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师:巷哭江南尽泪痕,灵谷流恨到天涯
巷哭江南尽泪痕,灵谷流恨到天涯
--作者:苍老师
曾昭燏, 1909 年 1 月 27 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她的曾祖父是曾国藩之弟曾国璜。父亲是举人,曾昭燏的母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曾昭燏的二哥曾昭抡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化学家。五弟曾昭杰是闻名当世的书法家,妹妹曾昭懿是名动中外的妇科医师林巧稚的高足。
1929 年,曾昭燏考入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的前身),先在国文系学习,后转外文系直到毕业,在这里她遇到了引领她进入中国金石学(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知识来源之一)及考古学之门的恩师胡小石先生,矢志向学,尽得老师学术精髓,在书法、古文字、文学史等方面皆有专攻,与胡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
中央大学毕业后,曾昭燏担任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国文兼职教员。
1935 年 3 月初,在大嫂俞大洇的邀请下,曾昭燏辞去金陵大学研究班学业并辞去附中教职,赴英伦求学。这是中国首位赴海外就读考古学的女性,正是在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里,曾昭燏与吴金鼎、王介忱、夏鼐等三位海外学子不期而遇。
1937 年完成毕业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并获硕士学位,同年 3 月,她又去德国参加田野考古实习和慕尼黑博物馆藏品整理及展览设计工作,写出《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论文及《博物馆》专著,其中《博物馆》一书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博物馆学专著,由此曾昭燏也成为我国近代第一位女性博物馆学家,这还为此后她能成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干事长及南京博物院院长打下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根基。
曾昭燏到达柏林的这天,卢沟桥事变爆发,曾氏闻听,大为惊骇,孤悬海外的她,“感觉沉闷愤激”和心中凄凄。直到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曾昭燏与同学们才“以万分振奋的心情,注视这战事的发展,而且慎重地考虑自己能在这抗战中做些什么事”,并“开始痛恨自己为什么要学历史考古,想当初如果随曾昭抡学化学多好”。
几个月后,曾昭燏主动放弃留在英国工作和戴上博士帽子的心愿,决心辞去教职,回归祖国。在昆明应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先生邀请担任该处专门设计委员,“为了使国内田野考古学的炬火不熄灭”(夏鼐语),在国难当头的危难中,曾昭燏正式进入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参加了史语所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合组的苍洱古迹考察团,于 1939 年 2 月 9 日与吴金鼎、王介忱等人,一道赴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借此际遇,曾昭燏大显身手,首次向中国考古界展示了她卓越的才华和广博的学识,发掘成果极为惊人。
1940 年 6 月以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及藏品入四川南溪李庄避难。 1941 年,曾昭燏先生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理总干事, 6 月,她与自己在伦敦大学时的另一位同学夏鼐及吴金鼎等在四川彭山一带发掘汉代崖墓。
抗战胜利复员之际,曾昭燏担任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代理主任, 1947 年,担任专门设计委员、总干事,主持日常工作。在她的操持下,中央博物院大殿建成,陈列厅也随后建成开放,曾昭燏在政学两界人士和通识中地位大幅提高。多年以后,曾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梁白泉猜测,鼎革之际曾昭燏留在大陆,很可能是因为中央博物院和陈列厅倾注了她太多的情感和精力,也可能因为她如日中天的考古事业还是在大陆。
欧式古典 分割线
1950 年 3 月,国立南京博物院正式成立。她任副院长兼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持发掘南唐二陵(李弁、李璟),为研究南唐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1951 年,在清理阶级队伍的风潮中,曾昭燏以戴罪之心、模仿湘乡曾氏家族所藏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所写《李秀成供词》,写出了数万字的供状式的自传,共计十一个部分。
在那个哀鸿遍野的年代,每个人都被迫裹挟进了政治旋涡,在生死中挣扎沉浮。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五星红旗下的曾昭燏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罪恶,不祥的阴影、恐怖的心情如影随形,她的家庭出生,她的人生经历,在改朝换代、江山易帜之时都带着英雄气短的愧疚和胸闷。
1962 年 2 月 7 日结束的“七千人大会”,“最终使耄产生一种党内存在‘两个司令部’和两条路线斗争的错觉……”这个“错觉”使得“阶级斗争”又重新成为政治生活中的热词, “清查历史,清查思想,清查政治,清查经济”的“大四清”运动在全国呈燎原之势,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遍及中国每一个城市和乡村。运动中的曾昭燏心怀巨大的迷惘、痛苦和恐惧,是年 3 月,她终于精神崩溃而住进了疗养院进行治疗。此时的曾昭燏和她的曾祖父曾国藩晚年一样,心力交瘁,但求速死。
1964 年 12 月 24 日,在经历了数次政治运动后,不堪压力的她决意告别人世。当天,她对司机淡淡地说:“去灵谷寺吧,我想散散心。”到了灵谷寺,她将一包苹果送到司机怀中,轻轻地说:“请你吃着,等我一会。”说完,匆匆向灵谷寺走去。在塔下茶室,曾昭燏逗留沉思,拿出笔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了几个字,然后将小纸条装进大衣口袋。十几分钟后,外面游客忽见高耸的灵谷塔上,一个身影凌空一跃,枯草丛生的石阶上鲜血喷溅--一代女杰与世长辞。
有关部门在殓尸时,从其交与司机的大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字条:“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与曾昭燏既为世交,又有亲戚关系的陈寅恪,在曾已死两个多月后的 1965 年 2 月 14 日,才从亲戚的通信中得知曾的死讯。时年已 76 岁的陈寅恪悲不自胜,写下了《乙巳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于灵谷塔追挽一律》:“论交三世旧通家,初见长安岁月赊。待得济尼知道辒,未闻徐女配秦嘉。多才短命人咸惜,一念轻生事可嗟。灵谷年年熏宝级,更应流恨到天涯。”诗成之后,陈不敢公开,只寄给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的向觉明(向达)先生一阅,并在信中特别附言:“聊表哀思,但不可传播也。”
转自《苍烟空老师》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