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友:架起两岸心灵的桥梁

1989-06-04 作者: 王维友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970年代至1980年代, 杭州, 两岸, 台湾, 文革后, 浙江


架起两岸心灵的桥梁


--作者:王维友口述


我是 1978 年秋天正式调到浙江省开始从事对台工作的,至今已 40 多年了。


我刚到杭州时就住在西湖边的一个小阁楼里。这阁楼有五平方米大小,号称 五方斋 。斋虽小,却很安静,又临靠西湖,凭窗西望,透过柳浪闻莺公园,西湖风光尽收眼底。下了三层半楼梯便是办公室,方便极了。我就在这里安营扎寨,铺开阵势开始了新的生活。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了。这件事在国内外立刻引起强烈反响。


95.jpg

1979 年元旦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告台湾同胞书》


当时宣传《告台湾同胞书》的任务很艰巨。特别是《告台湾同胞书》刚发表的那些日子里,省里也是座谈会不断,演讲会不断,我这里 两台一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前线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约稿电话也不断。我在几位老同志的带领下,今天跑政协,明天跑党派。那时省政协及各民主党派,许多七八十岁的老先生都常常是不顾年老体弱,柱着拐杖,顶风冒雪将饱含深情的稿件送到我们办公室。我那五方斋里经常深更半夜还是灯火通明,每天除了编发来稿,我自己还要写出一两千字的稿子,那时成天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有写不完的稿件,似乎时刻都有话儿要对台湾同胞说。


半年时间里,我就在 两台一社 发表稿件五六十篇,有写浙江省副省长汤元炳的;有写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陈立节的;有写九十岁老人、曾任国民党浙江省邮政管理局局长陶拱宸的 …… ,这些稿件有的在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上连载,有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福建前线广播电台对台湾播出,有的通过中国新闻社发往世界各地的华文报刊。


我和张学铨同志一起组来的浙江大学教授曹萱龄的《佳节思亲人》一稿,春节期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前线台播了一遍又一遍,播音员饱含深情的声音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 两台一社 的好几位编辑、播音员都分别给我打电话介绍此稿播发后在台湾岛内及世界其他各地的反响。省政协张慕槎老先生当时已七十多岁了,他看到此稿连读三遍,就连哭三次。他在政协的一次大会上介绍这篇稿件时说: 读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仁不慈;读曹萱龄《佳节思亲人》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不孝、不仁不慈。 宁夏台办的张加海主任看到这篇稿子后还专门组织创作人员到杭州,根据曹萱龄的这个故事拍摄了一部电视剧。


每到夜深人静写稿完毕,自己便静静躺在床上打开收音机,收听 两台 广播,如听到正在播出自己撰写的稿件,便会激动不已,迟迟难以入睡,傻想台北的蒋经国也许正在偷偷地收听我的 大作 。想到这里我会更加得意,常常会独自寻思: 你看,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多么的有趣、多么的伟大啊,谁能去与小蒋 谈心 …… 也只有我们广播才有这 天大 的本领! ……”


我们还为福建前线对台宣传品编辑部提供了大量的图片传单,让他们通过海漂、空飘、打宣传炮弹等手段将这些宣传品漂(飘)进岛内,飘进台湾同胞手中。


也许现在很多人对海飘空飘已经没有概念了,甚至相当一级的领导说起当年的空飘和海飘,也认为是劳民伤财,说是把茅台酒、中华烟等许多好东西漂(飘)到大海里去了,多可惜。但在以前那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两岸隔绝无法正常来往,看的见摸得着的也只有靠海飘空飘,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像现在有网络、有 三通 还要漂(飘)什么呢?


当年,不仅我们飘,台湾也飘给我们。国民党到台湾不久就开始向大陆施放气球,携带最多的是国民党的旗帜和传单。传单内容多是宣传反共,还有的是宣扬国民党在台湾的建设 成就 和对大陆时局的评论。到后来,台湾当局开始把日用品,如毛巾、肥皂、背心等搭载上气球,气球上甚至还有伪造的人民币。 1958 年后,台湾加大了对大陆的 心战 力度。在 3 年自然灾害期间,台湾当局用气球投下糯米饭以收买人心。


一开始台湾空飘到大陆的气球较小。由于靠顺风作动力,空飘的距离也不远。从 1966 年起,台湾方面开始施放高空气球,距离近至福建沿海,远到东北、内蒙古、新疆和云贵等地,而且将施放气球变成政治仪式。外国 使节 到达金门后,金门方面就安排他们亲手施放气球。 像美国高官杜勒斯到金门活动时,还得意洋洋地拿着空飘气球留影。 由于承载物的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大,巨型气球也就应运而生。这些有一层楼高的巨型气球升空以后,可以飘到很远的地方,有的甚至被外国人认为是 不明飞行物


96.jpg

1969 年国民党军人对大陆空飘政治宣传气球


我们的海漂任务主要是利用海洋潮汐把各种宣传品送到对岸。 海漂 工具则是五花八门,有酒瓶、玻璃瓶、罐头盒等,只要是能漂在海上的器具,全都派上了用场,瓶瓶罐罐有限,我们还独辟蹊径,制作了大量的竹筒和油纸球作为替代品。当时通常的做法是把传单塞进海漂器具中,用蜡封口,头一天晚上派一条小船悄悄出海,在离金门几百米的海面将东西抛下,第二天一早,潮汐便把这些无声的 炸弹 推到了金门的沙滩上。我们的 空飘 工具开始时主要是风筝等。福建沿海许多妇女被组织起来糊风筝,一旦风向和风力合适,数百只搭载宣传品的风筝便像大雁一样成群结队飞向大担、二担、马祖以及大、小金门岛。 为了让系在风筝上的宣传品能准确散落预想目的地,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捆绑宣传品的绳子上扎一根蚊香,点燃后放飞风筝。当风筝飞到预想目的地上空时,蚊香正好燃到了尽头,把绳子烧断,宣传品就掉落到地面。后来我们用高科技手段研制了高空远程气球,并建立了高空气球站。利用每年 10 月到第二年 5 月的高空西风气流,运用遥控装置,定时、定点向台湾全岛施放宣传气球。根据风向和风速,确定气球上定时器启动的时间,把气球中的氢气排出,气球就徐徐降落,主要集中散落在台北市和台湾西海岸人口稠密的地区。命中率在 90% 以上。 1980 年我们又成功运用无线电遥控施放气球,这样气球命中率越来越高。开始,台湾当局对我们的气球十分惊恐,曾出动飞机追踪,发射火箭拦截,有一次我们空飘的一个气球在淡水的一个高尔夫球场上空炸开,当时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正在比赛,各种宣传品从天而降,一下子乱了,警察过来阻拦,说是共产党的东西有毒,但大家还是一抢而空。


97.jpg

大陆用风筝作为 空飘 工具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们还试制成功 120 口径的加农榴弹炮的宣传炮弹,把传单卷在宣传弹壳中,利用炮弹的推力把传单打到金门等岛内,宣传弹爆炸后,传单就散落在地。宣传弹发射时间一般选在夜深人静时,以免伤及岛上百姓。无论漂(飘)过去的还是用炮弹发射过去的传单制作都很精美,很有感染力,传单形式不拘一格,多种多样,除单幅画页外,还有画册、文字小册子、纪念册、通信录,后来还有录音带、录像带等。


98.jpg

当年大陆空飘到台湾马祖的宣传片


那时,我们主要任务就是为福建前线传单编辑部提供制作这种传单的照片、文字稿件等素材,再由福建方面编辑制作。当时还有份传单报纸叫《祖国》,主要是介绍祖国各地的风貌及巨大变化。另外,逢年过节还有年历片、挂历。


99.jpg

1978 年海漂年历片 ( 祝台湾同胞新年好 )


浙江在台人员特别是高层特别多,浙江联结两岸记忆的点也特别多,所以我们浙江提供的传单也是丰富多彩,蒋氏故里溪口风光、杭州西湖、国民党空军杭州笕桥机场、古城绍兴、湖州陈氏故里等等方面的图片,还有黄植诚、李大维等名流在杭州观光时的介绍,非常受台胞欢迎,他们拿到这些传单后有的送到上层人士手中,有的当做珍贵纪念品保存,有的被台湾报刊原文原图转载。


那时两岸无法通邮,所以宣传品里面还有一部分是大陆亲人的照片和家信。那时国民党金门的防卫副司令叫姜汉卿,是我们浙江衢州人,他四个女儿留在大陆,好像是 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后,他的女儿写封家信通过我们飘了过去,据我们后来了解到的情况,这位姜副司令还真的收到了这封宝贵的家书,他非常激动,他没想到 30 多年了自己几个子女不仅都还在,而且生活挺好。还有金门防卫部司令王多年看到家乡亲人的照片、亲笔信,泪流满面。台湾已故的 行政院长 孙运璇也曾经通过这独特的邮路收到过其母亲的信和照片,看到他母亲身体很好,激动不已。现在的人也许已经无法理解,在那个封闭的年代,能得到亲人的消息,哪怕只有片言只语都会很宝贵,都会很激动。


1981 年,为了慰问台湾同胞,大陆每个省市自治区拿出专款用以购买土特产漂(飘)送给台湾同胞,如贵州茅台酒、山西老陈醋、宁夏枸杞子、云南香烟等等,我们浙江就准备了绍兴老酒,王星记扇子,都锦生丝绸,张小泉剪刀,西湖龙井茶等,都是我们浙江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通过海飘和空飘送到对岸。


你可以想像,离开家乡几十年,又喝到了家乡的老酒,那是什么滋味啊。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海漂空飘都停止了,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通过空飘和海飘等方式做工作,并不是板着脸孔作报告,更多是千方百计把大陆真实的情况告诉台湾同胞,通过亲情友情减少敌视。实践证明空飘海漂当时条件下也是沟通两岸的有效手段,确实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100.jpg

大陆将土特产漂(飘)送给台湾同胞


这之后,我们的就转向了录像宣传。


1983 年夏天,拍摄对台宣传录相片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下达给我们浙江,要我们以最好的质量和最快的速度将溪口制成录像带送到台湾去。那时我们没有谁懂录相,一切从头开始。我们开辆北京吉普车一次又一次地跑溪口,在雪窦山里转了好几天,夏天山里小黑虫特别多,咬的我们身上起了许多红疙瘩,奇痒难忍。我晕车,车开到徐凫岩、商量岗时,我突然大吐不止。就这样我们写好文学脚本,又一次一次地跑北京,请教了电影专题片专家伊铁士,还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向专家们请教。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孔令铎主任还拿出几部样片让我们参考。我们自己没有摄像器材,更不会制作,就请浙江电视台的同志帮忙,一切协商停当,我们就开机了。


1949 年后溪口蒋氏故居曾经做过溪口区委的办公室和招待所。那会都已经腾了出来,并且做了修缮维护对游客开放,我们摄制组就住在宋美龄的故居里。


从夏天到秋天,我们在溪口呆了几个月,丰镐房、小洋房、蒋母墓道、雪窦寺这些都是旧日风光,我记得为了拍摄徐凫岩的瀑布,我们的摄像还冒着危险下到山坳里。也有溪口在蒋氏离开几十年里的发展变化,像新盖的市场,还有溪口的土特产:芋艿头、千层饼、水蜜桃。当时我们还采访了蒋家的老账房唐瑞福,蒋纬国的家庭女教师陈志坚,他们回忆了和蒋氏几代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也都邀请蒋经国能回家看看。


101.jpg

1949 4 月,蒋介石和蒋经国在溪口,故乡的最后眺望。


为了更好地反映溪口风光,我们还请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著名山水画家朱恒和奉化当地著名画家王利华配合,在溪口千丈岩下画国画。


后期制作时我们几位同志一起,成夜成夜地坐在剪辑房里,一个镜头一个镜头,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挑选,我们还真的学到了不少电视方面的知识。这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陆第一部对台宣传录像带出世了。邓颖超同志看了也很满意,并指示说: 拍的不错,还可拍中山陵和宋美龄故居。


更加让我们高兴的是这部录像带曾通过曲曲折折的渠道带到蒋经国手上,蒋经国及其家人也看到了,据说不少国民党要员、将军也都看了。虽然具体反映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还是止不住内心的高兴:我们的作品入岛了,我们又为台湾同胞做了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心中能不高兴吗?直到 1988 年初,蒋经国去世时,我们从台湾的朋友处得知台湾中华电视公司为做悼念蒋的专题片正寻蒋家故地的电视素材,我们便立即复制了好几盒家用带又托人带进岛内,华视得到此带十分高兴,便剪出两分半钟插在悼念蒋经国的节目中播出了,这也是对台电视录像片突破禁区第一次进入岛内由电视台正式播出。


在这以后,我们浙江每年都有几部对台宣传电视录像带闻世。《青田行》、《山阳道上》、《南海普陀山》、《温州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仲苓的老家 —— 义乌苏溪》、《百岁飞渡》、《湖州陈英士墓》等,每一部在台湾或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反响。


据青田县台办的老主任林敏南同志告诉我,当初《青田行》带到海外,极受青田藉华侨的欢迎,一些青田籍华侨还多次复制传看,不少华侨对带子中的青田石雕、陈诚家的祖墓、刘伯温读书处石门洞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有些从台湾回青田探亲的青田乡亲也说当年也曾看到过从国外传到台湾的《青田行》。想当初拍这部片子时,我们花了那么多心血,结果能在海外引起反响,自然是我们最高兴的。



转自《中新浙里》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