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西迁记

2003-05-15 作者: 薛衔天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3年第5期 成吉思汗陵西迁记 作者:薛衔天 ]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血洗华北,屠城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陪都重庆,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也正是此时,汉、满、蒙、藏等中华各族人民空前团结,不分种族,不分党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表现出空前的民族凝聚力。1939年成吉思汗陵西迁甘肃榆中,阅时数月,历地千里。所经榆林、西安、兰州等大城市,当地军政首长无不主持奉移大典,或遣派专员,舁其遗骨,飨以殊礼;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奠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灵,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这是一次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大检阅,也是反对日寇侵略的大示威。

移陵缘起

日寇久欲亡我中华,然依其弹丸之地,鲸吞泱泱大国,力不从心,遂制定恶毒的满蒙政策:分裂中华民族,肢解中华躯体,建“满洲国”,设蒙奸政府(德王“政府”)。但广大蒙古族同胞不受其奸,与各族人民一起,奋起抵抗倭奴。1938年日军进犯包头,欲侵占鄂尔多斯草原,掌握蒙古族圣地——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伊金霍洛,以资胁迫蒙古族同胞,停止反抗。然其兵锋屡屡受挫,遂出险谋:盗取大汗银棺及速率定(大汗神矛)等神器,盗窃不成,则连陵带棺炸而毁之,永隳我蒙胞精神丰碑,其奸诈狠毒,莫此为甚。

是年10月,伊克昭盟郡王旗留日学生华登托拉固尔返籍探亲,途经归绥(今呼和浩特),将其探得上述日伪奸谋告知当局。此后风声日紧,有消息说:敌寇对伪蒙军讲话,鼓励其“发挥十字军夺回耶路撒冷之精神,向伊盟进军,夺回蒙古圣地伊金霍洛。”又传,敌特务机关决定,与德王商酌,将成吉思汗之灵榇盗劫东移,如盗移不成,必要时即行炸毁云云。1939年1月13日,敌寇果然向伊盟新城进犯,并扬言进攻伊金霍洛。我守军更加英勇作战,打退来犯之敌。此次敌军虽未得逞,但其阴谋已真相大白,我有关当局不能不谋万全之计。绥境蒙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伊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郡王原系成陵吉农(奉祀官),遂于是年1月赴渝,向蒙藏委员会报告并密请转呈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妥筹万全办法,将成陵迁移,于是有移陵之盛举。

成陵乃蒙胞心灵丰碑

伊金霍洛汉语意为“主上园地”,位于伊克昭盟郡王旗境内,是700年来蒙古同胞之圣地。伊克昭汉语意为大庙,为内蒙古鄂尔多斯部游牧地,位于甘陕两省之长城以北,属当时绥远省境河套地带,是蒙古西二盟之一。其幅员、资源虽不及其他各盟,而其历史地位则居各盟之首。盖成吉思汗陵寝所在地,为全蒙古人心所系之故。其土地之所有权属郡王旗之扎萨克(旗长),而使用权则归于成陵守卫并祭祀者达尔扈特辈。达尔扈特即陵寝的“圣神护卫者”,以守灵为业,父死子继,世代相传。

据记载,成吉思汗病薨于六盘山军中,其部众奉火葬后之灵灰,拟遄返大汗之降生地——斡难河,而运灵马队行抵伊金霍洛地方,骤遇狂风,飞沙走石,数日不止。部众因忆大汗生前曾称美此地,咸以为大汗威灵显应,佳城吉壤,毋待卜筮,遂奉安焉。先前,大汗行军至此,见四周沙丘环抱一片草原,绿草如茵,繁花棋布,百鸟奏鸣,赞之曰“宝地”。当安葬完毕,狂风顿息,余风习习,风走沙鸣,如人间仙乐,部众皆谓神奇。

大汗陵寝为一复式帐幕,内供大汗之银棺、大汗御用之马鞍、大汗画像、雕弓一张、宝剑四柄。银棺长三尺,宽三尺五寸,厚二尺五寸,上镂龙文,覆以黄缎。据传,银棺内保存着真正的大汗骨灰(另据记载,大汗的骨殖葬于蒙古国境内),是我蒙古族同胞生命所系。另有速率定(神矛)霍洛,为专门供奉大汗神矛之地。传速率定为大汗建立武功之神物,共五,一大,四小,均铁质。大速率定之柄长丈余,矛之下端缀枣骝马鬃之缨,树立于陵寝之外,数百年来未尝锈蚀。四小速率定供小铜庙中,每年达尔扈特人众,擎以分巡伊盟各旗,供官民瞻拜。大汗第三福晋之灵榇,则安葬于去伊金霍洛90里之小伊金霍洛。

凡此数处者,蒙古同胞均视为圣地。700余年来护卫和祭奠不衰。蒙古族各部虽风俗有别,但一律尊崇大汗为始祖。每逢举行大祭,新疆、青海、西藏,乃至云贵等地均有蒙古同胞络绎而来,伊金霍洛实为联系蒙古民族的纽带。蒙古民众云:“成吉思汗为蒙古人之心,速率定为成吉思汗之灵魂。”且应指出,成吉思汗不惟蒙古族人民所景仰,他作为我国元朝的始祖,也被列入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列,得到了汉族等其他各族人民的敬重。

日寇欲盗棺毁陵,实冒中华民族之大不韪!

蒋介石决定移陵程潜全权处理

最高当局接获情报后,密令傅作义副司令长官转敕蒙旗独立旅旅长白海风(卓盟喀拉沁人)负责保卫成陵,并令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派兵协助,而伊盟保安长官公署亦派队前往,确保陵寝安全。白海风是当时著名的抗日将领,又是蒙古族人,在未奉命令前派兵分防伊金霍洛、小伊金霍洛、速律定霍洛、吉洛金霍洛等地,并准备足数骆驼,遇必要时即奉移至安全地点。

蒋介石接到蒙藏委员会转来的报告,即交战时最高权力机构最高国防会议讨论。多数以为,成陵安全已确保无虞,遽然迁移,难免人心浮动,议决暂不迁移,万不得已时再迁。沙盟长面见蒋介石,直陈成陵为蒙古族民心所系,不可有万一差池,力主西迁。蒋介石遂从沙王所请,交最高国防会议复议通过,于1939年4月24日电令天水行营(行营设于西安)主任程潜全权办理移陵事宜。

其电令曰:“西安程主任颂云兄:密。案据蒙藏委员会转据壹(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签请将成吉思汗灵榇迁移,免被敌伪窃据利用等情,经最高国防委员会议决,准予迁移,并经核定暂迁甘肃榆中兴隆山,兹希转敕遵办下列各项:(一)准备一吨半以上之卡车十辆带油交由中央护送灵榇人员支配使用。(二)希派宪兵或得力部队六十名交由中央护送人员指挥随灵护卫。(三)成灵定由伊金霍洛经榆林转西安赴榆中,希转敕沿途军政长官迎送致祭,并妥善保护。(四)成灵抵达西安时,军政长官应迎送致祭,并妥善保护。以上四项,希妥慎机密办理。其余应办事项,应由中央护送人员商承办理为要。渝。中正。敬办四。印。二八、四、二四。”

遵照最高命令,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吴忠信会同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贺耀祖,签拟办法,经呈请核示报可。政府派蒙藏委员会蒙事处处长楚明善、军事委员会边事科科长唐井然、郡王旗协理台吉贡布扎补为迁移护送专员并以楚明善兼主任,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郡王旗扎萨克图布吉升巴雅尔、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第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归化土默特旗总管荣祥、绥境蒙旗自治指导长官公署参赞石华严、骑兵第二军军长何柱国等为启灵致祭官,并以沙盟长为主祭官,奉厝甘肃榆中县兴隆山。俟抗战胜利后,仍奉还伊金霍洛,以示国家崇敬与保护民族英雄之至意。

在西安方面,天水行营主任程潜成立100余人的专门奉移成陵筹备委员会,将各项有关事宜安排停当。

圣陵千里播迁共祭炎黄始祖

4月初,迎厝成吉思汗灵榇专员楚明善、唐井然率领随员自重庆首途,月中抵西安,当与天水行营商洽关于启运办法,并经由军事委员会电令绥、陕、甘各省政府,第二、第八、第十各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准备沿途警备及经过县城迎送致祭等事宜。

6月8日正午,举行小伊金霍洛起灵祭典。小伊金霍洛为小主上园地,去扎萨克旗政府约15里,是为成吉思汗第三福晋巴格鄂金之陵寝。两蒙古包相连属,内间藏厝福晋之银棺,外间系甬道,包内四周张黄色布幔,棺前设香案,案前置铁火架一,棺上悬双剑,案旁竖四矛,陈设极为简单朴素。由沙盟长和唐专员致祭词,仪式按蒙古族通例。

9日黎明,中华民族史中有名之祀典开始。致祭官沙克都尔扎布、图布吉升巴雅尔、邓宝珊、高双成、荣祥、傅作义,代表袁庆曾、何柱国、白海风,奉移主任专员楚明善等率步骑官兵700余人齐集于伊金霍洛,伊盟各旗代表达拉特旗扎萨克康达多尔济等20余人均先期到达。祭奠程序悉以民国礼制,三献供,九鞠躬,在悠扬之军乐声中大典告成。当时并由中央党部特派摄影师摄成新闻影片。礼毕,沙盟长以吉农地位率各旗代表举行旧制礼仪。祭礼告终,移灵用之白色神驼、高轮大车导入陵坛,成吉思汗之银棺即由达尔扈特辈虔敬移入灵车。当时执事者之态度庄敬肃穆,观礼之蒙古同胞均热烈欢呼,表示衷心拥护政府移陵决定。

6月9日上午,成吉思汗银棺自伊金霍洛起灵。下午,成吉思汗福晋银棺自小伊金霍洛起灵,先后运抵扎萨克旗阿木台庙。10日正午,绥境蒙旗政务委员会、察绥蒙旗党部、伊盟保安长官公署、伊盟盟政府、扎萨克旗旗政府、扎旗保安司令部、扎旗学校等各派代表,举行公祭。13日,银棺、铜庙、速率定、祭器等由十八里台起运,千里移陵正式开始。

自扎萨克旗起运,沿途蒙古汉族民众,均从遥远村庄踏沙而来,顶礼膜拜,虔诚敬信,情真意切。各族民众目睹圣灵远道播迁,悲愤激昂、同仇敌忾之情溢于垄亩。

16日下午3时,灵队抵榆林,各机关、各部队、各团体、各学校代表及民众二万余人,各擎五色标语纸旗,齐集北郊恭迎大汗灵车。烈日下民众夹道而来,焚香瞻拜,作吉祥之祷告。灵榇抵北关,在欢呼雷动声中入城。爆竹声响彻云霄,国旗插遍街头巷尾。大汗灵车在盛大欢迎声中穿城而过。灵堂设在南门,彩棚正中悬大汗遗容,香案罗列,陈设牲、醴、果、蔬各种祭品,四壁满张挽联诔幛、花圈。灵榇入灵堂后,祭奠随即开始。主祭官行政督察专员兼榆林县长富文领导各机关、团体、学校代表公祭。此外,绥境蒙旗自治指导长官公署参赞石华严代表长官阎锡山,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二十二军军长高双成,相继致祭完毕。在庄严肃穆之祭乐声中率与祭之公务人员绕棺一匝,典礼随之告成。随后,由护卫军警领导灵堂外观礼之民众绕棺,各遂其瞻仰圣灵之愿。

18日,灵车抵米脂县城,中共中央代表谢觉哉、八路军代表滕代远代表延安各界前来祭奠,发表热情洋溢的祭文,号召五族一家,内除败类,外抗强敌。

19日,清晨离米脂县,晚8时半抵绥德,到场迎祭者有陕西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绥德县政府、县党部、八路军驻绥德部队等20余单位。绥德当抗日战事前线,灵车过境未便久留,午后5时抵清涧,20日抵延川县之永平镇,22日上午10时抵甘泉县,傍晚抵洛川县。

23日9时许过轩辕黄帝桥陵,蒙古籍护送专员贡布扎补及达尔扈特要求:“黄帝为我蒙汉共同之始祖,今日机缘巧合,拟往拜谒。”楚明善、唐井然两专员欣然接受,前导登桥山恭谒黄陵,并由楚专员讲解蒙汉同祖之历史,所有蒙古同胞甚为感动,其对黄帝祭奠之虔诚,于成吉思汗毫无二致,“蒙汉一家”,得到生动体现。

谒陵毕,灵车入中部县。上午11时抵宜君县。下午4时抵同官,县长田在养率民众两千余人,在大雨滂沱中举行公祭,秩序井然。牲醴供献甚丰。同官为极贫瘠之区,戮力为之,民众诚敬圣灵、恪恭将士之精神,令人无不感动。

24日12时抵耀县,3时半,抵三原,县长何庭铠,骑军骑兵第二师师长马禄率军民5000余人郊迎于五里外,在南关外城南公园祭场恭谨致祭。5时3刻,经泾阳县,7时灵车疾驰抵咸阳城外。省主席蒋鼎文郊迎十里之外,设坛路祭,沿途迎灵之军民十余里。

灵车转赴西安,自西捎门入西关,全市旗帜飘扬,鞭炮之声有如珠连,市民焚香秉烛,夹道欢呼,灵车缓行三里许,进安定门,过西大街,所经各十字路口,均搭彩坊,又四里许,达钟楼安灵所。钟楼为明代建筑,位于城之正中,高7丈,通东西南北四大街,遥与四城门相对,楼下穹庐极为宽广,灵堂即设于此。天水行营主任程潜,于中央特派护灵专员抵陕后,即敕西安各机关妥慎研究灵车过境时之安全问题,并经行营政治部、第一战区政治部、陕西省党部、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支部、陕西省政府等机关召集各人民团体学校等成立成吉思汗灵榇迎送大会,经月余之筹备,动员工作人员达百余人。会场灵坛正中设方坛,两银棺安置其上,坛之四面穹洞中遍插联幛花圈。面南为致祭位置,门外四周均扎彩制牌坊,堂皇富丽。夜9时,祭礼开始。行营主任程潜代表宴勋甫,第十战区司令长官、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陕西省参议会议长宋联奎以及各机关首长,各团体、各学校代表,依序举行公祭。灵前牲醴果蔬,铺陈甚丰,继宣读祭文达数十通。于是庄严肃穆之盛大祭礼遂在军乐悠扬声中礼成。参加之10万群众为此一片欢呼。

从西安起,灵队转乘汽车,大大加快行程。26日黎明灵车运回咸阳。27日由咸阳西行,过醴泉、乾县、永寿、彬县。28日过长武,入甘肃省境,经泾川、平凉、隆德,于7月1日抵榆中。由此西南行15里即达奉安地点之兴隆山。

至此,千里行程,始行结束。

宝山安灵

兴隆山去兰州90里,层峦耸秀,长林郁翠,松风拂面,灵泉洗耳,真是难得宝地。大汗灵榇厝此,人杰地灵,相得益彰,如同天造地设。灵车到来之前,本地阴雨连绵,7月1日开始,云开气清,山岚郁秀,似迎圣灵,随行蒙古同胞莫不欢天喜地。关于灵堂、道路、随护官员住所、驻守部队各项,均由甘省府各机关组织之迎厝成吉思汗灵榇筹备会一一布置完善。除灵榇安放地大佛寺外,山上娘娘庙、药王庙、灵官殿、菩萨殿四庙均经鸠工修缮,粉饰一新。是日,大汗灵榇、福晋灵榇、速率定等神器一并奉移入争秀峰之大佛殿,奉安典礼备极隆重。现将当时记载简述如下:

大佛殿等庙位于兴隆东山之半腰,距山脚约2公里。原仅有供游人行走之小路,业经开辟,山脚通西兰公路亦经修整。灵堂就大佛殿正殿房屋高度宽度,上以黄布架栅,下铺黄色地毯,前悬黄缎红布,里连檐走帘三副,灵榇即奉榇于此。帘外设象腿黑漆木神龛三具、祭席桌一张,均饰以红布桌围,正面悬二尺四寸成吉思汗画像一张,镜架一座,万年灯一盏,神灯六盏,蜡烛台三对,果碟九只,大小香炉三座,及花瓶香插等陈设。并就大殿梁柱各形势扎红黄二色洋布半圆彩坊三座,檐以红彩金花纸球装饰,各悬匾额、对联。左右壁,左右偏殿均满悬各界所献联幛花圈。大门扎彩坊一座,沿山道树枝点缀以红彩,山下扎松柏立体彩坊一座,悬党旗、国旗,榆中城外大道与上山路衔接处,扎红黄蓝三色立体彩坊一座。抬灵杠夫二十四名,各着黄土布服装,灵前引以黄绋,主祭官及陪祭人员均执绋前导,军乐抑扬,龙旗招展,武士赳桓,民众熙攘,与岚光翠蔼,寺壑雄山相辉映,声容并茂。灵车到达路祭处及山脚,各鸣炮九响,鞭炮三万,安灵时燃鞭四万。灵前祭席一桌,供果九碟,龙烛三对,花烛三对,焚檀香。祭牛一头,羊九只,猪一口,路祭羊三只,花烛一对,供果九碟。

司仪读赞者各二人。国民政府特派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为安灵主祭官,所有驻甘中央各机关代表,地方党政军机关代表,省立大中小各校师生代表,人民团体代表以及观光外宾千余人均入山与祭。中央特派护送专员楚明善、唐井然、贡布扎补亦共同与祭。圣灵妥奠后,随灵之喇嘛、达尔扈特诵经,山中羽士亦奏乐朝拜,奉安大典于是告成。

政府特派一连军队长期驻守兴隆山,随行土尔扈特照常守灵,直到抗战胜利灵柩迁回原址,圣灵毫发无损,日寇奸谋最后落空。

弘扬爱国主义 激扬抗日斗志

这次移灵,灵队行数千里,经数十个县镇,沿途社会各界,上从最高地方军政首长,下到普通百姓,迎送灵车者总数达几百万人。他们不分党派和民族,不论狂风暴雨,不管酷暑高温,热烈迎送灵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发扬成吉思汗的勇武精神,早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沦陷领土。这本身就是中国人民弘扬爱国主义、激扬抗日斗志的生动表现。

在移灵过程中,军政长官,各界知识分子,或撰写挽联祭文,或发表文章,颂扬成吉思汗的盖世武功,藐视倭奴嚣张气焰,谴责日寇暴行,号召各族人民团结,军民奋勇杀敌。

代表性的祭文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谢觉哉、八路军代表滕代远等率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的祭文:“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辙。嚣然反共,实则残民,汉蒙各族,皆眼中钉。乃有奸人,谲然附敌,汉有汉奸,蒙有蒙贼。驱除败类,整我阵容,抗战到底,大义是宏。……元朝太祖,世界英杰,今日郊迎,河山生色。而今而后,五族一家,真正团结,唯敌是挝。”

阎锡山的祭文:“全民一致,奋起图强”,“抗战胜利,再奠陵冈”。朱绍良的祭文:“慰祖英灵,系我民望”。邓宝珊的祭文:“维太祖,神武英明……阅七百载,倭寇横行……更施狡计,毁我阵营,图窃陵寝,用资号令。爰为遣地,永固佳城,维蒙与汉,如弟如兄,幸祈呵护,共跻升平”。八路军驻榆林办事处祭文:日寇“竟欲利用德王,盗我元太祖灵榇为号召,投彼之计。……殊不知我中华民族,精诚团结,愈战愈坚,非任何鬼蜮伎俩所可破坏也。中央为彻底击破敌计,并仰慰先灵,而加强抗战,决心特派大员亲临奉移,典至重也。”

具有代表性的挽联有:

阎锡山的挽联:七百年谟烈如新外薄裨瀛犹震叠三千里灵神昭格即看民众共讴思。

朱绍良的挽联:武烈震西欧东亚之邦百战功勋垂汗简大行自梧野桥山而后八方风雨奏神弦。

蒋鼎文的挽联:鲸波东起龙驭西迁远道过三秦此去名山传福地汉武堪俦唐宋未逮丰功照一代每怀大漠仰雄风。

邓宝珊的挽联:勋业满乾坤想当年叱咤风云纵横欧亚寇氛连华夏看此日仓皇战马凭吊英雄。

(责任编辑周庄)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