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吗?

2001-02-15 作者: 王宏志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2期 昭君“怨”吗? 王宏志 ]

车出呼和浩特市,向南行驶,约走十来公里,来到大青山脚下、黑河之滨。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远远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土丘。陪伴的主人指着它告诉我们,那就是真正的昭君墓了。我的老师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中说,昭君墓在大青山南麓有十几座,翦老那次的内蒙古之行就看到了两座,一座是我们在这里参观的墓,另一座在包头的黄河南岸。黄河南岸的一座墓,是否昭君墓,信者不多。

呼市昭君墓高约三十多米,占地有五十多亩,坐北朝南,用黄土夯筑而成,形状和汉代帝王墓近似,只是规模小多了。

有关昭君墓位置的记载,唐史学家杜佑的《通典》说,金河县有昭君墓。那时的金河,就是现在的黑河。金河县就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以南。《太平寰宇记》说,“青冢在县西北,汉王昭君葬于此”。《辽史·地理志》中,却说丰州有“青冢即王昭君墓”。丰州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无论是史书,还是历代诗文,都指昭君墓为青冢。

我们站在最高的平台上,听说起当年的景况:墓前一定建有亮丽的琉璃瓦殿堂,周围栽种了高大翠绿的树木;宽阔的墓道两旁,笔直地排列着颇有气魄的成对石雕;每到昭君的祭日,百姓捧着绸布、豆、麦,纷纷从四面八方前来祭祀。而今这个亭子已经重建,琉璃瓦的尖顶,在日光下,闪闪发亮。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冢才逐步被重新梳妆打扮起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无论这里是不是真正的昭君墓,但在众多的昭君墓中,这里称得上是最久远、最知名的了。

“单于和亲”“千秋万岁”

昭君墓的两侧陈列室内,展出有关昭君的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引人注目的是石碑数块,碑上刻着:“汉明妃之墓”、“汉明妃冢”、“昭君青冢”、“塞外流芳”、“夫愧色”等,还有颂扬她的诗文。同行的人问起“明妃”称呼的来历。主人说这是来自晋朝,因为晋武帝名司马昭,为避讳“昭”字,故改称“明妃”或“明君”。大约因“明君”有歧义,所以后世人一般都称她为“明妃”。

从高祖到景帝,汉朝和匈奴一直奉行和亲政策。到武帝时,因边境冲突,和亲关系中断,处于旷日持久的战争状态。至西汉后期,无论是汉朝,还是匈奴,都没有精力再打下去,而且匈奴已处于内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主动与汉和好,表示愿归附,入朝晋见宣帝。宣帝自然十分高兴。

当年汉朝隆重欢迎呼韩邪单于的到来:朝廷派专使到塞外迎接;入塞后,所过郡县,均以两千骑迎送;到长安,宣帝接见于甘泉宫,颁给金制的“匈奴单于玺”,承认他是匈奴的最高首领,还赠送给他很多衣饰和珍贵物品。后来,呼韩邪单于又两次入朝,其间还与汉使订立盟约,相约:“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

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长安,已是汉元帝时期了。《汉书·匈奴传》里说他这次提出和亲请求,“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嫱)字昭君赐单于。”并发布诏书说:“(呼)韩邪单于……愿保塞传之无穷,边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竟宁,赐单于待诏王樯(嫱)为阏氏。”王嫱是王昭君的名,昭君是她的字。“待诏”是在后宫待命供奉的人。

从诏书不难看出,元帝对昭君出塞不仅十分重视,而且寄予希望。因此,将当年(公元33年)的年号“建昭”,改为“竟宁”,希望从此边境安宁。为和亲而改元,这是西汉历史上独有的一次。而且,《后汉书·匈奴传》还叙述昭君和单于临行前,元帝隆重设大宴送行,就是在这次宴会上,元帝才第一次见到昭君,并为她的美丽容貌所震惊。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皇宫里管理宫女的官)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大约是包括陪伴的侍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徘徊),竦动(惊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于匈奴。

元帝发现昭君国色天香,的确想留下她来,但大国的君主,不好将已经答应的事反悔,只得让昭君随呼韩邪单于走了。

从匈奴方面看,对此事也非常重视。《汉书·匈奴传》中说:“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又封昭君为“宁胡阏氏”。“阏氏”是对单于妻子的尊称,“宁胡”,是企盼她的到来,会给匈奴汗国带来安宁。

昭君出塞后,呼韩邪单于对汉朝一直友好。他死后,按照匈奴的风俗,昭君又嫁给后继的单于,后继的单于仍对汉友好,也曾亲自去长安,朝见汉朝皇帝。昭君的女儿、女婿、外孙,多次以匈奴使节的身份,来到汉朝,促进两个民族友好关系的发展。昭君的两个侄儿,又多次任汉朝前往匈奴的使节,一直到东汉初年,为汉匈友好也作出了贡献。

那时汉朝的北方,“边城晏(晚)闭,牛马布野,三世无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昭君出塞”使汉匈边境飘起和平生活的炊烟,长达50年之久。

昭君“无怨”还是有“怨”?

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的《琴操》一书,谈到《昭君怨》这支歌曲的来历。他说:“昭君“本齐国王穰女,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穰以其有异,入求之不与(前来求婚的都没有答应)。年十七,进之(进宫)。帝以地远不幸。欲赐单于美人。嫱对使者,越席请往,后不愿妻其子,吞药而卒。”按此说,昭君应当是怨“匈奴父子妻其妻”的风俗。但书里又提到,“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这里所说昭君恨的“帝”,是指汉元帝,自然《昭君怨》中所怨的也是汉元帝。这首曲从“秋木凄凄,其叶萎黄”开始,直至“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整个曲词悲切、忧伤、低沉。

《琴操》对这件事的记载和歌曲《昭君怨》,是属野史,而真实可信的两汉史书都记载了昭君在呼韩邪单于死后,曾“上书求归”,汉成帝令她“从胡俗”。于是,昭君又改嫁后继的单于,还生了两个女儿。后继的单于是呼韩邪单于与匈奴妻的儿子。

继《琴操》以后,东晋葛洪著《西京杂记》,对此事的叙述又多了一个枝节,就是把画师毛延寿拉了进来,说他是造成昭君出塞的元凶。书中说:

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令画工图其形,按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不减五万;唯王嫱不肯,遂不得召。后匈奴求美人为阏氏,上按图召昭君行。及去召见貌美,帝悔之,而业已定,重信于外国,不复更人,乃穷按(追究查办)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毛延寿……同日弃市。

一些文学家认为这一记载不是事实,冤枉了毛延寿。宋朝王安石的诗里,就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句子。今天看到的有关昭君的最早作品《王明君辞》,是西晋诗人石崇写的。他在辞中想象昭君出塞,像汉朝嫁到乌孙国的公主一样,也是抱着琵琶,一路奏着自编的哀怨曲子。唐朝关于昭君离开长安时启程的情景:“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写她在塞外的境遇悲惨:“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杜甫的诗里描述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因而怨恨元帝,就连死后弹琵琶也诉说着对汉朝君王的怨恨。白居易笔下的青冢竟然是:“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不见青冢上,行人为浇酒”。这些诗虽有艺术性,但都是将昭君作为元帝和画工的牺牲品。为什么文人笔下的昭君怨气十足呢?除了一些文人借昭君出塞发泄个人的情感外,我认为还是儒家的传统观念在作祟。依他们的想法,像昭君这样的美貌女子,只能给天朝大汉的皇帝作妃嫔,决不能嫁给没有中土文化的塞外单于。这种观念反映到宋元明清的文人身上,就更加强烈。他们的诗词里,竟让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自尽于汉朝的边疆,不让她进入匈奴人生活的土地,似乎这样才能保住大汉的尊严。这大约是程朱理学的影响。

元代著名剧作家马致远,步宋元诗人的后尘,把昭君以悲剧人物搬上戏剧舞台。他的《汉宫秋》,是最早以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的剧本。在剧中,呼韩邪单于变成了粗暴的强敌,以势压迫汉朝和亲;汉元帝是个多情而又屈服于强敌的懦弱君王,但还让他充当正面人物;昭君成了受害委屈、又忠于皇帝的烈女,甚至还让她自然的灵魂,飞回汉宫去慰藉元帝。这个剧本竟把一桩民族和好的喜事,演成了民族仇恨、民族屈辱的悲剧。后来的剧作家,也都沿着这条思路写了下去。戏剧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原本无怨的昭君,在人们心目中却变成了:骑在马上的一个弱女子,满面泪痕,抱着琵琶,弹奏着哀怨之志,被迫来到塞外。似乎这就是“昭君出塞”的永恒形象。

“昭君自有千秋在”

当然,一反昭君哀怨形象的文学作品,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但被人们忽略了。像唐朝诗人张仲素的五言诗《王昭君》,就不同凡响: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诗中的仙娥是指昭君,骄子是指呼韩邪单于。他们和睦相处,给汉匈边塞的两族人民带来了和平与繁荣景象。还有,元朝诗人张翥的《昭君怨》,也是赞扬昭君出塞的:

队队毡车细马,簇拥瘀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

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家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

在张翥的笔下,昭君出塞的行程,不是悲悲切切的,而是一幅行进中的美丽图画。他还将可以呼吸到自由空气的昭君,与常年关闭在汉宫、相互争宠的嫔妃相比,前者的生活自然强多了。何况。那些后宫女子死后无声无息,怎么可以像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的昭君那样,芳名永继,青冢千载呢!

这两位诗人的名气虽然不大,但他们能在一千多年或六七百年前,摒弃儒家的世俗观念,赞扬以和亲方式解决民族纠纷、加强民族友好,换取百姓生活的安定、富裕,赞扬人性的自由和生存价值,写出和美的草原诗,当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历史推进到20世纪60年代,首先是翦伯赞写了为西汉和亲、昭君出塞正名的文章《从西汉的和亲政策说到昭君出塞》,而后是郭沫若等史学家的赞同,邓拓的《燕山夜话》里也说《昭君无怨》;到70年代末,剧作家曹禺又编出了话剧《王昭君》。这些新作开启了人们的视野。现代人歌咏昭君的文章、诗词越来越多,自然不会再是哀怨的了。我认为最富有新意的是董必武和翦伯赞的作品。董老的题诗《谒昭君墓》,镌刻在昭君墓第一层平台正中的巨大石碑上,用蒙文、汉文写着: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前两句对和亲的历史功绩给以高度的评价,后两句是指责历代文人哀叹昭君命运的偏狭议论。

翦伯赞的《题昭君墓》,共六首,在描述昭君出塞的情景时,写出了昭君的英气:“莫道蛾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这同历代文人“千首哀词万首诗,同声歌哭说妍媸”完全相反。六首中最令我耳目一新的是: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老在诗中不仅指责武帝从帝王大业的一己私利,拓土开边,造成战火连绵;而且歌颂昭君出塞和亲,给百姓带来了50年和平。

内蒙古还流传着不少有关王昭君的神话传说,说她本是天上的仙女,受玉帝委派,下凡来平息汉匈干戈。匈奴单于从漠北来迎接她,他们骑马一同来到黑水边,只见朔风怒吼,漫天风雪。昭君立即下马弹起了琵琶,顿时风停雪止,彩霞满天,万物复苏,阴山变绿,黑水澄清,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百鸟在他们头上翱翔。单于兴奋极了,马上决定在这儿居住下来。自此阴山改名为大青山,黑水改名为金河。后来他们走过的地方,那里的水草就变得丰美,人畜两旺。许多年过去了,一天夜里,天上闪过一片红光,接着一声巨响,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金河南岸多了一座土山,山上草色深青,山顶上飘着五色浮云。老人们说,昭君完成使命,回到天上去了。人们就把她的身体埋在了这座青山里。多少年来,昭君已成为美好的象征,青冢也愈来愈诱人,以致人们都希望这位远嫁的姑娘,埋葬在自己的家乡,给他们带来好运与安宁。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大青山南麓,就有了十几座昭君青冢。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