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宇/文:鼠疫之下的生死之城
鼠疫之下的生死之城
--作者:王晓宇/文
伍连德在东北的哈尔滨、三姓、拉哈苏苏、大黑河、满洲里、牛庄(今营口)共设六所防疫医院,平日应诊,疫时防治,成为东北地区的卫生防疫中心,也是民国时期全国的卫生研究中心。
伍连德(前排左三)与他的抗击瘟疫组成员在大来诺(Dalainor)
伍连德先生和他的家人。
1921年,伍医生(左)和同事在户外开展瘟疫实验。
1921年,伍连德与罗伯特·波利策医生在瘟疫实验室。
在鼠疫病人的带领下,伍连德到居民集居区查访鼠疫患者。
1921年,瘟疫高发时期的坟地。
1921年,肺鼠疫患者在室外接受常规检查。
1911年,抗击鼠疫时,在傅家店内成立的滨江防疫疑似病院。
1911年,哈尔滨停业的客栈、学校等被用来当作防疫的办公室、消毒室和病房。
新哈尔滨医院内部。
1910年,瘟疫时期的哈尔滨。
1911年春节,傅家店坟场焚尸,大火烧了三天。图为伍连德指挥衙役焚烧发现疫情的住所。
大雪落满了1910年至1911年的东北大地,大清王朝谢幕前的最后一个冬天显得异常寒冷。但真正让所有人都寒彻骨的,又岂止来自天气,而是在死神那低低的嘶吼声中无孔不入的恐怖——大瘟疫突如其来,在中国迅速吞噬掉了六万多条生命。
边陲小城哈尔滨首当其冲,在当时仅有两万多人口的傅家店地区,死亡竟高达五千余人。瘟疫之神在狂舞,这座仅有十多年历史的国际化小城瞬间由天堂变成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变成一座极端惊悚的生死之城……
鼠疫来了,无形的病毒折磨、考验着这个古老而疲惫的国度,一边是日薄西山、摇摇欲坠的清廷;一边是在死亡气息中残喘、企盼拯救的苍生百姓,而天朝卧榻之畔更有列强那虎视眈眈的身影……
人鼠之间,生死之间,伍连德,这位最早接触现代科学的华人知识分子英雄般地登场,并力挽狂澜。百年后,重温那些被灾难映衬出来的人道主义光辉,仍令我们一再地激动。正是凭着伍连德准确的判断,凭着周密而科学的防疫方案,凭着防疫团队高达10%殉职率的牺牲精神,这场人类已知历史上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就被以中国人为主的防疫队伍彻底消灭了,成千上万的生命被拯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伍连德的防疫方案也成为迄今为止对付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一场数百年不遇的大瘟疫,被一支小小的防疫队在四个月之内扑灭,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这都是一个奇迹。以伍连德为首的中国医务工作者在防疫中采取的措施之科学,又让世界医学界惊叹。
处于荣誉巅峰的伍连德并没有陶醉,他预测到鼠疫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还会再度爆发。为此,他谢绝了高官厚禄,重返北满,继续奔波在白山黑水之间,查清了鼠疫流行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检疫措施。在他亲手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卫生防疫机构--东三省防疫管理处内,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支预防鼠疫的专业队伍。
1920年底,鼠疫果然卷土重来。伍连德十年磨剑,占尽先机,成功地将其彻底控制和消灭在北满。和十年前仅中国境内便死亡六万多人相比,第二次大鼠疫中死亡人数不足一万,而且哈尔滨以南几乎未受波及。更重要的是,由于防疫及时,鼠疫的隐患被消除,这一波大鼠疫流行到此终结。
这些百年前的老照片,将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生死岁月。
文章版权归《南方周末》所有,转载请与编辑联系
(Email:
ml1982@vip.sina.com
)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