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钤:梧桐细雨清风去——怀念女作家赵清阁(上)

1989-06-04 作者: 洪钤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梧桐细雨清风去(上)

—— 怀念女作家赵清阁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作者:洪钤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清晨五时许,我在细雨中赶到上海华东医院 , 在细雨中 , 伴送赵清阁阿姨从病房进到阴森冰冷的太平间 —— 她人生最后 —— 的这段路。 1955 年,我曾在北京中苏友好医院太平间,跟随母亲目睹了生命已去的父亲被 美容 的整个过程,那是很残酷的一种经历。但当时我还系着红领巾,我还不能真正明白失去慈爱的父亲,对我意味着什么。随后,在医院一间不大的房间里,父亲不多的好友们对棺木中的父亲送去他们最后的注视时,我竟还能想到去安慰一直痛哭不止的母亲。但我在送别赵清阁阿姨时,被悲哀充塞着的整个人,除了悲伤和难受,我思想已近麻木,大脑无法做任何真正的思考,甚至连大声痛哭也没有。只是在茫然中,我却仍然能清楚地知道:那是对于我的一个时代的逝去,赵阿姨是最后那个离去的人。

女作家赵清阁去世整十年。这十年来,我把对赵清阁阿姨的那种痛心扯肺的怀念,深藏于心,无法言说、难于言说,甚至不能真正言说。

女作家赵清阁和我父亲洪深是忘年之交 —— 父亲生于一八九四年,赵清阁生于一九一四年。而赵清阁阿姨说她和我,也是忘年之交。她不止一次地对我说: 我和你父亲的友谊,能延续到你,到了第二代,我是非常高兴的。这是不容易的。 赵清阁阿姨把对我父亲的友情和怀念,延至到了我的身上,这是我有幸。 在赵阿姨生命最后的二十年,我幸运地能和她时常见面长谈、深谈。这让我有机会可以向她请教,可以向她提出许多我想了解但却不清楚的事情。从中,我受到教育,也得到不少人生的启迪,受益很大。二十年来,我们之间这种亲密的、不受年龄限制的交流,使赵阿姨对我有了不一般的信任;而我对她也有了深深的感情,那是敬佩、尊重,还有理解。

以中国新文学而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的赵清阁阿姨,应该算做是第二代女作家。赵清阁阿姨开始文学工作的时间很早,不到二十岁,她已经在家乡河南省的省级报纸上正式发表作品。二十来岁,就在上海担任了中国第一家妇女出版社《女子书店》的总编辑,同时主编《妇女文化》月刊。直到一九九九年去世,赵清阁阿姨始终没有放下过笔,她的文学创作经历了包括抗战八年在内的国民党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知识分子改造 运动、 肃反 运动、 三反 ”“ 五反 运动、 文艺整风 运动、 四清 运动、以及 文化大革命 等阶段。在大陆,长寿作家有,但在这么漫长的世纪岁月中,真正没有停笔、始终坚持以写作为基本工作的作家却不多,少之又少。赵阿姨自己也说: 我对文学艺术执着的追求是少有人能比的!什么都不可能让我放下笔不写,什么都不可能逼我放下笔不写。 不停笔写作,就是思考不停,就是奋进不停,就是不肯丢失良知、不做社会 局外人 的生命实践。

然而,才华和勤奋努力纵然帮助赵清阁阿姨比较顺利、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并且一直受到不少前辈们的欣赏和看重,但她从来没有成为大红大紫的一线明星级的女作家,譬如也是新文学第二代女作家丁玲女士那样。这不仅是与赵阿姨作品风格,更多是与她个人气质、人生价值观有关。

政治第一 的现实环境中,赵阿姨在政治上从来不为左派 欣赏 和接受。我父亲欣赏和关心赵清阁阿姨,但父亲并不是个被认可的 左派 。父亲甚至连左派 核心 外围的边都挨不上,这也是有事可证的。我觉得,父亲至多不过被看作是一个 有使用价值 的、追求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抗战救亡时期,年近五十岁的父亲率领着抗敌救亡演剧队长时间工作在抗战救亡宣传第一线:他们到战争前沿做慰问宣传,他们跋涉在四川省的山区和乡村,向广大的农民宣传抗日。所以,如果说父亲是左翼文化阵线中一名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也许更确切些。能在正义之战中做一个实实在在真正发挥了作用的小兵,我觉得是光荣的。

赵清阁阿姨,由于个性、身体情况一些原因,抗战时期她是在武汉、重庆,也曾在成都,从事抗战文学工作。不论是在文学创作还是在主持文艺杂志编辑方面,赵阿姨都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我读到一本香港出版的新文学史,书中 抗战文学 阶段,提到了赵清阁的抗战戏剧创作。但是,提到她时,是把她归入在 国民党作家 范畴。从赵清阁抗战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她文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说,该书对赵清阁这样归类,没有说服力。这种说法,大概是当时赵阿姨所来往朋友中各方人士都有,因此 阵线不够鲜明 而引起的一种错觉所致。

赵清阁阿姨对我谈到她和朋友交往时,总是说: 我是以文会友。 有时还不无自得地、很自然地吟出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的诗句。 —— 赵阿姨喜欢把自己抄录的一些古人诗句夹在书中,以随时默诵。其中,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除了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有赠》中那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名句外,还有我很喜欢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句。 —— 赵阿姨这种 以文会友 的观念,主导着她朋友圈子的 成份 。因此,赵阿姨朋友中,既有被共产党力举为文化领袖人物的郭沫若,共产党在文化界的领导阳翰笙等人。 —— 她和他们很熟,来往频繁。同时,赵阿姨朋友中也有一些国民党文化人,还有一些所谓的中间派文化人士,以及一些政治倾向不明显、政治态度不明朗的文化人,他们也都是赵阿姨 以文会友 。当然,这绝不是说赵阿姨 会友 没有原则,那些低级的、乃至黄色的 文人 ,那些人格不高、道德低下、做人不正派的 文人 ,总之,文品、人品恶劣者(赵阿姨习惯称这种人为 小人 )根本不具备赵阿姨 以文会友 的文人资格。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赵阿姨就被左派认定了是 不能信任 ,甚至 不是朋友 。应该说,赵清阁阿姨 以文会友 的态度,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她这种态度,对促进文化人之间的关系正常化有帮助,对消减文化宗派情况有益。何况,当时还正处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二次公开合作时期,对于真诚的合作关系来说,赵阿姨既和共产党人做朋友,也和国民党人做朋友,实属正常。

可是,左派对 赵清阁是站在右边 的看法显然不可动摇。一九五O年二月,上海市召开第一届文代会。那次会议让赵阿姨第一次 领教 了新的社会环境的 威力 。会前,文化系统领导指定要赵清阁作为 白专典型 在大会上公开进行 自我批判 。当时赵阿姨还算年轻,极有个性的她, 棱角 还在,她对这样的一种 要求 ,当然不能接受。赵阿姨态度坚决地表示:不接受会议的这个安排。于是,在指定赵阿姨做公开自我批判的前一天,有关领导派了赵阿姨的朋友、戏剧家熊佛西先生和另一位朋友一起去到她家,进行说服工作。两位受命而来的朋友,向赵阿姨表示了不完成任务就不离开她家的态度,熊先生的话,都说到了: 我要 你了!你不肯,我不好交帐。 这个地步。双方僵持到近凌晨,最终赵阿姨虽然答应了,但有前提: 绝不涉及政治,只谈创作,可以检查文艺思想。 并表示: 如果我提的上面同意,我今晚赶写发言稿。若不可以,明天我会都不去开了。 第二天,赵清阁阿姨满腔委屈地上了台,她是一直眼泪不止地做着 检查 ” —— 台下听的不少人,还以为她是因为检查 深刻 而哭。真是阴差阳错哭笑不得。

那天,做了检查的赵阿姨散会后走在众人后面离开会场,她在门口见到显然是在等她的女作家张爱玲。张爱玲迎上来主动和赵阿姨握了手,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后来,张爱玲去香港前特地邀赵阿姨在咖啡馆见一面,告诉她自己要离开上海的事。抗战胜利后,许多文化人士复员回到上海,张爱玲的才华引起他们注意,张爱玲当时的实际处境他们也清楚。一些文化界前辈 —— 包括我父亲 —— 出于对张爱玲的爱惜,亦是出于一种帮助,于是叫同为女作家的赵清阁阿姨去找张爱玲约稿。因而两人相识。张爱玲可以离开,可赵清阁阿姨无处可去。她在诸多压力 —— 生活、工作、经济、感情 —— 之下,一直闭门谢客,并由过去的 喝酒 而变成了 酗酒 。身体也从此坏了。回忆这一段日子,赵阿姨说: 那个时候,我以为自己会疯,但还算好,没有出事。 直到这年秋天,赵清阁阿姨为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写剧本《女儿春》,她这才 出山 。《女儿春》影片得到肯定,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 免税奖

赵清阁阿姨经过这样沉重打击,以及有了几年新的社会环境的锻炼,多少也明白了点,知道自己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刚硬 了。在 1957 年春天开始的那场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劫难中,赵阿姨虽然还是重点被关注对象:上海市委宣传部点名要她参加座谈会,并要求她在会上发言。还好,赵阿姨在市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很谨慎、很有分寸,她的发言过了关。发言稿在上海《解放日报》刊出。

一九六六开始的十年 文化大革命 ,是中国的一场大浩劫,国家如此,赵清阁阿姨难逃厄运的遭遇,自是不在话下了。

一次,赵清阁阿姨在和我谈起一位朋友 —— 也是父亲朋友 —— 的后人在国外奋斗有成的情况时,玩笑般地说: 当年我若不是搞文学,而是画画,那我这辈子大概要好过得多。 文学与社会紧密相连,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作家,所写的文章难免触动到社会敏感问题,因此给自己带来 麻烦 。而画家,画幅梅花,画幅山水, 危险性 就要小得多。一般而言,画家的生存状态要好于作家的。所以,赵阿姨会对我说: 有一枝画笔,在国外就可以安身。但一只钢笔,不能带来任何保障。

赵清阁阿姨说当初她应该做画家而不是当作家的话,当然是笑语。但赵阿姨可以选择做画家的话,却是不假。赵阿姨曾进入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正规学习美术,师从留学法国的倪贻德教授习西画。 1948 年上海《文潮》杂志,刊出过赵阿姨一幅铅笔画:高尔基头像,这可以作为她美专学习的一个纪念。但赵阿姨被文化圈内人更熟知,也更被欣赏的,是她所作的中国国画。说赵阿姨的国画是文人画,应该不为过。自我感情的抒发和意境的追求,在赵阿姨的国画作品中得到了表现;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这种风格,也为赵阿姨所喜爱。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在赵清阁阿姨上海长乐路寓所,我协助她对家中藏画进行登记造册。清理中,她告诉我:可以从这些画中选一张喜欢的。我立即高兴地选了赵阿姨作于一九六三年的一幅画。她一看到我选的那幅画,就笑了,说: 当年老应(著名电影/戏剧导演应云卫先生,文化大革命中游街批斗而猝死)问我要这幅画,我没有答应。现在我送给你。 ”“ 文化大革命 中, 革命造反派 抄了赵清阁阿姨的家,这张画也作为封建反动的 罪证 之一被抄走。劫难之后,此画失而复得,虽然画轴处和裱褙的锦缎面上,均有几处明显的脏污,所幸,画面完好。这张画用淡墨所绘,特别让我喜欢的是,这幅画: 月上梢头时,一女子倚窗沉思。 的意境,我觉得很接近画作者赵阿姨本人气质。用赵清阁阿姨自己的话来说,中国有三位女作家 —— 凌淑华,陆小曼,和她自己。 —— 她们又都是画家。

赵阿姨不仅喜爱和熟读中国古典诗词,而且对中国经史诸子也有兴趣去读。这在前辈作家中、尤其是前辈女作家中不普遍。在和赵阿姨闲谈中,她曾开玩笑说: 对一些作家来说,可以读洋文,甚至可以用洋文写文章。可是,如果让他们读古文,就好像是在让他们看 天书 似的。 这也足可以表明赵阿姨对自己厚实的国文功底是如何自信,她从经典中也吸取了丰富的养料。 1943 年前后那段时间,赵清阁阿姨把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分别以书中几个主要人物为主线,创作改编成了独立的红楼梦系列剧本四部。这些剧本,可以看出赵阿姨文学的才华,也显示了她对古典文学作品不一般的认知水平。为促使我学习,赵清阁阿姨把她自己读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十卷本的《礼记》送给了我。我的国文水平,至多不过是刚入学的 蒙童 阶段。这套《礼记》,至今我还不敢开卷学习诵读,辜负了赵阿姨的鼓励和期望。

赵阿姨的书法,深得文学界懂书法朋友的好评,被他们赞誉为文坛女作家 第一 好字。赵阿姨的这一笔好字,是靠着她从小就开始临帖,长期练出来的。赵阿姨写的楷书,字形端庄,笔划娟秀,给人一种优美、洒脱的视觉感。我写的字,被赵阿姨批评过多次。她说: 你的字,没有 ,没有 ,让人看了不舒服。一看就知道是没有临帖练过字的。 并开玩笑地说: 我闭着眼写的字,都比你们这些晚辈好。 我脸红了,我的字确实糟糕。赵阿姨告诉我,要能写好字,必须要练字。她还对我说: 我们这些老一辈人写的字,都是有 的。我写字,主要是学习过王羲之 ,后来,比较多地学习了赵梦頫 。你父亲的学生马彦祥,受他父亲 —— 著名历史学家马衡先生 —— 影响,他写的字很有根基:王羲之 、柳公权 她还要求我: 你应该练练字,临临帖。 老来学吹打,我的字始终写不好。 除正规地学习过绘画外,赵阿姨在音乐方面也有不错水平。她有一把随着她四处奔波的小提琴,辛苦写作之后拉拉琴,是她对自己精神的调养。这把琴,抗战胜利后为了筹集从重庆复员回上海的路资,被赵阿姨忍痛卖掉了。赵阿姨甚至还能作曲,她在编辑《女子月刊》时,曾应 20 世纪 30 年代的话剧 / 电影表演艺术家和诗人陈凝秋要求,为他创作的诗《夜的十字街头》谱曲。当时,陈凝秋为这首诗已经作了简谱,赵清阁阿姨帮助他把旋律进行了调整:男女合唱音域分别由男人唱低音 DF 调,女人唱中音升G调。这样,唱起来时,协和动听,凄婉感人。

一九九四年六月初,赵清阁阿姨在饭店请客,这不符合她一向的行事方式。那天应赵阿姨之约去的人,除了我母亲之外,其余的都是她的晚辈,总共在一起还没有凑到一个满桌。那天去的人,没有一个是把 放在心上,只是感到有些意外。原来,赵清阁阿姨是借 庆祝 自己 80 岁生日这个机会,要和关系比较亲近的朋友们聚一聚。吃饭间,赵阿姨主动提到: 我八十岁了。近来,常有人问我:一个人生活,是否孤单。 稍停后,她用稍稍提高些的声音,仍是平静地继续说: 我的回答是:我不孤单,但我感到孤寂。因为我的好友,一个一个都离去了。可以交流的朋友越来越少,以至都没有了。因此,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赵阿姨少小离家,并且一生未结婚。虽然自她父亲去世后,她曾经承担了继母和两个同父异母妹妹的经济供给,但赵阿姨和她们没有什么来往。对于赵阿姨来说,她缺失了亲情。不过赵阿姨很知足:她为自己的生活能得到朋友们的友情和关爱而庆幸。当时,听赵阿姨说这番话,我感到了些许凄凉,但还不能真正理解这话所代表的一种生存状况,更不可能有很深的体验感受。随着自己一天天老去,我这才开始明白和感受到了当年赵阿姨那番话的沉重。

赵清阁阿姨感叹过: 环境是怎样制约了文学创作! 晚年的赵清阁阿姨,已经写不动大部头文章了,她也根本没有这种愿望了。她不愿意、也不喜欢参与文学界的事情和活动,她坚持 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 态度,因此甘于自己的这种尽良知、尽己力去写作的寂寞生活。她的散文,特别是她怀念不在世朋友们的散文,是赵阿姨晚年作品的主要成绩。她写的散文,文字清新美丽,描写生动鲜明,内容具有丰富史料价值。赵阿姨把她对朋友最后的爱,把她对善良人们最后的祝愿,也把她对社会邪恶最后的鄙视和厌恶,全都通过这些散文留给了我们。

我业余最大喜爱是读书,尤其是喜爱读文学书籍。我对文学的关注和兴趣,在我学习和从事的工科之上。 文化大革命 后,我认识到,必须加强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才能够对历史、对社会,有自己的认识和自己的判断。为了能够对父亲有一个符合真实历史事实的认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我开始系统认真地阅读父亲作品 , 努力搜集父亲在 1949 10 月之前散布在各报纸、刊物的文章,也注意汇总有关父亲文化和社会活动的背景资料。赵阿姨了解了我想 研究 父亲的想法后,非常支持,鼓励我要在文学上做些努力。赵阿姨指导我说: 你要先从给爸爸编年谱做起。 她告诉我,这是因为: 编写研究对象年谱,是研究的基础。以此掌握全貌,建立起研究工作的大局观。 所以,她建议我读些作家年谱,并推荐了当时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徐志摩年谱》(徐志摩亲属晚辈陈从周先生编撰)一书。

抗战胜利后,赵清阁阿姨和陆小曼在上海相识。一九四九年十月后,她们又都居住在上海,为了使陆小曼能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赵清阁阿姨出过力。对于陆小曼本人,赵阿姨是持同情的基本态度。至于如何看待和那位浪漫诗人有过 关系 的几位不俗女性,赵清阁阿姨的观点是清楚的。她在阅读了国外出版的诗人原配口述成书的《张幼仪传》(记录编辑者是口述者的侄女)后,认为那是值得尊敬的一位女性。书中,诗人发妻坦诚自己和诗人从未亲密到诗人和小曼女士那般程度,并且说,她和诗人夫妻之间是 话不投机,顶多三句话。 她表示理解丈夫和小曼女士的情真意深。这位不寻常的女子认为 自己应该让出来 ,这才成全了诗人和小曼女士能得以结合。赵阿姨感叹道: 这是何等气度与见识!但是,世上就真有这种女子。 感叹同时,亦是佩服之时,赵阿姨称赞道: 这才是真正 大户人家 的气度。 同样,林徽音女士对诗人明确表态 你没有解决(离婚),别来动我脑筋,别想进我(心)门! 所持的自重,赵阿姨亦赞叹为是 大家闺秀 的风范。赵清阁阿姨所赞叹的 大户人家 的气度和 大家闺秀 的风范,是指她们在处理和诗人感情关系这件事上,表现出的那种有身份、有教养、有操守的处事作风。相比之下,能写善画的才女陆小曼和诗人的恋爱,发生在双方婚姻关系尚存在之时。所以,尽管陆小曼在世和生后,也确实受到了一些并不完全符合事实的责备和委屈,尽管赵阿姨对陆小曼不仅有同情,而且也给予了自己可能的帮助。但这并不能改变赵清阁阿姨对他们如此结合的不赞同态度。同样是面对诗人的热烈追求,两位女士表现截然不同。赵清阁阿姨对我说: 相比之下,林徽音对这件事的态度和处理,显然是小曼所不及的。

许多次,赵阿姨都对我强调了: 在这种切身感情事情中的表现,也是一个人的人格和操守的体现。 她的这种观念。赵阿姨认为,不论是早期自我标榜的 新女性 ,还是现在时尚流行的 开放 女性,她们许多人对生活 操守 不以为然,或说她们根本不看重生活 操守

可是,让人遗憾和尤感痛心的是,由于一段战乱时期的友情,从文化界圈内相识人之间的传言,进而演变到不相干、甚至根本不识当事者其人的社会流言,让赵阿姨始终处在一种不能 、无法 的受伤害的弱者境地。而在赵阿姨晚年,友情的一方 —— 一位我尊为长辈的(父亲去世后,他是父亲治丧委员会成员)、早已有家室并事业有成的某先生, ——“ 文化大革命 后,被拥上文学大家之位。这就使得他和赵清阁阿姨二人之间的友情,更是成为了热点。某先生的研究者,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境外的,不管是年长的文学工作者还是年青的文学研究生,为了能得到他们所期望获得的材料,一齐把目标都朝向了尚在世的赵阿姨。可以说,赵清阁阿姨因此得到文学界、甚至社会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了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女作家应该受到的关注。对于独立的、自尊的赵清阁来说,这样的 关注 和做这种所谓的 热点人物 ,自然难以接受。面对这般的关注,面对人们提出和关心的那些明显含有 窥探 之意的问题,赵阿姨是痛苦的。那时,赵阿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不接受这种采访,以避免自己更多的受 。当然,她也不想因此太 得罪 了人。所以,赵阿姨在回复这些人的采访要求时,总是客气地坚持强调 研究作家,一定要读作家作品,从作品中进行研究。 的观点,尽量婉言拒绝他们来访。我自己也代表赵阿姨处理过这样的几封来信,代她拒绝了来访要求。

赵清阁阿姨这种痛苦,我能够理解。她为了逃脱家庭包办婚姻,还不到 15 岁就离开家庭,踏上了人生独立自主的生活道路。经过奋斗,她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社会的基本经济能力。赵清阁阿姨对自己艰难奋斗取得的社会独立是珍惜的,她把维护和爱惜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这种独立视为是不可分的。为了能够做到洁身自好,赵清阁阿姨对自己始终不敢放松要求。因此,赵阿姨的人生路,走得艰辛,走得很累。赵阿姨气质淡雅,虽是一般书香门第而非大家出身,但她身上自有一种透着高贵气息的矜持。她和那种感情可以随意付出的轻浮女性,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和生活方式。这些,那些和赵阿姨共事过、相处过、而又不乏善意的人,会有同感。

父亲的一位学生,离休前曾是国内某对外刊物的总编,对我说过: 对赵清阁,是毁誉参半。 他本人,对赵阿姨持肯定态度。他不清楚赵阿姨个人感情的情况,但他对她的文学成绩是肯定与好评的。但我从另一位革命文化前辈口中听到的赵清阁,可以说,是些不入耳的话。

而我,也有自己的判断。判断,源于许多方面,其中人生观、社会价值关,当然是基础。

二OO九年二月写于上海

刊发于《香港文学》二OO九年十月号 ( ) /十一月号 ( )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