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我所认识的“现行反革命”分子

1989-06-04 作者: 王晓明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我所认识的“现行反革命”分子

--作者:王晓明

打从记事开始,家长和老师们就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尤其是见了年纪大的,头发白的,都要尊称一声“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可是突然有一天,这件事竟然变得十分地困惑棘手,因为周围的许多长辈尊者一夜之间面目全非,都变成了些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走资派、”“地富反坏右分子,”让我很长一段时间动破了脑子,也不知该叫他们什么是好了。

这事发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我十二、三岁,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便领教了群众运动和群众专政“无比强大的威力”,目睹周围一批又一批的“叛徒、特务、现行反革命分子”纷纷暴露,用那时间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全都“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落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沧海只取一粟,不说远的,光说说作为一个初喑人事的少年,那时我身边认识的那些“现行反革命分子。”

印象很深刻的是同院的“王大夫,”这老头平日里慈眉善目,寡言少语,脸上总是挂着和善的笑容,加上又是个小儿科大夫,因此人缘极好,按说安全系数应该是很高的。可有一天院子里突然增添了许多大字报,揭发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仔细看大字报内容才知道,原来这王大夫长得人高马大,脸膛红仆仆的,猛一看,竟有几分象是北京中南海里那位全国人民人人敬仰的伟人。像也就像罢了,可这是不能随便说得呀。谁知这王大夫有一回不知是喝醉了还是怎地,竟然按捺不住地和朋友们说:“他们都说我长得像毛主席,我在街上走,经常有小孩子围着我喊‘主席、主席。’”这事立刻被揭发出来,王大夫从此再也不能给小孩子们看病,只能戴上高帽子,挂起大牌子,去“牛棚”里呆着扫大街洗厕所了。

1970年我去山东老家探亲,开始几天老是听村里面二大爷讲述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说起这二大爷,那可真是“根正苗红,”出身三代贫农,本人曾参加过当年支前,推着小车一直把“革命”送过了长江。按说这样的人,怎么也和“反革命”沾不上边呀。可有一天,我突然看见黑压压一队人马愤怒地押着二大爷游街,二大爷胸前挂着块大牌子,敲着面破锣,一边走一边泪流满面向毛主席他老人家请罪。一打听,原来这老头子热爱伟大领袖,一大早就上县城去请回一尊挺大的伟人陶瓷塑像,那塑像光溜溜地不太好拿,他便用根绳子套在塑像脖子上背着往家走。谁知在县城大街上没走出多远,就被一群革命群众围起来送进了派出所,说他丧心病狂,用最恶毒的办法攻击伟人。老头子当场被打得鼻青眼肿,还从此戴上了“现行”反革命帽子,让全家人都跟着好一阵子抬不起头来。

不光老的,那一阵子我身边的小伙伴中,也先后出了好几个“小反革命,”被我们一群“红小兵”集体批斗。他们的罪行大同小异,都属于平时手痒痒,老是爱到处乱涂乱画的那一类,用今天的话说,属于“街头艺术家,”或者“行为艺术家”一类可那年月的墙上黑板上,甚至大街小巷的围墙上,都到处写满了歌颂伟人的标语口号,画满了伟人的光辉形象,一不小心,他们随手涂写的文字就会和这些口号形象挂上钩,成为恶毒攻击的“反动标语”。出了这样的事,不仅孩子麻烦,家里的大人更是要跟着吃苦头。尤其是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单位表现有问题的,肯定就要大祸临头,在劫难逃了。因为警惕性很高的造反派会从“阶级根源”上仔细分析,说小孩子不懂事,肯定是家长们教唆指使的结果。

我们那院里不光有“反革命,”还有一个“大叛徒大特务。”他就是平时我们十分尊敬的老革命袁爷爷,据说他从小参加革命,南征北战立过不少战功。可让“文革”这面明晃晃的照妖镜一照,原本冠冕堂皇的袁爷爷竟也“原形毕露”,成了个十恶不赦的“大叛徒”和“日伪间谍”,一个“怀着不可告人的罪恶目的混入革命队伍的坏分子。”

事后我才弄明白,原来这袁爷爷十四岁时参加八路军,是部队里的一名小卫生员,一次战斗中被敌人俘虏,同时被俘的战友都牺牲了,只有他活着又回到了部队。这事让造反派如获至宝,一天到晚内查外调审讯批斗,一定要他交代如何出卖战友,又如何带着不可告人的使命,潜伏回革命队伍伺机破坏的。我听见许多从未上过战场,也没有过一天兵的人都在振振有词地教训袁爷爷:为什么别人全都丧命,只有你活着回来了?为什么不当场英勇牺牲,也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呢?“

上初一的时侯,我还亲身参加过一次捉拿”现行反革命“的艰巨战斗。那事开始时云山雾罩,神秘得很,光看见工宣队和校领导把学校的一个厕所给封锁起来,不让任何人靠近。过几天又让全校师生不分男女全都排着队,轮流去那个男厕所里参观犯罪现场,以提供破案线索。去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内急,大约匆忙之中找不着纸,竟然撕下了几页”红宝书“解决问题。这样”罪大恶极“的反革命行径,最后竟然没能破案,让那个十分狡猾的”反革命分子“给溜了过去,当年实在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不过我估计这人幸好没有暴露,不然义愤填膺的全校革命师生绝对轻饶不了他。你想想:江南那么炎热的盛夏,竟然让千把人都排着队,轮流到那个臭气薰死人的茅房里去走上一遭,还要仔细地观察那一堆令人作呕的排泄物,以便找出破案的蛛丝马迹……


转自《共识网》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