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那一年的12.25夜

1989-06-04 作者: 王宗仁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那一年的12.25夜

--作者:王宗仁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了。“文化大革命”真是“大革文化命”,连文化学习都不要了--大中小学一律“停课闹革命”。当时我刚念完初二。革命一来,跟着热闹了一阵上街游行报喜宣传之类,就感到无趣乏味了,成了一个“逍遥派”。我在家闲得发苦之时,一位同学来找我,要我帮忙抄写“大批判专栏”,我也就应允了。那大概是1967年国庆以后的事。

没多久,12-26就要到了。马路上、校园里,大大小小的“大批判专栏”都“刷新”了版面,推出特刊、专刊,各显神通,施展特长,倒也有一点“一比高下”的态势。我们班级那个“专栏”的“CEO”一直按兵不动,一声不吭。我以为是不打算“紧跟潮流”了。

12-25下午,“CEO”突然宣布,“今晚12点之前完成12-26特刊”!我们那个“大批判专栏”有16张“白报纸”那么大。1张相当于A0图幅,尺寸为:1189×841,面积1平方米。当时是上下各8张,所以,总长841×8,近7米;总宽1189×2,近2.4米。总计16平方米。

这么大的一个“版面”要在几个小时内“换版、更新”,内容呢?根据几个月的实践经验,这个“专栏”的容量在8000~10000字左右。“难为无米之炊”啊。可是“CEO”没有刻意的要求,也没有可供使用的资料。“专栏”的具体编辑小刘小章小周小郑等一合计,觉得“头儿的意思似乎只要换了就行”。

于是就来了一个“创意”,把16张“白报纸”作为一个整体,16平方米一起作为一个“画图板”。

左上角设置了一个红太阳,中间是伟大领袖的木刻头像。这在当时十分流行,用“方格缩放法”放大画到纸上。

中间和右方,是一句流行的革命口号(无非是万岁万万岁或大海航行靠舵手一类)。然后衬以红太阳的“万道金光”,也就是用红色画出若干条放射状的线条。

下半部分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是“木刻式的写意”,蓝色的粗线条的波浪和浪花。

最后的落款是××××编辑部、67届初三(1)红卫兵排、革命师生云云。

难点是好多“金光”射线,不仅长(最长有五六米),而且跨越好几张纸。为了保证“一线直”,找了一个空教室,16张纸全部铺开,趴在地上操作,直到午夜时分才得以完成。

最后一道工序是张贴。已是“头九”第四天了,又近午夜,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们几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花了个把小时,终于在12-26零点之前完成了任务。

我们把“杰作”与别的一比较,的确有些不一般,没有丰富多样的色彩,没有连篇累牍的文章,就红、蓝、黑三种颜色,粗旷的线条,简单的编排,……。

回到家里,已经一点多钟了。刚刚躺下,“砰砰砰”的敲门声惊动了半条弄堂。我们一家都醒了,屏住呼吸,侧耳细听楼下的动静。底楼的住户应声问道:“谁啊?什么事?”敲门的显然有一伙人,七嘴八舌地嚷嚷:“我们是工人民兵!”“我们找底楼灶批间的陈××!”“陈××,开门,出来!”底楼的住户起身开门,嘈杂的脚步声一拥而入,“砰砰砰”再次响起。“陈××,开门,出来!”没有点滴回音。楼下住户说:“他已经几天没来过了。今天也没看见。”“是吗?”来者泄气了,走了。

原来,这天晚上“刮台风”——打击流氓阿飞活动。住在我家底楼灶批间的陈××是“社会青年”(没有工作的待业人员),平日“流气”严重,成了打击对象,但又很久不见踪影。这天晚上,在我们这幢楼周围布置了埋伏,守株待兔。深更半夜,我“姗姗来迟”地回家,被误认为陈××。于是就发生了“夜半惊魂”。

1967-12-25,那个晚上,是我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一个夜晚。

(写于2008-12-25)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