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清抗命三保刘顺元

2001-06-15 作者: 潘祝平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1年第6期 江渭清抗命三保刘顺元 作者:潘祝平 ]

1957年及其以后几年,在我国的大地上,先后掀起了反右派斗争风暴和大跃进浪潮。当时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因病休养,刘顺元代理省委第一书记。在这场大风暴和大浪潮中,刘顺元一方面要及时传达贯彻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一方面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左”的错误进行适当抵制,尽可能减少损失,刘顺元为此承担了很大风险,多次被毛主席点名批评,甚至要打成右派。在刘顺元处境很困难时,江渭清和省长惠浴宇、省委书记处书记陈光等省委领导集体,并未见风使舵,同样冒着很大风险,想方设法保护了刘顺元。这在当时那样的政治气氛下,是很不容易、非常难能可贵的。

反右派风暴开始时,刘顺元并不了解毛主席提倡大鸣大放的意图是“诱敌深入,聚而歼之”,而是怕搞乱,强调在基层暂不搞大鸣大放,尤其在工人和学生中不要搞,以免影响生产和学习。知道了毛主席的意图以后,也采取了保留态度,认为这种办法将会产生阻塞言路的严重后果。因而曾与惠浴宇商定,这件事无论如何不能走在前面。在毛主席对反右派斗争不断加温升级时,刘顺元却采取了“适时休整,降低温度”的办法缩小打击面,保护了党内外一大批同志。所有这些都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满。1958年1月上旬毛主席来南京,曾向江渭清问起刘顺元的情况,询问江苏省委书记处、常委里有没有右派,意思很明显,已将刘顺元疑为右派。江渭清坚持实事求是,明确表示:“讲几句错话的人有,右派没有。”此次毛主席虽未将刘顺元点名为右派,但悬在刘顺元头上的右派阴影并未消除。

紧接着反右派风暴之后,又掀起了大跃进浪潮。对于大跃进,开始时刘顺元也曾为其迷惑过。但对当时指导思想上的唯意志论,对大放粮食高产卫星、大办农村集体食堂、大炼钢铁等方面的强迫命令、弄虚作假、搞浮夸、一平二调等歪风,也都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因此大跃进所造成的损失,在江苏虽然未能避免,但远没有安徽等省那么惨重。然而刘顺元在江苏的正确作为,却遭到了当时华东局第一书记柯庆施等人的反对。毛主席在反右派风暴中已对刘顺元存疑,在大跃进浪潮中又有柯庆施等人火上加油,以致在1959年7、8月庐山会议期间和会议以后,刘顺元几次被点名为“老右倾”、“大右派”。柯庆施还诬称刘顺元为“危险人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老承担了多大的风险,其处境是何等困难,便可想而知了。

毛主席当年是“一言九鼎”。庐山会议以后,江苏省委在贯彻庐山会议精神时,要不要批判处理被点了名的刘顺元,是江苏省委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可敬可佩的是,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认为刘顺元在江苏贡献很大,并无大错。于是与意见完全一致的惠浴宇、陈光等省委领导集体甘冒风险,共同下定了力保刘顺元的决心。其办法是由省委集体承担责任,集体总结经验教训。刘顺元在省委扩大会上代表省委作报告时,顺便把自己摆进去检讨几句。为了让刘顺元避开当时的风头,农业由陈光代管一段时间,刘顺元专任省委常务书记,暂少出席中央召开的会议。江渭清等为了力保刘顺元,真是煞费苦心。在省委扩大会议前夕,毛主席路过南京时,听了江渭清、刘顺元的汇报及书记处其他成员的表态,见江苏省委完全团结一致,加上江渭清在汇报时明确表示:“我们也有右倾思想,但是没有‘分子’”。因此老人家此次对批判刘顺元未有表示。

然而刘顺元面临的风险并未消除。在事隔5个多月的1960年1月,中央召开的上海会议上,当安徽、山东、福建等省都说他们省委里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后,毛主席问江苏的情况怎么样?江渭清仍像过去一样明确回答:“讲些错误话的有,右派没有。”毛主席不满地说:“我看你们的刘顺元就是大右派!”并问江渭清敢不敢打?在江渭清表示不肯打刘顺元以后,老人家只好对江渭清说:“好吧,你就不要打了。”由于江渭清再次力保,刘老又一次侥幸脱险。以后毛主席虽然仍提过批判刘顺元,但并未下定决心。几个月以后,毛主席对刘顺元的态度转变了,说明老人家终于清楚了刘顺元在江苏的贡献。

由于大跃造成了严重后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毛主席不得不同意重新纠“左”,采取一些紧缩措施。于是在1960年7月5日至8月10日在北戴河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江渭清建议刘顺元前往参加,因为毛主席最近几次说江苏这几年工作做得不错。刘顺元已多时未参加中央工作会议,这次毛主席见到刘顺元,显得异乎寻常的热情,紧紧握住刘顺元的手说:“你跟渭清同志合作得很好,江苏这几年没有出大的问题。”这实际上已肯定了刘顺元在江苏的工作业绩。

刘老能够最终摆脱这场灾难,固然与三年大困难之后毛主席不得不同意重新纠“左”有关,但笔者认为,以江渭清为首的江苏省委领导集体,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甘冒风险,决心力保,是刘老能够脱险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中也显出江苏的江、惠、陈等诸老的高尚品格。

(责任编辑 致 中)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