师资却有了问题,上课也是凑合。原本就吃不饱,教师学生都少有心思去教去学,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既没学到什么文化知识,也没留下什么印象。只是第三年,我们班寄读到宣城师范去了,才算开始了较为正规的学习生活。二十多年以后,学历“吃香”起来,县委书记陶某某新创了一种“相当于”什么的学历,率先垂范,不少人纷纷效仿。有人鼓励我:你至少能相当于大专。我没有追随。我清楚:就是这个有毕业证书为凭的中专生,也是名不副实,怎么有脸去“相当于”大专?

学校的教职员工不少,印象较深者如下:

校长陈民权,年方三十,苏北人,是个知识分子。他有个弟弟叫陈民生,还有个哥哥陈正海--为什么不叫陈民族呢?要不“三民主义”就占全了。冬天,陈校长常常穿一件长长的皮大衣,长至脚面,挺刮别致,与众不同。这在当时是不多的,也是有欠大众化的。陈校长工作十分卖力。他要管建校,要管教学,要管师生生活。对上要奏好事,表现十足的大跃进的热情;对下要鼓舞人心,稳定情绪;还要与周边的公社、大队乃至村民处好关系。还要向上要钱,维持收支平衡。

还要参加劳动。师生们劳动那么多,你校长能不参加?并且要带头。土法上马大办钢铁,他要和大家一同守在坩锅炉子边上,一同砸矿石,一同熬到深夜。有一天去五十里外的巧峰村挑矿石,午饭煮好了,一人一碗,却一根菜没有,大伙议论纷纷。陈校长便站在大伙面前作示范:撮些盐洒在饭里,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扒:“好吃,好吃。”于是大伙不作声了:校长能吃,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吃?

陈校长不但积极组织劳动,还常常强调教学。他总是说学生还是要以学习为主的。要求我们劳动时好好劳动,学习时要好好学习,劳动学习两不误。农忙假采茶,也要把书本带上,雨天,晚上,都要安排自习。陈校长也是口口声声“阶级斗争”,但对出身不好的师生并不岐视,遇上这些人中的业务尖子,或是学习成绩好的,他常常不自觉地投之于热情和爱护。尽管有些遮遮掩掩,倒也不失真诚。以至于日后强加他一条罪名:偏袒出身不好者。

陈校长是在“走钢丝”。他常常心事重重,似有解不清的疙瘩,乃至于看上去有些抑郁。传说他与聂书记关系紧张,面和心不和。他终于斗不过聂书记,调走了。听说被打了“右倾”,下放农村劳动去了。1959年“庐山会议”,彭黄张周一批高级官员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反党集团”;紧接着在全国开展“反右倾”运动,三百八十多万人被打成“右倾”。陈校长是三百八十多万分之一。

黄田师范行政上归文教局领导,而党务上则归属地(黄田公社)党委领导。开学不久,黄田公社党委书记刘德镛来学校作报告,向我们灌输“共产主义”。他说:“……我们马上就要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了!共产主义是个什么样子呢?嗐!无比美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楼上人有个什么事情,也不要往下跑了,打个电话给楼下人,事情就办好了。多方便……晚上也不用汽灯煤油灯了,一根线一拉--啪!电灯亮了,跟白天一样亮堂……吃饭不要钱。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自己盛。粮食多了,一天可以吃五餐嘛!还可以包饺子,炸肉圆子……每人发一百尺布票。一百尺,天哪,这么多怎么用得掉?不要紧,可以做窗帘嘛。所有大大小小的窗子,都用苏联大花布做成窗帘,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刘书记给我们描绘出这样的“共产主义大好美景”。然而没过多少日子,就闹粮荒了,饿死人了。

1961年,安徽农村推行“责任田”,刘书记也在黄田弄了田搁在自己名下,交由王树林代为耕种。收割以后,王树林将风干好的黄灿灿的稻谷送到刘书记家中。那时候王树林还不是大队书记。

若干年以后,刘书记出任粮食局长,也没给我们一天五餐饭的粮食定量。

党支部书记聂远胜,看上去四十多岁,是个种菜高手。他在学校里除了管党务,还管劳动。聂书记有两句经典名言:一是“按职喊”。他要求同学们一定要按职务称呼。有人喊他“聂校长”,或是“聂老师”,他不满意:“我怎么是校长、老师呢?我是书记嘛!”二是“校长大还是书记大?”他常常这样问学生,而且常常问得很突然,常常把人问得摸不清东西南北。

陈校长调走以后,又调来一个校长--卜同堂。聂书记还是书记,还是管党务,管劳动。不久,聂书记也调走了。从此再也没见过他,再也没听说过他了。总觉得他这个角色有些“滑稽”,印象颇深,难以释怀。于是写过一篇短文,题目就叫《聂书记》。

教导主任朱兆驹、戴青松。前期教导主任朱兆驹,黄田人,据说那时候还不是党员,后来调走了。其后,政治教师戴青松当了教导主任。戴主任不但政治素质高,体育也很好,篮球,跳远,短跑,都很好。他的短跑成绩在县里名列前茅。

总务主任王超群。原本是黄田公社一个大队书记,为人晓义,没有架子,终日里风尘仆仆忙忙碌碌。那年,我实在难以读下去了,找到陈校长,要求随同短师班学生一道结业,出去当教师。陈校长不同意,说“这样很可惜”,又说“不符合党的政策”,要我坚持。我便找到王主任,说自己经济如何困难,要求砍柴卖给学校,以获得几个零用钱。学校不是常年收购农民的柴禾吗,能不能也收购我的?王主任二话没说,答应了。

我便利用一切休息时间上山砍柴。砍的是茅草柴,不是大柴。柴山很近,就在学校背后。哪怕是大预备铃响了,跑下来上课都来得及。砍的柴禾打成捆,滚下山就到了伙房背后。农民们砍柴,都是随手砍根山藤或是细竹丝,用以捆扎柴禾,捆得很紧。我不会,便找来几根麻绳捆扎。又捆不紧,松松垮垮,经常是尚未滚下山便散了,不得不重新捆扎,令人沮丧。一百斤茅草柴四角钱,而我一捆柴总只有二十几斤,只能卖到毛把钱。太少了,不好意思马上结钱,让总务处记个账。过一段日子,累计多点,再去结账。如此便有个指望,可以买点牙膏肥皂了。后来,总务处的人收我柴禾时却不过秤,用手拎一把:“二十八斤。”我诧异了,怎么不过秤呢?总务处的人说:“不会少估。”是不会少估,他有数,我也有数。只是这样做合适吗?总务处的人说:“王主任打招呼了,说你的柴禾就不要过秤了,估一估就中了。要不,我们也不敢这么做。”

我心里一热,半天也没憋出一句话来。

这样的柴禾,我砍了将近一年,直到离开黄田师范。

语文教师吴景琳。开学初期,吴老师一直负责教导处工作,排课表,整理档案,出黑板报,写标语,什么都管。同学们都喊他吴主任。他还办了一张小报,取名《红星报》,反映学校情况,八开,油印,套红,蜡纸刻写,当时看来相当别致。出版无定期,或三五日,或八九天,赠发各个班级,还送公社和县上有关部门以及各兄弟学校。吴老师是从“泾县报”社调来的,从征稿、编辑、排版、插图到印刷发行,他都内行。当他发现我也能刻蜡纸,立即要我参加办报。我说我不懂。他说“不懂不要紧,我教你。”我当然乐意。从此,我便三天两天刻蜡纸,按照他的版面设计、他的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写。后来,教导主任朱兆驹调来,还配了一名职员,吴老师就离开教导处,教语文、美术去了。但办报还是他负责。

吴老师在《泾县报》当过副刊编辑,文学上懂得一些,但讲课实在不敢恭维。他把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分析归纳板书以后,就开始“散扯”。从李白的“疑似银河落九天”扯到大办钢铁的“辉煌成就”;从茂林(他是茂林人)十三牌坊扯到泾县弋江大桥(此大桥是拆茂林十三牌坊的麻石条修成的);从新出的《红星报》扯到县委宣传部,同学们都爱听。

吴老师的中国画画得很好,擅长山水花鸟。不过那时候山水花鸟不吃香,吃香的是漫画,他也会。他画过很多漫画,歌颂“三面红旗”,歌颂“大跃进”。比如画一个大大的中国人,方面大耳,在前面大步飞跑。再画一个“美帝国主义”--大鼻子老人,白胡须多长,高高的帽子上印有美国国旗,写上两个字母:US;还画个“英帝国主义”:帽子矮一些,印有“米”字旗。两个人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硬是追不上,汗水直滴,一副狼狈样子。再比如画一排炼铁的高炉,高炉上写“土法上马大办钢铁”。高炉里铁水滚滚泻出,如海浪一般汹涌;“海浪”前面再画两个小小的人,仓惶逃窜,也是一副狼狈相。这两个人身上写两个字:右倾。吴老师画漫画很熟练,不用稿子,出手即是。有的还在“泾县报”乃至“芜湖日报”刊用,署名佩之。佩之是他的笔名,写文章、画漫画以及山水花鸟题款都用佩之,或者吴佩之。我很佩服他,也取个笔名:芸之。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用笔名,只是鹦鹉学舌东施效颦。

不久,从芜湖调来一位语文教师萧树人。吴老师就不教我们,改教短师班去了。萧老师长得高大清瘦,却弱不禁风,那模样倒像个大号的林黛玉。他是肺结核病人,走路都喘不过气来。不知道什么缘由调到这个山旮旯来了。但他说这里好,空气新鲜,对他身体有好处。却经常卧床不起,经常吐血。后来还是调回芜湖。

班主任程瑞仁。徽州人,皖南大学历史专科毕业。程老师个头不高,五官不怎么清爽,很重的徽州口音,说话不容易听懂。写字也不容易看懂,潦草且不规范。板书更是涂鸦,如“天书”,如外文。班上有不少徽州学生,程老师重乡情,与他们相处很亲密,跟两位徽州女生尤其亲密。时间一长就难免生出一些绯闻来。那年月抓得紧,师生之间是不能有绯闻的。所以未等绯闻严重,就把它掐灭了。若干年之后,程老师笑嘻嘻地与我谈心,说:“那时候如果不是领导干涉,我和某某某可能就成了。”不打自招。说明程老师心里确有那层意思,只是未能逢时罢了。

还有一位老师,我是不会忘却的。因为我对不起他,就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他就是物理教师许漪。许老师原本是县水利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一笔字写得很漂亮,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都很漂亮,刚劲潇洒,十分耐看。许老师是淮南水利专科学校肄业生,让他教物理有些勉为其难,出了偏差。师一课本上有道练习题,是力学方面的加速度问题。作业经他批改时,他把我们全判错,打上叉,写“重做!”上课时又重点讲了这道题,要求按他讲的订正过来。我和杨炳炎持有异议,不听他的。当其他同学都“订正”以后,我俩仍然按原来做的重抄了一遍。结果作业本上再度被打上更大的叉。杨炳炎是物理课代表,数理成绩很好。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曾经自制一只地球仪,在全省中学生教具制作竞赛中得奖。许老师说,按你们做的,就除不尽,得数是无穷小数,怎么对呢?我们说:不能以得数除得尽除不尽作为判别标准,而应当以题意为准。按老师说的,得数是除尽了,却变成匀速运动题了。

双方争持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们曾经想去讨教泾县中学老师。但马上觉得不合适:一道常规练习题解决不了,岂非贻笑大方?丢人也不能丢到泾县中学去呀。我想到写信去《中学生》杂志求教。杨炳炎拍手叫好,说:“你来写,我出邮票。”

《中学生》杂志的编辑十分负责,不久便回信了:一个大大的信封,两张大大的信纸。除了热情洋溢的回信,还把解题过程完完整整地抄录于后。一看,同我们解的完全一样,连顺序都一样。

我与杨炳炎的错误就在这时候发生了。这时候,我们应当把来信收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而我们却头脑膨胀,以为“胜利”了,将来信公之于众,闹得沸沸扬扬。

学校不让许老师教物理了,派他在教导处打杂。

其实,许老师未必真的解不开这道题,只是疏忽了。而疏忽以后,又为了那一点点“面子”,不肯走下台阶罢了。

我们赢了,其实是输了。我们过于张扬,伤害了许老师,心里一直很难过。十分对不起他。

黄田师范的中师部一共招了三届共三个班。我们是第一届,在黄田读了两年,第三年寄读到宣城师范去了。第三届学生也只在黄田读了两年,尔后并入南陵师范。唯有第二届学生在黄田读完三年。黄田师范见证了“大跃进”,见证了“三年大饥荒”,历时四年,1962年改名黄田中学。

黄田师范应运而生,应运而终。这个“运”,就是“大跃进”。


转自《共识网》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