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羽子 顾民洲:怀念姑父郑洞国

1989-06-04 作者: 顾羽子 顾民洲 原文 #这样走过 的其它文章
分类:

怀念姑父郑洞国

--作者:顾羽子 顾民洲

1952 年,我们的姑妈顾贤娟与郑洞国将军在上海结为夫妇,郑洞国也即成了我们的姑父。姑妈顾贤娟是典型的江南美女,人如其名,贤惠温婉而端庄娟秀,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姑父郑洞国则是湘中名将,抗日先锋,鏖战疆场,威震寇胆。台儿庄和密支那、长城古北口、保定会战、徐州会战、昆仑关战役……无不记录了他的功绩。

b1.png

因为姑父姑妈二人此前都有坎坷的生活经历,结合后更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姑父对姑妈与前夫所生的女儿澹兰也关爱有加,视同己出。(可惜澹兰表妹失去联系已多年了,我们还在多方寻找。)从 1952 年到 1973 年姑妈因病辞世,他们二十多年相濡以沫,感情甚笃。姑妈去世时,姑父悲痛万分,叹道:“贤娟之死,是我人生的又一次最大的打击。”

b2.png

婚后不久,他们就因工作需要举家迁往北京,而我们在上海居住,见面机会就少了。当时我们年龄尚幼,很多事情都是陆续从父辈口中得知。后来年纪稍长,才慢慢了解了姑父原来是一位抗日名将,民族英雄,难怪父亲只要提及姑父,就会说:“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回忆几次和姑父的会面,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六十年代初的一天,姑父郑洞国由他的秘书陪同来到我家,这是我们第一次近距离仔细见到这位毛泽东在《敦促杜聿明投降书》里提到的国军将领,看上去他就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丝毫不能和横刀立马的骁将与硝烟弥漫的战场联系起来,他的面容分明镌刻着正直、坚毅和仁厚、善良,只有他挺直的身躯,才显出他的军人风范。

文革初期大串联时,我们利用北上的机会,专程去北京西郊他家拜望了姑父姑妈。在那个动乱的时期,无数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批斗,而对于姑父郑洞国,由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保护下,加上他也十分注意自己言行,并且消除了原来在国军中的一切痕迹,包括帽徽、勋章等等全都弃毁,这样他和他的一家才在当时未经受到太多波折,安然渡过了那个非常时期。

1978 年,家父病重,时任民革副主席的姑父还是抽时间专程赴沪来我家探望。姑父陪伴在病榻旁与父亲彻夜长谈,谈兴浓时,眉飞色舞;而回首往日,又不胜唏嘘,这次是我们最后一次见到姑父。

1991 1 27 日,姑父因病与世长辞,海峡两岸国共两党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这种殊荣是十分罕见的。这也说明姑父郑洞国的一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一生为人民所肯定。从青年时代冒名报考黄埔军校投笔从戎,经历北伐战争;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奋起投入抵抗日寇,经历无数大小战斗,转战全中国,远征印缅,九死一生。而在长春被围时,为了数十万军民的安全,他毅然率部起义,且永不言战,挽救了无数生灵。无怪乎当时他被人称为“长者”,这并非由于他的年龄,而是对他宽厚的胸怀、博大的气度和刚正不阿的民族气节的最大褒奖。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之际,以此文怀念我们的姑父――抗日先锋郑洞国将军,他对国家民族的功勋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的。

【附记】

1945 8 15 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郑洞国将军随即率中国远征军回国,在上海担任国民政府华东地区接收日军投降的军方代表,期间,曾经组织并指挥数千名投降日军开往沪杭公路,修复战时被损坏的乍浦段,极富有戏剧色彩的是,这条公路是由我们的祖父、辛亥革命先驱、浙江杭州光复会领袖顾乃斌在 1920 年代修建的。修路人后来会成为建路人的女婿,堪称一段佳话。

感谢作者来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文责由作者自负


转自《民间历史》网( www.mjlsh.usc.cuhk.edu.hk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