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粉碎“台独”艺
康熙二十年,清政府平定三藩之乱之后,东南沿海近海的大小岛屿均为清政府所控制,中国大陆已完全统一。此时康熙皇帝决心出兵收回台湾。
出兵前,清政府主张用和平方式收回。条件相当宽松,清军不上台湾岛,台湾居民不剃发,也不必穿清服;甚至还放宽到“不称臣、不入贡也可。”实际上,允许台湾实行和清政府不同的社会制度,让它们高度地方自治。但台湾情况复杂。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刚接位,他还正在读“人之初”,一切大权已被侍卫长冯锡范等人把持。上层又腐败,还千方百计阻挠统一,康熙“招抚”政策长期没有结果。这时,朝廷有人主张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水师提督施琅,长期在海上作战,深知台湾的重要性。他说“台湾虽一岛,实腥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则不归藩(指日本)不归贼(指郑氏),必归荷兰,恃其戈船火器,又据形塍膏沃为巢穴,是借冠兵而资盗……。”他的意见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坚定了收回台湾的决心,并继续派大员和台湾方面谈判。但郑氏集团提出台湾应“仿硫球、朝鲜例,列台湾为藩属。”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求清政府把台湾当一个“国家”对待。这种台独言论遭到康熙的强烈反对。他说:“郑氏艉中国之人”,“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硫球、高丽比。”坚定表明台湾不能从祖国分裂出去。
康熙经过充分准备,1683年6月,他命施琅率战船三百,水兵两万,扬幅度从福建前线打到澎湖列岛,并迅速攻上台湾本土。不到一个月,郑氏招架不住,只好投降,献出了台湾的土地、户口、军资及明王朝所授的王、公、侯、伯和所有将军、都督印授。从此以后,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以后,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后来,施琅被任为台湾的靖海侯。
台湾回归祖国38年之后,又爆发了朱一贵动乱。这个原为鸭贩子的人,借口清政府苛捐杂税太重,煽动三十万群众,自称“中兴王”,七天就占领了台湾全岛,扬言要脱离清政府统治。康熙不能容忍这种叛国行为,又派战船600多只军队12000多人,镇压了朱一贵的叛军,重新夺回对台湾各方面的控制权,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责任编辑 老赵)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