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长钊:饥馑年代

1989-06-04 作者: 梅长钊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饥馑年代


--作者:梅长钊

大哥带回家的食品


每到星期六, 我都盼着大哥回来,大哥在武汉医学院读大三,每个周末他回民权路家中时,总会带一大包白米饭回来。


那是 59 年底到 60 年初的时候的事情。


经过一年多大跃进和全民炼钢,砸锅办食堂的折腾,饥饿的的阴霾终于将全国农村遮蔽, 并慢慢向城市袭来。农村人开始挨饿的时候,城里人不知道,市民开始挨饿的时候,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还没有丝毫感觉。


大哥收集同学吃不完的白米饭和馒头,并告知家里人在挨饿的时候,他们惊愕且将信将疑。


大哥是用书包将米饭带回来的,米饭用好几层白纱布包裹。我伏在家里的方桌边,愉悦地看着那纱布一层一层地打开,读小学六年级的我刚刚尝到了饥饿的滋味,当最后一层纱布揭开,白米饭象一座小雪山一样地显露出来,高兴的我挺直了身子,立刻闻到那米饭浓郁的香气,那香气以前不曾感觉过,我抓起了一个粘着饭粒的表皮光润松软的小馒头。


这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当大哥寝室的同学知道校外人挨饿是真的的时候,那纱布包的米饭就没有了。


不过几星期后大哥又带了另一种食品回来,


那是一种从未见过海藻,用桶装着。海藻有黄豆芽那么粗,有两根筷子那么长,缠成一大团。颜色当然是绿的,比泡好了的海带要鲜绿得多。


我想它会有海带那么好吃,但遗憾的是,它不易煮烂。煮了很长时间也不能象海带那么松软,在口中滑溜溜的,却又很坚韧,灵活机动地与门牙和臼齿展开顽强的游击战。所以吃了好多天也没能将它吃完。


但两个星期后大哥带回来一饭盒真正好吃的东西。大哥打开盒盖,里面盛的东西象红烧牛腩,烧得烂烂的,可飘出的是另一种好闻的香气。


大哥笑着,要父亲先尝尝。


父亲仔细地看了看后,停下了举起的筷子,他望着大哥,有点怀疑地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是野味,您尝一块吧。 大哥看着父亲,仍嘻嘻地笑着。


父亲吃了一块,我也吃了一块,味道好极了。因为那个年代平常是很难吃到肉的。饥荒过后的 63 年我上武昌实验中学高中住校时,也只是在每个星期六周末食堂打牙祭的时候,才能从饭碗里香喷喷的萝卜片里挑出几片半肥的肉片来。


父亲不放心,他向大哥再次问道: 到底是什么东西?


“—— 是胎盘。 大哥吞吞吐吐地答道。


父亲有些恶心,觉得后悔,我看他想把它从胃中呕出来。


我懵懵懂懂,不知胎盘为何物。事实是其他家人都不在乎,那好吃的 野味 很快地被吃完。


你这是吃人肉啊! 多年后一位朋友听完这件事开玩笑地对我说道。是呀,严格地说它是人体的一部分,虽然它是产科病房产妇分娩后的遗弃物。


大哥从那以后就再没带任何食品回来。


—— 大饥馑开始了!


吃老虎肉


老虎肉很少人吃过 ,没想到在饿肚子的 三年困难 时期,我竟意外地吃到过一次老虎肉。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1961 年暑假,读初一的我随母亲从武汉来到了江西云山,母亲是来照顾坐月子的大姐的。


大姐也是两年前才从南昌来到这里,来之前这里方圆百里山上山下都是森林或荆棘草莽,没有人烟,除了山顶的一座古庙。大姐他们一批人是犯了错误的右派,发配到这里来白手起家开办云山垦殖场,戴罪立功的。


我和母亲来到这里时当然已修好了公路,建好了场部,医院,食堂和宿舍 ,开垦好的水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轻轻摆动。车站旁小商店外黑板上的两行大字我还记得很清楚:-- 云山人好口福,新摘的葡萄到了!


大姐跟我们讲了她遇到老虎的事情,那是在刚怀外甥晓鹏不久的时候:


那天清早我出工,听到前面两丈多远茅草丛里有声响,捡了块石头扔过去,没想到跳出一只大老虎,我的魂都吓掉了,我不敢动弹,紧张地望着它。它也看了我好一阵,最后慢慢起身,掉头走了。我赶紧往回飞跑,一条平常跨不过的沟渠一跳就跳过去了。他们都说这是肚子里的晓鹏命大。


受了惊吓的大姐不但没有得到安抚,反而受到了领导的当面呵斥,说她 扰乱人心,破坏生产。 好在第二天山上打来电话,说头天有老虎下山。


那时还年轻的大姐从里屋拿出了一块老虎肉,这是一块腌干了的老虎肉,和腌猪肉相像,但要黑一点和厚实得多,且没有肥肉。


去年冬天一只老虎夜里竟然跑到农场的猪圈里来了,叼走了一头猪。过了两天他们在猪圈外挂了一大块猪肉,里面包上炸药,那天晚上那头老虎再来时就被炸死了。各家都分了一点老虎肉。 大姐继续说道。


珍贵的老虎肉是蒸,煎,爆,炒还是红烧,其间又放了何种作料我没关心,各位应当原谅,因为那时我只是初一男童,不是成年老饕。


晚饭时一碗老虎肉端上了餐桌,我夹起了一块,心中很是兴奋, —— 毕竟从未吃过虎肉。


那老虎肉有点象牛肉,但没有牛肉的气味,口感很粗,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好的味道。


它或许是最后一只华南虎。


是老虎偷袭了农场的猪圈,还是人类侵占了老虎的家园?


这话题就有一点沉重。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