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华新:41年前改变一代人命运的人民日报内参
41 年前改变一代人命运的人民日报内参
--作者:祝华新
1977 年 8 月 13 日,人民日报政文部科教组记者穆扬和王惠平来到北京饭店,采访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
谁也没想到,这次会议一开就是 44 天!会场从北京饭店开到前门饭店、友谊宾馆,从友谊宾馆的主楼搬到配楼,最后又改在专家套房,从盛夏开到秋凉,参会的外地代表不得不让家人寄来秋衣。
这个会议关系到整整一代人的命运--该不该恢复 “ 文革 ” 后中断 11 年的高考?能不能用考试的方法录取新生? “ 出身不好 ” 的人有没有资格考大学?在今天看来这些不成问题的问题,却在会上引起激烈的争议。
有人气愤地质问:用考试录取大学生, “ 工农及其子女有享受教育的优先权 ” 还算不算数?这样下去 “ 看贫下中农反你不! ” 录取考试成绩好的 “ 剥削阶级家庭 ” 考生,就是 “ 排斥了工农子弟 ” ,丢了 “ 政审标准 ” ,犯了 “ 阶级路线的错误 ” 。
1948 年参加革命的老记者穆扬找到教育部领导反映说: “ 照这个样子,会议开不下去,能否把会议的分歧写成一份内参向中央反映? ” 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部长不置可否。教育部机关内,批评刘西尧的大字报贴满了五层办公楼。
穆扬和王惠平商议,邀请参加过 1971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座谈,揭露那一年 “ 四人帮 ” 如何搞出否定 “ 文革 ” 前 17 年教育和知识分子的 “ 两个估计 ” 。内参特别点出刘西尧的抱残守缺,致使招生会议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9 月 10 日,穆扬和王惠平给中央写出第一份内参《招生会议代表对教育部长提出尖锐批评意见》。接着,穆扬把揭批 1971 年 “ 两个估计 ” 的内参稿送回报社。我的研究生导师、时任政文部主任保育钧 35 岁,在粉碎 “ 四人帮 ” 后脱颖而出,是报社最年轻的部门主任。保育钧马上报送总编辑胡绩伟。胡绩伟也认为穆扬抓住了教育问题的要害,赞同编发内参。
9 月 15 日,人民日报以《情况汇编》(特刊第 628 期)报送中央。 9 月 19 日上午,邓小平手握人民日报内参,警告刘西尧:
“ 你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 ‘ 两个估计 ’ 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现在教育工作者对你们教育部有议论,你们要心中有数。
“ 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取得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又跟着我犯 ‘ 错误 ’ 。
“ 教育部首要的问题是要思想一致。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 ; 不赞成的,就改行。 ”
邓小平再次要求立即恢复高考制度,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大学生。他批评了教育部起草的招生文件不敢放弃 “ 文革 ” 中的 “ 政审 ” 做法。
在邓小平发力后,招生工作会议很快决定: 1977 年大学招生,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 “ 成分论 ” 。
而此前 11 年间,应届高中毕业生不能直接上大学, “ 政审 ” 完全排斥历次政治运动整肃的知识分子、老干部、城乡富裕家庭 (“ 资本家 ” 、 “ 地主 ” 、 “ 富农 ”) 以及有海外背景 ( 港澳台亲属、侨胞 ) 的子女。
1977 年 10 月 21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布新闻《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中断 11 年的高考恢复了!喜讯传遍全国各地的城镇乡村。正在湘桂边界密林深处一座水利工地劳动的龙国武和 “ 知青 ” 伙伴们得到这一天的《人民日报》时,载有恢复高考喜讯的报纸辗转多人已经皱巴巴的,沾满了泥土和粉笔灰,报纸的右上角有人用钢笔勾勒了一朵硕大的喇叭花,花芯处写有 “ 报考去 ” 和一个硕大的惊叹号。他在多年后给人民日报的回忆文章写道: “ 当我们将这 ‘ 春天的信息 ’ 连阅两遍后,堂堂五尺男儿们竟全都亢奋地啜泣起来。 ”
人民日报前社长范长江的冤案尚未平反,儿子范东生鼓足勇气报了名。 “ 当时心里一点儿把握都没有,但是事实证明,这个高考制度给青年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而不是看你出身怎么样。 ” 范东生 1977 年顺利考入父亲曾经就读的北京大学。 7 年前一个暴雨之夜在河南确山 “ 五七干校 ” 绝望投井的范长江地下有知,应该感到安慰。
我当时正在苏北某县城的一所 “ 戴帽高中 ” 念高一,听见老师们一个个眉飞色舞地称道 “ 邓副主席 ” ,然后,这些没有念过正规大学的老师用像是欣慰、像是羡慕又像是惆怅的眼光看着我们说: “ 你们赶上了好时光,要好好努力啊!
1977 年冬和 1978 年夏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 1160 万人!这是对 11 届中学毕业生的欠帐一次归还。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求学欲、求生欲、发展欲的喷涌!
从人民日报的一份内参,到邓副主席的厉声责问,改变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命运。有了高考,多少 “ 丑小鸭 ” 变成 “ 白天鹅 ” ,多少 “ 贱民 ” 一跃而为民族的可用之才。
人民日报内参(《情况汇编》特刊第 628 期)的几位当事人均已作古,王惠平 1992 年去世,胡绩伟 2012 年去世,保育钧 2016 年去世,穆扬 2017 年去世。
穆扬
保育钧
转自《党报旧闻》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