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泱:沈寂与张爱玲的交往

1989-06-04 作者: 韦泱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韦泱: 沈寂与张爱玲的交往

--作者:韦泱

时下,健在的大陆作家中,见过张爱玲的,已经寥寥无几。而与张爱玲早期有过多年交谊者,则非沈寂先生莫属。近来在给年逾九旬高龄的沈老先生撰写年表中,断断续续听他谈及张爱玲。今年适逢张爱玲( 1920 1995 )逝去二十周年,打捞一些沉入历史海底的碎片,作为对海上文坛前辈的心香一炷。

康乐酒家,坐落在静安寺路上(今南京西路北侧,原美术馆旧址),当年是一家颇为有名的高档餐馆。

1944 8 26 日下午 3 时,由《杂志》社主办,在这里举办了一次评论张爱玲及其《传奇》的座谈会,《杂志》当年九月号以《〈传奇〉集评茶话会记》为题,对座谈会作了较为详细的报道。沈寂作为“新进作家”,以谷正櫆的名字,也在邀请之列。当时按姓氏笔画排列,他第一个出现在出席者名单中,接着是炎婴、南容、哲非、袁昌、陶亢德、张爱玲、尧洛川、实斋、钱公侠、谭正璧、苏青。《杂志》社出席的是鲁风、吴江枫两位,《新中国报》记者朱慕松作记录。

座谈会由吴江枫主持,他的开场白简洁扼要:“此次邀请诸位,为的是本社最近出版的小说集《传奇》,销路特别好,初版在发行四天内已销光,现在预备再版,因此请各位来作一个集体的批评,同时介绍《传奇》作者张爱玲女士与诸位见面,希望各位对《传奇》一书发表意见,予以公正的与不客气的批评,在作者和出版者方面,都非常欢迎。”

作为座谈会主角的张爱玲,这天涂着口红,穿着橙黄色的绸底上装,戴着淡黄色的玳瑁眼镜,脸上始终露着微笑,可见这天她的心情之好。主持人话音一落,她便从座椅上欠了欠身,声音低低地说:“欢迎批评,请不客气地赐教。”接着大家自由发言,几乎是一片赞扬声。年方二十的沈寂说:“在中国封建势力很强,对付这势力有三种态度,一是不能反抗,二是反抗,三是不能反抗而将这势力再压制别人。若《金锁记》里‘七巧’就有以上第三种人的变态心理,受了压迫再以这种压迫压子女。”

最后,主持者请张爱玲“说几句”。张爱玲说:“我今天纯粹是来听话的,并不想说话,刚才听了很多意见,很满意,也很感谢。”座谈会结束。柳雨生本在邀请之列,因故未到,他特地把书面发言寄给了张爱玲,即转到编辑手上,及时得以在报道中一并刊出。可见作者们对这次座谈会的重视。

这是沈寂第一次见到张爱玲。虽然彼此没有直接交谈,但在一张桌子上,算是面对面了。

其实,正式见面前,沈寂与张爱玲常常在纸上见面。 1942 年,时在复旦大学读二年级的沈寂,创作第一篇小说《子夜歌声》,在顾冷观主编的《小说月报》刊出后,一发而不可收。第二年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第七期上,刊发小说《黄金铺地的地方》。而这一年,张爱玲从〈紫罗兰〉第二期至第六期, 连载小说《沉香屑》。主编周瘦鹃“深喜之,觉得风格很像英国名作家毛姆的作品”。可以说,《紫罗兰》是张爱玲最早赢得文名的刊物。同年,沈寂在柯灵主编的《万象》第九、十一、十二期上,连续发表了《盗马贼》《被玩弄者的报复》《大草泽的犷悍》三篇小说,得到柯灵的好评,在第九期《编后记》中,柯灵推荐道“这里想介绍的是《盗马贼》,细读之下,作者自有其清新的风致。沈寂先生是创作界的新人,这也是值得读者注意的”。而张爱玲的小说《连环套》,当年也在《万象》上连续。她的《心经》,还与沈寂的《盗马贼》同时刊登在九月号上。在柯灵的眼中,张爱玲与沈寂,是《万象》的重点作者,也是有广阔前途的青年作家。

1943 年底,在亲友们为沈寂与女友朱明哲举办完订婚宴的当晚,日本宪兵突然逮捕了沈寂。原因是沈寂的中学同学蒋礼晓侥幸出逃后,在其家的日记本上,查到沈寂的名字。四十余天的监狱生活艰苦难熬,包括上“老虎凳”。沈寂咬牙挺住,终因没有确凿证据,于 1944 2 月被释放。没过几天,有人打电话给沈寂,轻声说你进过宪兵队,不宜再给《万象》投稿,以免牵连刊物和柯灵,但可转而为《杂志》写稿。果然不久,《杂志》编辑吴江枫写信给沈寂,向他约稿。沈寂寄去小说《敲梆梆的人》,吴江枫说作品即可发排,但以后要改个笔名,不能再用过去的沈寂。两人推敲一番,最后定名为谷正櫆。之后《王大少》《沙汀上》《挖龙珠》《沦落人》《大草原》等小说相继刊出。当年八月,《杂志》举办过一次笔谈专辑:“我们该写什么”,作者有疏影、谭惟翰、张爱玲、谷正櫆、朱慕松、钱公侠、谭正璧等十一人。按来稿先后排序,张爱玲、谷正櫆为三、四,正巧登在同一版面上。可以说,这是他们“零距离”在一起。尽管,只是见名不见人。从《紫罗兰》《万象》到《杂志》,两人纸上见面不算少哪!

但是,在康乐酒家所见的第一面,沈寂并没有给张爱玲留下好印象。沈寂发言里有“变态心理”四个字,这正是张爱玲极为反感的字眼。她联想到不久前看到的迅雨(傅雷)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刊《万象》 1944 年第十一期),也批评她的《金锁记》:曹七巧“恋爱欲也就不致抑压得那么厉害,她的心理变态,即使有,也不致病入膏肓,扯上那么多的人替她殉葬”。张爱玲进而联想到,有变态心理的作者,笔下才会出现有变态心理的人物。这谷先生与迅雨先生,可是一鼻孔出气,串通好专门找她的茬。她越想越气闷,就把这一想法悄悄与吴江枫嘀咕了一通。吴江枫听后很是吃惊,觉得事情不妙。作为《杂志》编辑,又是那次座谈会的主持人,他不希望张爱玲的情绪受到影响,如此,对《杂志》以后的编辑工作也无好处。吴江枫很快把张爱玲的想法转告了沈寂。怎么办呢?两人商量时觉得,从刊物这边说,张爱玲惹不得,她不但是《杂志》台柱子,更是上海滩当红女作家。从沈寂这边来说,一句老话说的是“好男不跟女斗”,应该消除张爱玲的误解,于是,在吴江枫的建议下,决定登门解释。

一日下午,约好时间,沈寂跟随吴江枫去了赫德路 195 号爱丁顿公寓(今常德路常德公寓),电梯直达六层楼。吴江枫是熟门熟路,可见他是这里的常客。张爱玲乍见吴江枫带着谷先生进门,已心知肚明,笑脸相迎。张爱玲年长沈寂四岁,自然有大姐的姿态,举止落落大方,这使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的沈寂,很快消除拘谨,言谈自如。三人东拉西扯,说说笑笑,从座谈会谈到正在喝的咖啡味道,谈到市面上的行情。前后坐了约一个来小时,丝毫不见张爱玲有什么不愉快之处。张爱玲由此晓得,谷先生常常以“沈寂”笔名发表作品,谷先生与迅雨的评论文章毫不搭界等等。“到底是上海人”的张爱玲,的确“拎得清”。

到了 1945 8 月,抗战胜利。沈寂除继续创作外,还先后做过《光化日报》特约记者,到《辛报》编过“社会新闻”版,还主编《民众周刊》。后应环球出版社冯葆善先生之邀,应聘主编《幸福》月刊。又于 1948 5 月,接编《春秋》月刊。

抗战胜利后,社会舆论对张爱玲多有责难,在大光明大戏院担任外国原版影片“译意风”(类似同声翻译)的姑妈,决意为张爱玲换个环境。这样,她们搬出爱丁顿公寓。起先迁入静安寺路梅龙镇弄内重华新村,几年后又迁往派克路(今黄河路 65 号)卡尔登公寓(今长江公寓)。其间,张爱玲埋头写作,从小说《华丽缘》《相见欢》,到电影《不了情》《太太万岁》。但报刊上以张爱玲署名的作品已大为减少,还时遭退稿。这大大打击了她的自尊。同时,这也意味着靠稿费生活的她,渐渐陷入困境。这些,沈寂颇能理解。

时至 1948 年底,沈寂正在革新《春秋》杂志,想办得更纯文学一些,在一时稿源匮乏之下,他想到了张爱玲,不能用真名发表创作作品,就请她化名发表翻译作品吧。沈寂写信约张爱玲译稿,很快,张爱玲寄来了一篇题目为《红》的译作,约四千余字,署名霜庐。沈寂看后,觉得是对毛姆原著的改写,文字风格则是张式的。张爱玲说明道:因在创作小说,没有全部译完,很是抱歉云云。同时,把美国“企鹅版”毛姆小说原著附来。沈寂读的是复旦大学西洋文学系,对外国文学自然烂熟于胸。他很快根据原文,译完余下的三分之一文字,文末还写上“本篇完”,编入《春秋》 1948 年第六期“小说”栏目。在内页《红》的题目处,沈寂请人配了题头画,中间留了空白,署名是用翻译还是改编,沈寂颇费踌躇。却因发排时间紧,最后疏漏了填写。这样,不看前面目录,不知作者为谁,只是此文与鲁彦的《家具出兑》,田青的《恶夜》等排在一起,给读者造成这是一篇原创小说的感觉。刊物印出,张爱玲收到样刊后,自然喜出望外,为了这份情谊,张爱玲又赶紧续译毛姆一篇稍短的小说《蚂蚁和蚱蜢》,寄给沈寂。沈寂标上“ W S .毛姆作,霜庐译”,同样请人在页面上端配了相关插图,编入《春秋》 1949 年第二期。张爱玲译毛姆作品,沈寂曾予救场。这实在是张爱玲的一则文坛轶闻哪。

很快,迎来五月上海解放。沈寂因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买下他的小说《盐场》《红森林》版权,并邀请他出任该公司编剧。在获得上海军管会同意后,年底,沈寂携妻子赴港履新。可是,两年后的 1952 1 月,沈寂因公司欠薪职工三个月,代表职工与厂方谈判未果,得罪了港方。又因参加进步团体“香港电影工作者学会”组织的爱国活动,被裁定以“不受港督欢迎的人”,终身驱逐出港。 1952 4 月,沈寂回到上海,进入公私合营的上海电影联合制片厂。

而在上海的张爱玲,经主持上海文艺工作的夏衍同志提议,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过 1950 7 月召开的上海第一届文代会。

亦是巧事。一日,在黄河路上开办“人间书屋”的沈寂,去对面卡尔登公寓探望一个朋友,刚进大楼,与正从电梯里走出来的张爱玲撞个“满怀”。张爱玲脱口而出:“谷先生吗?”她习惯称沈寂为谷先生,她已从报上知道沈寂因进步行为被驱逐出港。“是。张小姐多年不见,你好吗?”听这一问,张爱玲显得无精打采:“还是老样子,除了动动笔头,呒啥好做的。”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沈寂看得出,张爱玲情绪低落。 正要告别,张爱玲说:“对了,最近正好出版了一本小说,送你看看。”说着,转身上楼去取书。

这本书叫《十八春》。这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相比以往的中篇小说,《十八春》写作的时间稍长些。她应《亦报》主编龚之方之约,答应写这部小说,以连载形式,来吸引报纸读者。小说署名“梁京”,从 1950 3 月至第二年 2 月,全部连载完毕。《亦报》趁热打铁,请张爱玲对全书再修改润色一遍,同年 11 月以“亦报社”名义,出版单行本。接着,《亦报》又连载她的另一部小说《小艾》。

1952 年至今,六十三年过去了,沈寂一直保存着这本《十八春》。这是他与张爱玲在上海最后一面的见证。这次见面后过了大约三四个月,沈寂听说张爱玲去了香港,不觉得惊奇,认为是顺理成章之事。

时光转到 2009 年,台湾著名导演李安要执导张爱玲的《色·戒》,知道沈寂十分熟悉旧上海的一草一木,便聘请他担任影片史实顾问。又听说沈寂曾与张爱玲有过交往,高兴地说,请您任顾问是请对了,增强了我拍摄《色·戒》的信心。比如,张爱玲小说中的麻将戏,李安很重视,沈寂说那时不用塑料或木质,用的是牛骨。再比如,姨太太穿着黑披风,如何走路?沈寂说要走一字步,有一定的扭摆。为了老朋友,沈寂又做了一回幕后英雄。

转自《文汇笔会》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