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均鹤与情报委员会

2000-06-15 作者: 马林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0年第6期 胡均鹤与情报委员会 作者:马林 ]

编辑同志:

《炎黄春秋》今年第一期发表的《胡均鹤在谍报漩涡中浮沉》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这个人物从追求革命到背叛革命最后回归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其中提到:1949年初,他以国民党特务的身份主动寻找中共关系,表示愿意为革命效力以赎过去之历史罪恶;中共保卫部门本着既定政策对他的弃暗投明行动表示欢迎,将他作为工作关系,带他进上海参与肃反工作。这样做无疑是恰当的和必要的,既有利于肃反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分化瓦解敌特力量,也有利于对胡本人的考察与改造。当时,还有一些投诚和自首登记的原国民党特务人员,领导上也是这样对待和使用的。

但在胡均鹤进上海后的安排与使用上却出现了问题与波折。为了加强肃反工作,公安局成立了一个“情报委员会”,调集一批保卫干部,担负侦察情报等重要机密任务。胡均鹤被任命为这个情报委员会的副主任,这显然是不恰当的。1951年,中央公安部主要负责人到上海发现这事,认为“内外不分”,“用人不当”,向华东局主要领导人作了通报。其后,主要负责人、公安局副局长杨帆同志受到了严肃批评。胡均鹤和其他类似的几个人被调离,情报委员会也随之撤销。

对上述问题的批评处置,当时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都认为是严重的工作失误。杨帆同志也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经过1952年公安部的一次会议,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结束。不幸的是,事隔三年多,“高岗饶漱石事件”发生后,这个问题被随意夸大,无限上纲,把原是一般的工作失误硬说成是“重用、包庇和掩护反革命特务分子”的“反革命罪行”。对当事人作了错误处理,从而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混淆了敌我界限。现在实事求是地回顾这一历史事件,当初批评与处理情报委员会的问题,包括对情报委员会有关人员的适当处置,并无不当,不应该否定。

以上是对《胡均鹤在谍报漩涡中浮沉》一文的一点补充,妥否,请知情者指正。

马林 2000.5.7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