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么女杨拯陆献身大西北

2002-04-15 作者: 李升旗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2年第4期 杨虎城么女杨拯陆献身大西北 作者:李升旗 ]

在黄埃萧索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一线指挥所,我会见了杨虎城将军的女婿谢宏同志,他现为管理局副局长兼总地质师。他给我们谈了杨将军的么女杨拯陆的动人往事。这些尚不为人知道的事迹,激励我们把它报道出来。

当我们走进指挥所那简陋的小屋时,老谢热情地让坐,他说:“这里条件艰苦,刚到夏令气温就热到38度多。”他随手打开电扇,风声便呼呼响起来,谈话也就进入正题。他说,《西安事变》电影真实再现了历史,先父那正义而壮烈之举跃然银幕,催人泪下,我看了两遍,还想看。缅怀将军,不由也引起我对将军的么女,拯陆烈士的思念。

谢总拉开抽屉,拿出珍藏多年的杨拯陆照片和资料指给我们看。他说,西安事变时,她还是婴儿,接下来将军被蒋介石拘留,拯陆、拯汉的生母谢葆真在狱中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幼小的弟妹们在我地下党掩护下,跟随外祖母,躲到四川乡下一个偏僻地方,才免遭毒手。先父的教诲和西安事变的巨大影响,牢牢铭刻在孩子们的心灵,是她们日后献身革命事业的强大动力。

19年之后,1955年夏,拯陆于西安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她坚决要求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听说被分配到新疆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声唱起歌来。我和她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又在一起当地质队员,我俩又有恋爱关系,所以我对她的情况很熟悉。在工作中,她吃苦在前,勇于挑重担,总是出色地完成勘探任务。不久,被任命为106地质勘探队队长,当时,她是唯一的女子队长。由于106队工作成绩显著,被光荣地誉为“青年突击队”,她自己也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地质勘探队员的工作非常辛苦,爬山越岭,风餐露宿,经常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准噶尔大戈壁草木稀少,荒无人烟,许多地方连水都找不到。夏日炎热,太阳当头一照像个大蒸笼,气温常在40多度,到了晚上又寒气逼人,离不开老羊皮袄。春秋两季,黄沙弥漫,大风一场接一场刮。就是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拯陆和她的战友们肩挎皮囊,头戴草帽,足迹几乎踏遍整个盆地,为祖国寻找石油。在盆地东部的克拉美丽山下勘探时,要用汽车从百公里外拉水。一次车坏了,断了水,她就把自己水壶里的水让给别人,自己跑到几公里外喝沟里的脏水。那时条件差,汽车不够用,工作完全靠步行,每天走路都在40里以上,早晨出工见星星,太阳不落不回营房。做饭、烤火无燃料,就到戈壁滩上打梭梭柴。拯陆总是事事干在前,把山高路远的任务包揽下来。野外作业分组多,炊事员不够用,她提出,她的小组不要炊事员,收工后自己做饭。帐篷不够住,她便拿上一块老羊皮,往戈壁上一摊,在野外露宿。有一次,因搬家天太晚了,帐篷没来得及搭,大家一个个疲惫不堪地躺下了,她坚持一个人把帐篷搭好。由于她吃苦耐劳,谦虚谨慎,大家都愿跟她在一起,全队的地质勘察任务也就完成得好。

1958年7月,她带领106队在炎热、缺水的情况下,以惊人的干劲完成了克拉美丽地区的地质详查任务,完成了国家计划的187%。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开赴位于中蒙边界的三塘湖盆地,进行石油地质普查。8月份,他们队又超额完成了月定额。9月份,他们在21天里完成6800平方公里的普查任务,完成国家计划两倍多,并且质量完全合乎标准。这时,传来了朱德委员长于9月中旬视察克拉玛依时对石油工人的问候,这对战斗在戈壁上的一群年轻地质队员们,无疑是极大的鼓舞。正当她率领大家投入新的战斗时,一场不幸发生了。

9月25日,她和同组的地质员张广智同志,从营地出发步行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搞普查。下午突然变天,先是下雨,接着又降起大雪,七八级狂风吼叫着,气温骤降几十度。他俩穿的很单薄,又迷失方向,在大风雪中艰难地搏斗着、前进着……在106队的营地里,大家焦灼不安地等待着他俩归来。汽车开出寻人去了;入夜,又燃起通红的篝火,给迷途人昭示方向。然而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第二天天刚亮,人们在营地几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他俩冻僵的尸体。从雪地上的足迹可以看出,张广智先倒下,在他身旁有许多散乱的脚印,那显然是拯陆扶他走了几步,但她自己也支持不住了,在距他几十米远处,她也倒下了。在她怀里,揣着图纸和当天测得的资料。她英勇牺牲了,时年仅22岁。之后,新疆石油局决定追认她为“党的优秀女儿、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并且号召全体职工向她学习。决定指出:杨拯陆的名字在新疆石油勘探史上留下了光荣的一页。

说到此,谢总的眼眶湿润了,在场的同志也无不为之感动。停顿片刻,他接着说,拯陆能这样英勇献身,决非偶然,孩童时她便立下志愿,长大要像父亲一样以身许国。在党团组织培育下,她很快成长起来,大学一年级就入了党,先后担任过团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1954年,她在《陕西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我要做一名祖国工业化的尖兵》的文章,尽情倾吐她的志向。谢总拿出那篇文章给我们看,文章写道:

还在上中学时,我对自己的未来,就充满了理想。我想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祖国工业化的尖兵,我羡慕那些工作在荒僻山野的勘探队员们,他们披荆斩棘工作在最荒凉的地方,而在他们身后却建立起巨大的厂房。没有他们,工业就没有粮食,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就永远是个谜。我愿和他们一起探求大自然的秘密,找寻埋藏在祖国辽阔土地下的丰富宝藏。就这样,我走进了地质学科的大门。有人说女孩子不适合搞地质,我想,在我们国度里男女都一样,我身体又好,为啥不能当一名勘探队员呢?我想到多少工业正急切等待石油、煤炭和矿石,就感到肩上的担子的重大,我希望尽快投身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我准备把自己的全部青春、智慧和劳动贡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对我的期望。

谢总思绪万千地继续谈下去:“她先去了,大家仍很怀念她。她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正因为是先烈之后,才应该在艰苦的地方工作。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难道我们还怕吃苦吗?”

陪同访问的同志介绍说:“谢总是个忙人,他总是深入到第一线抓生产。他还是石油上产400万吨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哩。”

边说着,我们几个人相跟走出简朴的指挥部,只见炎阳高照,渺茫无垠的戈壁上,正升腾起缕缕热气。谢总边握手告别边说道:“今年克拉玛依油田产量达到400万吨,比1958年拯陆牺牲时的年产量增长了许多。但是这离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石油工业的要求还远,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才不愧对杨虎城将军和拯陆同志。” (责任编辑 致 中)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