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铁券千年播迁记

2002-12-15 作者: 钱听涛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2年第12期 钱镠铁券千年播迁记 作者:钱听涛 ]

1940年我祖父在故乡常州逝世,按旧俗要将神主送入东门外白家桥的钱氏宗祠。这是我第一次进入这个宗祠,前厅单独立龛祭祀的是第一世至第三世的吴越国五王:武肃王钱镠、文穆王钱元瓘、忠献王钱弘佐、忠逊王钱弘佐、忠懿王钱弘倧,以后看到《菱溪钱氏族谱》,才知我是武肃王36世孙。解放后回家乡,宗祠改作仓库;“文革”中族谱作“四旧”上交。读了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他称道,在五代十国中,吴越最安静,“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但税收繁苛,剥削严重,营造宫室,穷奢极侈。以后背上我出身资产阶级的包袱,更讳言这些封建时代的先祖了。20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看到武肃王铁券原物,十分惊讶。家谱上记载的这件铁券原来只是一块如瓦片一样的铁质文物,还稀稀的留下若干鎏金字迹。怎么经过了一千多年漫长岁月竟能保存下来。我就在那些《家乘》、《纪事》中探索,居然流传有绪,而且是充满传奇的故事。

这具铁券,制作于唐昭宗乾宁四年八月。《两浙金石志》记载:此券“形如筒瓦,长一尺八寸三分,阔一尺一寸,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两,正书,二十七行。”《十国春秋》称:“铁券,形如瓦,方广约一尺五寸许。盖镕铁铸成,镂金其上者也。唐昭宗以赐彭城郡王镠。券文凡三百二十二字,晶光闪烁,天语温纯。”《野获编》称:“质如绿玉,不类普通之铁。其字,皆用金填。”我看到的实物大致如此。但字迹漫漶,大致三分之二已看不清了

据史料记载,唐末藩镇割据,天下大乱。钱镠与董昌都是浙江临安一带的起事首领,剿灭过黄巢农民起义军。公元895年董昌称帝,建元顺天,国号罗平。钱镠反对他这样做,先是规劝,后则征讨,终于将董昌打败。唐昭宗乾宁四年八月,皇帝派中使焦楚赐钱铁券一具,隆重褒奖他。据说唐代,皇帝颁赐铁券一共只有四次,当时是极高的荣誉。

据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当时钱镠虽对唐称臣,实际已于唐昭宗景福二年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历经子孙三代五王,铁券一直藏在宫中。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在北宋政治高压之下,第五代吴越国王钱弘没有像三年前南唐后主李煜那样:“一旦归为臣虏”,而是主动纳土归宋,和平统一。钱弘俶率领王族子孙近亲一千多人,由杭州迁居汴京开封,以示忠顺。晚年受封邓王,死于南阳,归葬洛阳,这是宋太宗端拱元年。钱弘俶迁河南时,将这具铁券及历代皇帝所赐的竹册、玉册、诏诰等家传文物仍藏在杭州吴越国宗庙内。宋太宗淳化元年,杭州地方官认为这样不妥,就将铁券等全部吴越旧物运到汴京献给皇帝。宋太宗为了安抚钱氏,钱弘俶已去世两年,因此下诏将铁券等归弘俶子安僖王钱惟浚保管。过了30多年,宋仁宗即位,惟浚已经去世,其弟惟演,官拜翰林学士,历任工、刑、兵部侍郎尚书,官爵显赫,又负文名,与杨億、刘子仪同为西崑体重要代表人物,拜翰林学士,这批文物就转归惟演保管。惟演这一支钱氏子孙在宋代与皇室、后族六世联姻,惟演死后谥文僖公,追封思王。其子钱晦,娶献穆大长公主的女儿。铁券归钱晦保管。宋仁宗知道他家存有铁券,曾索观,后又归还。到宋仁宗之孙神宗即位后,铁券已归钱晦之弟冀国公钱暄之子钱景臻收藏。因为钱景臻娶仁宗幼女秦鲁国大长公主,成为驸马,官至右领军卫大将军,御史大夫。死后谥会稽郡王,这是靖康元年。第二年金人南下,皇帝、宋室被虏,即“靖康之变”。徽宗之子赵构南逃,宗室中哲宗废后孟氏及这位秦鲁国大长公主幸免被虏南逃。大长公主已高龄72岁,是赵构的曾祖姑母,南下后她第一个上表请赵构即位,赵构即宋高宗,以后当然对这位老长辈感激万分。绍兴四年,高宗下诏为大长公主建邸浙江台州(今临海),让钱氏这一支子孙世居于此,安享尊荣。大长公主南下时当然把铁券等吴越文物携带南逃。公主长子钱忱,字伯诚,历仕哲徽钦高四朝,娶唐氏,与南宋大诗人陆游之母为姐妹。陆游于12岁时(绍兴六年)随母至姨母家,拜谒了这位老长辈大长公主,看到了铁券等宝物,陆游后来写了一篇《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见《陆游文集·渭南文集》第31卷),详记了铁券流传经过,并称:“某年十二三时,尝侍先夫人,得谒见大主,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瓦。今七十余年,乃得见录本于武肃诸孙家。后十字,盖文僖手书。某家旧藏文僖书帖,亦有押字,皆与此同。武胜军节度使印,则文僖尹洛时所领邓州节钺也。开禧三年六月乙巳,山阴陆某谨书。”“某”是陆游自称,开禧是宋宁宗年号,三年是1207年,当时陆游已83岁,追述70余年前往事。这一年陆游在钱家见到的是铁券的录本,上面还有钱惟演手迹。

又过了约70年,元兵南下,宋恭宗德二年临安陷落,宋亡,元兵将到台州时,钱忱后裔钱叔澴背上铁券等传家宝逃难。兵荒马乱中,铁券等坠入河中,叔澴也在途中死难。从此铁券没有下落了。但60多年后又出现奇迹。元顺帝元至二年一个捕鱼人在浙江黄岩县南泽库附近的水中打鱼,鱼网中发现一个铁瓦似的物件,他把它抛在一旁。附近村中一个老学究曾听过一些铁券的故事,就用铁价把它从渔人手中买回去。这消息后来被人报告了钱叔澴之兄钱世珪,世珪用十斛谷子从老学究手中买回,世珪是钱氏宗祠族长,从此铁券就保存在宗祠里。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元亡,明太祖把这一年改为洪武元年。他在位时,仿前代想褒奖功臣,要参考这具铁券,就召见世珪之子钱尚德。尚德捧了铁券及吴越五王图像到南京朝见朱元璋,皇帝赐宴,下诏仿铁券制了一个木券,原件赏还。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再次召见钱尚德后裔钱克邦,要看这铁券,克邦又奉券进京。皇帝仍是优礼有加,并称赞钱弘纳土归宋的美德。观后依然赐还。永乐五年明成祖又想看铁券,差行人曹闰到台州找到武肃王十七世孙、广西参政钱汝性。汝性与曹闰一起,“奉券驰驿,进呈,御览毕,以礼遣还。”以后铁券一直珍藏于台州宗祠。清代以后,直到乾隆二十二年皇帝南巡至杭州,钱氏在嘉兴的裔孙,告老还乡的原刑部尚书钱陈群,率台州后裔钱选至杭州奉铁券呈览。乾隆皇帝大为赞赏,亲制观铁券歌赏赐钱氏族人:“表忠观永祀钱塘,铁券却在台州藏。久闻其名未睹物,秋卿同族今呈将。铸铁如瓦勒金字,乾宁岁月犹存唐。……”乾隆当然仍是赞扬钱镠及其后裔的忠君之忱。但是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家的衰败,铁券的命运也起了波折。光绪二十一年,藏在宗祠里的铁券竟被盗走,从台州盗至嵊县出售,被时任嵊县县令的常熟人徐印士用400银元购去。这事被出生于安徽广德的武肃王三十二世孙、举人钱文选获悉。钱文选之兄乙正以观察兵部在浙江办公。他就与嵊县长乐乡一大批钱氏族人向徐印士力争,结果终于以原价从徐手中赎回,一起赎回的还有乾隆御赐宝匣一只。赎回之时,长乐钱氏族人演戏10天,以示庆贺。长乐钱氏分中段、前段、后段三房,三房房长轮流保管。据钱大莘在《钱王后裔在嵊州》一文中说:每年春节,族人用花轿抬着铁券,伴以乐队,连同吴越王遗像一起在大宗祠供奉。抗战爆发,1942年嵊州沦陷,钱氏族人将铁券严密包封,藏于后段钱赓麟家深井内。抗战胜利后才取出,仍恢复春节的隆重祭典,并把铁券藏于商会会长钱元瑞家。1949年5月,长乐解放。钱氏族人感到共产党、人民政府可以信赖,就决定由钱元瑞代表钱氏献给国家,由杭州浙江博物馆收藏。直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58年后筹建,至全国各地征集文物,这件国宝才运至中国革命博物馆以一级文物珍藏陈列。这件历经一千一百年多沧桑变迁的国宝,虽然一角稍有损坏,金字大半漫漶不清,但的确是流传有绪的原物,实在是无价之宝。我曾再三谛视,思绪万千。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这类国宝是最好的见证。何况它说明我们国家有识之士历来主张统一,反对分裂。我们应保护这类国宝,让子子孙孙受到教育。

(责任编辑 吴 思)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