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仁:1966-10三秋劳动“不怕远征难”

1989-06-04 作者: 王宗仁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966-10三秋劳动“不怕远征难”

--作者:王宗仁

回想四十五年前的那个1966年秋天,已然没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自从六月份开始的文革,借助于强大的宣传力量,从发轫之初就自诩为“史无前例”,的确把神州大地搅得“史无前例”的“革命”氛围——和平年代全国“停课闹革命”是“史无前例”,闹市街头铺天盖地的“革命大字报”是“史无前例”,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学生革命群众”聚集心脏广场接受检阅是“史无前例”,无需任何法律手续就可以闯进民宅采取“革命行动”是“史无前例”……。我当时只不过是个初二的中学生,似懂非懂,在连篇累牍的报纸社论的鼓动下,被裹挟着前行,时不时真的以为有幸赶上了伟大的“革命新时代”,可以弥补生不逢时未能赶上的亲历那二三十年的“革命战争年代”的遗憾。宣传之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按文革以前的学制,从初三开始到市郊参加“三秋”“三夏”农业劳动。尽管文革伊始学校已经停课,理论上我们这些完成初二学业的学生也就停止在初二学历上,但是,到了那年九月份以后还是认为我们进入了初中三年级,所以就有了下乡劳动的安排。我们已经几个月不读书、只“革命”了,得知第一次到郊区参加“三秋”劳动,也就格外新奇,兴致勃勃。

我记得那次“三秋”劳动的地点是川沙县施湾公社施湾大队。如今的电子地图上可以查到川沙施湾镇,紧邻浦东机场。四十多年前那里还是广袤的乡野、肥沃的农田。当时的下乡劳动一般是两个星期,行李也很简单,草席薄被枕头,饭碗筷子茶杯,牙刷牙膏肥皂,脸盆毛巾等等,再加一些换洗衣服,不像后来学生下乡“学农”时还要带铺板床架蚊帐之类的“大家伙”。当然,还要交付钞票、粮票、油票。由班主任老师全面负责,另外还配备一两个老师参与管理;每个班级挑选若干同学专司炊事买菜烧饭,其他同学则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小组长。

就在万事俱备即将出发的时候,1966-10-22,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红卫兵不怕远征难》(详见附录)。起因是大连海运学院的十五个学生历时一个月,行程两千里,从大连步行到北京,进行“革命大串连”。此举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称之为创举,号召大力推广。于是乎,“红卫兵不怕远征难”的口号立即传遍大地、响彻校园,我们这些十五岁上下的花季少年,在“革命潮流”的鼓舞下,兴奋不已,学习红军老前辈,不怕远征难,徒步去下乡!

记得那是10-24早上,吃过早饭就到学校集合,每个班级除了负责炊事的同学作为“先遣部队”提前一天下乡打点“大部队”的伙食、另有一两个同学押运众人的行李以外,其他的就“雄纠纠气昂昂”地踏上了征程。比我们大10岁的班主任老师带领同学们模仿部队行军,“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步伐整齐,阔步向前,口号震天,歌声嘹亮。我们学校在淮海中路,大概是7点钟启程,在金陵路外滩摆渡过江,所以我们一路上真的是迎着朝阳,斗志昂扬。以一个个班级为单位,歌声口号声彼伏此起,你呼我应,震耳欲聋,直冲云霄,引得一路上的市民投来惊异的目光。

很快就到了外滩,过了黄浦江,来到浦东地界。当年是川沙县,一派乡村风光,倒也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在班主任老师指挥下,依旧口号声声,歌声阵阵。班主任老师知道看路边的里程碑,又带有手表,兴奋地告诉大家,行军的速度达到每小时十里以上。

渐渐地,速度变慢了,歌声口号声低落了。班主任老师继续鼓劲加油,发动一些同学轮番高呼“语录”、高唱“语录歌”……。

渐渐地,步伐变得凌乱了,队伍变得静默了,歌声趋于停顿,口号趋于无力,班主任老师在本班队伍里来回奔跑叫喊鼓劲: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渐渐地,出现落伍者了,“收容”预案实施了,除了班主任继续带领本班的“第一集团”外,别的老师负责照管掉队的同学,在队伍后部形成本班的“第二集团”,一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序列打乱了……。

终于,队伍不成形了,每个班级的几个老师各管一部分同学,基本的要求是保证“一个都不能少”。

终于,到达川沙县城川沙镇了,各个老师更加谨慎,防止同学走散走失,并催促大家不要留恋县城,尽快行军赶路。

终于,施湾镇进入视野了,我们“第一集团”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恢复了精神,提起了劲头,向着目的地冲刺冲锋。

虽然我在班级里年龄最小,但是我始终保持在“第一集团”中,还被班主任作为鼓舞其他同学的榜样。我是平生第一次在郊外长途跋涉,第一次看到田野乡间,强烈的好胜心和好奇心推动着我克服了六个多小时、六七十里路的“远征难”,首批到达终点。个把小时以后,“后续部队”陆续抵达,“全军胜利会师”,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当然也有“不堪忍受”的,一如残兵败将愁眉泪眼……。

两个星期后,1966-11-8,“三秋”劳动结束了,“远征”没有人再提了,学校安排大家乘坐“小火车”回家。当年上海人所说的“小火车”是指上川铁路,(据上海地方志介绍,它位于上海市浦东地区中部,西北起浦东黄浦江边庆宁寺,东南至南汇县祝桥镇,长33.35公里,是轨距为1000毫米的窄轨铁路。民国11年(1922年),由上川股份有限公司租用上川县道辅设铁轨。民国14年,庆宁寺至龚路段通车。次年,延伸至川沙镇。民国25年,延伸至南汇县祝桥。抗日战争期间,江镇至祝桥段被拆除。1965年9月,因小火车设备陈旧,不再投资改造,并将川沙至江镇的路轨拆除,线路缩短至川沙。由于铁路沿线平交道口不断增加,以及铁路器材配置困难等原因,1975年把上川铁路全线拆除,路基改建为沪川公路。)这次回家是第一次领略“小火车”,第一次到了杨浦区的浦江边,第一次坐?路有轨电车从头到尾由市区东北角“匡汤匡汤”地回市中心南京路。一路上洒下了同学们的欢歌笑语……。

当年模仿红军长征和红卫兵步行串联,徒步下乡参加“三秋”劳动,已经过去四十五年了。如今再看那篇社论,貌似有理,实为空话,徒有“革命理想”“革命精神”,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都是必然失败的乌托邦。而今不时可见新时期的模仿,除了徒步行军外,还清一色地穿上三十年代的灰布军帽军装。然而,此等作为已经很难引人注目了。曾经辉煌的历史并不能简单地“复制”,战争年代与建设时期并不能同日而语,东施效颦不能不劳民伤财,数十年来这样的教训不能不算少。何时会终结?


附录:

人民日报1966-10-22社论:红卫兵不怕远征难

大连海运学院,有十五个革命学生,组成了“长征红卫队”,以红军为榜样,跋山涉水,历时一个月,行程两千里,从大连步行到了北京。

大串连,是群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伟大创造。我们敬爱的领袖毛主席,一直是极力支持大串连的,并且主张把这种革命行动大大推广。

全国大专学校的学生,中学的一部分学生,到首都来串连,各地的学生互相串连,这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方式之一。学生们在串连的革命大学校中,可以熟悉社会,熟悉群众,熟悉阶级斗争,经受大风大浪,得到种种锻炼。

大连海运学院的革命学生,不坐火车汽车,徒步行军进行大串连,这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举。我们衷心祝贺这些革命学生长征演习的胜利,并且希望各地的革命学生,在自愿和可能的条件下,也这样做。

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从大连步行到北京的学生,根据毛主席的教导,边行军,边学习,边宣传,边做群众工作。他们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传党中央的十六条,把毛泽东思想的种子传播到沿途的城市和乡村。群众称赞他们是“毛主席的忠实红小兵”,“老红军、老八路的红后代”,“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队”。

这些步行来京的学生,像解放军那样,坚决遵守毛主席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做好事。他们每到一地,就访问老工人和贫下中农,听革命前辈讲述斗争史,翻身史。他们不顾旅途的疲劳,为群众担水,扫地,干零活,参加秋收,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定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他们决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而要做高山上的劲松,勇于迎接暴风雨的挑战。大连步行来京的学生深有体会地说:我们虽然离开了明亮的教室,舒适的床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抛开了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大锻炼,大提高。

事实正是这样,不打算艰苦奋斗的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谁想要“舒舒服服地干革命”,谁就可能“舒舒服服地和平演变”,滑到修正主义的泥坑中去。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艰巨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青年一代,一定要永远忠实于毛主席,忠实于毛泽东思想,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把“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传统,继承下来,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