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晏子

2001-02-15 作者: 邹人煜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2期 大哉晏子 邹人煜 ]

晏子名婴,谥平仲,东莱人,曾为齐国三君(灵公、庄公、景公)之相。庄公时,开始晏子是很受重用的,后来晏子看透了庄公“强而无礼,好勇而恶贤,祸必及其身”。因而辞了职,退了封邑,他叹息“哀吾君不免于难”。后来庄公果然被崔杼所杀。晏子听了庄公凶讯后,立于崔杼之门。崔杼问他为什么不去死?晏子道:“祸始吾不在,吾何为死?”“遂枕尸而哭”。一般人都以为崔杼必杀他,崔杼却说道:“民之望也,舍之得民。”不过崔杼还是要人服从,不服从的就当场杀死。连续杀了七人之后,又威胁晏子。晏子神色不变,终未屈服。后来史家称他:“不可以胁以邪,白刃虽交胸,终不受崔杼之劫。”庄公后景公即位,开始只让他做东阿宰相,三年而“毁者众”(说他坏话的人不少)。景公要罢他的官。晏子请让他再治东阿三年,景公同意了,结果赞誉交至。景公要赏赐他,他拒不受。景公问他为什么?他说治东阿的前三年,他认真治理了,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们来告状;后三年他放松了,说坏话的就少了。当初应当赏赐而没赏赐,如今应当受处罚反而要赏赐,“是故不敢受”。景公知晏子贤,任以国政,“三年而齐大兴”。

晏子之惜民

景公之时,有年霖雨不止,晏子请发粟于民。景公不听,在那里饮酒作乐。晏子很恼火,他先把自家的粮食分给灾民,然后去见景公道:“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说罢就走,景公忙追到晏子家,看晏子将家用器具抛在路旁,已经离家出走了。景公又一路追去,追上晏子,说:“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晏子这才回来。景公于是“损肉撤酒”,发救济粮。

景公爱槐,下令:“犯槐者刑,伤槐者死。”有一人不知此令而犯槐,景公便要判这个人的刑,此人的儿子将妹妹送给晏子做妾婢。晏子笑了:“婴其淫于色乎,虽然是必有故。”女子便告诉了原委,他当下将女子送回,去见景公说:“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者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君者谓之逆,刑杀不称者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也。”“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罪行)著于国,婴恐其不是可以莅(领导)国子民也。”景公听了说:“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立命罢守槐之役,出犯槐之囚。

有几次,景公问晏子盛君之行和谋事必成之道。晏子答道:“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民(劳民)而动,未闻存者也。”又一次景公问晏子:“贤君之治国若何?”晏子答道:“其政任贤,其行爱民”,八个字即概括了治国之道。又一次,景公问晏子,今后什么人能把齐国治好?晏子答道:“服牛死,夫妇哭,非骨肉之亲也,为其利之大也,欲知把齐国者,则其利之者耶。”就是说凡事都要看它是否有利于齐民。接着他又批评了景公“厚藉敛于百姓”,物资藏朽了都不给饥民,因而老百姓离心离德。景公无言以对。正因为晏子惜民力民财,所以“百姓得以附亲”,齐国大治。

晏子之俭

晏子居相国之位,却尽量把俸禄散给亲戚朋友,“待其禄而衣食者五百余家,门客赖以举火者亦甚众。”他告诉为官者:“廉者,政之本也。”

有一次景公随从到晏子家,看到晏子正在吃中饭,肉很少,回来向景公回报。景公即赐晏子一块封地,晏子辞而不受。他说:“富而不骄者,未尝闻之,贫者不恨者婴是也,所以贫而不恨者,以若为师也。”安贫,是晏婴的生活原则。又一次,景公派使者到晏子家,他正在吃饭,立即分一份请使者吃。使者不饱,回来又向景公回报。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于是让人以千金与市租,“使奉宾客”。“三致之”(送了三次),晏子不受,对景公道:“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夫厚取之君而施之于民,是臣代君、君(临)民者,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他又说:“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我有丝服穿,有一碗饭吃,就足够了)再辞不受。不久,景公又要赐晏子封邑,晏子说:“臣闻之,有德益禄,无德退禄。”又辞不受。像这样辞封还有好几次,不仅辞封邑,就连其它赏赐他也很少接受。他住的房子在市中心,吵闹不说,还又潮又窄。景公要他换房子,他不肯。他说:近市可知民情。景公笑道:“子近市,识贵贱乎?”晏子立即回答:“踊贵而履贱。”踊:刖足者之履。从踊贵可以得知齐当时刑罚多而重。景公于是“愀然改容”,下令“省于刑”。不久晏子出使鲁国,景公趁他不在,把他邻居的房子拆了,让晏子住得好一些。晏子听了回来不进家,派人传话:“大居逆邻归之心,臣不愿也。”(为他盖房子而损害邻居利益,晏子不干)景公不理,他又派人去说,不答应他就不进家。景公没法,只好让步,恢复了邻居的房子。

又一次,景公至晏子家饮酒,见到晏子的妻子,景公道:“嘻,亦老而且恶矣!寡人有女少而姣,请以满夫子之宫。”晏子辞道:“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而姣也。人固以壮乎托乎老,姣托乎恶,彼尝托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我与她已是老夫老妻了,她也有过年轻姣好的时候,她年轻时托给我,我已接受了,现在怎能抛弃她呢?)

晏子之无畏

庄公时,他就力谏庄公不可以勇力临天下。他对勇力作了这样的解释:“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今上无仁义之礼,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庄公不听谏,果然不得善终。

到景公时,他的进谏就更多了。有一次,景公赏赐了无功之臣,遭到掌管财务的人三次拒绝,景公生气,下令罢免掌财务的人。晏子谏道:“君正臣从谓之顺,君辟(错误)臣从谓之逆。今君赏谗谀之臣,而令吏必从,则是使君失其道,臣失其守也。”这番话说得景公大悟,于是罢赏。有个王子送景公十六匹好马,景公本来不感兴趣,但他的爱妾婴子很感兴趣,一定要景公陪她去观看骑马。景公对她说:等晏子不在时再去。正好这时晏子病了,景公忙带了婴子去观看。婴子很高兴,要景公重赏马夫。晏子听了,抱病去见景公说:现在正是荒年,饿死的人很多,而君不以此忧耻,唯图耳目之乐,不继承先君的功业,却热中于欣赏骑马技术,这样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能不亡国吗?景公立即把马送回,从此疏远了婴子。景公有一次出游,登高望齐,忽然泣下。说:要是死了岂不是丢下这美好的河山。从行的梁丘据等皆“从而泣”。晏子“独笑于旁”,景公很不高兴,问他为什么笑?晏子说:倘若古人不死,姜太公这些人将有齐国,桓、襄、文、武都是宰相了。今天的你,将头戴斗笠,手执农具,蹲在田里锄草,没有闲心想到生死问题了。同日,景公的宠臣梁丘据骑马来见,还未进门,景公问:是谁?晏子说,必是梁丘据。景公问,你何以知道?晏子道:这样大热天,马跑得这么快,这马不死即伤,除了梁丘据,哪个敢?景公说:“据与我和也夫。”(很要好,很一致)晏子说:“此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和与同是不一样的。接着晏子解释:“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君甘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这就是中国古话说的:“君子和而不同”,顺着领导讲话,投其所好,只能是佞臣。景公大不高兴。不一会儿,景公又见到彗星,认为不祥之兆,马上召人禳祭,除邪消灾。晏子认为这样做毫无益处,他说:“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虽去彗而无用。”这就是著名的一日三谏的故事。有一年冬天,雨雪三日不停,景公身穿白狐裘对晏子说道:“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说:“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景公说:你讲得很对,听你的。于是脱去裘衣,开仓救济饥民。有一次景公问晏子:我想穿圣王的衣服,住圣王的宫殿,这样诸侯可以来朝吗?晏子不以为然,说:应在节俭上起带头作用,不能以服饰来号召诸侯。爱护老百姓,多做善事,天下就会被你的德行所感动,并从而取得信义。你专门在服饰、宫殿上讲究,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恐国家危险了。这样还想取得诸侯的信任,太难太难了。景公听了,无言以对。景公叫鲁工做了一双鞋子,镶了金银珠玉,足有一尺多长,景公穿着上朝。晏子上朝,景公起来迎接,因鞋子太重,仅能勉强抬脚。晏子见此情景,对景公历数鲁工的罪行:鞋子太重又不合脚,不能起到应起的作用,鲁工不知寒温之节、轻重之宜,其罪一也;穿这样的怪鞋,招致诸侯耻笑,其罪二也;花了钱还不适用,招致老百姓埋怨,其罪三也。应捉起来问罪。景公说:鲁工生活也很苦,放了算了。景公换了鞋子,把鲁工送出境。景公幸臣梁丘据死了,景公要厚葬他,晏子不同意,说:臣子只忠于君个人,就是不忠,儿子只孝于父亲个人,就是不孝。君臣之间应有正常关系,要给老百姓以实惠,要对诸侯讲信用,这才叫忠。现在四封(全国境内)都是你的臣下,而唯有梁丘据爱君,爱你的人为什么这样少啊!四封之内的财富皆君所有,而只有梁丘据以他私财忠于君,忠你的人又何其少啊。梁丘据隔断了你和群臣的关系,太可怕了。景公听了,觉得有理,遂废厚葬之仪。

景公久病不愈,让两人去巡山川祭宗庙,病仍然不好。景公对晏子说,他想杀这两人以“取悦于上帝”。问:这样做行吗?晏子默然不答。景公又问他一次,晏子反问道:你以为这样做对你有益吗?景公说对。晏子道:“若以为有益则诅亦有损也,百姓之咎怨诽谤,诅君于上帝者多矣,一国诅,两人祝,虽善视者不能胜也。”对无罪的人加刑,“夏商所以灭也”。景公曰:“善解予惑。”下令不杀两人。

晏子的座右铭是:“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他的一生,完全是按这个座右铭行事的。同时代的孔子、墨子对他都极尊崇,孔子称他:“救民之生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墨子称他:“为人者重,自为者轻,先民而后身,薄身而厚民。”司马迁也极尊敬晏子,他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晏子逝世时,景公正出游在外,听到凶讯兼程赶回,“伏尸而号”曰:“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佚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不加寡人而加于夫子,齐国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夫!”

晏子逝世后十几年,齐景公对他还怀念不已,叹息道:“鸣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