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景明:读《走出戈壁》有感

1989-06-04 作者: 熊景明 原文 #民间书架 的其它文章
分类:

读《走出戈壁》有感


—— 作者:熊景明


共和国的孩子


此书的英文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为 2019 年十大好书,有人誉之为一部史诗。其内容和中国 20 世纪下半叶进程的相关性,叙述之朴实无华,生动流畅,不愧为一部精彩的民间历史。历史跌宕起伏,形成无数中国人的戏剧人生。倘若有史景迁那样的史家要用个人的经历来表现这个时代,此其人也。


单伟建的父母均出生于山东的寒苦农家, 父亲虽没受过几年正规教育,却熟读《史记》《资治通 鉴》之类古书,此乃传统中国的耕读之家。父亲后来成为海关总署的工作人员。 1954 年,单伟建一岁时,举家来到北京。在严父慈母的庇荫之下,幼小的男孩对 50 年代的政治动荡和随之而来的饥荒,没有多少不安的记忆。 1960 年,他幸运地进入当时中国最好的小学之一,遇到的老师、得到的教育,令人羡慕。


1966 年小学刚毕业,这名少年为升入中学专心致志地复习功课。国家则几乎在一夜之间进入动荡,此称之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时代延续了十年之久,给民族带来的灾难罄竹难书,影响至今未能全消除。这名小学生 本来一门心思要考上最好中学。升学考试废除了,我多少有点失望。但我万万没有想到,永 远都不会有中学可上了 。他和同学到处去看热闹,看到 破四旧 焚书,看到老师被斗,被打死,看到小朋友的父亲自 杀。他跟随长他几岁的同伴挤进不要钱的火车,完成了革命洗礼 大串联


今天的读者也许难以明白,为什么做父母的不对儿女讲讲是与非,任由他们去瞎胡闹。只有过来人,才知道当政治的洪水泛滥时,逆我者亡,人人自危。此时,思考和理智往往被革命旋风刮走了。 13 岁的 小屁孩 及伙伴在中央领导所在地中南海墙外 安营扎寨 ,用破纸箱和木棍搭窝棚,日日夜夜蹲在里面玩耍聊天。虽然那时没有手机,周围都是 手足 ,在崇高的目标激励下,新鲜刺激,呆多久都无所谓了。他们挑战的是国家主席,比起多少年后围某地立法局、警署的青少年神气多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同样的情怀。


放逐 戈壁


本书着墨最多的是作者在内蒙戈壁滩度过的,炼狱一般的六年。 90 年代我去甘肃参加扶贫项目,第一次见到戈壁,奇怪为什么这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还有人烟。当地人给我讲个笑话,说有人大学毕业,从北京分配到这里,在车上打瞌睡,到达后惊呼:这么快就来到月球上了!除了没那么多坑坑洼洼,的确相似。


将大约 1 700 万城市青少年送到穷困的农村地区去做苦工,剥夺了他们受正规教育机会的非法、将千千万万家庭拆散的,违反人性的举措称为 知识青年下乡运动 ,简称为 知青运动。 16 岁的单伟建只有 50 公斤,瘦得像根竹竿,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此时成为内蒙古生产兵团第二师十九团五连的一名兵团战士,在这个不毛之地,与 300 15 岁到 21 岁的男女青少年一道 服劳役 读回忆录和小说最大的不同,是不必那么心慌,知道作者最后没有饿死,没有冻死,没有累死。而且我已经知道本书作者是一位成功的金融投资家。读到他描写睡在结冰的湖面上搭建的帐篷里被冻僵,被饥渴折磨的痛苦,连续 31 个小时挖渠的各种经历,我常常停下来,翻到书的后面,看看他去到美国后的舒坦日子。


我读过《古拉格群岛》,读过杨显惠描写右派劳改营 夹边沟 的书,看过艾晓明拍的纪录片,读过我的干爹黄湛写的北大荒劳改营的经历。。。。对单伟建描写的,吃不饱,睡不足,在冰天雪地做苦工,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惨状并非第一次听闻。身体所受的折磨之外,生活中没有任何娱乐,也无书可读,只有无休无止的训话、训斥。然而,那些苦役犯都是成年人,而戈壁滩上备受折磨的是些还在发育时期的青少年,他们本该在父母身边,在学校上课,与同伴玩耍。只因为独裁者的一句话,就要到这里服苦役。而且这些青少年被告知他们要一辈子在这里接受再教育。 失去对未来的憧憬,最难担待。


对此,我有深切体会。我比作者长 10 岁, 1968 年大学 毕业 被集中派往云南南方的一个军垦农场,同样成为一名兵团战士,种了两季水稻,三季小麦。我比他幸运多了。那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第二年后,自力更生,生活得到改善。 然而,那也是我人生中最为不堪的一段经历。当时我母亲卧病在床,我却不能请假去看望她。想家快想疯了,于是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每天只喝水,不吃饭。终于在一天早上晕倒,准假去县城看病。我将自己的回家的计谋告诉医生,得到他的配合,可以回家一周。母亲坐在病床上,看到我蜡黄的面容,眼泪立刻落下来:你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多年后我自己做了母亲,才体会到当年她如何地为子女的处境何等揪心。读到单伟建的书之前,看了他在伯克利演讲的视频,讲到他天寒地冻时去割芦苇,拼死完成每天的工作量。我心里想,他母亲知道的话会多么心疼啊。看来母亲是知道的。书里他写到,母亲为他缝制了一双绿色布面,羊皮衬里的手套,戴上手套割芦苇容易了许多。这双手套上应当有母亲的泪痕吧。


建金字塔,修万里长城,挖大运河,都由当时的苦役或奴隶完成。后人去参观这些人类的伟大工程,往往不去多想建造者悲惨的人生。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血汗铸成的丰碑,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单伟建和他的 300 个小伙伴在戈壁上的劳役,则得不偿失。千辛万苦种出来的粮食,比撒下的种子还少。 这残忍的闹剧年复一年,进行下去。荒诞是文革的特征之一。房屋着火,最重要是将毛主席像抢救出来。我在军垦农场时,住在茅草房里,火灾的危险大。有个女生悄悄与我分享她的妙计:将人民币夹在毛选(毛泽东文集)中,逃跑的时候,可以正大光明地首先抢救出来。


《走出戈壁》也是一部十分励志的著作。比单伟建大三岁的李荣田对他说过:浪费时间就是对自己犯罪,这成为他毕生的行为准则。 40 后(也许更早)到 60 后在大陆出生的读者,作者令我们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柯察金。 他的话我们均能背诵,奉为真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 . 因此 ,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 ,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这样 , 在他临死的时候 , 能够说 , 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 —— 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它是这一、两代人中许多人具体的特征,有待未来的人研究,起码我本人深受影响。

单伟建相信,无论在任何境况之中,都必须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如此的性格,令他每次命运来敲门的时候都有所准备。在最艰难的条件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最大的嗜好,阅读。天道酬勤,他的付出最终有了回报。书的开篇,写到一个小故事。他小时候将手电筒失落在草丛中,父亲命他去找回。直到天黑都没找到,小男孩坐在草地上放声大哭, 恰在此时,我感到屁股硌到了一个硬东西,伸手一摸,正是我的手电筒 。读到这里,一贯 迷信 的我,相信他此生会逢凶化吉。的确,看来他从小都得到命运的眷顾,一生中,遇到无数贵人,并与一位开朗、美丽、智慧的女子喜结良缘。他的努力加运气,令他成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他那些可爱,出色,历经磨难的小伙伴们,而今安在?


历史无法掩埋


单伟建终于幸运地多年之后走出戈壁。 这场 1968 年底开始的知识青年下乡运动,延续了将近 12 年,到 1980 5 月,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 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 10 月,中共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 知识青年 可以回故乡城市。准确地说,这是一场 强制放逐城市青少年的政府行为,在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它影响了一代人青少年,造成上千万家庭的不幸。


1981 6 27 日,党中央通过过了 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这唯一一份承认文革错误的中央文件中,没有一个字提及影响深远的知青运动,没有一句话对全国的知青和他们的父母道歉。 2000 年后,知青回忆录大量涌现,这批人陆续退休后,常常欢聚一堂,人生虽然不不尽人意,晚年大都衣食无忧,谈起当年,就像 忆苦思甜 青春无悔 成为主旋律。当年没有选择,谈不上后悔;个人这么想可以平衡心理,少些伤心和失落。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历史是照料未来的明灯,需要将它擦亮,而非令之蒙尘,将之掩盖。知青运动和文革不可不反思。


2014
5 1 日,已经两鬓苍苍的当年逃港知青,在香港大鹏湾吉澳島鬼吊角,一个人迹罕至的山坡上,凄凄荒草从中,立了一块简易的石碑,纪念当初冒险游泳渡海逃往香港,葬身大海的同伴。 此后,每年今日他们租一条船,同去祭奠。 2016 年,文革过去六十年后,我随他们同去。一路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惊险故事,生、死、爱齐全。船离岸 100 米左右,好些位年过花甲的男士,纵身跃入海中,向岸边游去。


内地文革研究几乎成为禁区,连回忆录的出版也成问题,似乎没人谈论,这段历史就不存在了。现在的政府虽然不提及毛时代的错误,但在政策上,在行动中,早就改弦易辙。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赢得许多人的拥戴,但坚持对过往的错误 不割席 的话,恐怕难以赢得信任,尤其在言论自由的香港。 香港的占中运动和后来更激烈的动乱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多数大陆背景,经历了大陆文革的人及他们的后代,反而不赞同街头运动,尤其反对暴力。我们与本地人的区别在于拉开了距离看历史,感恩最糟糕的时代结束了,珍惜今天的进步。即便问题多多,却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用激烈的方式解决。香港中学不教授中国历史,不知道是否与无法阐述毛时代的历史有关。不了解历史,不可能了解现实,难以培养出民族认同感。


美丽的两国缘分


书的全标题为《走出戈壁 我的中美故事》,下半部主要是作者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念书,教书的经历。经过戈壁滩上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练,在异国他乡受到的挫折和困顿算不了什么。 一片青葱的美利坚,所到之处,舒适安宁,见到的人,均以笑脸相迎,简直像个童话故事。美国人以爱心接纳这个来自红色中国的年轻人。他的遭遇像电影或小说里编出来的,不信请自己去读。当然,每一步走来,他都踏踏实实,依然是那个争分夺秒,从不敢松懈的小子。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种瓜得瓜。


单伟建的美国故事,体现了中美两国一段美丽的缘分。当我捧读此书,为美国人对我们这位穷留学生的友善感动时,听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对华政策演讲,看来目前的美国政府否定过去对中国的友好。单伟建是中国和美国共同造就的千千万万人才之一。他们中回到中国的 海归 ,除了自身的经验和本领,给中国带来的观念和游戏规则,拉近了中国与西方的距离,令双方受益。 大部分赴美留学生,尤其是博士生,都选择留在美国工作。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的数据显示, 2018 6 182 名中国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有 79.4% 打算留在美国工作。人才对两个国家的贡献,无法像贸易数字那样计算,却不能低估。


初闻此书作者身份,有些奇怪。这位私募基金主管,替客户操心其万贯家财,压力之大,不足为外人道。这个行业中,不少人 50 岁上下就退休了,此人怎可在日理万机的生涯中,抽出时间来写回忆?书到手,更为惊讶。本书按时间顺序,共 29 章,每章开篇交代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对复 杂的历史背景的裁剪、取舍是很大的挑战。这并非作者的专业领域,能如此到位,颇不容易。我们中心收集有 200 本左右知青回忆录, 3 千多本这个时代的人写的个人历史。还没见过这样的写法。

作者将沉重的话题写得清新可读。他没上过中学,没有受到中学语文课灌输给学生的形容词的影响,语感和词汇直接来自他阅读的名著,也许因祸得福。单伟建有天生的幽默感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可贵的细节记忆能力。有朝一日拍成电影,场景都无需另外写了。上苍赋予他的天分,成长的环境,不凡的遭遇和种种缘分,更由于他毕生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这个人,这本书。


2020 7 30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