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阳:父亲在1954年国庆时的隐忧

1989-06-04 作者: 王端阳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父亲在1954年国庆时的隐忧

--王端阳

这是我父亲1954年国庆五周年时的日记,从中可以看到天津普通市民欢度国庆的情景。那时刚解放不久,人们还沉浸在对新政权的欢呼声中,可是我父亲却似乎感到了一丝对“太平盛世”的“粉饰”,并借苏联之题发挥了一下,认为中国更甚。这同他以后的“右倾”恐怕是一脉相承的吧。

今天来看,是否有一些启示呢!

10月1日 国庆节夜间鞭炮声中

昨夜在俱乐部晚会庆祝五届国庆。

今日下午游行。本来给了我观礼证,但为了孩子,上午九时多带着他们到人民剧场。九时和平路戒严,九时半多就各路口挤满了人,好容易才把孩子带到剧场。沿和平路便道坐满了准备看游行的市民,据说他们从六七点钟就搬着板子凳子,带着水壶和吃食等上了。过去只在游行前几分钟前到观礼台去看,并不知道群众的热烈情绪真正如何。
游行队伍过完主席台不久,就下起小雨来。夜来小雨下的更密了,可是市民打着雨伞,成群结队地到和平路看烟火的还是非常热烈。要不这雨,群众还不知道拥挤到什么程度呢!花炮也无奇不有,美极了。

那天法中友协访华代表团团长在欢迎会上说,炮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从中国人用花炮庆祝节日和胜利看来,中国人发明火药的目的是为了表示人民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为了屠杀人民。用花炮庆祝节日和幸福,大概在世界上唯中国有之。

今天读完了中共中央批发驻苏使馆研究整理的关于《苏共中央强调科学研究工作应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份材料。其中有下列文句:

《共产党人》的论文曾说,某些历史家竭力“改善”历史,结果苏联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时所曾必须克服的困难便在许多著作中“消失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缺点与错误也往往避口不谈,苏维埃社会的发展被表现成完完全全的凯歌行进。结果某些作者笔下的历史便被粉饰,因而便被歪曲了。(第五期《共产党人》:《研究苏维埃社会史的若干问题》)

这意见对中国,对中国文艺创作界更是对症下药的苦口良言,或者可以说中国比苏联症状更甚一些。

10月2日

大刘昨夜演完戏过十二点了,回来时和平路上还很多打着雨伞溜来溜去的人。烟火在十点多钟时已经就稀少了。可见市民对国庆节的狂欢。单从游行看还会一般化,从这些小角度看倒更深刻。

注释:

观礼证--即上国庆观礼台的证件。
大刘--我母亲。


转自新浪《王端阳的博客》,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