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创办广州农运讲习所

2003-08-15 作者: 王 曼 原文 #炎黄春秋 的其它文章

[ 2003年第8期 彭湃创办广州农运讲习所 作者:王 曼 ]

1924年4月,彭湃秘密抵达香港,来广州,准备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此时,孙中山正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许多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中共中央委员谭平山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当他得知彭湃已秘密抵达香港,即派人去接彭湃来广州,并介绍他出任国民党农民部秘书。此时,彭湃已由谭平山介绍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彭湃接受任务后,便积极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废寝忘食地制订农运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让他最感棘手的是缺乏干部。当时,广宁、花县等地先后发生地方分子伙同民团围攻农会的事件,各地农会纷纷到农民部来投诉,要求多派人去协助解决。可彭湃到哪里去找人?早在海丰搞农运时,他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曾写信给广东省共青团领导人文亮(即施复亮),大声疾呼:“天下无难事,只怕少同志!”“要快些设法派多些同志到农村来。”现在,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于是他反复向领导呼吁要重视培养干部问题。1924年6月3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议在广州召开,彭湃以农民部名义提出创办农民讲习所的建议,得到全会的通过,并委任彭湃为第一届农讲所主任。

第一届农讲所于1924年7月3日在广州越秀南路惠州会馆正式开学。这一届学员全部来自广东省内各地,共38人,其中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占20人,都是农运积极分子。

彭湃担任农讲所主任期间,不仅担负全所的培训工作,还亲自授课,把他在海丰搞农运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员,教导他们从事农运必须有坚决的革命立场、正确的斗争策略和工作方法,帮助学员学会领导组织农运的本领。他特别注意引导学员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员到广州四郊农村进行调查和宣传,开创了农民宣传干部训练的良好学风,对后来的干部培训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届学员学习为期40多天,正式毕业的学员共33名,这些学员除少数留中央农民部工作外,25人作为中央农民部特派员被派往广东各县开展农民活动,其中,广东南海农民运动领导人黄学增,广宁县农民协会执委会副委员长陈伯忠,广东妇女解放协会主要领导人、省港大罢工的女工领袖高恬波等都成了农运的杰出人物。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于1926年在总结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时,把第一届毕业的学员称为“农民运动的推进机”,这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办事原则和教学内容,为后来的二、三、四届的农讲所采纳和沿用,成为我党培养革命干部的一个创举。

随着农民运动在全国各省蓬勃地开展,各省农会组织也分别派出干部到广州农民讲习所来学习。1925年9月14日,第五届农讲所开学,这届学员招收来自广东、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福建、安徽和山东的学员共114人,农讲所主任仍由彭湃担任。

彭湃在担任第五届农讲所主任期间,根据学员不同情况,把他们编为甲、乙两班,外省学员编为甲班。为了让这些学员了解广东农运的情况,他亲自带领他们深入到番禺、曲江等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到石井兵工厂进行军事实弹射击训练。在教学内容上他重视对学员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亲自组织“阶级斗争与国民革命”、“我的人生观”、“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革命者”等专题讨论。通过学习,使学员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他还在学员中发动组织自治会,以加强其自身的管理,培养锻炼成为有组织有纪律的革命战士。这一届学员中的湖南籍毛泽民、蔡协民,湖北的聂鸿钧,江西的涂克鹤等,毕业回到家乡后,便积极投身农民运动,把从讲习所学到的本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第五届农讲所与第一届农讲所同样办得有声有色,为毛泽东同志主办第六届农讲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肖又新)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维码分享本站