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参加“令人愉快”的葬礼

2003-07-15 作者: 李 岚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3年第7期 在英国参加“令人愉快”的葬礼 作者:李 岚 ]

老牧师大卫走了。临走前,他留下遗言:葬礼要举行得简短、令人愉快。

没有人知道他的这一遗言,直到葬礼举行的时候。

参加葬礼的中国学生和学者很多,有认识他的,也有不认识他的,还有才来几天、仅仅听说过他的。尽管葬礼没有特别要求,大家都着了一身黑。中国人没有葬礼穿黑衣服的习惯;在海外也很少有参加葬礼的机会,许多人的黑衣服都是专门准备的。葬礼开始前,大卫的亲属传过话来:大卫生前热爱这些年青学生和学者,请他们都坐到前排来,离大卫近一点,离他的亲人们近一点。

按照大卫的生前遗愿,葬礼仅仅举行了半个小时。悼词在回顾大卫的一生时,选了很多充满幽默和趣味的轶事,令大家不禁笑了起来。形容他小时候的调皮,悼词开玩笑地说,“在学校里,他花在椅子下面的时间,比坐在椅子上的时间要多得多。”说起他对足球的迷恋,悼词描述了一件小事:在泰国工作期间,一天,大卫陪着几位英国客人参观一个村庄。忽然他跳起来,郑重宣布:“我们现在必须赶快回去,我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千万不能失约。”待一行人匆匆忙忙赶回驻地,英国广播电台国际台的体育报道正好开始。

不知不觉,人们似乎忘记了这是葬礼,忘记了大卫已经离开了他们。像往常一样,人们享受着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气氛,仿佛又在听大卫说俏皮话,讲逗笑的故事。

然而,当仪式结束、大卫的棺木被徐徐推离教堂时,全场忽然一片肃穆,很多人都哭了。人们终于意识到,这是大卫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愉快。几乎没有人相信,在这个生离死别的时刻,他们曾经笑过,曾经沉浸在快乐之中。它近乎不可思议,却当真发生了。它发生在大卫的葬礼上,来自大卫,显得那么自然、那么普通。乍一听,大卫的遗言让人有点意外。毕竟,这是葬礼,是一个最不可能产生愉快的时刻。但是,当这份愉快真正到来时,却没有人觉得奇怪。这就是大卫,这才是大卫。

熟悉大卫的人都知道,生活并没有厚待过他。他一生没有什么积蓄,住的房子很小,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平平淡淡、默默无闻。到年老时,和妻子先后在一年之内发现了癌症……可是,他对生活永远充满了感谢之心:快乐、风趣、乐于助人。他日复一日、开开心心地做着一些不起眼儿的小事,说些幽默的玩笑话,点点滴滴,给别人增添一分愉快。不知不觉,这些愉快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就像柴米油盐一般琐细而平常。人们习惯了它,把它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人特别注意过它,直到有一天他病倒了,检查出癌症。

在大卫最后的日子里,许许多多人来看过他。他极度虚弱,却依然开着玩笑、不给人们悲伤的机会。他愉快地谈着未来的打算,好像什么也没发生。其实,他哭过。当医生说已经没有什么办法时,他哭了。他要求继续化疗,近乎固执。可是,他不想把这份悲伤给别人。

……大卫走了,给人们的生活留下一个永远的空缺。然而,他“令人愉快”的葬礼,却成为人们感谢生活的不尽源泉。每当想起它,人们就会想到大卫;想到大卫创造愉快、给予愉快的执著努力。

(责任编辑吴思)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