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雷:10月21日,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1989-06-04 作者: 李东雷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0 21 日,纪念恢复高考 40 周年


--作者:李东雷

40 年前的昨天,也就是 1977 10 21 日,《人民日报》发文恢复停止 11 年的高考。当年 11-12 月, 570 多万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六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最终 27.297 万人录取,他们于 1978 4 5 月份入校。

19.jpg

那一天的《人民日报》说:恢复高考的目的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

20.jpg

这是当年的中国教育部部长刘西尧向主管教育的邓小平副总理(第一职务是党的副主席)写的恢复高考的请示,以及邓向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华国锋报告批件。

21.jpg

这是当年的开学典礼

22.jpg

那时的中国大学生们的确是天之骄子

看到这些黑白老图片的时候很让我感慨,高考的恢复当时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我其实也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

高考依然是当下中国社会最具公平性的制度之一,也许没有之一,尽管它让人爱恨交加。

这四十年中国已经培养出七千多万大学生,其中一半是专科生,日后深造的硕士博士全部来源于此。这个数量看上去很庞大,但与中国十三亿的人口总量相比,中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还是太少了,整个社会的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程度依然很低。

当我们纪念恢复高考 40 周年并歌颂中国教育 40 年的伟大成就之时,却很少有人问一句:既然是恢复高考,那它当年又是为什么被中断的呢?当我们纪念恢复高考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或更应该)纪念一下中断高考呢?

所以本文要简明地回顾一下历史:

1960 年代中国的高考出了什么问题?

众所周知,高考是 1966 年中断的,直接原因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斗争。但围绕高考的中国教育其实早已出现了问题。有趣的是,这些问题与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很类似。

“三年自然灾害”后,中国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大量削减了大学数量和人员,大幅减少了大学的招生数量,所以那时的高考竞争变得十分激烈,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体质不断下降。(这些问题听上去是不是很熟悉啊?)

1964 3 月,毛主席收到一封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群众来信,来信者是北京铁二中校长。来信指出中学生学习时间过长,最高达每天 12 小时(比现在的中国高中生好像还是少了点),原因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侵占学生的学习时间。来信建议减少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减少考试、免除政治课考试、改变教学计划和方法等建议。(这些建议放在现在照样受欢迎啊!)

这封来信以《北京一个中学校长提出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意见》为题刊发在党内期刊上。 3 10 日,毛主席就来信作出指示(即“三一 O 指示”),要求教育部门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指示中最有意思是“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进行突然袭击!”这句话(我要大笑三分钟,简直太传神了)。 3 31 日,教育部向中央提出了整改方案。

毛泽东在后来关于教育的讲话中,多次说道:“高考把学生当作敌人,公开袭击,定期袭击。高考助长学生死记硬背,不是引导学生活泼主动的发展。高考按平均分数录取,要学生门门功课都好。高考超出中学课程范围,高考出难题,学生家长抱怨。学生紧张,高考每年总有人晕倒,把学生考焦了。家长紧张。老师紧张,全国考生集中在三天考试,如临大敌,气氛紧张。高考三天决定命运,偶然因素大。考生填那么多志愿,只从高校出发,不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

我感觉毛伟人的这些话句句击中中国高考制度的死穴啊啊啊!

围绕高考带来的学生负担沉重问题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从建国开始一直到中断高考为止就一直存在,只是到 1966 年的文革爆发前,它已经不再单纯的竞争和教学方式方法问题,而变成了阶级斗争问题和路线问题。

1966 年,高考被中止

1966 5 16 日,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

五天后,革命小将开始正式向高考制度发动炮轰。炮轰的标志又是给毛主席的两封来信。第一封信是《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毛主席的一封信》。信中说:现行的升学制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旧科举制度的延续,是一种很落后的、很反动的教育制度。现行的升学制度是和毛主席给我们制定的教育方针相违抗。其具体罪状如下:

(一)使许多青年不是为革命而学,是为考大学而钻书堆,不问政治。不少同学有严重的“唯有读书高”、“成名”、“成家”、“个人奋斗”、“走白专道路”等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现行的高考制度助长了这种思想。

(二)使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造成许多“特殊”、“重点学校”、专收高材生,这种学校为一些只钻书本,不问政治的人大开方便之门,把大批优秀的工农、革命干部子女排斥在外。

(三)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来信具体建议如下:从今年起就废除旧的升学制度。

23.jpg

这是今年高考时我拍摄的北京四中门口

又过了五天,第二封更具分量人来信出现。来信出自北京最好的、云集了中国最高级干部子弟的北京四中。据说当时在四中高三(五)班就读的几个高干子弟从他们的父辈那里打探来了中央有意废除高考的消息,与生俱来的政治敏感使他们决定抢先立下这一革命新功。于是他们写出了《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五)班革命学生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同时发出了《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要求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24.jpg

刘源上将向他的母校赠送上将军服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人物:刘源。当时国家主席的儿子,后来的刘源上将。

关于这段历史,我看到的一篇报道中是这么写的:

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同样轻飘飘的信件,悄悄搁在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案头。信是四中高三 (5) 班的两位学长托送的。这两个当时的优秀生,把信交给刘源的时候很郑重,说是要造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反,说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让白专的留下来了,把闹革命的、工农兵都挡在学校外面了。

没过几天,这封信就刊载在 1966 6 18 日的《人民日报》上。信的结尾,是“现在北京四中全体革命师生向全市革命的同志倡议:立即废除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 ! ”。与这封信同时刊载的,还有来自北京女一中的另一封抨击高考制度的信件,和《人民日报》社论《彻底搞好文化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

25.jpg

1966 6 18 日的《人民日报》

提及这封信,刘源摇头苦笑: 1966 年我递的信要求取消高考, 11 年以后,又是我写信要求参加高考。

这一次,刘源致信的对象,是“中共中央邓小平副主席”。

那一年,刘源已经 26 岁了,算是被特批参加了高考。这是不是挺有意思的一个故事。

1966 6 月,中国教育部宣布:从 1966 年起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但一推迟就让中国的统一高考整整中断了 11 年。其中 1966 年到 1969 年期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 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即传说中的工农兵大学生。

26.jpg

1966 6 18 日的北京大学 这个批斗动作叫”坐喷气式飞机“

1966 6 18 日还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天上午,北京大学的造反者设置了 " 斗鬼台 " ,将包括北大党委书记陆平在内的 40 多名校系干部和教授、学者揪上去批斗,将其挂牌子、抹黑脸、戴高帽、搞 " 喷气式 " 。中央派驻北大的工作组闻讯赶到现场予以制止。 7 18 日,毛泽东从外地回到北京,批评工作组镇压学生运动,形势发生逆转,文化大革命愈演愈烈。

小结

当我们纪念和赞美恢复高考 40 周年的时候,其实也应该纪念一下这段高考被中断的历史。对比高考中断前后的中国教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高考制度带来学生的压力其实是有增无减。当然我们更不能忘却高考中断那十年里中国经历的疯狂,犯下的罪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我们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经常被我们用来正告日本人不要篡改历史。但我们自己却经常只愿意记住自己的光荣,却不愿意提及自己曾经的不堪。于是少了许多反省,多了许多不堪的重复再现。

转自《老兵东雷》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