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

1989-06-04 作者: 原文 #民间书架 的其它文章
分类:


景象虽已消失,仍可触碰历史的体温


--作者:张家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百多年前的中国景象已然消失在夜空中,不可追回。然而,幸有《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这样的文字留存,历史才不会是一本正经、高高在上的总结陈词,而是生动、鲜活、可感的现场图景。


此书是李辉主编的 寻找中国 翻译系列中的一种。关于策划并主编这套丛书的初衷与用意,李辉在总序中是这样说的, 让我们在百年之前的作品里,重温远去的场景;在诸多生活细节里,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006.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插图 1


哈尔滨和奉天之间是一大片平原,放眼望去,只能看到远处起伏的小山。列车沿途都是些被闲置的荒地。我认为这种景象或许只是暂时的,因为勤俭朴素的中国百姓总会静心开垦他们的每一寸土地。 我之所以受用于这样的赞许,并非中国人的自尊心与自豪感在作祟,而是享受于这个英国人笔下对中国百姓和中国土地的深情厚谊。


在满目疮痍的现实面前,有多少长居故土的国人尚且看不到未来?作为一个路过的外国人对异国充满如此美好的祝愿,岂能不让我倍感珍惜?在圆明园里,希思忍不住赞叹道: 或许是因为实景太完美,每个细节都那么华丽迷人,艺术家们想画一幅华丽、简约而又写实的风景画,反而无从下手。外国人野蛮地借助武力闯入这片中国天堂,当时所造成的巨大破坏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007.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插图 2


这样的论断对于身为英国人的希思来讲是相当难得的, 1860 年闯入圆明园烧杀掳掠的正是残暴猖狂的英法联军。


阿瑟 ? 亨利 ? 希思,这是一个与中国颇有渊源的英国人,是一个喜爱中国的国际友好人士。在乌龙江汇入闽江的罗星塔附近,他见识到了 太美 的闽江风景。 成排的帆船,还有装饰极为精致如标本一样的平底船;近处是美丽如画的小城剪影,远处是高高耸立的群山。 在希思眼中,这样的场景堪称 一幅绝美的油画


他赞许中国的美景,通过他的文字,也通过他的绘画。福州的清新、鼓山的苍翠、宁波的蔚蓝、长江三峡的峻峭挺拔、汉口的闹热、长城的逶迤苍茫、小孤山的峭立俊秀,苏州的韵致,木渎的柔情,都被他用缤纷的五彩点缀着,如同实景再现。


008.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插图 3


希思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饱览绝美的风光的同时,也不忘把中国百姓的生活镜像,流露于自家的笔下。这样的书写无须刻意为之,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失去了人的声音,再美的风光都会流于浮泛的假象,缺少应有的活力。一个用心的记录者,是不可能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熟视无睹的。


在奉天,到处是可怕的无业游民,多亏有警察和士兵,只有警察和配枪刺的士兵才能让他们规矩点。 从奉天到北京的火车上,经由一位德国籍的售票员告知, 土匪时常从沿线两旁的高粱地里跑出来爬到火车上,伸手抢走东西,然后迅速消失在庄稼地里,根本没办法去追赶他们。 无业游民也好,土匪也罢,都是中国的老百姓。


009.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插图 4


一个英国人的记录,折射出了老百姓的生存现状。这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场景,都是值得后人珍视的。从来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国度,从来都有为了自我生存深陷挣扎的弱国寡民。希思的文字里没有歧视、嘲弄、戏谑、倨傲。这是官逼民反?这是民不聊生?这是生灵涂炭?我不能也不想总结出答案。因为希思的书写为的不是总结、提炼,而是还原、呈现。


环顾周遭现实,我们庆幸的是百多年前的民众生存之艰难与苦涩,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在知足于现在期盼于未来的人们心中,回望历史必定有着不可轻视的意义。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是一个外国人尽量客观、公正的独家呈现,是有志于展望未来的中国人值得用心品读的。古人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提供的是过往的经验、借鉴、教训,也是国家与民族走向未来的智慧启迪与精神引领。


10.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插图 5


他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是平和、冷静的,即便带有情绪,也只是抱怨几句了事。《雪窦寺》的末尾是这样写的, 我们与山里那些往山下背行李的苦力们发生了点不愉快,但是在他们同意之前,多花点时间与他们讨价还价是很正常的事


《杭州之行》里的抱怨对象是航路不熟的船老大。他带领一船人进入了一条干涸断流的小溪, 小溪两旁堆积着装满尸体的棺材,正在等待着某个黄道吉日下葬。 ”“ 船老大似乎并不觉得我们会感到不适。这些粗粗拉拉的中国男人不知道臭,看起来就像没长鼻子似的。


一个人倘若到陌生的地方行走,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无不充满新奇感。中国人到外国,正如外国人到中国。角度是多元的,见解是新颖、别致,令人过目难忘的。在当地人习以为常赖以谋生的情境中,外地人是可以看出别样感受的。


11.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插图 6


《长江三峡》中提及长江岸边的纤夫时,用了一个无比神奇又让人忍不住叫好的比喻。 纤夫长长的队列看起来就像一条巨大的黄蜈蚣,这一景象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宏伟的题材。 黄蜈蚣的绝妙不仅仅在于其惟妙惟肖,更在于其力往一处使的精诚协作与团结一心。


这样的新鲜感在书中几乎无处不在。从哈尔滨到奉天,从紫禁城到圆明园,从长城到长江,从南京到上海,从福州到广州,希思总是睁开一双孩童般的眼睛,摄取眼中所见的一切新奇之物。


我们要感谢于他这般巨细无遗的记录,才让我们读到一个笔墨精简却内涵深广的历史文本。因感受的新鲜与奇特,所以总会有让人读来心生不可思议的神来之笔,它们或者来自远古传说,或者来自神话故事,或者来自希思本人的想当然。


莞尔一笑之余,我们也难免会设想到,译者陈海燕在考证原文、爬梳典籍时,会因之而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也会随之得到更多的有趣的体味与攻坚克难的成就感。这是我这个不懂外语的读者所钦羡不已的。我读得再深入,与翻译者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相较而言,都是流于表面的。


这种新奇感,有时候也不可免地带着置身事外的轻松,无法将心比心地感受中国情境里的世态炎凉。 在同一艘船上,你可以看到祖孙三代人,奶奶负责掌舵,母亲负责划船,小孩子腿上系条绳子坐在船头,大声吆喝着负责确保航线准确。衣物搭在竹竿上在微风中晾晒着,花儿在船尾盛开着,家畜在船上四处蹿动着。这便是遥远东方国度里水上的生活。 希思是这么总结这样的生活的, 船上卑微的居民看上去都生活得很惬意 。作为读者,我对希思的 惬意 观虽不能认同,却也无法苛责于他。


因为这份 惬意 更多的是从他自身出发的真实体验。尽管我读不出惬意,尽管我读出的是无奈是苦涩。这样的笔触,恰恰是让我兴奋不已的。不必一味歌颂,无须一直挖苦,任何走极端的情感倾向与认知态度都是值得怀疑的。苍茫历史,最值得后人记取的特质是真实。


12.jpg

《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书影。


希思的眼光是颇为精准老到的。正因为彼时的中国落后挨打、饱受歧视,才身不由己地被拖入工业社会的时代洪流中。 古塔、庙宇和神奇的城墙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工厂里丑陋的大烟囱和铁路路基,可能最糟的就是那些波纹型的铁皮架子。 ”“ 河道上造型各异如画一般的中国船只和大型帆船也被汽船和轮船所取代。 这是一个英国人关于彼时中国现状的清醒认知,与中国未来的潜在担忧。这是身为中国人的你我他,必须心生感谢的。


在《结束语》中,希思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一看神奇又古老的中国, 建议大家尽可能在这个国度变得现代化之前成行 。我们回不去希思提及的那个时代,但是我们可以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坚守着我们的原乡,坚守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层面上的原乡。


既然我们悲欣交集地生活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就有必要了解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这本书展示的是百多年前的中国模样,提供的是一份美丑兼具的历史文本,这些内涵与要素决定了品读《行将消失的中国景象》具有别样的价值与意义。



转自《六根》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