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任宏毅小傳

1989-06-04 作者: 陳海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任宏毅小傳


--作者:陳海


任宏毅 字傑三,曾用名世俊、子和。山西省離石縣袁家庄人。生于 1900 4 19 日(夏曆庚子年即清光绪廿六年三月廿日),行二。


祖父思温,父廷璠,從事農商,皆為當地開明士紳。


任宏毅少年家境清貧,在鄉間私學讀書,亦農亦學,好學上進。


1918 年,蒙慈母崔氏支持,為尋求真理、報效祖國,隻身前往太原求學。先後從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學和山西省立農業專門學校預科畢業,曾任中學教員、報社編輯。在校期間,與同學、遠親(祖父輩為連襟)賀昌(伯聰)相知,過從甚密,以熱血報國為己任。


1919 五四 運動前後,任宏毅積極投身愛國學生民主運動。曾任太原大中學校學生聯合會(又稱山西省學生聯合總會)委員。後經王用賓(中國國民黨本部參議兼北方黨務特派員、國民黨一大代表)介紹加入中國國民黨。


1924 2 月,任宏毅經王用賓向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秘密保薦,與同鄉朱耀武、李捷發、薛蔚英、王國相一行從太原前往上海。在上海國民政府黃埔軍校招生辦事處,又遇同鄉徐向前(象謙)、趙榮忠、孔昭林、郭樹棫、白龍亭五人。 3 月通過初試,十人相攜乘船前往廣州,投考黃埔軍校。經過嚴格的體檢與考試, 4 月底,入學考試放榜,十人均被正式錄取。任宏毅被分到步科第四隊。


在軍校期間,先後參加統一廣東諸役。 1924 10 月,任宏毅參加了平定廣州商團事變的戰鬥。 1925 2 月,參加了廣東革命政府舉行的第一次東征。 6 月,參加了平定滇、桂楊希閔、劉震寰武裝叛亂的戰役。


1925 7 月,任宏毅與徐向前、孔昭林、趙榮忠、白龍亭等同鄉同學被軍校校長派往駐河南安陽之國民軍第二軍第六混成旅,參與北伐。旋又調入第二軍騎兵旅,曾任排長、營副等職。 1926 4 月,國民二軍與軍閥吳佩孚在河北河間府一帶交戰中失利,遂分別回到了山西老家。


1926 年夏,閻錫山錄用其任晉軍總司令部上校參謀。 1927 年,隨晉軍參與二次北伐; 5 月,調商震將軍麾下任營長,作戰奮勇,深受賞識。 1928 2 月晉軍改編為第三集團軍,曾因戰鬥中負傷,住開封商震公館療養,二月有餘。


1929 1 月,國民政府召開國軍編遣會議,奉命到南京任全國軍隊編遣委員會委員兼山西整理委員,負責點編山東程調元、孫殿英與河南劉茂恩部隊。 1930 2 月,中原大戰爆發,任少將聯絡員,行調停之事。


1931 年,因舊日槍傷未徹底痊癒,在太原休養。


1932 年,經黃埔軍校軍事教官朱棠介紹,河南省政府派任修武縣縣長。 1933 年後,調任河南省政府視察員。


1935 年底,商震主政河南,積極備戰抗日。河南省政府成立開封行營學兵團,調任上校團副。


1937 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任宏毅奉調來到西安,任陝西軍管區上校大隊長。


1940 年,調入第一戰區,任司令長官部少將副員。 1941 年,曾為營救許權中將軍之子許建安等多方奔走,使其脫險。


1942 年,調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戰時幹部工作訓練團第四團(戰幹四團或稱西安戰幹團),任少將教官、訓育組長、少將副總隊長,為抗日前綫培訓輸送有用之才。


1945 9 月,抗日戰爭勝利。 1946 7 月退役,離開軍界,定居西安,長期賦閑,服務社會。


1949 5 月以後,一直在西安市西大街打掃街道、代寫書信、打零工,以維持生計。


1985 年,任宏毅被任命為陝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 1988 年,被推選為陝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


1990 3 月中旬,回到故鄉山西省離石縣。 4 12 日(夏曆庚午年三月十七日),因病溘然長逝,享年九十歲。


任宏毅與夫人李賢珍育有一子三女,其子與長女不幸早夭。次女淑媛,與陳權信結為伉儷;三女淑玲,與安守仁結為伉儷。次女居西安,三女居成都,今仍健在。


嗚呼!先生一生,追隨革命。萬里馳驅,戎馬倥傯。抗日救亡,盡瘁鞠躬。艱難困苦,為國效命。服膺老莊,崇敬孔明。不矜不伐,與世無爭。德操高潔,關注民生。怡養天年,自守清靜。襟懷坦蕩,君子之風。安貧樂道,其樂融融!


陳海 2012 9 18 日撰


[ 附注 ] 陳海係任宏毅先生外孫。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