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权:关于“吃”

1989-06-04 作者: 薛海权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关于“吃”

--作者:薛海权

国人过去见面最常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吃了吗?据考证这样的问候语不仅流行于一时一地。从时间上来说可以用千年计;从地域上来看大江南北概莫能外。可见,吃对中国人是多么重要。究其根源不外乎在中国历史上温饱问题从来都是个美好的憧景。数千年间历经君王数百,改朝换代不下数十次,可谁也没有解决吃的问题。真正改变困扰了国人几千年的大难题应该还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事。不但解决了温饱,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真正的小康社会愿景也就在眼前。

吃,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其实也不尽然。笔者曾经看过一篇文章,红军长征时虽然条件极为艰苦,但邓小平等人会苦中作乐,搞精神会餐来排遣困苦。各人介绍曾经吃过、见过的美味佳肴。邓小平主要介绍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见过的法式大餐以及他十分钟爱的羊角小面包。在饥肠辘辘的行军途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境况下还能有如此乐观的精神不能不让人充满敬意。

在民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一些特殊的年代,草根们面对饥饿最好的办法就是精神会餐,虽然解决不了问题,过过嘴瘾也是一种“享受”。可是有时也不尽然,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年代很可能一句不经意的话就会带来灾祸。

笔者曾经在西北当兵。军事训练之余部队会帮助驻地附近的社队搞一些生产劳动。冬天,庄稼早已收了,地里也没什么可干的。但那时时兴学大寨,大寨的壮举是移山造田。这里是川地用不着修梯田,可也不能闲着。只能将看着不平整的地块修平整了。我有时想,种熟了的地给垫上生土得几年才能长出好庄稼呀。可上边要的是一种精神。天寒地冻的,平整土地是力气活,来的有女有男都是精壮劳力。干活的人群里因为有了几位大姑娘小媳妇,那些精壮汉子的话语、戏谑就多少显得粗俗。其中一个叫倪二的人三十大几奔四的人,因为是个孤儿,平时说话办事没个正行,又好吃懒做,一直也没能成个家。就数他能闹,不是去撩撩这个小媳妇就是招惹那个大姑娘,得到的结果是被吐一脸吐沫,他一点也不觉得难堪反而十分享受。这样的“快乐时光”往往是在出工的最初时段。随着人们肚子里那点粗劣的食物被时间和体力活消耗殆尽,饥饿和疲乏自然而然地将人们的话题转向精神会餐桥段。他们有句话:一日不谈吃生活做不了,一日不谈酒太阳不落西。这天是倪二开的头,他慵懒地柱着锹,悠悠地说,这会能来上碗梢子面该多好,最好是羊肉梢子,辣子油泼的足足的。有人就插话了,梢子面哪能过瘾呢,这会儿就是给我来上一锅白水煮大肉我也能一气把它干了。话语里的那股“狠”劲不知怎么惹了倪二:美死你吧,就你那吞高梁咽荞麦的下水一块大肉能让你窜稀窜到肠头翻。这话引来一阵哄笑。想吃大肉的后生臊眉搭眼地说,其实俺也知道俺是做梦,说说梦话还不行 ?

就在大伙沉浸在各自的美梦中时,倪二突然像有了新发现似的,说,你们看啊,毛主席他老人家那么胖,林彪那么瘦,毛主席一定比林彪吃的好。说完咂了咂嘴肯定道:毛主席的日子一定比林副主席的日子过的好。他的话引得大家纷纷点头。

第二天,依然是平整土地。大约晌午光景,因为肚子没食大伙显得有气无力。可倪二还跟几个小媳妇打嘴仗。这时,只见一辆吉普车向这边疾驰而来,到地头停了下来,只见队长领着几个穿制服的人来到还没从跟妇女们的哄闹中醒过味来的倪二跟前,队长似乎极不情愿地指了指笑意还没从脸上退去的倪二。来人厉声问:你就是倪二 ? 此话显然多余。旁边两个人极娴熟又粗暴地给倪二带上手铐,推搡着上了吉普车扬尘而去。

过了大约半个月,我们又去那个生产队劳动。我悄悄问一个社员倪二现在怎么样了。那人木木然:反革命,现行的,判了十二年。说完长长地叹了口气。

转自《共识网》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