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应律:巍巍师表 雨雪双璧

1989-06-04 作者: 蔡应律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06.jpg

图:雪辉-西昌第一个女大学生

巍巍师表 雨雪双璧

--作者:蔡应律

雨雪双璧,是西昌现代教育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梅雨、雪辉,是他们的笔名,梅雨是黄绍鑫先生,雪辉即朱明筠女士。

梅雨是凉山教育界第一位退休教师。雪辉是西昌历史上--恐怕也是凉山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生。

1

梅雨原籍会理,1932年转学到西昌,就读省二师校。

当时四川共有4所省立师范学校,一师在成都,二师在西昌,三师在遂宁,四师在万县。省二师校于民国三年创立于越西县,后迁入西昌,即今州第一人民医院址处,

因当时西昌只有宁属联立初级中学和西昌县立初中各一所,新迁入的省二师校便成了西昌的最高学府。

梅雨初到省二师校,仰头望见校大门口高悬一副楹联:“为万民所归仰,得天下之英才”,据云为四川学政、大书法家何绍基所撰写,字体豪放雄健,镂刻深透,光闪夺目。梅雨本一热血青年,在家乡会理即投身革命,省二师校大门口的这幅楹联,更一下把他的血液点燃了。又尤其是有地下党员戴从龙任教务主任,团结了一批进步学生,省二师校便成了三十年代大夜如磐封建主义浓厚的西昌古城的一个革命据点。梅雨是校内高才生,英俊倜傥,异常活跃,入校次年即与廖志高、陈荣檀、代大勋、李玉太等一道入选学生会,梅雨任主席,廖任总务股长,陈任学术股长,代任游艺股长,以墙报《炎风》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开西昌文明戏先河,演出反封建话剧《打出幽灵塔》和《棠棣之花》;在西昌土城一尼庵内歃血为盟,成立读书会,作为西昌地下党“邛泸读书会”的一个分支,秘密传看进步书籍,播撒革命火种。

二师校进步学生最骄人的作为,是在地下党员戴从龙先生的暗中支持下,有组织有步骤地驱逐了误人子弟的不合格教师,赶走了省教育厅委派来的政客校长蓝守谦。

这是发生在1934年秋震动西昌城区的社会事件。

当时的省二师校频有新闻爆出,成为西昌社会热点。1933年二师校破天荒招收女生,办男女合班,也成了轰动一时的事件。

01.jpg

校长周维权(克谋),川大首届毕业生,乃川大首任校长张澜的高足,办学锐意进取。招收女生的榜示四城门贴出,却无人敢报名,维护封建纲常的社会毁议迭起。

这时,出现了两个叛逆女性。 05.jpg

一个便是雪辉,另一个是刘裕芳。

图:雪辉省师校读书

雪辉当时不满13岁。她们勇敢地冲破封建牢笼,与男生同窗共读,成了西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雪辉、梅雨曾以诗词记其事。

忆江南(1933·6) 梅雨
(记四川省二师校开招男女全班之先声)

男女界,封建老妖精。砾金众口蜚语起,新兴风气夺先声,撼动万家心。


女学生,浅黛与红妆。长记高台留连处,满园春色一枝芳,隔座欲飘香。

偶成(1942·6月) 雪辉
(1933年春二师校首届招收男女合班生,我第一个去报名就读,诗以记之)
男女同窗众口诛,蟾宫折桂敢先驱。
浑忘万户是非议,始信当年行不孤。

省二师校20周年校庆的文明戏演出,也是牵动西昌市民的盛事。在那个时候,男女同台演出,是不可思议的,由女学生扮演“母女”也不能想象。结果是,五幕长剧《打出幽灵塔》的兄妹均由女生扮演,雪辉饰聂政,段绍琳饰聂莹。梅雨任主编的学生会《炎风》壁报有文章赞扬二剧的演出为埋在西昌这座封建古城头上的定时炸弹。学生会又时时组织以反封建为主题的演讲会、辩论会,西昌“屯垦司令部”曾暗中派员调查二师校的“共党”活动。1935年红军长征过西昌后,西昌“防共委员会”加紧了对二师校的监控。别动队指导员李月林进驻学校,追查随红军北上的廖志高、陈荣檀(野苹)等人的来龙去脉,梅雨等“读书会”骨干分子先后逃到冕宁石龙桥廖志高家躲避,又奔汉源,走会理,以掩护陈荣檀转云南,逃出虎口。陈曾于红军长征时在冕宁苏维埃政权中任过主要职务,而遭国民党追捕。

02.jpg

图:39年的建宁日报刊登的妇运会

陈荣檀赴云南前,梅雨约同学数人在会理家中为他饯行,陈几次坐到风琴前弹奏“南征北走,游子青春尽飘流“一曲,声音凄婉,举座为之动容。

梅雨、雪辉同窗共读,长时间互相倾慕,却毕竟是那个时代,得“媒妁”会理县教育局长戴华先生撮合,方得订婚。

之后,梅雨赴成都,考上川大外文系。雪辉二师校毕业,留教附小。却正是青春怒放季节,白天跑全城各校教音乐课,晚上教民众夜校,星期天就上街宣传。1937年“八·一三”后,全面抗战开始,伊组织西昌妇女会,开展“针线救国”,为前方将士做寒衣,同时即以“雪辉”笔名为西昌《建宁报》写稿。《姐妹们,起来,起来!用我们的针线来救国》、《节衣缩食捐赠寒衣,支援前方抗战将士》,单看这些文章标题,也可想象,当年十六七岁的雪辉,怎样热血奔腾,肩担道义了。

雪辉不愧西昌杰出女性。第一个走出家庭,入校求学,是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反叛;西昌第一个女大学生;民国《西昌县志》有她参与创办西昌早期幼稚园的记载。著名的泸山光福寺前住持曾传馨也是她的学生。

1941年,雪辉20岁,二师校毕业在附小教书服务已满了4年,可以报考外地学校了,遂与女伴陶文菊一道,随马帮背个铺盖卷走22天到达雅安,然后转峨嵋山,与随川大迁到山上的梅雨相见。

雪辉报考三校:川大数学专科、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华西大教育系,并同时被三校录取,最终决定赴江津女师院就读。

婚礼是在重庆的空袭警报声中举行的。

梅雨考取出国留学是1944年春,时雪辉已怀孕4月,只好人流。然而梅雨滞留重庆数月后,最终因“蒋委员长手谕:根据美国朋友忠告,中国暂不派遣出国留学生”取消。已届“而立”的梅雨内心悲愤,乃打油一首:“十年寒窗梦亦空,只缘身在骗局中。吾身未戴通灵玉,凡夫何事想乘龙!”

03.JPG

图:40年代全家合影

抗战结束内战起。彼时重庆,时局动荡,特务横行,物价飞涨,温饱已难维持,雨雪夫妇拖着三个孩子,忧心忡忡度日。1948年,同学、同乡赵堃远与罗玉琼遭特务追逼,逃来家中避难。次年,夫妻俩数年微薄积蓄被窃。这些,都加重二人心中的忧愤。1949年夏,遂毅然放弃曾经努力创办的“长江文理学院”,举家返昌。

2

雨雪回乡,清风两袖,家便落在西康省中校,梅雨任校长。

1950年3月27日凌早2时,解放军进入西昌城,只放了两声空枪。因连夜自德昌赶来,太倦,天亮,人皆睡倒地南门洞一带。雪辉早起见状,眼里涌出泪来。

西昌解放之夜(1950、3、27) 雪辉
才传会邑紧,又风古邛惊。
夜来枪数响,霄汉降神兵。

5月,军管会选送一批知识分子赴雅安西干校学习,梅雨在其中,其后分配到省交通厅工作。

次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1月,雪辉收梅雨信,由少年时参加会理县中抗日义勇军的爱国热情为话说起,“惜乎我已过而立之年,不能从戎,可忧国之心,无时或释。如今美帝战火已燃烧到祖国大门,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杀敌贡献力量。我呢,既无物又无钱,只有每月工资;那天在捐献会上来不及同你商量就决定除留10元作伙食外,全部捐献,直到胜利为止。……今后,我们共同克服苦难……”

当时的西康日报曾载文,说这次抗美援朝捐献中,“交通:薪给制的黄绍鑫同志长期捐献了他自己每月应得的工资,这种爱国行动,应予表扬”云云。

但雪辉在西昌实行的却是供给制,不发薪水,每月包干费已属全校最高,折算下来有42元,她带着4个孩子,加母亲和保姆,共7口,按学校每人每月6元定量标准,除却伙食,毫无余剩,只好7口人分食4人伙食,以省下一点作家庭日用、急用。捐献热潮卷入校园,兼任着西昌中学工会副主席的雪辉积极投身其中,组织宣传队、募捐队。家中无以为捐,遂找出结婚时母亲寄至重庆的一床锦缎被面捐了出去,算是家中最为宝贵的财产了。

梅雨捐资连续一年半后,交通厅领导了解到他家中实在困难,乃要他就此打住,家中方缓过气来。(悠悠往事成嗟叹。数十年后,由前苏联国家解密档案知道,由金日成挑起的朝鲜战争不仅把中国拖下水,也改变了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东亚政治生态。)

雪辉对事业的投入,达到舍家、忘我的程度,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公益活动直弄得她脚不沾地奔忙,全尽义务。又因为西昌方面不放,不能调去雅安,最后是梅雨调回了西昌。

从此,雨雪夫妇为西昌的教育毕生尽力,殚精竭虑。授课之外,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讲古文,讲教案,书法……教书育人,与世无争,过平民生活,而历年所得无数奖状、红花,装满了好几纸箱……

04.jpg

图:50年代的学生合影

十年浩劫,像梅雨这样的“邑之儒者”不遭到冲击,当是不可思议的。其诗《有感于文字狱》(1966、9)可以为证:

吁嗟文字狱,千古痛奇冤。
曲直鬼莫辩,是非人皆寒。
亲朋无敢问,儿女难开颜。
奈何希魔后,故伎仍续传。

1975年梅雨退休,是本地教育界第一个退休者。3年后雪辉退休,夫妻俩相继离开校园,悄然住在仓街一阴湿矮屋内,莳花弄草,过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

并非内心里没有惊雷滚过。儒家的入世思想影响与多灾多难的民族的命运,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比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都更可傲同时也更可悲地,与政治纠缠在一起,谁也无法逃避。何况,雨雪夫妇原本就应当算是一对热血伴侣,青年时代的种种经历,更使他们的热血如煲了火一般,在貌似平静的表层下,于底里沸腾着。

3

是真金,总会发出熠熠的光辉。就连梅雨、雪辉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生命的晚霞,会迸射出如此绚烂的光芒--在他们退休并且在家赋闲几年后,凭着自己的“余热”干出一番事业。

1979年夏,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罗念生先生,听说自己昔日的高足梅雨已然退休,便几番飞函,促其做英语文学作品的译介工作。罗先生乃著名的希腊文学专家,总计24卷近17000行鸿篇巨制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译者之一,曾执教川大外语系,了解梅雨中外文学方面的造诣。遂与湖南人民出版社的文学编辑负责人彭燕郊先生联系。

彭燕郊这名字于我们并不陌生。此君乃“左联”成员,诗文俱佳,解放初与胡风等一批文化人为全国文联、作协的创立,为推动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尽过力,后遭不公正待遇,多年后始得平反。彭先生看了梅雨试译的几篇散文殊为满意。之后,便有了梅雨与他当年的同学张国佐先生,历时一年有余翻译的近20万言《英国十八世纪散文》一书的出版发行,并成为该社最畅销书之一。

徐迟先生主编《外国文学研究》,曾载文论及该书“给我们一个突出的印象是:‘美的泛化’,绝没有敷衍成篇,践踏散文的足迹。全书品类缤纷,形式多元,有原可写得平庸而无可厚非的文体竟出落得标致美萃,格外地夺人视听……”

还在翻译上述散文时,四川人民出版社已约梅雨合译《英诗金库》,因素性爱诗,便欣然接受。于是昼译文,夜译诗,双管齐下,劲头十足,辛劳备至。1987年秋,《英诗金库》出版。

之后,梅雨携小女儿黄丹合译出版了《英国十九世纪散文选》、《德·昆西散文集》,及《一个鸦片吸食者的自白》。

译介研究外国文学,成了梅雨退休生活的一个支点,所译诗、文外,还有《外国文学讲稿》(15万字)、《翻译随笔》(12万字)、《梅雨闲话集》(约20万字),总计逾百万字。

而这个时候,社会将更大一个机缘提供给了雪辉:参与创办凉山大学。

这是民盟四川省委为响应“民主党派智力支边”号召,而创办的一所民办公助的新型综合大学。雪辉作为西昌教育界前辈,又是民盟盟员,是民盟四川省委妇女委员会委员西昌市委委员,从1983年凉大创办论证开始,就在邛海东岸一个废弃氮肥厂的遗址上,与校长鲁承宗为首的一批极富献身精神的同志一道,白手起家,历经120多天的艰苦努力,招收首批新生150名,并于1984年7月23日举行了开学典礼。

次年,凉大纳入全国统一招生。

建校之初,备极艰苦,断瓦颓垣,荒草萋萋,燕雀飞旋,炊事无所,仅以3个石头支锅造饭。夏季洪水暴涨,川兴河无舟船桥梁可渡,师生往来皆涉水而过。老者由少壮者背负,或相互携手破浪前行。

喜见胡耀邦为凉大校名题字(1985) 雪辉
智力拓凉山,邛泸山水欢。
千斤题字重,万古传经难。
北斗送春暖,南疆沾露宽。
此生有余热,未敢附先贤。

纪念凉大艰苦建校三周年(1987) 雪辉
矢志拓边有后生,艰难创业忆常新。
颓垣燕绕三石鼎,洪水浪推两岸人。
斩棘披荆幸有路,吹沙漉石可成金。
三年功业来非易,改革声催戮力行。

凉大是改革的产物,探索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新路。学校实行“四制”: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职工合同制,学生淘汰制。在这个环境里,人人都得努力。

初时,学校只设1室(校长办公室)2处(教务处、总务处),雪辉负责其一,人少事繁,但凭着她的严谨、热忱、忘我的工作,和一套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不仅工作成绩卓著,人也赢得了普遍的尊敬。雪辉在凉大生命的投入与高效率产出,已不是什么“发挥余热”可以涵盖了,而是她生命力的积蓄和献身于国民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的灿然爆发。

凉大教育、教学管理上的独特之处和耀目成绩,很快引起了世人的瞩目,1986年新华社内参称它为“一所纪律严明,校风清新的大学”。中顾委胡乔木视察学校后赞誉“凉山大学是中国新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相继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智力支边扶贫先进集体”,这些都是属于勇于开拓者的显著业绩,其中当然也有雪辉的一份辛劳。

凉大七年鏖战书怀(1992、4) 雪辉
凉山大学举棋先,改革声中步履艰。
人少事繁任倍重,效宏费省战犹酣。
口碑传遍闻中外,学士有顾数百千。
如今余热成灰烬,白发赢来披满肩。

凉大人手实在紧时,梅雨也不得不放下手中译事,披挂上阵。

执教凉山大学(1984、7) 梅雨
其一
怅对青山一句无,闲云处处笑老夫。
未能抛却邛泸梦,一半勾留上此湖。

其二
顾影那堪白发多,莫嫌岁月空蹉跎。
晚来喜见红霞涌,满眼青葱照山河。

雨雪夫妇晚年作为,堪称生命奇迹。

2003年,凉大并入西昌学院。

4

业精为师。德高为范。世间众多深得学生尊敬的老师,都拥有一大笔骄人的“财富”,这就是学生们对他(她)的至死不渝的感激和爱戴。

这种感激和爱深藏于学生的心里,海枯石烂,难以消逝。其中的一小部分外化出来,就成了分布在天南地北的学生们写给老师的信函。雨雪夫妇教书育人逾半个世纪,身后桃李芬芳,学生遍于海内外,收有这类信函无数。

雨雪夫妇的案头立有一块岩石,上书“巍巍师表”四个大字,是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

巍巍师表,遒劲峥嵘,情义触天。是他们一生的写照。

雨雪双璧,身为传统知识分子,一生洁身自好,琴瑟相谐,诗词唱和,举案齐眉,素净的一册《雨雪诗稿》里,收有他们“历年感事兴怀之作”,共280余首。读之抚之,既有丝绸的质地,又闻金石之声。士大夫治国齐家的“家国情怀”,历历可见。

二老后来移居省城,白头偕老,九秩仙逝。

07.jpg

上图:原省师校校门

08.jpg

上图:原省中校门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