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君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怀念王世襄

1989-06-04 作者: 研习君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1910年代至2000年代, 故宫, 文革, 学者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怀念王世襄


--作者:研习君


001a.jpg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 罗曼 . 罗兰


2009 11 28 日,王世襄先生仙逝,享年 95 岁。如今算来,九年矣。


在他身后,他的著作、事迹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公号的怀念文章铺天盖地,强烈吹捧。


有人说,一百年能再出一个钱锺书,但是再也出不了王世襄;也有人说,一千个王思聪都玩不过半个王世襄 ……


002a.jpg


王世襄先生俨然走上了神坛,被后学追捧。但是,看过那么多文章,您有没有想过,王世襄到底牛在哪里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怀念王世襄?


003a.jpg


今天的题图选的很特别,是王世襄先生牵着一头牛走在无边的田野,黝黑的身躯,天真烂漫的笑容,根本不会叫人联想到这帧照片拍摄于他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期间。


如果了解王老之前的遭遇与经历,再结合照片,我想我们应该能读懂了,这就是王世襄。


马未都可以算是当下收藏圈的的大佬,可有一次别人问马爷: 你一生最敬佩的人是谁? 马爷想都不想--王世襄!


004a.jpg

王世襄( 1914.5.25 2009.11.28 ),号畅安,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


1914 5 25 日,王世襄出生于北京的名门世家。高祖王庆云,官至两广总督,《清史稿》有传。祖父的哥哥王仁堪,为光绪丁丑科状元,梁启超是他的门生。父亲王继曾,毕业于南洋公学,一度担任军机大臣张之洞的秘书。


005.jpg

幼年王世襄


006.jpg

王世襄与父母


这样一个家庭现在人看来都是无比的羡慕,可是我们再看看这位大收藏家玩的--放鸽、斗虫、驯鹰、养狗、摔跤、葫芦、烹饪、美食、书法、诗词、家具。


他的童年时代,除了家里规定的学习,全用来玩了。


养鸽子,每天举着根大竿子撵着鸽子跑;


养蛐蛐,不仅花钱买,还拉着小伙伴跑好几公里到郊外去捉野生的;


学武功,请了老师来教八卦拳和太极拳,还拜了清代遗老来学摔跤;


为了捉兔捉獾,特意学着如何驯鹰驯狗,结果认识了两位爱鹰爱狗如命的朋友,其中一位,就是程砚秋的叔叔荣三爷。


007.jpg

架鹰的王世襄


翻开他的著作《锦灰堆》全三套,我们会发现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没有一件瓷器青铜器,除了明式家具外,全是一些不起眼、甚至很陌生的小玩意。


一些所谓的收藏家对其嗤之以鼻,可王世襄对别人的评价也毫不在意,在他眼中,全世界就无一物不好玩,万物皆好玩。能够玩出这种境界,再找不到第二个人。


008.jpg


王世襄一生养鸽子,与众不同,别人玩的是新奇,他玩的是学问。


为养一只鸽子,王世襄直接把养鸽的专家请到家里,同吃同住,天天泡在一起。最后把学到的经验,竟编了一本《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成为养鸽者的必读之书。


王世襄玩蟋蟀,别人玩的是赌博,是酒色财气,他玩的是真趣。


为养好蟋蟀,他从全国各地图书馆和藏书家找来十七多种蟋蟀谱,逐段断句、改讹、勘误,还编成了堪称蟋蟀谱的百科全书:《蟋蟀谱集成》。


王世襄玩葫芦,别人玩的是炫耀和显摆,他玩的却是等待。


春天,他自己种下葫芦,然后就像冬天在等一场雪一样,他等一棵小苗长成葫芦满枝。最后还写了《读匏器》,在《故宫博物院刊》发表,这项濒临灭绝的传统技艺才得以传承。


009.jpg


王世襄的玩,不是玩世不恭,而是真的做学问。世间万物,只要到了王世襄手里,皆有情有义,皆栩栩如生,皆生机盎然。他读懂了物,物也读懂了他。


启功先生说: 王世襄先生的 玩物 研物 ,他不但不丧志,反而立志。


马未都先生说: 王世襄的独特性就在于,他出身上层社会,却关注社会底层的乐趣,这在中国文人里是不多见的。


10.jpg


他能把一件起初并不为人重视的小东西、便宜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把玩和研究,重新赋予了更深文化的内涵,最终使小东西变成了重器。


听着的确有点玄,因为能达到此境界的人,极少。


王世襄是这方面的高人。


王世襄自己说:人或称我收藏家,必起立正襟而对曰:


实不敢当!实不敢当! ……


以我之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实不具备收藏家条件 …… 大都掇拾于摊肆,访寻于旧家,自难有重器剧迹。在收藏家心目中,不过敝帚耳,而我珍之。


11.jpg

马未都与王世襄先生


12.jpg

胡德生与王世襄先生


而我们当下的收藏风气,无不在追求藏品的升值与捡漏,固然,这都是收藏中的一部分乐趣。


我们的收藏起点可以是升值,可以是千千万万种理由,但是,如果终点还是赚钱、捡漏和一夜暴富,那就永远不会理解王世襄。


他将玩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坚持对待,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理,滋养并支撑着自己的生命。到最后,回首发现,处处充满着精彩。


13.jpg


1939 年,最疼爱王世襄的母亲去世了,这给了他极大的震撼,直到这时,他才突然醒悟:玩了这么多年,我实在不该再愧对父母了。


这个公子哥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转变,认认真真地坐在书桌前,发奋读书了。临毕业时,他写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画论研究》,获得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北京已经沦陷,王世襄南下,来到中研院所在地,在这里他遇到了梁思成。


14.jpg


梁启超是王世襄的伯祖王仁堪的门生。梁思成便将他推荐给了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傅斯年只说了一句话: 燕京毕业的不配到我们这里来。


其实是傅斯年先生十分看不惯他身上的 纨绔之气 。知道他曾是少年玩主,一定难成大事。


之后是梁思成收留了他,就是在中国营造学社,饱览了古建筑典籍,为日后从事髹漆,明式家具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5.jpg

《明式家具研究》英文本


真正让王世襄扬名的,是他那两本厚厚的巨著《明式家具珍赏》以及《明式家具研究》。


1985 年,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在香港出版,填补了中国人研究明式家具的空白。


不久之后,《明式家具研究》问世,更是激起了收藏家研究明式家具的热潮。有的人甚至拿着《明式家具研究》为范本,到农村去收各式家具。


王世襄先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明式家具的研究与收藏。


16.jpg


17.jpg


18.jpg



除了 京城第一大玩家 ,王世襄在京城还有一个外号,叫 柜人 ,其一是因为 柜人 音同 贵人 ;其二是因为王世襄家里堆的古代家具实在太多,晚上睡觉只能睡在柜子里。


1945 年以后,王世襄骑着车,东拾西捡买家具。那段时间,邻居们总会看见王世襄骑着车出门,后面有个大架子。


19.jpg


他曾说: 那时候这些东西没有人要,当破烂,很便宜。并且贵的东西我买不起,我都是买便宜的东西。买回来,我请人修,恭恭敬敬请教,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王世襄认为他一生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事情是日本投降后收回了几千件国宝,这些国宝现在都藏在故宫博物院。


第二件事情是编写了文物研究著作《髹饰录解说》。


20.jpg


1952 年,三反运动开始,正因为他追回大量国宝的 特殊经历 ,他竟然成了运动中要打的 大老虎 ,理由就是:作为国民党的接收大员没有不贪污的。


他先是被关在故宫东岳庙,被轮番 轰炸 ”4 个月后,又被关到公安局看守所拘留审查 10 个月。


在监狱遭受的非人折磨,让他精神和身体都受到了极大损伤,还染上了肺病,可他却说: 不论我受到何种冲击,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污蔑,我决要求自己坚强、坚强、再坚强,只要活得长,一定能笑到最后。


21.jpg

王世襄先生买菜归来


审查进行了一年多,毫无证据,之后被取保释放,结果刚被释放回家,未曾想,这个曾经对故宫以终身相许的人,就收到原单位故宫的公函:故宫开除了他的公职。


王世襄的厄运还没有结束, 1966 年文革开始,本以为不问政治,就可以远离是非,没想到,他还是没能躲过那场浩劫。


22.jpg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首发仪式上


文革刚开始,就有红卫兵冲进他家,推倒葫芦架,拔起葫芦秧,砸碎盆栽花卉,临走在他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文物,王世襄 自我革命 ,主动向原单位提出了 抄家 申请, 1966 年,他所收藏的古玩、字画、图书、家具等大批财物,都被抄走。


即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仍然没有放弃研究。他夜里常偷偷写作,刻蜡版、油印,整理成册,完成了数十万字的著述:《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雕刻集影》等等。


23.jpg

王世襄先生与朱家溍先生


马未都说:


王世襄对我最大的影响,仍然是他那种非常阳光的生活态度。他是一个对生活非常豁达的人,旧社会他可能是贵族身份,后来没落了,不断遭遇到打击,无论人生多么低谷,他一直都坚持一口气,坚持到他最后功成名就为止,这一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是啊,人生最可怕的事,是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未来的信心。人真正的成熟,是经历了世态炎凉之后,知道了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24.gif

王世襄与袁荃猷


2003 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 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 的情景。


王世襄去世前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把那只菜筐,放在他和妻子的两个墓穴之间,代表 生死永相匹



转自《明清家具研习社》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