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晓: 三个十八里

1989-06-04 作者: 杨东晓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三个十八里

----作者:杨东晓

很多年前,就知道父亲年轻时下乡,一天走了 75 里路的事,多年来,它一直是父亲用来教育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经典范例。但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为他算一下时速,因此,这个 75 里,使父亲在我心灵还很幼小的时候就成了一个日行十万里的英雄。

今天终于问清楚细节,算了一下,原来他是在 7 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连续走了 75 华里,时速不算太快,也就是 5.8 公里的样子,不过耐力是真好,而且是半饥饿的状态下。

是的,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

1960 4 月,河南省是饥饿的,人祸最重的信阳地区,已经饿死了一百多万人。而在郑州工作的、我父亲这样的普通国家干部还一无所知。

这年春天,全国总工会、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统计国营单位(比如国营农场)中知识青年和扫盲教育的成果。那时候,后来成为我父亲的这个年青人 24 岁,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教育厅教研室工作的第二年,被抽调到这个工作组中,到各地落实和调查“成果”。

他到淮阳县去搞调查,一天早上,这位在当地人看来口音难懂、坚持原则到不通人情程度的南方人,在县招待所食堂开饭前就整理好行装——一个军绿色的小挎包,并退了房间。

早餐后,县教育局要派人派车送他到一个叫鲁台镇的地方,那是他搞调查的第一站,还有一站叫蔡河口大队,双方都地坚持了一会儿,送行这事还是被这位年青人给拒绝了。四十多年后,我问起拒绝的原因,他说,怎么能让一个公职人员骑着自行车送我去鲁台?人家拿着国家的工资是给国家工作的。

但是,当时是有用自行车接送省里干部的习惯,比如这个县的教育局用自行车把“上边”来调查的干部送到县界,临县相关部门的自行车,已经在县界等着了。有些干部搞调查的确是这样“车接车送”的。但这个执拗的南方人认为,如果这样搞调查,怎么能调查到真实情况呢?

坚拒了自行车送行,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怎么走,走到什么地方再问一下,并且告诉他,这段路总共是“三个十八里”。

年轻人就这样上路了,走到中午时分,吃了一只早上在招待所买的馒头。走完每个十八里,都再问一下路。每一位路人都对他说,往前走,走十八里再问问。

不知道在走第几个十八里的时候,路边上坐着一位农村老大娘,向他打听:同志,返销粮什么时候到?这时,他已经听说过“免购点”这个词,也知道什么叫“返销粮”了,但他不知道返销粮什么时候到。看看老大娘,低着头无言以对地走了。

当他踏上漫长的第三个十八里路途时,跟一位路人聊上了天,并提出了他这半天来的一个疑问:你们这儿的十八里怎么这么长?

对方笑了,告诉他,我们这儿的十八里不是 18 里,是 25 里。

于是,年青人“道听途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时,某年江淮平原大范围受灾,民不聊生,但地方官还是瞒上欺下盘剥邀功。开封府的包拯得知灾情后,给皇帝写下了《请救济江淮灾民疏》,要求放粮、惩治腐败。后来的包公陈州放粮的戏,写的就是这段故事。陈州就是今天的淮阳。

包拯在陈州放粮时,每十八里地布一下放粮的点。离放粮点较远的灾民,为了能吃到粮食,都谎报自己在十八里以内,因此,陈州的十八里从那时候起就不再是 18 华里,而是 25 华里。

这天,从早上八点前出发,走到下午五点以前,赶在鲁台镇政府下班之前,年青人到达第一个目的地。走完了淮阳制的“三个十八里”,也就是 75 华里, 37.5 公里。

今天终于详细地问清了故事的细节,我用谷歌地图查到了从淮阳县城到鲁台镇的距离,在交通便利的 21 世纪,卫星测定的步行距离为 36.2 公里;驾车行驶有三条路,最短的一条路是 37.4 公里,中间长度的一条是 42.3 公里,最长的一条路是 47.4 公里。

当年的道路没有今天这么畅通,因此,我取了个中间值,假设父亲步行了 7 个小时,四个走法的平均里程是 40.8 公里,那么他的时速是 5.8 公里。

这个速度算是快步走,但还不算快步如飞,我对父亲说:“看来您的速度也不算太快,我小时候没有量化过,结果还把您当英雄了。”他说:“我怎么能走得快呢?我还饿着呢!”我又问:“既然饿着,那您为什么不走慢点?这么快的速度,消耗更大。”没想到他的回答是:我要是不在五点前赶到镇政府,我到哪里吃饭去?不是要饿一夜?你以为到处都能吃饭睡觉?

没想到这个被我从小当作“壮举”的故事,一路上全是饥饿。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