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理丽江行

2001-06-15 作者: 孙维熙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6期 昆明大理丽江行 作者:孙维熙 ]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是大自然的精心妙手和各族人民的勤劳智慧造就的神奇土地,其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魅力。

新千年的第一春,我有幸随新华社组织的老同志旅游团沿昆明——大理——丽江线一游,真是赏心悦目,如临仙境。

天下奇观——石林

被称为“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位于昆明东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89公里,占地面积达四十余万亩。常言说,“到了北京登墙头(长城),到了西安数人头(兵马俑),到了桂林观山头,到了昆明看石头。”这看石头就是去路南石林观光。昆明人也说,“不到石林等于没到昆明。”可见石林在昆明旅游中的地位了。

一进石林游览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湖水,湖水清澈,水中屹立着座座石峰,著名的“出水观音”就立于水中。沿着碧草如茵的湖边漫步,令人乐而忘返。据记载,1956年周恩来同志游石林之际颇为感慨地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后来,人们根据周总理的建议,在原来的溪蚀凹地上修了这个湖,称为“石林湖”,它为石林平添了不少秀色。

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人们在今路南石林境内发现了这犹如莽莽丛林的大片危岩石柱,即今日之路南石林。石林是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指地表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的特殊地貌。1966年,中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地貌改为“岩溶地貌”。

石林分大小石林。“大石林”景区是通向石林迷宫的必由之路。迎面的大石壁上有两个鲜红的隶书大字“石林”。据介绍,原云南省主席龙云于1931年3月到路南县视察水利,题下“石林”二字,由随行的特邀顾问宿儒周钟岳代书:“石林龙云题”。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康生到石林游览,毫无道理地提出将“石林龙云题”全部铲去,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只好把“石林龙云题”铲去。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龙云题”三个字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于1985年9月22日到石林访问亲笔书写的。

在石林中漫步,确实犹如在一所天然雕塑博物馆中欣赏大自然形成的精品:仰看双鸟渡食;忽而洞顶漏光;刚览犀牛望月、过一线天,又见凤凰迎风梳翅、唐僧打坐、悟空石、刘备迎客等等,真可谓千姿百态。

漫步到“玉鸟池”畔,迎面一座独立的石峰,宛若一位身材苗条的撒尼少女,当地人们亲切地说,它是“阿诗玛”的化身。远远望去确实像一位头戴撒尼头布,背上的四方篮依稀可辨的亭亭玉立的少女。

走马观花的石林游就要结束了。想到前人在石壁上题刻有“拔地擎天”、“天造奇观”、“群峰涌翠”、“云石争辉”等,那是一点也不假。

要知石林的美和情,必须身置石林中,领略石林的奇妙……你会觉得石林的每一块石头都有生命,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向游者表达它们亿万年来所经受的苦难和欢乐。游览过程中,我被这天然的奇观感动了,情不自禁地流泪了,我发自内心地祈求上苍保护这亿万年来为人类留下的天下奇观,也希望游者能爱护这“万刃刀剑指向天”的莽莽石林。

登西山龙门

西山林壑优美,四时风光滴翠。明代著名文人杨慎赞美它:“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境也。”

西山“龙门”是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三清阁”是一组九层十一阁的建筑群。它由三清境、灵官殿、真武殿等部分组成。“龙门石窟”则包括了揽海处、慈云洞、运华洞、达天阁等,是云南省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整个石窟开凿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到咸丰三年(1853年)才完成,历时七十二个春秋。

从“三清阁”曲折而上,经过千仞峭壁上凿成的石廊,到达达天阁,这便是西山风景区中最优美的龙门。

“龙门”坊就石雕成龙头,圆柱状如木柱衔梁,涂金敷彩,金碧生辉。达天阁顶棚,雕有仙桃一株,碧叶红果,累累下垂。令人惊叹的是,石洞内的神龛、香炉、花瓶、神像、云纹、白鹤、碑刻等都是天然岩石镂空精雕而成。细细观察,惟有魁星手中的笔是另外放上去的。相传,一位匠人整整雕凿了十年,最后凿到魁星手中高举的朱笔时,不慎凿断。他痛苦万分,一气之下纵身从龙门跳下滇池,以生命殉了自己的事业。

“龙门”处在一道天然绝壁上,鬼斧神工,如刀削斧劈。从山脚到龙门垂直高度三百多米,登龙门要攀登一千三百三十三级石阶,经历一番艰辛才能达到,让人们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真谛。然而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大可不必去试探攀登的艰难,乘缆车而上,沿龙门石壁小道而下较为稳妥。一旦登上“龙门”,眼前豁然开朗,整个昆明市、整个滇池一览无余,顿感天青气爽,胸襟开阔,仿佛站在了人生一个更高的起点。

“海内第一长联”

到了昆明,不登西山观“龙门石窟”是憾事,不造访“大观楼”观“海内第一长联”更是憾事。“海内第一长联”即昆明大观楼一百八十字长联,作者是乾隆年间昆明寒士孙髯。

据记载,孙髯自小博学多识,但他亲眼目睹了科举考试的黑暗,愤然不再参与考试,一生中从未任过一官半职。他虽属诗赋名家,却不局限于舞文弄墨,还时时关心百姓疾苦。他生活清贫,晚年不得不靠卖卜为生。他的一生可谓坚毅乐观,傲然不屈。孙髯喜种梅花,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史料记载,他与社会各阶层有较广泛的接触,从而敏锐地感受到封建王朝危机四伏、大厦将倾的时代气息。这一百八十字的长联中熔铸了苍烟落照中的断碣残碑,以萧瑟零落、凄风冷雨的自然景物形象地预示了封建统治的必然没落。

对联全文: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骥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睛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幕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叙写了大观楼四面的景色,五百里浩瀚的滇池……下联满怀激情地叙写了历史的演变,朝代更换,如早晨的云,晚上的雨……连幕帘都来不及卷起,就很快消失了。功德碑变成了断石残碑,到头来,只不过赢得了几声稀疏的钟声,一枕清冷的寒霜。写得何等的深刻。

据导游小姐介绍,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读了这幅长联后,甚为赞赏,能背诵如流,并作了“从古未有,别创一格”的批语。郭沫若1961年游大观楼时赋诗赞之:“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历史上大观楼曾两度遭到兵火和大水毁灭,最后,由清朝总督岑毓英于光绪九年(1883年)命住持性田和尚重修,保留至今。大观楼多姿秀逸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和游者,但自从具有深厚文化内蕴的一百八十字长联悬于大观楼之后,各地游人络绎不绝,大观楼更为名闻遐迩了。

蜚声中外的蝴蝶泉

赴蝴蝶泉,必先乘船游洱海。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海、叶榆峰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达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处21.5米,属高原淡水湖,居全国淡水湖第七。

我们在洱海行舟达三小时之久,然后乘车奔蝴蝶泉。蝴蝶泉坐落在苍山云弄峰下,距大理古城24公里,自从《五朵金花》放映之后,蝴蝶泉驰名中外。蝴蝶泉的面积约50平方米,水深四米。泉水从池底鹅卵石缝中涌出。泉边有合欢树一株,横卧泉面。此树开的花似蝶,因此人们称它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结队来此聚汇。令人惊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上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一年之中最盛之期是在农历四月十五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这一天,当地和附近的群众,特别是男女青年,结伴来蝴蝶泉观蝶,跳舞对歌,年复一年,形成了蝶聚人汇的盛况。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考察蝴蝶泉后,在他的《滇游日记》中记载了如下文字:“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挂如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徐霞客的观察何等细微,今天读来仍觉十分传神和迷人。进入蝴蝶泉入口右侧立有徐霞客的石雕像,上述文字迄今在蝴蝶泉入口甬道的巨碑之上。

关于蝴蝶泉的由来,大理白族人中有多种传说,最为动人的属雯姑与霞郎化蝶的故事。相传,神摩山下这眼泉水原名“无底潭”。潭边住着父女俩,女儿名雯姑,为人善良。一天,雯姑正在泉边梳洗。突然,一只带箭受伤的小鹿跑到身边,呦呦哀鸣,似在求救。雯姑把它抱在怀里。这时一个英俊小伙子来到潭边,正是他射中小鹿。看到雯姑抚着小鹿的箭伤,深受感动,他急忙拔出小鹿身上箭,并敷上药。他告诉雯姑,他名叫霞郎,家住在神摩山上,靠砍柴打猎度日。他们俩人相爱了,常在“无底潭”边相会。当时大理有个被称为虞王的霸主听说雯姑漂亮,要纳雯姑为妾,雯姑不情愿,虞王就派人抢亲,并打死了雯姑的父亲。小鹿奔上神摩山,咬着霞郎的衣角拽下山。霞郎救出了雯姑,逃到“无底潭”边,后边有虞王所派的人追赶,走投无路之际,俩人一起跳进了深潭,小鹿也随之跳入潭中。雨后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的蝴蝶。从此之后,“无底潭”被人们称之为“蝴蝶泉”。

(作者孙维熙是新华社高级编辑)(责任编辑 程 度)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