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初上国防科研路

2001-02-15 作者: 贺茂芝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2期 张爱萍初上国防科研路 贺茂芝 ]

1955年冬的一天,已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找来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兴致勃勃地告诉他:“我刚参加周总理主持召开的一个会回来,新成立了个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12年规划。”

张爱萍听了十分激动、振奋。前不久,毛泽东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我们进入了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新时期;适应这种新的情况,钻进去,成为内行,这是我们的任务。而今又成立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订了向科学高峰进军的作战计划,冲锋在即,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陈毅对他说:“这是第一次会议,还没研究到我们军队的12年规划。我刚才同彭老总商量了,第二次会议你去参加,参加制订军队的科研规划。”

这年初,张爱萍指挥打了一场解放一江山的立体战争,当他刚迈入现代化军事指挥艺术的门槛时,又要他进军科研,他不禁愕然,连忙说:“我不懂科学技术,怎么能去参加这样的会议呢?”

陈毅说:“我同彭老总排了排队,觉得还是你合适,他点名要你去;再说你管装备,对部队也熟悉,就这么决定了。”

张爱萍参加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举行的第二次会议。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研究拟定了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张爱萍根据这总的规划和要求,又草拟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当即呈报给聂荣臻副主席并军委。规划要发展的项目有航空、导弹、电子学、雷达、常规武器、军事医学、原子、化学防护、国防工程、军需装备和油料等。

4月1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航空委员会,聂荣臻为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为副主任,安东为秘书长,负责领导导弹和飞机的研制工作。接着,召开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科学规划工作会议,同时确定军队方面的科研工作规划。会前张爱萍又向聂荣臻呈送了《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内容是:组成全军科学研究工作的统一领导机构,并在各军种、兵种、勤务部门分别建立科学研究机构。重点建立带共同性的研究部门,如航空、导弹;电子学、雷达、常规武器;军事医学;原子、化学防护;国防工程;军需装备等。并抽调人员培训大批军事科学技术研究干部,同时争取苏军的军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对我军的科学研究工作予以全面的协助。

聂荣臻和军委很快同意了这一意见。1956年10月15日,聂荣臻采纳了张爱萍关于组团到苏联学习并谈判,争取他们在原子弹、导弹、航空等方面给我国以技术援助的建议。

不久,聂荣臻率团赴苏学习与谈判。两国代表团团长在莫斯科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的协定》。协定商定:苏联在1961年底前向中国提供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帮助中国仿制导弹,提供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增加火箭专业留学生名额;苏联保证供给中国某些原子弹的全部技术资料;提供训练和战斗用的成品样品;帮助设计试验原子弹的靶场和培养有关专家。协定还就苏联向中国提供制造氢弹技术资料、生产和装配原子弹的工厂等作了具体规定。

这一时期,在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兼职的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仍然继续负责组织领导常规武器的规划、研制及装备部队等工作。他在拟制了军队十二年科研规划之后,就向彭德怀报告了有关常规武器的研制拟在军队专门组织一个小组的打算。彭德怀授权让他考虑组织。

1958年5月19日,根据张爱萍的建议,中央军委决定:国防部下设第五部,负责领导全军特种武器装备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特种部队的组织及其装备计划等工作,万毅任部长。其整体工作及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还是由张爱萍负责组织协调。

为了领导常规武器的研制工作,张爱萍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改进常规武器方面来。只要能挤出空来,他就往吉林白城子靶场、黑龙江的半自动步枪厂、重庆的坦克工厂等常规武器的研究、生产单位跑,向专家们请教,向师傅们学习。

1958年8月,他还作为团长,率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请苏方对我国常规武器发展12年规划提意见,并请苏方对我们聘请专家、派遣留苏进修生以及技术资料、仪器设备等方面提供帮助。

随着尖端武器和常规武器研制工作的展开,有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协调和解决。

当时,军事行政是由总参管,政治(包括干部的调配)属总政治部管,后勤保障由总后勤部管。多头负责,机构分散,时间愈久,暴露出的问题就愈多,最后许多问题还得报由周恩来总理解决。于是,张爱萍就在几位相关的老帅、军委首长及周恩来总理面前游说,终于在1958年10月对协调问题统一了认识。

10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关于改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为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报告》,提出国防科委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的方针、政策,负责加强对军内外有关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和监督检查。

1960年3月18日,周总理批准,国防部任命,张爱萍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分工负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下简称酒泉基地)、西北核试验基地和储存器材仓库基地的组织领导工作。

酒泉基地坐落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除青山头、狼心山几个丘陵外,则是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张爱萍率领的检查组来检查时,自抗美援朝战场胜利归来的二十兵团正投入紧张而又艰难的基地建设之中,有的厂区已拉起了围墙,修平了道路,有的正在修建宿舍。

这里是沙漠深处,张爱萍代表中央军委、总部首长向顶风冒沙、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们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并深入到每个工地看望大家,慰问了伤病员。之后,他又率领工作组对施工的进度、质量和设备安装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

张爱萍在检查中,发现几十名指战员正在建设防爆设施。他们在坚硬的戈壁上挖洞,土层坚硬得如铁板,一镐刨下去,只留下一个白点儿。不少指战员虎口被震裂,有的手掌磨起了血泡。

张爱萍环视了一下周围,发现不远处就有座小山,遂问道:“既然是为了防爆,为什么不到山那边去挖呢?依山挖洞,傍山建房,不是更利于防爆也省力气吗?”指战员回答说:这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张爱萍说:苏联专家设计的就不能改了吗?权威的东西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不从实际出发就不是什么权威。于是指示技术人员:再重新审核一下,如果这个建筑只是为了防爆,就挪到山那边去。

在检查中,张爱萍还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即没有地下水。工程兵司令员、特种工程指挥部指挥陈士渠曾组织工兵部队打井,在几处挖了100多米都未挖出水来。怎么办?张爱萍当即决定去空中勘察,看周围有没有水源?如果没有地下水,我们就引外边的水。

直升机在额济纳旗的上空缓缓飞行。开始,张爱萍看到的是广阔无垠的戈壁滩和一簇簇骆驼刺。再往北飞,陡然发现一片横贯东西的林带。工作人员说,这是一片原始森林。张爱萍不胜欣喜地说:有林就有水,我们不愁找不到水源。果然,林带中有一条河流,好像一条宽阔的白绦丝带。当听说这是弱水河时,张爱萍不禁兴奋起来,立即想到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说,当年苏武就常赶着羊群到弱水河饮水。也许正因为如此,张爱萍对弱水河似乎增添了特殊的情感。他让飞行员沿着河道再看上一遍。张爱萍当即提出引弱水河水南下,以解决基地无地下水的困难,基地领导一致赞成。

在研究生活区的设计和建设时,张爱萍力主把基地建成一个设备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兴城市。他说:不能什么都靠外面运,要自己创造,自己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环境,变废为利,变害为益。在依山建筑、挖河引水的同时,要注意修路植树,建起商店、书店、学校和幼儿园,并动员先期到达的家属一起干,建成后安排他们在这里工作,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培养了创业精神。

之后,张爱萍一行又乘专机飞抵坐落在罗布泊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核试验基地进行检查。

从直升机俯瞰塔克拉玛干千里戈壁,茫茫荒漠,犹如无垠的大海。几座丘陵就像浮出水面的孤岛,均呈铁青色。直到孔雀河上空,才发现星星点点的绿色和断断续续线状的亮色。这绿色和亮色分别是孔雀河的芦苇丛及河水,与其相邻的则是一片古城的废墟。

“这是不是古楼兰国的遗址?”张爱萍脱口问道,语气里透出兴奋。有人回答:“可能是。”他坚定地说:“一定是,照这个位置也应该是。”他让飞行员飞低一些,低到可以看见被漠土掩埋其半的残垣断壁及墙垣一角的烽燧,直低到飞机的螺旋浆搅起了纷飞的沙土。有人深知张爱萍酷爱游览名胜古迹,便提议道:“我们把飞机落到地,看看再走吧。”张爱萍果断地说:“不,我们的任务紧急,等我们炸响第一颗原子弹后,再来拜访古楼兰。”

勘察后,张爱萍结合实地,分析图纸,认为没有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优势,在戈壁滩里深挖建房同依山势而建相比,显然是舍优而图劣,事倍功半。于是,经多方比较、反复研究,对基本建设布局作了部分变更。

之后,张爱萍、陈士渠同基地司令员张蕴玉等一起,分乘两辆吉普车穿行在大戈壁中,对原设计中确定的场、区、点址,又逐点逐点地检查、核定。

戈壁滩里没有路。戈壁滩上厚厚的一层是被烈日蒸烤、风雨浸蚀而凝固成的沙石,坚硬如铁,高低不平。车行上面,颠簸异常。张爱萍一行在已选定的靶区内下车,脚踩在沙石板结的地面上,像踩在玻璃碎片上一样,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张爱萍弯腰一看,脚下踩的是形状各异的紫褐色的石片,四周遍地都是。他捡起两块敲击几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他跺了跺脚下说:“靶场中心就定在这里。”工作人员遂标图、定点、楔桩。

一天晚上,他们来到一处兵站休息,兵站叫张郭庄,是由该站站长、政委的姓氏组合而成的。张爱萍说:这样叫不科学。以后站领导易人,要不要再以新领导的姓氏更名?站领导恳请他给起个名字。恰逢科委副秘书长张震寰扛着棵大甘草走进来。张爱萍说:我建议这个接待站叫甘草泉吧,沙漠里缺水,接待站就像甘甜的泉水一样重要。在选定生活区驻址后,大家商讨叫什么名字。张爱萍见这里长有一片片的马兰草,青翠的剑叶,亦白亦红亦蓝的小花,生命力极强,为荒漠平添了几分生机,于是就提议叫“马兰”。此后,地图上就出现了马兰的名字……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城市了。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