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独立思考

2001-02-15 作者: 欧远方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2期 谈独立思考 欧远方 ]

泗县第一小学举办金秋书画展,要我题字,我赠送他们一个条幅,上书“独立思考”四字。这是有感而发。

前些年,某刊发表一篇湖南人访问胡耀邦的文章。当时胡耀邦已不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他的谈话中,除反思他个人解放后犯了两个错误外,还谈到党内长期以来强调集中强调纪律而不强调民主,形成党员中产生驯服工具思想和奴隶主义思想,缺少独立思考。联系我个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受奴隶主义影响很大。有时也有独立思考,如三反时为王维、杨琪华夫妇冤案上书区党委,不但未被采纳,反说我是思想老虎,受了处分。以后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或因长期干的是省党报总编辑,作为省委机关报,是省委的喉舌,我不但身体力行奴隶主义,而且在报社向干部宣传“驯服工具论”。后来调到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等单位,对党委同样是驯服工具,组织叫干啥就干啥,多干实事,少发议论。我也曾佩服老部长陆学斌的善于独立思考,他因发表“人人争上游,上游就堵死了”的言论,被打成“右机”,下放劳动。我也曾佩服李凡夫在省委常委会上一再反对林彪的“顶峰论”,他说:“理论还要发展嘛”!但我自律严,言行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为此我也曾受过表彰,当过“模范党员”,长期不觉悟,直到“文革”结束,学习了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话,又经过“真理标准”讲座的启发,我才开窍。这时,想到毛主席曾说过:一事当前,要问个为什么,然后决定接受它或是拒绝它。又回想起陆学斌常说的遇事要“左思右想”,我的思想禁锢逐步解除。从这以后写文章、讲话,就有点独立思考了。重新学习马克思理论,又做过一些调查研究,似乎胆子也大了些。

我为什么要给一小学展览会题“独立思考”四字呢?这是我近年来接触教育界、体育界的干部引出的一个认识,必须提倡独立思考,而且还要提倡“个人奋斗”。

有许多文章比较中国和美国、日本等国教育上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学校重视注入式,美国等学校则重视启发式。中国课堂中“先生讲,学生听”,而美、日等国学校教师和学生间关系则是平等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题。我上过一年私塾,私塾教学方法是死记硬背,《论语》、《孟子》要背全文,一字不拉,所以世界数理化奥林匹克比赛,中国学生获奖者多。但中国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猫鼠关系,创造性和独立性思考相对差一些,这从大中学校考试中可以看出。老师出选择题,有十个答案,尽管其中有三、四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教师只认同其中一个,即所谓标准答案,比八股应制考试还厉害,这就把学生思想搞僵化了。

举个例子:有个小学老师考小学生:“雪化了变成什么?”多数学生回答:“雪化变成水。”标准答案也是“水”。有位学生回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老师却说“错”。这一声“错”,无形中扼杀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实,中国古代教育家、学者,对教育留下很多宝贵遗产,除孔子的“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之外,他还主张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为师。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所著《师说》有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并依此引出“教学相长”之说,都是至理名言。当教师的总以为自己样样高于学生,事实上未必。当教师的假如能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就不至于在考试时出偏题、难题,难为学生,以至于学生把考试视为畏途。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只有死背硬记,导致思想僵化,除学到一些书本知识外,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因而创造性也受到限制。

过去以“师道尊严”出名的日本,也改变了教育方法。学生考试不及格,可以回去重新温习功课,第二次再考,考的成绩好了也算数,这样学生就解除了压力。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培育了更多人才。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学生在世界奥林匹克比赛中常常获奖,而中国学者却未能培养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中国学者到了国外,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人却不在少数?这不能说人家都是偏见,这和中国教育只注重死记硬背书本而缺少独立思考有关系,这是不无道理的。

不仅学校教育如此,对干部教育也同样如此。我们所需要的干部,应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甚至敢于冒险突破各种禁区。中国人是聪明的,自古以来发明创造很多很多。如古代四大发明震惊世界,都是独立思考的成果,也是个人奋斗的成果(有的不是一个人,但精神是一样的)。“独立思考”和“个人奋斗”相辅相成,后者创造发明更多。近百年来由于政治腐败而使发明创造受到压制,或有了发明创造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不能运用于社会发展。解放以后,中国人的创造发明更多,但后来多次打击人才的政治运动,加上我们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当然一些尖端技术也难脱颖而出。假如给人们以更宽松的环境,发明创造将更多,对生产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也会更大。

就淮河流域来说,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就不少,如哲学上的老、庄、管、孔、孟、墨、杨……这且不说。解放后安徽人为战胜水灾创造了连拱坝等五大水库(连拱坝设计者是水利专家汪胡桢);开掘了淠史杭人工灌溉渠,其效益可以和都江堰媲美。农业“三改”也是一个创造,50年代开花,80、90年代结果,淮河两岸十个县旱田改种水稻已达600万亩以上。在科学技术上,安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创造出的半导体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可惜安徽未能形成生产力,而为外省引用,且走在前头。淮南市创造的光缆技术,得不到支持,而外省却很快超过我们。现在的光缆技术已在国内普及,对通讯效率的提高是十分巨大的。这证明安徽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发明创造,但往往因得不到起码的支持,因此中途而废。这证明安徽人才并不缺,缺的是爱护使用。

至于安徽人才外流,说来话长。安徽落后,在华东地区不如其它省市。回顾50年代大胆招引人才,使用人才,不拘一格,正如龚自珍诗句所说,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才使那时的安徽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技术方面,教育、医疗方面,都建立了基础和框架。但此后,历经政治运动,知识分子受到打击、压制加上安徽的封建气氛特浓,官本位思想也特厚,人才纷纷外流,许多公认的尖子人才,也遭到某些单位逼其外流,因而有“出生入死”之说,即离开安徽人家就重用,留在安徽却没有前途。知识分子耻于走后门、拉关系,而又好发议论,太重视“独立思考”,于是被某些领导人视为“不听话”,“不尊重组织”(其实是不尊重他个人),于是把这类人才晾在一边,形成自找出路的风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到外省去。”(原话是“爷去投八路”。这个顺口溜是抗战时在敌后讲的,此处借用。)事实就是如此荒唐,哪里是缺少人才技术啊!当然总体来说安徽人才、技术是弱的,问题在于让现有人才、技术运用起来。

政策放宽,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人家的“独立思考”,人才就涌现了,技术也有了,发明创造也就多了。

出于上述情况,人们就形成了一个观点:应当重视“独立思考”。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