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王小妮重返1966年:那一年,文革刚开始

1989-06-04 作者: 随王小妮重返1966年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随王小妮重返 1966 年:那一年,文革刚开始

--作者:王小妮 叶长文

26.jpg

1966 年》

王小妮

东方出版社

2014 1 月版

1984 》把读者带到荒诞的未来,

1966 年》把读者带回荒诞的过去

关于标题

用年份来作书的名字也不少,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 1984 》。什么要用 1966 年为小说集命名?

因为是短篇集,要对 11 篇故事有个大体框定,用年份是最恰当的,特别是这一年。最初构思时候的设定就是发生在 1966 年之中的事情。

和《 1984 》不同,《 1984 》成书在 1948 年,试图穿越和洞见到一个荒诞的未来,而《 1966 年》是试图还原和呈现那些发生在一个格外荒诞年代里的人物和细节。

我们太容易遗忘,很多“ 90 后”问过我,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儿?为什么人会如此恐惧?《 1984 》把读者带到未来,《 1966 年》想把读者带回过去,还原当时那种人人自危,风声鹤唳,道路以目,懵然无知。

27.jpg

举着漫画的游行队伍 1966

关于文革

1966 年开始之后,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不是特别兴奋?朱大可把“文革”的全民革命热情,比喻为“鸡血疗法”,它根植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只要一个强大的外部激励,它就会被重新点燃。

原有秩序的突然失效,日常规则都没了,自然会带来突破拘束的释放,甚至公开加害构陷别人,一点都不受责难,人凭空获得了正义感和安全感。昨天还谆谆教导或能厉声呵斥你的老师,今天角色完全变了,你一抬腿就能把他掀翻在地,还“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而这种对既有规则的顷刻间毁坏,唤起了人性中压抑着的恶,恶一旦被挑起,贻害必定久远。肆意的恶,不会只是在 10 年或几年期限内的一个偶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它的潜伏和伺机而动是时时的。

一场“触及灵魂的大革命”其实影响到的不只是最初设想的一批“当权派”,它侵入了每一个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兴奋的瞬间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都可能有。但它摧毁了社会正常肌理后,会衍生出无数的“病毒”,每个人都必然是它的受害者。

比如, 1966 年底到 1967 年底,城市的环卫系统也造反了,没人清扫道路,垃圾堆满城市。革命波及到农村,种粮的种菜的都痴迷于批斗地主富农,不再打理庄稼蔬菜,城市的副食供应完全没了保障。

当乡村里原有的宗族姻亲间互相依存的生活秩序也被彻底摧毁以后,最宁静的乡下也几乎没人有持久的快乐。

28.jpg

王小妮画像 勾特 /

关于背景

这书中着重描述那个特殊年份的小人物生活的细节,反而红卫兵批斗场景等暴力的场面,都很少涉及到,您是怎么处理这本书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有很多口述历史已经有对那一年的暴力讲述,实录是历史证言,它的价值是虚构作品不能企及的。

现在去龙门石窟看看,有鼻子的佛像几乎不存在了,没有人清点过,到底有多少精美的石刻在那一年被毁掉面目。石雕砖雕木雕,没有遗漏,都毁掉了,哪一个都不是毁于岁月风雨的侵蚀,都是极度亢奋的人亲手做的。对那一年的暴力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真切详实的实证。而不能被一目了然的,是人的内心里的皱褶。

当初对这组小说的构想,就是避开显性的可见的,写人心里的揣摩和莫名恐惧。一件大事忽然袭来之初,人们内心的回应和深重影响。

29.jpg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只要是听说哪里放露天电影,那真是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关于故事

听您说这 11 段短故事背后还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支撑,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故事吗 ?

几乎每一篇都有一些依据,但也都有移接。

比如《火车头》,当初,我们的邻居家装有电话,还有个经常关着门的房间,它是因工作性质才特设的会见特殊客人的地方,《火车头》里还原了那个会客室的一个角落:两个沙发一个茶几,后面的墙上,高高悬挂的是一排领袖画像。这个故事的最初设想就是从这个角落开始的。当然,真实的那一家人的情况和小说里写的完全不一样。

《普希金在锅炉里》应该发生在我童年生活的日式老房子里,它确实有一个小锅炉,房子是单位的公产,每年秋天,单位都要派车送煤来,天冷后,会派工人来烧锅炉。

比如《两个姑娘进城看电影》,“文革”是 1966 年开始, 1969 年我们全家下放农村了,很快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也吃了很多苦。农村姑娘最向往城市,虽然每天有班车能进城,但是,五毛钱的车票很贵了,搭班车进城的人们多是去看病或者办重要事情。骑车进城就能省下这五毛钱,我们下放的地方离城市不太远,常有人骑车进城。不能自由迁徙,让农村人很自卑,而城乡差别太大,城市太过神秘和繁杂,也因此更让年轻的乡下姑娘向往。 1966 年夏天,当街剪掉辫子很普遍,很多女孩子听说中学红卫兵堵在街口剪辫子,都会自己在家里剪了辫子才出门。

转自《深港书评》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