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故里仰高风

2001-05-15 作者: 冬 枫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5期 柔石故里仰高风 作者:冬 枫 ]

“柔石故居”,是鲁迅夫人许广平的手笔,给古老的海宁大地添了浓重的色彩!

院内仅有三间棕色木楼,表漆蚀落,梁柱变形,据说这是明朝所建。

柔石,姓赵,原名平复、平福,1902年9月28日诞生在这里。家中前几辈都是读书人,可是到了父亲时,家境日趋衰败,不得不靠做小生意维持生活。皆因这,柔石直到十岁,才迈进学校的门坎。十五岁,便离开故乡和亲人,来到杭州,考入第一师范。毕业后,当起小学教师,并开始了创作。柔石二十岁刚刚出头,就作为北京大学旁听生,来到北京,开始了他的革命征途。

板壁上柔石的那幅遗像:双目透过深度近视眼镜,闪烁着深思、远谋和对未来充满希望,他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格言,激励、鞭策着自己:“活着要活的痛快,死了便死的清确,平复,莫忘人生真正的意义,你的立身的价值。”

遗像旁是那首当年他在龙华牢房墙上为纪念“二七”殉难烈士的题诗,道出了亿万生者的心声:

龙华千载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终,

墙外桃花墙里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柔石卧室兼工作间,如今办了小小“展览”。我环视周围,陈设十分简单,除了方桌、木床、皮椅外,最显眼的要算靠近墙壁的两个玻璃橱了。里面装满了书,有《昭明文选》、《古诗源》、《唐诗纪事》以及《达尔文物种原始》、《社会进化史》、《中国小说史略》等。此外,还有篆刻印章、“乐歌”歌本、小竹笛、集邮册…… 看得出,青少年时代的柔石,求知欲望又是多么强烈!

柔石的一生,是短促的。犹如刚刚扬起风帆,刚刚在理想的海洋上起步,就被一股无情的恶浪吞没,在他过于简单的生平年表上,最后只留下这样几行文字:

1928年5月,亭旁暴动失败,被迫出走上海。后经友人介绍,熟悉鲁迅,创办“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艺苑朝华》。

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发起,柔石为发起人之一。不久,“左联”成立,先后任执行委员、常委委员、编辑部主任。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左联”代表身份,出席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东方旅馆参加党的重要会议,因叛徒告密被捕。2月7日夜,在龙华被秘密杀害。身中十弹,死得非常壮烈……。年仅二十九岁的柔石,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令人惊奇的是,八个春秋的创作生涯,柔石却留下了这样多的诗章、佳作。摆在眼前的,除了人们早已熟悉的中篇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外,还有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以及自己或与鲁迅、或与林淡秋翻译的作品集《奇剑及其他》、《在沙漠上》、《戈里基文录》、《浮士德与城》、《竖琴》、《丹麦短篇小说集》等等。

和这些已经铅印出版的作品同样珍贵的,这儿还有许多人们难以读到的柔石手镐、日记、书信,我欣喜地抄录起来:

“……我不要饮食,我不要衣服,我想胶了我的目,我想塞了我的口,我想钻破我的耳膜,我想挖出了我的脑。我想剖开我的心脏,我想断刖我的手足;总之,我不要身体,我不求生命,恨不能,我削肉还母,削骨还父,我成了人间的孝子,完了自己的生命!”

“在海宁做事,终究不过一个海宁人,现在虽然没有能力,但总想做一位于中国有贡献的男子。”

“假如我的心是一块冰,那冰也有消融的日子,假如我的心是一块铁,那铁也有锻炼成钢的可能,假如我的心是一块石,那石也有雕琢的祈望……”

这些文字,有徘徊的足迹,有苦闷的叹息,更多的是奋进的呐喊。

故居前,有一条干沟,从前,这儿有座石桥,栏杆上面刻着四个字“柔石金桥”。“柔石”的笔名,以及他翻译作品所用的“金桥”,就是由此得来的。

“桥”的对面,是明代方孝孺祠堂旧址。附近有所学校,就是当年柔石读过书、也教过书的正学小学和海宁中学。小说《二月》中的芙蓉镇中学,就是取材这里。“正学”的校名,是为了纪念乡贤方孝孺而得。他因不满燕王朱棣夺取侄子的皇位,不肯为成祖起草登极诏书,结果被诛杀。而后代文人对其封建正统观念大为赏识,谥为“正学先生”。这是所有着革命传统的小学,许多地下党员、进步青年如许杰、林淡秋等,都曾在此活动过。校长俞岳,同柔石十分要好,后被反动派当作“赤色分子”,驱赶离去。著名大画家潘天寿,也在这里教过书,还曾赠画柔石。

(责任编辑 刘家驹)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